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學生每天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實施方案
上海市新暉中學“學生每天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教委轉發《教育部關于的通知》和區教育局關于“學生每天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的規定要求,確保學生在校每天1小時體育鍛煉,特此制定《上海市新暉中學“學生每天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實施方案》。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學生每天校園體育鍛煉一小時”規定的要求,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加強學校體育和學生體鍛活動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培養青少年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學生在增長知識、培養品德的同時,鍛煉和發展身體的各項素質和能力,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努力使我校學生普遍達到國家體質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活動主題
堅持體鍛、健康成長
三、實施對象
在校全體學生
四、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運動時間安排
1、早操:學校每天上午安排10分鐘的廣播操時間;
2、體育課:每周3節體育課;(每課時40分鐘);
3、課外體育活動:每周2次體育活動課(每課時40分鐘)。不定期組織每個班級、年級開展課外體育活動;
4、眼保健操:學校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和第三節課之間和下午第一節課和第二節課之間,組織學生做好2次眼保健操(每次5分鐘)。
5、充分考慮寄宿學生的特點,每天保證下午課時結束后不少于20分鐘的活動時間。
五、活動內容安排
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目的是組織全校學生到陽光下、到操場上、到大自然中去,通過身體練習的方式,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強健體魄。其活動內容應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校實際進行,做到既有規定項目,又有校本特色,同時,所開展的各種運動項目應達到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真正起到運動效果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早操內容:中學生廣播體操;
2、體育課內容:按照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3、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圍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開展“鍛煉身體、達標爭優”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籃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繩、仰臥起坐、引體向上、立定跳遠、短跑、中長跑等各種達標活動,開設跆拳道、形體舞蹈等興趣活動以及多種形式的競賽類運動;
4、學生陽光自主活動時間段:下午16:40-17:00(籃球、踢毽、散步、室內乒乓、游戲等)。
六、活動的組織實施
(一)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切實加強對每天1小時校園體育運動的領導。為了統一領導學校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運動的開展,我校成立了“學生一小時體育運動領導小組”:
組長:毛皓
副組長:何
組員:汪
(二)明確工作責任制,確保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有效落實。
教導處、政教處、體育組、總務處、衛生室、心理室等部門負責人是落實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的具體責任人。教導處負責體育課活動時間的安排落實;體育組負責活動內容、場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制定;總務處負責活動器材設施的添置和維修管理等保障工作;政教處組織班主任積極協助做好學生活動的開展;衛生室負責活動的醫務監督、保護;心理咨詢室負責學生的心理監測、防護和保健。
體育教師是落實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的直接責任人,體育課教學、體育活動由體育教師按照有關要求負責組織落實。課間操、眼保健操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實施,體育教師、衛生室教師負責指導、檢查。
七、有關要求
1、確保學校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的全面實施。加大對落實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的經費投入。學校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于保證開展體育活動場地器材設施的需要,切實保證每天1小時體育運動的有效開展。
2、加強督導和檢查。教導處和體育組加強監督和落實檢查。體育組、衛生室每天對學生開展兩操檢查和評比,每月評比兩操優秀學生,學期結束納入星級學生獎勵、班級獎勵。
3、切實加強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從活動計劃的安排、活動器材設施的檢修、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過程的組織管理及醫務監督等各方面要嚴格把關,防范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健康安全。
歡迎全校師生、家長和市區教育有關部門督查學校落實情況。
監督電話:63007(校長室)
59(教導處)
上海市新暉中學
篇2:小小銀球亮風采幼兒園小班體育鍛煉教學
小小銀球亮風采幼兒園小班體育鍛煉教學
【摘要】:
小班幼兒基本動作整體水平較低,但他們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而我園的課題特色乒乓運動是集走、跑、跳、平衡等能力為一體的全身運動。因此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學期初我組將“玩球”作為探究重點,旨在在過程中做到既符合幼兒的天性,又促進幼兒的體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關鍵詞】:小班、乒乓、游戲
小班幼兒基本動作整體水平較低,但他們處于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而動作發展又是其重要標志。他們身體和手的動作已經比較自如,可以掌握各種粗動作和一些精細動作,而我園的課題特色乒乓運動是集走、跑、跳、平衡等能力為一體的全身運動。因此為了給幼兒提供盡可能多的活動機會和條件,學期初我組結合課題《以游戲化的形式開展乒乓活動,促進幼兒運動技能的發展》,將“玩球”作為探究重點,旨在在過程中做到既符合幼兒的天性,又促進幼兒的體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現將本學期小班課題組研究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設良好的乒乓物質環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意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1、創建乒乓專用活動室,激發幼兒喜愛乒乓的興趣。
結合園內活動室的評比,我組在學期初進行了乒乓專用活動室的創建。針對小班幼兒的興趣特點和動作發展,將情境游戲融入各類乒乓游戲材料中,如:“勇敢的小雞”,將野獸道具箱放在活動室的中間,寬敞的空間利于幼兒進行乒乓球的投擲動作,為了不讓球亂跑,我們將紙板裝扮成草叢圈在場地周圍,有效的圍住了球寶寶。通過游戲,既提高了幼兒的投擲動作,又通過撿球發展了他們走、跑的能力。“運珍珠”游戲通過用勺子舀球從起點運到終點,并放入“小球咕嚕嚕”游戲材料中,通過球滾動的特性讓幼兒觀察球寶寶從上滾動到地面的過程,既鍛煉了手部小肌肉及舀東西的能力,又提升了他們的手眼腳的協調能力。專用活動室的游戲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調動了他們主動活動的欲望,激發了他們喜愛乒乓的興趣。
2、創建豐富的班級乒乓元素,促幼兒對乒乓游戲的喜愛。
⑴特色乒乓主題環境,感受乒乓之美。
照顧到小班幼兒初入園時的焦慮心情,我組教師將乒乓元素融入在自己班級環境中,都無不彰顯出濃郁的乒乓園本特色,如小(5)班將紙板制作的乒乓板和心情花朵之間的默契攜手,讓他們直觀的認識了乒乓板和乒乓球的特征;小(6)班的乒乓主題墻,向大家介紹了乒乓奧運冠軍;小(3)班將幼兒乒乓游戲時的精彩瞬間用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墻面上,讓家長朋友也感受到了孩子對乒乓的喜愛……置身在乒乓環境的海洋中,幼兒無不感受到了乒乓的活力,體現了乒乓的元素,這樣的環境,有助于激發幼兒參與乒乓活動的興趣,提高對乒乓這項國球運動的喜愛和認識。
⑵特色乒乓區域游戲,互享快樂時光。
各班結合子課題精神及小班幼兒的興趣特點,開設了材料豐富、游戲多樣的乒乓區角,里面投放了乒乓球,以及各種輔助材料,如小(2)班的“賣雞蛋”(勺子舀球)、小(1)班的“蓮花轉轉轉”、小(4)班的“運雞蛋”(乒乓板托球)……。在這里,孩子們不僅可以親近乒乓,也從乒乓游戲中習得本領,通過摸一摸、扔一扔、滾一滾等動作感知乒乓的多變性和趣味性,激發了他們喜愛乒乓運動的熱情。
篇3:中心校加強體育鍛煉工作方案
根據教育局體衛站會議精神,我鄉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布置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經過認真分析情況,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為了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教育部《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規定》的重要意義。
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是國家對學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證,也是學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權利,對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加強組織領導
中心校成立落實教育部《規定》領導小組,劉任活動領導小組組長,丁任副組長,等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要抓好活動的落實。
三、嚴格落實國家課程標準對體育課程的相關規定
國家課程標準規定,小學1―2年級每周4節體育課,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節。各中小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保證體育課時的落實,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要采取措施逐步解決體育課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體育教師缺額較大的學校,一是在選配教師時要向體育學科傾斜;二是采取短期培訓的方式,培養部分兼職體育教師;三是臨時選聘部分教師擔任體育課教學。體育場地器材短缺的學校,一是要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體育場地設施基本條件;二是科學安排體育課教學時間、空間和內容,把大場地用足、用好,把小場地用大、用活;三是開發替代項目,拓展活動內容,解決場地狹小的困難。
四、認真組織實施大課間體育活動
我鎮確定把組織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作為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基本平臺,實行課程化管理。
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的時間要求:中小學校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二節課后各安排一次大課間活動,每次30分鐘,確保學生每天參加一小時體育鍛煉。
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的內容:分為指令性內容、指導性內容和創造性內容三部分。指令性內容為:教育部指定的廣播操和冬季長跑等;指導性內容為:我縣根據實際情況指定的毽球、跳繩、武術操等;創造性內容是指由學校自主開發,多學科相融的活動項目,如:足球、軟式排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滑板車、自編操、溜旱冰、呼拉圈、武術、舞獅子、滾鐵環、竹竿舞、橡皮筋、隊列行進等等。
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的管理:大課間體育活動實行課程化管理,各中小學校要把大課間體育活動納入學校課程,列入課表。明確校長、班主任是本校、本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第一責任人,要負責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心校開展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采取宏觀指導,要求各學校在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的大前提下,提倡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通過采取分時段、場地交替使用、創新活動形式、優選活動內容等辦法,不拘一格,制定出科學的實施方案。
五、組織開展評優評先活動
學校要將學生參與校園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每周要開展大課間活動情況、落實一小時活動情況的評比活動,對于組織有序、實施有方、活動氛圍濃厚的班級給予表彰,對表現突出、活動積極的學生給予表揚。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要組織開展評優評先活動,將校園一小時體育活動落實情況作為學校年度考核重要指標,并與業績考評、評先評優直接掛鉤,在各種評先評優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對于認真組織開展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學生體質健康得到明顯改善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引導學校落實《規定》的相關要求,以點帶面、榜樣示范,推動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不斷發展。
六、建立社會監督機制
中心校設立落實《規定》監督電話:。各中小學校要向社會公布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的工作方案、活動要求和監督電話,自覺接受社會、媒體和家長的監督。各學校要適時安排家長開放日,家長及社會、媒體可以直接到校,參觀學生一小時活動情況。切實發揮社會、媒體和家長的監督作用,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及時核查、反饋、整改。
七、建立專項督導機制
中心校要把保證中小學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作為專項督導的重要內容,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隨時進行抽查。要將督查結果通報全鄉并適時向社會公布,被督導單位要根據中心校提出的督導意見進行認真整改。
八、建立問責制度
校長是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直接責任人。在開展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中組織不得力,措施不到位,活動開展不好的,要對主要負責人實行誡勉談話;對于沒有組織開展的,要通報批評或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追究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