小學五年級數學解決問題能力質量分析
12月8日,舉行了“二七區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團體賽”活動。問題解決能力是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標志。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求學生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從本次考卷看來,雖然有可喜之處,但也存在著很多不足?,F就簡單總結如下:
一、目前學生在問題解決能力方面的主要優勢:
1、學生能從日常事例中了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如試卷中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和第二大題的第1題。
2、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真真切切的生活體驗,運用數學的眼光審視生活,并能運用已有知識熟練的解決實際問題。如卷中第二大題的第2小題。
二、還存在的問題和障礙:
1.盲目答題,未審題先下筆。有的的學生在拿到題后往往馬上下筆,而未能仔細地讀題,分析題意,所以解題也帶有很強的盲目性,這就是學生缺乏良好的審題習慣,有時候在班級里表現為普遍的現象。如卷中選擇題的第1、4題。
2.定勢思維,死定套路不轉彎?,F在到了五年級,學生已經接觸了較多的題目,特別在專題練習時往往出現一種類型的題目反復訓練的情況。這從某種程度上使得學生對題目形成了“定勢思維”。定勢思維使用不得當導致的錯誤是較為嚴重的,因為這種情況是學生最容易放松警惕也是最難檢查出錯誤的。如選擇題的第6、7題。
3.抓不住關鍵詞,手忙腳亂。在解決問題中,特別是題目數據較多,題目比較長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就覺得眼前一花,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如卷中的第四大題。
三、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
1、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訓練不夠。
2、學生在很大程度上做題的時候不會認真的去讀題和審題,沒有去系統分析哪些量是題目給出的已經條件,要求的是什么量,這些量之間有什么關系。
3、語言能力的限制。語言是思維的窗口,語言能力的掌握,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能否準確地表情達意或理解文字傳遞的信息,這是準確審題的關鍵。
四、今后采取措施:
1.加強讀題訓練,養成自覺審題的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提醒學生養成審題習慣。在初讀題目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把關鍵(看出數量關系)的字詞用筆圈出來聚焦,以提醒自己看清楚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從而為正確分析數量關系和解答應用題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2.克服定勢思維的限制。由于在長期訓練中常常出現一些比較固定的解題模式,如表示“求一共多數情況下用加法,求剩余常常用減法”,因而一些學生形成了一種見“共”見“多”就加,見“?!币姟吧佟本蜏p的定向思維。通過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根本任務。
篇2: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質量分析交流材料
小學五年級數學試卷質量分析交流材料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教研中心小教室的領導讓我代表濟寧市棗店閣中心小學在這兒作交流發言。在上級教研部門領導、老師的關懷指導、引領幫助下,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圓滿完成了**屆五年級畢業班的教育教學任務?,F就學校五年級教學工作向各位領導、老師們作一簡要匯報。
一、學校畢業年級期末基本情況
本屆畢業生共有419人,六個班,平均班額70人。數學抽測班級五二班,平均分90.15,及格率98.53%,優秀率79.41%。學校成績最好的班級是五三班,平均分91.43,及格率100%,優秀率81.43%。年級平均分88.88,及格率97.61%,優秀率74.7%。
二、取得成績的支撐點
回顧五年級畢業班教學工作,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學校強教研、重質量、抓落實、促提高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得益于學校教育教學中心地位的落實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學,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五年級學生畢業成績是檢測學校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學校把五年級教學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成立五年級教學工作研究小組,定期召開五年級學情分析會,教學及班級管理交流會,及時調度教學情況,總結改進教學工作。期中后及時召開學生家長會,與學生家長進行了有效的溝通和動員,召開全體學生畢業動員會和學困生座談會,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得益于有效管理措施的落實
1.加強教學常規流程管理。采取蹲點包級制,一把手全面負責五年級工作,學科分管干部全程跟蹤教學及研究過程。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教學常規,教師自評、組內評、互評相結合落實教學常規。評價結果計入教師績效考核。
2.促進班級間教學質量均衡發展。為加強集體教研,學校進一步完善了《五年級教學質量獎勵辦法》,改變原來只評價獎勵被抽測班級,變個人獎為同科全組獎,強化教研協作,打團體戰。
3.建立了無學困生嘉獎制度。(無不及格學生,一年級75分及格、二年級70分、三年級65分、四、五年級60分)
(三)得益于專家引領指導教學工作
為提高學校教學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打造優質高效課堂,市教研室、區教研中心小教室的領導、專家,分別在三月份、六月份兩次對學校教學工作進行視導及專業引領,我校教師有幸得以與專家交流、質疑問難、互動研討,與專家零距離思維碰撞,使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加有的放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
(四)得益于有一個團結、務實、積極向上的研究團隊
五年級數學教研組在組長柳兵的帶領下,喊響了向常規要質量、向教研要質量、向課堂教學改革要質量,用心工作,真抓實干,積極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研究,形成了團結、務實、積極向上的學習型、研究型團隊,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進行單元電子備課研究。努力將新課程標準及區教研室倡導的“導、學、議、練”課堂教學模式落實在教學實踐中,一年的研究,逐漸摸索出一套“個人研讀
篇3:小學四五年級數學期中考試質量分析
半個學期已經過去了,通過期中考試,才發現,四年級數學教學成績大幅度下滑,關鍵是我與任課教師之間的溝通力度不夠,相互學習精神不足。在相互配合輔導后進生方面根本不交流,不探討,不同步。只有互相學習,互相探討教學方法,取長補短,數學教學成績,才會大大提高。
下面,結合我班教學實際,談談測試中,教學中的困惑。我認為我,課標理解不透,教材挖掘不深,憑借經驗備課。蘇教版教材不同于人教版教材,其編排意圖,內容安排都具有很大的伸縮空間,為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充分的空間,探究的自由??梢哉f教學過程中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從測試反映的情況看,有些知識點沒有給學生講到,有些內容也沒有給學生歸納總結出來,沒有把教材充分挖掘透。邊上課邊看教參書,胸無成竹,缺乏對教學內容邏輯關系,層次脈絡的整體把握。
理念滲透不夠,教法研究不足,學法指導不夠。課堂教學過程中就例題講解例題,就練習做練習,缺乏教學思想的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從測試中看,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低。說明,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和訓練的力度不夠。
從測試中看,學生做圖不用三角板,量角器,圓規,憑感覺用手畫,連線不用直尺。說明我課堂教學中操作演示不夠規范,準確。許多課堂上,我就是一只粉筆,一本書,一張嘴。憑借這些,即使最優美的語言文字也調動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重難點突破不夠。
后進生輔導缺乏計劃安排,隨意性大,轉化率低。從中心小學監測成績統計來看,優生培養可以提高平均分,后進生轉化可以提高整體名次。許多班級,平均分很高,可名次卻上不去,原因是沒有轉化后進生。其實優生和后進生智力上沒有多大差別,差別就在于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非智力因素。教學中,我只是把輔導后進生喊在嘴上,缺乏在行動上。輔導后進生缺乏長遠計劃,缺乏靜下心來,缺乏沉下身子,缺乏細心和耐心。
我認為組織學習活動,總體把握教材要求,結合每學期教學計劃交流,學習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掌握本冊教材的教學總目的要求,熟悉每單元教學要求,單元教學重難點,單元教學關鍵,制定詳細單元教學策略。部分內容要體現在備課的單元分析和單元反思中。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活動,網絡跟貼評課活動,相互交流在教材理解與挖掘方面的建議和想法。哪個知識點怎樣落實,采用哪種方法等。
充分運用各種資源,研究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運用好遠程下載資源,借鑒其中有用的課件,圖片,案例等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數學課難以理解比較抽象的內容可以借助直觀教具,學具加強操作演示,也可使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體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書寫指導。
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培養優生和輔導后進學生。優生培養可以提高平均分,后進生轉化可以提高整體名次。課堂教學中,作業批改中,練習設計中,課后輔導中,對兩種類型的學生要區別對待。優生側重挖掘潛力,激發學習探究的興趣,增強進一步學習的強烈欲望。后進生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訓練,特別是計算能力一定要過關,計算題一定要會做。中間學生側重鼓勵,向優生看齊。學校教研組組織學生競賽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的能力,挖掘學生的各種潛力。
滲透思想,體現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通過各種教學組織形式交給學生的分析綜合的方法,注重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學習。這種思想和方法要滲透在教學的每一分鐘,每一環節上。
注意細節,培養習慣,提高質量。主要是認真審題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格式規范的習慣。教育學生要有耐心和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