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街道細化控違網格拆違控違經驗匯報

街道細化控違網格拆違控違經驗匯報

2024-08-02 閱讀 6982

湖濱街道細化控違網格

推動區域現代化與民生幸福感同頻共振

湖濱街道近年來高度重視拆違控違工作,本著“新賬不再欠、老賬逐年還”的原則,堅持統一領導、上下聯動、綜合整治,在總結以往拆違控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改變工作模式,創新工作體制,采取“控”、“防”、“拆”三結合的方針,不斷細化拆違控違網格,將拆違控違工作與城市管理、社區建設有機融合,建立起依法、理性、有效的違建處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實現了拆違控違上的新突破,成功實現了推動轄區區域現代化建設與民生幸福感同頻共振,帶動了街道內質的全面提升。近年來,街道先后榮獲“徐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一、完善依法拆違管理機制,提升居民信任度

為強化防控制度的連貫性和完整性,街道創新了一系列配套機制,堅定了拆違控違的信心和決心,得到了轄區群眾的大力支持。

責任明晰抓要害。大力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辦事處主任為直接責任人,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實行街道、城管科、社區居委會三級聯動機制,嚴格目標管理責任制,將拆違控違任務層層分解,將責任逐級明確,做到分工負責、分片包干,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及時發現、露頭就打,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為主抓、全民動員齊心抓的工作局面。在實踐中確立了“六個一”的管理標準,即: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拆除、第一時間清理、第一時間回復,使街道拆違工作真正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

自管防控抓源頭。探索建立由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為主體,三方共管小區違建的新路徑。將違建網格化巡查網絡延伸到各個小區和居民院落,聘請小區物管公司或者居民院落內的管理人員為控違巡查人員,充分利用他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發現小區居民院落內的違法建設;同時,聘請小區業主為控違義務監督員,實現對小區控違工作和街道、物管公司是否“作為”的雙向監督。在開元四季社區試點創新“四網合一”機制,聘請社區物業公司經理為居委會城管副主任,業主委員會主任為居委會綜治副主任,由辦事處統一撥付工資,真正將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物管公司四大自治機構融為一體,將拆違控違工作關口前移,實現了違建信息及時預判、違建材料及時清理、違建現場及時勸阻、拆違隊伍及時反應。

多向考核抓關鍵。根據拆違工作階段性重點和要求,創新拆違考核辦法,先后制定了《湖濱街道辦事處關于對防違控違管理的考核辦法》、《湖濱街道關于嚴格控制轄區違章建筑的實施意見》、《湖濱街道拆違控違“三級責任、一級巡查”工作方案》等文件,每月對巡查管控情況進行通報;同時,改變以往以辦事處考核為主的單向考核機制,由辦事處評定、物管打分、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多部分組成,獎勤罰懶,增強了考核的科學性。全市首創在8個社區設置2萬元城市管理考核獎,將拆違控違工作納入社區年終目標考核,并和工作人員年度績效考核直接掛鉤,用于兌現獎懲,大大提升了拆違控違人員主動控違的積極性,促使街道社區干部把好源頭關,真正做到守土有責。

二、創新拆違工作預警機制,提高居民參與度

在拆違工作中,切實發揚“能打硬仗、敢啃骨頭”的作風,依靠掛牌督辦、強制拆除、通報等主要手段,充分發揮群眾力量,防治結合,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建筑,居民滿意度逐年遞升。

關口前移重巡查。今年以來,辦事處建立了拆違控違“三級責任、一級巡查”機制: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掛一個社區,城管隊員包掛片區,每名社區干部包掛到社區樓棟;成立巡查隊,由督查室和城管科組成,每日組織巡查,與“片長、街長”網格化體系和社區、村組、專職巡查員一起構成了“一格多員”的違法建設防控格局。實行“四定”工作機制,定人、定崗、定時間、定地點,以樓棟為單位,劃分防控網絡,由城管科、社區主任、督查室三方聯合,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巡查,對居民違建信息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處置,防止鄰里效仿跟風。進一步建立完善違建戶臺賬制度,設立控違績效考核保證金,發現違建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拆除,實現“源頭控制”,大大降低了拆違成本。

專項整治促結合。分別針對住宅小區、侵占農用耕地亂搭亂建等現象,有計劃地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周等活動,著重從政策上完善對存量違建的妥善消化制度,努力做到區別對待、分類處理、逐年解決。在選好突破口強拆推動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自拆違法建設:一是把城市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的拆違作為重點突破。配合重點工程抓好項目結合,統籌推進拆違工作,積極配合征遷指揮部做好三環西路、韓山小山子地塊等重點區塊拆遷戶違法建筑的丈量、拆除及強拆等工作,促使其簽約,實現以拆違帶動拆遷,推進項目建設的目標;二是把主次干道兩側違法建設的拆除作為重點突破。提出打造湖北路“精品一條街”的計劃,開展“百日大會戰”,先后對沿街80多家經營業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取締了19家無證小餐飲;三是把小街巷內違章建筑的拆除作為重點突破,通過深入調查摸底,今年7月一次性拆除杏山子社區存量違建24戶,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居民的采光、出行不便等生活問題。

“無縫對接”顯民意。堅決落實“百姓辦事零障礙”機制,開展“城管執法進社區”活動,走進社區與居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摸排情況,廣泛宣傳,為開展拆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對群眾通過12345熱線、市長信箱等途徑反映的問題,不論面積大小、危害輕重、“骨頭是否好啃”,一視同仁、逐一查實、堅決予以處理到位,實現與民意的“無縫對接”。對于重點信訪反映的法人違建、較難處理的違建,均列入掛牌督辦件,必要時借助新聞媒體等監督途徑,曝光違法建筑,對違建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促使其自覺拆除,盡快拆除。

三、鋪建控違工作共融機制,提振居民滿意度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城市管理建設同頻共振。辦事處黨工委召開專題會議,將拆違控違工作明確為城市管理第一要務,集全處之力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街長片長”制度,全面提升管理現代化水平。先后投入102萬元推進數字化城管試點,基本實現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數字化。結合“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拆違控違風暴行動”集中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堅持以點帶面、剛柔并濟、建管結合,今年以來已先后拆除存量違建10803平方米,拆違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截至目前,無一例新增違建發生,轄區違法建筑呈下降趨勢,打開了拆違控違工作的新局面。大力整治工農南路馬路市場,該路被區市容局領導譽為免檢道路。投入4500萬元的老小區改造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小區環衛管理工作在區考核中名列前茅。街道實施的老小區準物業管理措施在全區推廣,市五大媒體集中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城市管理工作榮獲“市十佳辦事處”榮譽稱號,20**年綜合排名全區第一。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幸福家園建設同頻共振。在濱湖花園、開元四季兩個全市幸福家園建設試點小區集中開展控違宣教活動,充分利用社區內電梯、樓道、燈箱等設施,制作相關的宣傳畫冊、圖片等,引導、動員、組織轄區群眾關心、理解和支持拆違工作開展,使大多數群眾意識到拆違控違是應急之要、謀遠之需、創優之舉。多次召開幸福家園建設座談會,邀請群眾為創建活動獻計獻策,聘請熱心的老黨員、老干部以及一些通曉法律、城建的居民擔任街道控違義務監督員,進一步細化了控違網絡,在居民心理上筑起了一道“防違網”。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文明城市建設同頻共振。辦事處藉今年全市開展的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和接受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的契機,集中開展違章建筑專項整治活動,先后拆除違章建筑23處,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濱湖花園社區、開元四季社區、湖西社區在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中承擔了大量的迎檢任務,在各項明查暗訪中表現突出,受到各級領導高度贊揚,相關經驗交流材料在中國文明網、江蘇文明網、《徐州市精神文明簡報》以及各類市級媒體上均得到專題刊發。濱湖花園社區、開元四季社區在全市文明社區排行榜活動中名列前茅,居民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篇2:街道細化控違網格拆違控違經驗匯報

湖濱街道細化控違網格

推動區域現代化與民生幸福感同頻共振

湖濱街道近年來高度重視拆違控違工作,本著“新賬不再欠、老賬逐年還”的原則,堅持統一領導、上下聯動、綜合整治,在總結以往拆違控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改變工作模式,創新工作體制,采取“控”、“防”、“拆”三結合的方針,不斷細化拆違控違網格,將拆違控違工作與城市管理、社區建設有機融合,建立起依法、理性、有效的違建處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實現了拆違控違上的新突破,成功實現了推動轄區區域現代化建設與民生幸福感同頻共振,帶動了街道內質的全面提升。近年來,街道先后榮獲“徐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一、完善依法拆違管理機制,提升居民信任度

為強化防控制度的連貫性和完整性,街道創新了一系列配套機制,堅定了拆違控違的信心和決心,得到了轄區群眾的大力支持。

責任明晰抓要害。大力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原則,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辦事處主任為直接責任人,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實行街道、城管科、社區居委會三級聯動機制,嚴格目標管理責任制,將拆違控違任務層層分解,將責任逐級明確,做到分工負責、分片包干,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及時發現、露頭就打,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為主抓、全民動員齊心抓的工作局面。在實踐中確立了“六個一”的管理標準,即: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拆除、第一時間清理、第一時間回復,使街道拆違工作真正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

自管防控抓源頭。探索建立由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公司、業主委員會為主體,三方共管小區違建的新路徑。將違建網格化巡查網絡延伸到各個小區和居民院落,聘請小區物管公司或者居民院落內的管理人員為控違巡查人員,充分利用他們“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及時發現小區居民院落內的違法建設;同時,聘請小區業主為控違義務監督員,實現對小區控違工作和街道、物管公司是否“作為”的雙向監督。在開元四季社區試點創新“四網合一”機制,聘請社區物業公司經理為居委會城管副主任,業主委員會主任為居委會綜治副主任,由辦事處統一撥付工資,真正將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物管公司四大自治機構融為一體,將拆違控違工作關口前移,實現了違建信息及時預判、違建材料及時清理、違建現場及時勸阻、拆違隊伍及時反應。

多向考核抓關鍵。根據拆違工作階段性重點和要求,創新拆違考核辦法,先后制定了《湖濱街道辦事處關于對防違控違管理的考核辦法》、《湖濱街道關于嚴格控制轄區違章建筑的實施意見》、《湖濱街道拆違控違“三級責任、一級巡查”工作方案》等文件,每月對巡查管控情況進行通報;同時,改變以往以辦事處考核為主的單向考核機制,由辦事處評定、物管打分、群眾滿意度測評等多部分組成,獎勤罰懶,增強了考核的科學性。全市首創在8個社區設置2萬元城市管理考核獎,將拆違控違工作納入社區年終目標考核,并和工作人員年度績效考核直接掛鉤,用于兌現獎懲,大大提升了拆違控違人員主動控違的積極性,促使街道社區干部把好源頭關,真正做到守土有責。

二、創新拆違工作預警機制,提高居民參與度

在拆違工作中,切實發揚“能打硬仗、敢啃骨頭”的作風,依靠掛牌督辦、強制拆除、通報等主要手段,充分發揮群眾力量,防治結合,堅決遏制和打擊違法建筑,居民滿意度逐年遞升。

關口前移重巡查。今年以來,辦事處建立了拆違控違“三級責任、一級巡查”機制:領導班子成員每人包掛一個社區,城管隊員包掛片區,每名社區干部包掛到社區樓棟;成立巡查隊,由督查室和城管科組成,每日組織巡查,與“片長、街長”網格化體系和社區、村組、專職巡查員一起構成了“一格多員”的違法建設防控格局。實行“四定”工作機制,定人、定崗、定時間、定地點,以樓棟為單位,劃分防控網絡,由城管科、社區主任、督查室三方聯合,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巡查,對居民違建信息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處置,防止鄰里效仿跟風。進一步建立完善違建戶臺賬制度,設立控違績效考核保證金,發現違建第一時間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拆除,實現“源頭控制”,大大降低了拆違成本。

專項整治促結合。分別針對住宅小區、侵占農用耕地亂搭亂建等現象,有計劃地開展專項整治、集中整治周等活動,著重從政策上完善對存量違建的妥善消化制度,努力做到區別對待、分類處理、逐年解決。在選好突破口強拆推動的同時,積極引導和鼓勵群眾自拆違法建設:一是把城市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的拆違作為重點突破。配合重點工程抓好項目結合,統籌推進拆違工作,積極配合征遷指揮部做好三環西路、韓山小山子地塊等重點區塊拆遷戶違法建筑的丈量、拆除及強拆等工作,促使其簽約,實現以拆違帶動拆遷,推進項目建設的目標;二是把主次干道兩側違法建設的拆除作為重點突破。提出打造湖北路“精品一條街”的計劃,開展“百日大會戰”,先后對沿街80多家經營業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取締了19家無證小餐飲;三是把小街巷內違章建筑的拆除作為重點突破,通過深入調查摸底,今年7月一次性拆除杏山子社區存量違建24戶,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居民的采光、出行不便等生活問題。

“無縫對接”顯民意。堅決落實“百姓辦事零障礙”機制,開展“城管執法進社區”活動,走進社區與居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摸排情況,廣泛宣傳,為開展拆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對群眾通過12345熱線、市長信箱等途徑反映的問題,不論面積大小、危害輕重、“骨頭是否好啃”,一視同仁、逐一查實、堅決予以處理到位,實現與民意的“無縫對接”。對于重點信訪反映的法人違建、較難處理的違建,均列入掛牌督辦件,必要時借助新聞媒體等監督途徑,曝光違法建筑,對違建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促使其自覺拆除,盡快拆除。

三、鋪建控違工作共融機制,提振居民滿意度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城市管理建設同頻共振。辦事處黨工委召開專題會議,將拆違控違工作明確為城市管理第一要務,集全處之力嚴格落實“一崗雙責”、“街長片長”制度,全面提升管理現代化水平。先后投入102萬元推進數字化城管試點,基本實現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數字化。結合“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拆違控違風暴行動”集中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堅持以點帶面、剛柔并濟、建管結合,今年以來已先后拆除存量違建10803平方米,拆違過程中未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截至目前,無一例新增違建發生,轄區違法建筑呈下降趨勢,打開了拆違控違工作的新局面。大力整治工農南路馬路市場,該路被區市容局領導譽為免檢道路。投入4500萬元的老小區改造工程順利通過驗收,居民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小區環衛管理工作在區考核中名列前茅。街道實施的老小區準物業管理措施在全區推廣,市五大媒體集中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城市管理工作榮獲“市十佳辦事處”榮譽稱號,20**年綜合排名全區第一。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幸福家園建設同頻共振。在濱湖花園、開元四季兩個全市幸福家園建設試點小區集中開展控違宣教活動,充分利用社區內電梯、樓道、燈箱等設施,制作相關的宣傳畫冊、圖片等,引導、動員、組織轄區群眾關心、理解和支持拆違工作開展,使大多數群眾意識到拆違控違是應急之要、謀遠之需、創優之舉。多次召開幸福家園建設座談會,邀請群眾為創建活動獻計獻策,聘請熱心的老黨員、老干部以及一些通曉法律、城建的居民擔任街道控違義務監督員,進一步細化了控違網絡,在居民心理上筑起了一道“防違網”。

實現拆違控違工作與文明城市建設同頻共振。辦事處藉今年全市開展的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和接受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的契機,集中開展違章建筑專項整治活動,先后拆除違章建筑23處,為創建文明城市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濱湖花園社區、開元四季社區、湖西社區在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中承擔了大量的迎檢任務,在各項明查暗訪中表現突出,受到各級領導高度贊揚,相關經驗交流材料在中國文明網、江蘇文明網、《徐州市精神文明簡報》以及各類市級媒體上均得到專題刊發。濱湖花園社區、開元四季社區在全市文明社區排行榜活動中名列前茅,居民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篇3:網格化實施方案

工作或學習上有時需要我們寫實施方案,那么關于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OK范文網小編給大家介紹關于網格化實施方案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網格化實施方案一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強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根據海政辦發〔20*〕32號文件精神,從20*年起在全街道全面推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

為扎實推進街道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長效機制,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為街道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安全發展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建立市、街道、村(社區)和生產經營單位四級安全生產管理體系,進一步明確街道、村(社區)和網格管理責任人在安全生產網格監管中的職責,做到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確保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無遺漏、全覆蓋,達到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安全隱患整治責任明確、落實到位的要求,逐步形成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長效管理機制。

三、工作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年4月底前)。

制訂印發《硤石街道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考核辦法》,召開街道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會議,部署全面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

各村(社區)要在街道辦事處動員部署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方案,以行政區域為基本單位,劃分出覆蓋全轄區的?踩芾磽?瘢?涫蹈魍?癜踩鶉穩撕土?盜斕跡?魅廢嚶Φ陌踩?芾碇霸穡?嘀仆?窕?芾砬?蟯肌⒃鶉慰ǎ?齪猛平?踩窕?芾淼母饗鈄急腹ぷ鰨?⒄倏?ㄌ饣嵋榻?脅渴稹?

(二)培訓準備階段(20*年6月底前)。

街道組織村(社區)負責人、各網格安全管理責任人進行業務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海寧市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辦法》相關內容、安全生產常識和安全檢查相關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各項制度、職責并統一上墻。

各網格按照實施方案要求組織開展相應工作,摸清網格內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基本信息,建立安全管理基本信息檔案,并按照安全生產評估分級標準對所有企業進行安全評估和分級,列出重點監管企業名單。

(三)全面實施階段(20*年9月底前)。

各網格按照要求全面開展網格化管理工作。

按規定頻次對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進行檢查,對排查出的隱患能當場整改的,責令生產經營單位當場進行整改,對不能當場進行整改的要責令限期整改,對需上級部門查處的及時上報,對重大隱患必要時進行掛牌整改。

同時,在限期整改過程中,要制定相應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整改期間安全生產。

從第三季度開始,根據考核辦法組織對各網格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考核。

(四)總結完善階段(20*年10月底前)。

各村(社區)及時收集、匯總、整理網格化管理工作資料,上報工作總結。

同時對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組織"回頭看",查漏補缺,進行進一步完善,確保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常態化,長效管理機制得到有效落實。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村(社區)要充分認識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作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的重要舉措,切實加強領導。

為加強對街道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街道辦事處成立由辦事處主任任組長,有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街道機關各聯村(社區)組長和公安、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街道經貿發展服務辦公室(安監站),負責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

各村(社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切實加強對所轄區域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落實責任,強化考核。

按照《硤石街道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辦法》職責分工,把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內容落實到每一個網格,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落實到每一個生產經營單位。

要加強對網格和網格責任人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嚴格按照考核辦法要求進行檢查、督查和考核,并將網格化管理考核結果列入單位和部門年度安全生產考核重要內容;對認真組織開展網格化管理的村(社區)等基層網格單位要落實專項資金進行獎勵;對網格安全管理責任人因未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而導致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的,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三)注重宣傳,營造氛圍。

要把推進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作為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營造安全生產氛圍的重要載體,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村報以及標語、橫幅等多種形式,結合安全生產各階段的重點工作,開展全方位的宣傳。

要廣泛宣傳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宣傳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意義,宣傳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宣傳安全生產的常識,為全面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四)認真總結,不斷完善。

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是推行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的一項重大舉措,在推進過程中要不斷地加以交流、總結和完善。

要虛心學習試點單位推行網格化管理的工作經驗,借鑒好的做法。

同時,各村(社區)要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信息報送工作,對工作中要求上報的材料和各自開展的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及時形成資料上報街道領導小組辦公室。

網格化實施方案二

為了進一步創新服務方式,健全服務網絡,激活社區(村)資源,強化服務功能,改進社區(村)管理服務,提高工作效能,根據市《關于全面推行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實施意見》(滕發[20**]39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任務目標、指導原則

(一)任務目標。

按照市里下達的任務目標,力爭用3年的時間,20**年完成10%、20*年完成20%、20*年完成30%的進度要求,逐步實現全鎮農村社區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在全鎮60%以上的農村社區基本建成大格有格長、小格有格員、服務有場所、工作有平臺、辦公有設備、信息有終端、上墻有制度、民情有日志、需求有登記、辦結有反饋的“十有”工作格局,最終實現“城鄉全覆蓋、信息全登記、重點全掌握、居民全服務”的“四全”工作目標。

(二)基本原則。

主要把握四個基本原則:一是民生優先,服務為本;二是整合資源,力量下移;三是標準建設,規范運作;四是因地制宜,注重實效。

二、工作內容

(一)網格劃分。

以農村社區或村為單位,一個社區或行政村作為一個基本網格,以200至300戶為一個基礎網格,少于200戶的社區或行政村設置兩個基礎網格。

對于一個行政村多個自然村的,可以按照一個自然村為一個基礎網格;對于有生產小組的大村,為方便管理,可以按照生產小組為基礎網格劃分;對于道路、街面規劃建設規范的村,可以按照街巷劃分基礎網格。

(二)建立“三長一員”網格員隊伍。

農村社區(村):網格長、街長(網格管理員)、家長(最小社會單元)、指導員(包村機關干部)。

網格長明確由村支部書記兼任,街長(網格管理員)由村統籌解決,一般以村“兩委”干部為主體,大學生村官、小組長為補充;在基礎網格內還可吸收“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政法干警、老復員軍人)等各類社區志愿者擔任“網格協管員”。

在基本網格內設“網格指導員”一人,由鎮機關包村干部兼任。

(三)工作職責。

(1)網格長工作職責。

全面負責本社區(村)的網格化管理工作。

做好上情下達,與網格管理員、協管員共同向網格內的群眾和單位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傳達落實上級重點工作;采集居民信息,了解社情民意,開展上門服務,做好下情上傳;全面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對受理和發現的問題,在職權范圍內予以協調解決,對超出職權的,及時上報鎮。

負責網格管理員、協管員的日常管理,幫助其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2)網格管理員工作職責。

全面負責基礎網格的運行管理,掌握、采集、核實、更新網格內人、地、物、事、組織等各類信息;及時收集、上報網格居民、商戶、單位的意見、建議、訴求,定期排查社情動態和治安問題;了解網格內的矛盾糾紛,積極化解并及時上報;全面準確登記網格內實有人口,掌握高危人群、特殊人群、新居民、出租房屋等動態情況.

開展安全防范宣傳教育,發動群眾義務治安巡邏;及時整治網格內亂搭亂建、亂設攤點、亂倒垃圾等現象;關注轄區內困難家庭、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精神疾病患者、吸毒者、*人員等各類特殊人群;負責網格協管員的日常管理;代辦群眾委托辦理的相關事項;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3)網格協管員工作職責。

協助網格管理員做好各類信息采集和日常管理工作,隨時向網格管理員報告網格內居民動態變化等情況,組織社區居民對涉及居民利益的各項事務、物業和社區服務進行聽證、評議和監督;及時與網格管理員對接溝通,共同完成相關工作任務。

(4)網格指導員工作職責。

協助網格長做好基本網格內服務管理工作。

協調、指導基礎網格管理員對照職責任務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積極研究工作措施,幫助解決和處理基礎網格管理員解決不了的困難和問題,做好網格管理員的思想教育、作風管理、檢查考核等工作。

(四)制定網格劃分的網絡圖,各網格制作公示牌。

各村于20**年7月25日前完成網格劃分,并將結果上報鎮綜治辦。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機關相關部門、各村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實施社區(村)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鎮綜治辦,具體落實網格化管理工作。

(二)強化經費保障。

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確保網格化管理工作運轉順暢、發揮實效。

市財政對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提供經費保障,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依據社區規模給予1-3萬元的獎勵。

(三)強化考核獎懲。

鎮綜治委將把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作為今年綜治考核的重要指標,考核結果作為年終平安姜屯建設表彰的主要依據。

屆時,鎮黨委將組織人員對網格責任人實施千分制考核,考核辦法另行制定。

對長期不能適應工作要求的,按有關規定予以轉崗、辭退。

網格責任人要自覺接受上級監督、內部監督、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對以權謀私、玩忽職守等行為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網格化實施方案三

為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全鎮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和框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生產監管網絡,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統領全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出發點,以杜絕重特大事故為目標,加強安全管理,倡導安全文化,落實安全責任,加大安全投入,建立以農村、企事業單位為單元的三級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覆蓋全鎮、責任到人、職能到位的安全生產監管機制,形成各司其職、相互聯動、綜合監管的工作格局,使安全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長效化,為全鎮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領導,鎮政府成立張家樓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鎮長劉樹錢任組長,副鎮長崔炳國任副組長,各村、各單位、各企業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安監辦主任王本京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組織和協調工作,辦公室設在安監辦。

三、主要內容

按照屬地管理與分級管理相結合、以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以農村、企事業單位為單元,建立基層網格,作為網格化管理終端節點,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安全管理網絡,把網格化管理科學涵蓋到每個點。

四、實施方法

(一)鎮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辦法

1、以農村、企事業單位為基本單元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區;

2、確定負責每個責任區安全管理責任人,明確各單位和工作人員在責任區內的安全管理職責,并對責任區的安全工作負相應責任;

3、制定方案,編制責任圖,劃分各安全管理責任區,標明每個責任區的位置、安全責任人、重點隱患單位(注明單位地址、隱患內容、整改措施和時限,跟蹤責任人)、主要路段、建筑場所等;

4、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及時研究、部署、指導責任區的安全管理工作,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和重大隱患治理工作;

5、安全責任人要嚴格按照職責要求,加強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二)農村、企事業單位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辦法

1、在本村按街道為單位劃分安全管理責任區;在本企業按車間班組劃分責任區;

2、確定每個責任區的安全管理責任人,全面抓好責任區內的安全工作;

3、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制定本村、本單位、本企業《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方案》,編制《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責任圖》,劃分各安全管理責任區,標明每個責任區的位置、安全管理責任人、重點隱患單位(地址、隱患內容、整改措施和時限,跟蹤責任人)、主要街道、建筑、場所等;

4、各村、各企事業單位及其責任人要嚴格按照要求,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安全宣傳教育,抓好轄區內的安全管理和隱患治理工作;

5、各村、各企事業單位安全管理責任人要加強安全檢查,監督指導隱患單位落實整改措施。

五、職責分工

(一)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鎮長為轄區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第一責任人。

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牽頭和綜合協調工作。

(二)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責任區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指導各村、各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

(三)鎮分管領導為責任區的安全管理責任人。

村委會主任、企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本村、本單位的安全管理責任人。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是深入落實企業主體和政府監管兩個責任、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的重要舉措,是建立安全長效機制的需要。

對此,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要求,創新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各社區要成立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分管負責人要靠上抓,明確具體責任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計劃和進度時間,確保工作措施到位,取得成效。

(二)明確職責,落實責任。

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實施“條塊結合”。

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各責任單位、責任人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本行業本區域實際,進一步明確安全監管工作職責,做好檢查和監管。

各村、各企事業單位要把安全生產管理網格細化到路段、車間、班組,建立第四級和第五級網格,并對實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每一個網格內的責任單位與責任人實行“三定”,即定人、定崗、定責,切實做到工作到人、職責到人、責任到人。

要對安全重點單位進行掛牌公示,確定本級網格責任人和上一級網格責任人,與責任區一起在公示牌上注明。

第一責任人、分管責任人要經常檢查責任區內重點單位的安全工作,并指派專人負責,跟蹤落實各項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責任人要加強對重點單位的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調度,確保實效。

在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安監辦要對安全生產網格化建設進度情況每月進行調度,并將調度情況報鎮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領導小組,各安全網格中責任人發生變化時,要及時將變化人員名單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根據情況對責任區落實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及網格內人員變動情況進行通報,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并予以宣傳推廣,對工作不到位、管理不得力、措施不嚴格、造成不良影響的單位要進行批評。

對有關人員沒有履行安全管理職責,導致發生安全事故的,要依法嚴肅處理。

(四)宣傳到位,廣造聲勢。

要充分利用培訓班、座談會、黑板報等形式,加大對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途徑教育引導各生產經營單位,深刻認識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增強做好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隱患嚴重、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和抗拒執法的單位要予以公開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