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學思品與社會學科綜合評價方案
秋季陽朝小學思品與社會學科綜合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根據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社會生活范圍不斷擴大的實際、認識了解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主線,將品德、行為規范和法制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國情、歷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環境教育等有機融合,引導學生通過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環境、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交互作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經驗、情感、能力、知識,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價值觀和初步的道德判斷能力,為他們成長為具備參與現代社會生活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
根據本課程的特點,改變過去教師評學生,一個人說了算的評價模式,制定一個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方案。
二、評價的目的與功能
1、目的
本課程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獲得反饋信息,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在于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出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2.功能
診斷與調節功能:通過評價了解課程實施的情況,判斷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了解學習的成就、問題與需要,并對課程下一步的實施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
強化與教育功能:評價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與人互動和交流的過程。利用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就進行鼓勵,對于不足提出改進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
三、評價內容
本課程主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其具體內容如下:
1.學習態度。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
2.學習能力和方法。包括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
3.學習結果。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
四、評價的方式和方法
1.評價方式
采用多主體、開放性的評價,強調在評價過程中的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評價的主體,不僅有教師、同學和自己,還可以有家長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綜合各方面的意見,才能對學生作出較全面的、準確的評價。
2.評價方法
本課程倡導的評價方法有:
教師觀察記錄。教師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能力、行為進行觀察,并做記錄。
描述性評語。在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學習本課程的學習態度、表現等以描述性的語言寫成評語,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學生自評。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對自己在學習中的表現與成果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調控的能力。
學生互評。學生依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種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尊重、理解、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作品評價。將學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等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師生共同進行評析。
附表:
附:
陽朝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評價表
班級:姓名:時間:
評價內容學生自評小組評價家長(社會)評價
三星四星五星三星四星五星三星四星五星
學習態度上課帶書情況
課堂紀律
學習能力方法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
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學習結果作業情況
考核情況
篇2:某中學思品課堂小組評價研究第一階段工作總結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思品課堂小組評價的研究”第一階段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
八年級(1)班是一個49人的大班級,不同于以前30幾人的小班級。在小組的劃分上存在一定難度。如果按過去4-6人一組劃分,要劃分8-9個小組。這樣一來小組管理、評價、考核都將存在困難;教室里也會比較擁擠,不利于教師的指導和點撥,更不利于教師課堂提問照顧到每一個組和每個學生。如果每組8-10人,只有一個組長管理起來也比較困難,討論起來比較費時,而且人多勢必會有些混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進展分析
1.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我將班級分成6個大組,每組有8-10名同學,組名可以讓學習小組的學生自己取,教師也可以提供一些組名讓他們選擇,每組有一個組長和一個副組長。
2.小組分工要明確,組長負責組織幾名同學的課堂學習的討論、展示、紀律、作業的檢查等;副組長負責組織其余同學的課堂學習的討論、展示、紀律、作業的檢查等;組長和副組長相互檢查對方的作業。小組討論時一般可以4-5人討論,組長帶領他要管理的組員進行討論,副組長帶領他管理的人進行討論。
3.教師制定小組量化管理和考核評價的表格,課堂學習的評價表格由組長和副組長輪流打分,每人一周。組長和副組長對于課堂上表現好的同學要給予加分,違反紀律的同學要給予警示和扣分。組長必須嚴于律己,并嚴格要求組員,力求嚴格、公平和公正。
4.教師制定小組量化管理和考核評價的方案,對于課堂上的紀律要明確規定。對于課堂上違反紀律的同學,在課后多對他們進行教育。下課后該同學必須向老師和同學道歉,并保證以后不會再犯。對于作業不完成的同學,則利用課余時間由組長和副組長督促完成。
5.教師制作一些學生喜歡的獎狀,隔一段時間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和學習小組表揚和獎勵,教師主要根據組長課堂上記錄的情況為依據進行評價,評價時將把學生課堂上的表現、作業等作為對學生評價的依據,評價學生不光看成績,更注重行為習慣和品行!
三、存在問題
1.在小組評價中個別小組的組長,不能做到夠嚴于律己、公平和公正,更不能嚴格要求組員。打分時,雖然加分都記錄了,但他礙于同學關系對于違反紀律的同學不及時管理并對其扣分。
對于組長存在的這些問題,教師要私下里對他們進行了教育,告訴他們:只要你做的公平、公正,組員也會積極配合你的工作;你所管理的小組也將是一個優秀的學習小組,一個好的學習小組將有利于大家共同學習和提高。
2.有些組員不能夠很好地遵守紀律,也不積極配合組長完成學習任務。別人課堂討論時時,他們借機玩耍、說和課堂無關的話;別人展示時他們不會傾聽,不會給予正確而客觀的評價;別人認真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他們無事可做,等別人現成的答案,然后偷偷摸摸的、馬馬虎虎的抄作業,敷衍了事。
對于這些同學教師要教育他們要熱愛班集體,遵守紀律,嚴于律己;提供一些展示的機會給他們,多表揚這些不被注意的同學;要求組長給予作業認真的同學加2分,完成的不夠好的1分,沒有完成的1分,不交作業的2分;對于作業不完成的同學,則利用課余時間由組長和副組長督促完成。
3.個別小組的同學在合作學習時不能夠自覺遵守紀律,也不能夠積極討論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明顯。
對于課堂上的各個學習小組,教師要制定詳盡的小組規章,也可以由學習小組的學生自行制定。全體組員必須遵守紀律,積極配合組長完成學習任務。課堂中討論要積極,展示要力求精彩,作業要認真完成。
4.有一些學生不愛動腦筋思考問題,作業的數量還行,質量就不咋地。作業字體潦草真的是不敢恭維,常常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
為此,教師要在班上對于作業寫的好的同學進行了表揚和獎勵,樹立一些榜樣給別的同學。對于作業馬虎的學生我私下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告訴他們:“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好比一件漂亮得體的外衣,讓你煥發光彩。所以一定要把字寫得漂漂亮亮的,既有數量又有質量!
5.開始的時候學習小組的積極性會比較高的,但是一段時間后,他們就會變得開始不太愛回答問題。有些同學在小組討論時不合作,在小組展示時也逃避推卸責任。
為此教師要每周對于表現好的同學和學習小組表揚和獎勵,頒發給表現好的學生和學習小組獎狀。獎狀要精心制作,要學生喜歡。教師的評價以學生課堂上的表現、作業等為依據,評價學生不光看成績,更注重行為習慣和品行!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