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大運河博物館參觀感想

大運河博物館參觀感想

2024-08-02 閱讀 6198

我們的大運河――參觀運河博物館有感

運河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他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

京杭大運河最早開鑿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而到了隋煬帝楊廣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南糧北運,控制南方經濟中心會稽,開鑿京淮段至長江以南的運河,全長2400千米。到元朝時,元定都大都,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為此先后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筑成以大都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這就是現在京杭大運河的前身。

早期的運河是因軍事與經濟目的開鑿,而隨著中央集權統一國家的形成,運河的漕運功能直接關系到王朝的興衰,使運河成為了歷代王朝建都和穩定政權必須考慮的因素。大運河便捷的交通還極大地活躍了沿岸的經濟,使這些地區成為中國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繁榮、文化最昌盛的地方。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像戲曲等文化氣象蓬勃發展起來,誕生了許多優秀的文學著作和具有地方風味的作品。

有人說,大運河和長城是我們祖先在中華大地沙鍋內寫下的一個巨大“人”字,他們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物轉星移,滄海桑田,當我們進入新的文明,大運河的功能衰落了。但它所體現的人類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精神,它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依然激勵著我們,成為我們精神生活永不枯竭的源泉。

篇2:大慶鐵人中學參觀感想: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

大慶鐵人中學參觀感想: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

20**年10月13日,我隨同z市教育系統文明創建學習考察團來到了全國文明城市大慶,參觀了這座石油之城的城市面貌,并走進大慶市鐵人中學,近距離觀察了這所以時代英雄“鐵人”王進喜同志的英雄稱號命名的寄宿制省級重點高中,有感于這所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收獲了許多校園文化建設的成功經驗。

大慶鐵人中學籌建于1986年,1987年開始招生,1993年晉升為黑龍江省重點中學,2000年10月被確定為黑龍江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年被確定為省首批理科實驗基地。20**年被中國教育網評選為“中國百強中學”,20**年獲得全國十所風頭正勁的高中稱號。截至20**年,考入清華、北大學生已有321人。學?,F有個54教學班,2472名在校生。走進這所美名遠揚的中學,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時代的英雄--鐵人王進喜的銅像,他手捧書卷,專心閱讀,那投入的神情和緊抿的嘴角,讓每個將目光落在他身上的人都情不自禁靜下心來,想到在那個中國貧油論的年代,鐵人為祖國石油鉆探事業振臂高呼舍生忘死的豐功偉績,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帶著這份敬仰,我們走向位于校園正中心的鐵人中學教學樓主體,它簡潔而莊重,映襯在北方特有的藍天下,愈發顯得樸實大氣。在鐵人中學領導們的帶領下,我們行走在教學樓中,發現這所學校布局獨具匠心,細處彰顯風格。林蔭叢中鳥語花香,鐵人塑像俯仰可見,名言警語遍布廊中,草坪音樂高雅悅耳?!拌F人精神”是學校文化主旋律,校園環境的設計中隨時隨地將“鐵人精神”融入其中。與整個大慶市一樣,強調的是實用、簡單和整潔大方,空氣中仿佛都飄散著讀書求學的氣息。

鐵人中學是這樣詮釋“鐵人精神”的: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經得起子孫萬代檢驗的科學求實精神;不計名利、埋頭苦干的無私奉獻精神。而在學校這塊特殊的大油田上,“鐵人精神”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學校對教育者提出了“五高一美”的師德境界:獻身教育,思想境界高;摯愛學生,師德風尚高;理念超前,學術水平高;勇于創新,教育質量高;業績非凡,社會評價高;為人師表形象美。這樣的師德建設,這樣的教師隊伍,自會緊緊圍繞“鐵人精神”作為德育核心理念,教育育人,結出累累碩果。

在交流中,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學校在追求高品位、高層次的辦學目標方面卓有成效,他們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內涵,關注師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質量,倡導讓師生享受文明、高雅、愉悅的校園生活,在文化熏陶、藝術氤氳的氛圍中,盡情享受生命的色彩和生活的快樂。在學校大廳,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第一、學生為本、關愛生命、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具體詮釋為:

教師第一:教師發展第一,教師地位第一,實現人生價值第一,創造輝煌業績第一。學校把教師的生命發展放在學校工作的第一位,為教師的人生幸福搭建平臺。

學生為本: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學生服務,教師的一切言行都要有利于學生成長與終身發展。教師把學生生命成長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關愛生命:學校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教師在工作*度美好的生命歷程。教師充分認識到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尊重并愛護每一名學生。

和諧發展:學生全面發展,師生共同發展,學校和諧發展。

看到這樣的辦學理念,我們很容易理解到學校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建立一個人人心情舒暢,處處和諧有序的人文環境,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的主動發展,從而形成勤奮學風、嚴謹教風和純正校風。

辦學理念是這樣說的,學校也是實實在在這樣做的。行走在校園,隨處可見其人文特色與人文關懷,那些寄語、榜樣、書畫和人物,目光流轉之間,皆為書香雅韻。

經過一番行走參觀,大慶中學的領導們帶我們來到了一間三十來平方的休息室。這里有個小小的吧臺,笑容可掬的阿姨為我倒上一杯熱騰騰的咖啡,中間的圓桌上擺著各色小點心,周圍是擺放成一圈的寬大沙發,金色的魚兒游蕩在碩大的魚缸里,那一抹亮色令人心情愉快。大家或坐或站,談笑風生,有的到書架邊看看整齊擺放的書,有的欣賞一下窗臺上秀氣的盆栽,整個休息室一派輕松愜意??梢韵胂?,當緊張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余,鐵人中學的教師們是怎樣在這里找到一片閑暇,放松一天疲勞,重新煥發精神,走上三尺講臺。教師第一,這個理念在這間小小休息室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印證。

另一個特色之處,是有關對教師用語的規范。在鐵人中學的文化手冊上,有專門的篇幅列出教師語言的忌語與課堂用語?!敖處熂烧Z”中列舉了許多教師以消極情緒產生負面影響的語句,如:“你們不愛學,我還不愛教呢!”“看你就來氣”“只要不搗亂,你上課睡覺都行”“我再也不管你了,以后隨便吧”“再不好好學,就找你家長”“對我有意見,你找領導去”。而“教師課堂用語”中則有這樣的一些積極鼓勵的語言:“你提出的問題很有深度”“再給你一次機會,一定要把握住!”“老師如有說得不妥的地方,請同學們原諒。”這些生動具體的范例,很好地引導著教師學會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位教育者的身份對待學生,也充分體現出這所中學是如何以學生為本,對學生負責,真正做到關愛生命的。我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中,每個教師都會感受到自己的職業崇高、責任重大;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尊嚴、未來充滿希望。

一個城市,一所學校,要實現文明和諧,必先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創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因此,無論是城市的文明創建還是學校的文明教育,都應該首先定位并挖掘自己的文化核心,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樹立一個豐碑,倡導一種精神,營造一片天地。那么,鐵人精神可以注入鐵人中學,山麓校訓也能融入山麓校園,讓這些精神營養滋潤教育沃土,共同培育祖國未來的棟梁!

篇3:疾病防控中心參觀感想

參觀天津市疾病防治與控制中心

觀后感

公共衛生事業管理是通過有組織的社會努力改善環境衛生、控制地區性疾病、教育人們關于個人衛生的知識、組織醫務力量對疾病作出早期診斷和預防治療,并建立一套社會體制,保障社會每一個成員都能夠維護身體健康的生活水準。

從20世紀人類健康的進步的貢獻和20**年非典危機的爆發,都反映了公共衛生的作用,公共衛生投入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及宏觀經濟的穩定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和不可取代的貢獻。

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歷史。從夏商時期,衛生管理的萌芽和衛生保健思想就已經形成。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西洋醫學傳入,太平天國時期發起衛生新政。建國后,我國的衛生事業分為三個階段:

1.1949-1977年市場改革前的醫療衛生狀況;

2.1978-1992年市場改革下的醫療衛生系統;

3.1992~20**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再掀波瀾。

在第一階段中,新中國以醫療衛生體系為目標,為有效解決人民當前迫在眉睫的健康問題。當時中國主要依靠經過很短時間就可培訓出來的較低技能醫護工作者;發展了勞力密集而不是資本密集的醫療技術;強調預防和初級保健;集中精力實施公共衛生計劃,而不是單純關注個體健康。

革命后很短的時間內,新中國提出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四項指導方針。這些指導方針確定了接下來30年時間內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框架。這四項指導方針是:

(1)醫療衛生體系為工農兵服務;

(2)預防為主;

(3)中西醫相結合;

(4)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

在第二階段中,中國的經濟政策的改變影響了醫療衛生系統的變化。中國的醫療衛生保健體系改向,變成個人保健導向的、高科技導向的、醫院導向的、資本密集的、商品化的、和偏向城市的西方模式:

1.重心從公共衛生移向醫療服務;

2.合作醫療體系的瓦解;

3.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生;

4.從中西醫結合到以西醫為主;

5.重點從鄉村轉移到城市;

6.市場改革對醫療保健投入及其狀況的影響。

在第三階段中,衛生部根據國務院意見,提出醫院要“以工助醫”、“以副補主”;

改革逐漸向縱深發展,觸及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等深層次問題;醫改的矛盾與困惑日益增多,隨著政府衛生投入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不斷下降。在“十一五”規劃中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重要目標,這給農村醫療衛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預防為主”是我們國家衛生工作的四大原則之一,是發動群眾作好衛生工作、保護廣大人民健康的一項重要準則。幾年來,各地衛生部門和全國衛生工作者,在這一原則指導下,展開了廣泛的群眾性的衛生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過實踐,不僅證明了這一原則的正確性,而且亦在衛生政策的原則上體現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制度的無比優越性。就以當前的一些衛生中心工作來加以分析,可以看出預防為主的重要性。隨著醫學的發展前進,醫學模式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健康的含義更加強調健全的身心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醫學的發展促使醫學教育必須進行改革,醫學模式的轉變促使醫學教育的模式必須發生轉變。重新認識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影響和作用、確定預防醫學在醫學教育中地位是新世紀醫學教育的核心問題,培養能夠滿足社會與大眾不斷增長的健康需求與衛生服務要求的醫學人才是高等醫學院校的重大使命?!邦A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為高等醫學院校如何辦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們要緊緊抓住醫學教育的工作重心,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加強醫學教育研究,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這一方針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