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某小學教學和教科工作計劃
學年度第二學期某小學教學和教科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20**年上半年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圍繞“補天”文化的提煉,重點做好“卓越課程研發”、“課堂教學改革”、“教育科研創新”三大項目,使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呈現出艷麗的色彩。
二、學期目標:
1.研發卓越課程,做強特色課程。參加省科技航模競賽并確保一等獎20人次,越劇要能進入省級比賽,積極參與其他各項競賽,并在獲獎等級上得以進位。
2.追尋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市級質量抽測中英語學科力爭失分減少,其他學科達到不扣分標準,確保市“素質教育百分考核”一等獎,力爭為特等獎作出革命性的貢獻。
學期質量目標:
「語文」合格率:三-六年級96%優秀率:三四年級:60%,五六年級:50%。
「數學」合格率:三-六年級94%優秀率:三四年級:60%,五六年級:50%。
「英語」合格率:三-六年級92%優秀率:三四年級:60%,五六年級:50%。
「其他」優秀率:三-六年級60%
3.創新教育科研,力爭將“補天文化”課題申報為省級課題,鼓勵更多的教師團隊申報教學科研課題;教師全年發表論文或獲獎篇數達到教師數15%以上。
三、行動策略:
(一)以人為本,研發卓越課程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卓越課程的研發已經成為評價教學工作的重要指標,成為成就卓越教師的重要平臺。本學期將從如下三個方面組織教師研發卓越課程。
1.大力增強課程意識。每個教師要樹立“我就是課程”的意識,徹底改變“唯分數”的教學評價觀念。無限相信卓越課程成就卓越教師,卓越教師研發卓越課程,積極倡導“學科+特色+人生導師”的創新思維,擁有屬于自己、影響學生生命成長課程。一方面,要通過宣講不斷增強教師們的課程研發意識,另一方面,要尋找身邊的榜樣,開設“補天講壇”,組織卓越課程和卓越教師的系列展示活動,以活動促進學校的課程研發與名師成長。
2.全員卷入研發團隊。將是否參與課程研發團隊作為教師業務考評的底線要求,促使每個老師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專長,或自主研發個性化的特色課程,或主動地加入校級工作室。以項目工作室為藍本,組建項目攻堅團隊,發揮團隊效能,做到有計劃、有方案、有活動、有陣地、有保障、有成果。繼續完善越劇、車模、攝影、魔方、科幻畫課程,開始創編“五彩”石畫、十二生肖、戲曲、橡皮筋、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器樂、聲樂等課程。圍繞“補天文化”,開發升旗、入學、成長、畢業、*等儀式課程,開發戲曲(藝術)、科技、體育、閱讀等節日課程。每個教師均要有自己的研發平臺,拿出自己的研發成果。
3.高效實施精品課程。“補天戲苑”名聲在外,我們要更加堅定信心,做強天小的“越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家園、進心園。加強越劇工作室建設,繼續外聘越劇老師進校輔導學生,落實越劇社團梯隊化。繼續錄制3首左右越劇微課,利用微課推動越劇普及工作。組隊參加中國人壽杯“未來之星”才藝大賽,要優選節目參加市第十屆新教育藝術節,力爭獲得理想成績,參加省、市藝術節展演。適時組織教師學唱越劇、越歌活動,豐富業余生活。學校科技工作室要在“車模”項目上不斷發展,努力獲取新的成績,敢于打破瓶頸,力爭在全國獲取更好成績,參加省級比賽并至少獲得20人次一等獎。越劇與車模項目,都要按照“精選學生,科學訓練,適時展演,認真參賽,成果突出”的思路,努力成為學校打得響、拿得出的特色課程。
(二)關注過程,提升教學質量
質量是學校立校之本。新學期,我們要圍繞課堂改革,把提升教學質量作為工作重點,并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中。
1.明確教學底線標準。計劃,制訂合理,可操作性強;備課,每課必備,與上課一致;上課,預設目標的達成度高;作業,針對性強,正確率達90%以上;評價,具有診斷與導向功能;輔導,因材施教,效果明顯。每個教師必須時刻牢記底線標準,以此逐條對比反思每天的教學工作,培養自我糾正的良好習慣。分管學科教學的行政要經常深入教學一線,關心和幫助每個教師至少達到底線標準。
2.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編輯:制度大全)
篇2:學年第二學期教科室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
**學年第二學期教科室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指導堅持以*****為統領,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縣政府《學在*三年行動》精神,根據*縣教育局和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要求,著力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和教師教育十大行動計劃,強化“培訓、研究、指導、管理、服務”職責,圍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師專業成長兩大任務,創新活動載體,打造品質教育,重點做好課程改革、學業質量提升、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學常規管理和重點課題管理、研究、應用推廣等工作,努力為教育教學、行政決策、教師發展服務,為我縣實現教育現代化服務。
二、任務目標及工作措施
(一)加強教學常規檢查
一個學校要出教學成績,做好常規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使我校的常規檢查和教研活動更加的有效、高效的開展。本學期教科室將安排3次常規檢查,主要檢查的內容包括教學計劃、教師備課內容和反思、學生作業批改等情況。教研組長將對各位老師的常規進行量化,教科室將對量化結果進行匯總并結合教研組的教研活動等其他項目進行綜合評定“優秀教研組”。具體要求如下:
1、備課數量
①.主科老師
每人每學期要求精備教案2篇(可電子稿也可手寫),分布在期中前后各一篇;詳案6篇都要有反思,分布在期中前后各3篇。其余為電子稿或書頭教案。
②.技能科老師
每人每學期要求精備教案1篇(可電子稿也可手寫);詳案4篇都要有反思,分布在期中前后各2篇。其余為電子稿或書頭教案。
③.新老師
中學部的新老師:
教齡在3年以下包括3年的老師,每節課需備詳案。
小學部的新老師:
A.教齡在3年以下包括3年的老師,每節課需備詳案。
B.教齡在4年以上6年以下(包括6年)的新教師,備詳案不少于20課時,多多益善。其余為書頭教案或電子教案。
④.45周歲及以上的老教師
每人每學期要求備8篇簡案,其余電子稿或書頭教案;50周歲以上的老師可以備書頭教案。
⑤.每人每學期至少上交一篇精品電子稿的教案(主科老師前面2篇中選一篇;技能科老師前面已有的)給教研組長,由組長上傳到校本培訓博客的集體備課中。
2、開課等
1、原則上專任教師每人每學年至少開課一節
2、45周歲以上的老師可以選擇開課,也可以選擇參與教研組內的各項主題評課、試課等活動。
3、活動手冊根據要求填寫完整
3、獎勵機制
1、每學期評出教學獎:優秀備若干名、良好若干名給予一定的獎勵。
2、有開課的老師每學年獎勵100元
拖延或無故不上交教案、活動手冊及不開課者教學檢查獎沒有并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
(二)根據上級要求繼續完成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任務。
1.做好校本培訓工作:
①.小學部綜合學科及、英語和科學;初中部的綜合學科和社會參加“浙江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
②.本學期學邀請本校市、縣骨干教師程慧、蔣義愛等老師師開展數個教科研講座(內容待定)
③.開展新老教師一幫一“師徒結對”活動
本學年有以下四隊老師結成師徒結隊:
林麗君老師對陳云斌老師;蔣義愛老師對肖暢老師;程慧老師對謝超常老師。
④.各教研組將開展至少三次集體備課
⑤.“同課異構”及“一人一課”教研活動
本學期要開展“同課異構”的科目有:小學低段語文、小學高段數學、美術組、藝術組(美術)、中學英語組(七年級)。除此之外,其它學科開展“一人一課”教研活動。
⑥.全員讀書活動總結交流會
各教研組可根據自己學科教學需要自行安排講座、交流、說課、試課等其他活動。每次活動都應在一周內將相關材料上傳學校博客,并做好存檔工作。教科室將對根據教研組的活動及組檔情況對各教研組進行量化,該量化結果將作為“教研組”、“學科素養考核”評定優秀的參考。
2、中短期培訓:
**年是新的一輪360學時培訓,除了指定性培訓外,求本學期我校要每位老師在省平臺上至少要選一項培訓。
3、90學時培訓本學期安排以下老師參加培訓:
陳賢管、蔡朝國、陳愛國、陳瑤、程慧、李茜茜、余新娜
(三)、繼續開展全員讀書活動,加強教師對新課改理論學習。
本學年教科室將以教研組為單位統一向圖書室借閱教學理論書籍。要求:每學期每位教師要有至少4篇的學習筆記,每學年各教研組要開展至少一次的全員讀書交流會。
(四)督促教師參加市、縣舉辦的各級各類教師教學評比活動和教學研究活動。
(五)加強立項校本課題的跟蹤指導與管理
(六)完善教師業務發展檔案及教科研資料的歸檔管理
在新的一學年里,教科室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務實求真,立足本職,勇于創新,走教師專業內涵式發展之路,再創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新輝煌!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課
件
篇3:學年第二學期教研室教科研工作計劃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
**―**學年第二學期教研室教科研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學校育人理念“激發學生內在動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以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為宗旨,以構建高效課堂為重點,“根植問題、聚焦課堂、注重實效、研培并舉”,不斷深化校本教研。以新高考改革為契機,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切實抓好課堂教學,著力夯實常規管理,求新務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規范校本教研活動,提高校本教研成效,做好校本教研量化考評迎檢工作并取得優異成績。
2.多舉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做好微課錄制等技能培訓,通過教師論壇、骨干教師評選、名師示范引領,創設全員參與新平臺。市級以上論文80多篇,CN論文至少35篇,錄播課至少上傳40節,推薦優質課、微課參加各級各類評選。
3.抓實各級課題研究過程管理,部分市級以上課題順利結題,50多個校級課題做好結題鑒定工作。
4.完成《莆田常見水果的特點與種植》等校本課程編輯出版,力爭各學科都有校本教材。
三、主要工作
(一)校本教研常規管理方面
1.教研活動組織與管理
(1)加強教研考勤管理,定期不定期對各組教研活動進行督查,督查結果及時在導護室及《教學簡報》上通報。
(2)堅持中心發言人制度,落實好專題研討及集體備課活動。專題研討主題分別為:①課堂教學如何基于目標進行有效訓練設計②新一輪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學策略③分學科研討作業量及作業批改的有效性問題④后進生信心培養⑤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效整合與科學運用―錄播課、微課視頻剪輯⑥研討高考,促進教學(高考試卷研討)。
2.各級各類公開課組織工作
(1)本學期由教研室統一安排公開課為:第4周“幫扶結對”展示課(每組推薦上報1-2人),第7、8周“骨干教師”評選競賽課,第13周新教師達標課。
(2)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節公開課。除以上公開課外,其他教師由各組根據實際情況統籌安排,為組內公開課,具體安排在周行事歷中。建議自第三周開始安排,大教研組每周1-2位、小教研組隔周1-2位。每周開課主題盡量與專題研討主題一致。
(3)承擔公開課的教師要精心設計、用好白板、錄播設備并印制導學案,要求有指導教師、備課組長審閱并簽名。相關學科教師要積極參與,教研室安排專人進行考勤檢查。
(4)各組繼續落實《莆田十中關于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嚴格要求教師上課時間不超過20分鐘,講課結束后應留幾分鐘讓學生回顧反思。繼續堅持課堂教學“六度六轉變”,通過備課、研課、上課、聽課、評課和磨課環節,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做好各次片區教研和一級達標校教研聯動活動等校際交流活動組織工作。
4.期初做好錄播課錄制安排,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要帶頭利用錄播系統上好錄好精品課,供全校教師借鑒。
5.組織全體教師觀摩省市名師優質課視頻展播,做好莆田教育視頻網優質課程資源征集組織申報工作。
(二)教師專業成長方面
1.校本培訓安排與組織
(1)以教研組為單位重點對《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課程標準、20*年考試說明及學科理論知識等進行學習培訓。
(2)繼續加強試題命制研討。擬于3月份以教研組為單位進行試題命制培訓,把握命題規律,學會科學命制試卷。
(3)3月份組織教學技能培訓,重點做好錄播視頻剪輯、微課堂錄制培訓。
(4)適時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回來后及時做好傳達及“二次培訓”,各項材料及時歸檔。
2.4月份舉行第六屆“骨干教師”評選活動。
3.4月份舉行第四屆教師論壇:責任,讓我和學生一起成長。
4.繼續實施“扶一把、推一批、優一群”的“幫扶結對”工作策略,督促“幫扶結對”教師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完成相關工作,期末進行“幫扶結對”年度量化考核。
5.拓寬教師專業成長渠道,配合學校開展“六個一”活動。即“提出一個發展建議,開一堂道德講堂、幫扶一位教師、掛鉤一位學困生、上一節精品課、發表一篇優秀論文”。
6.各級技能參賽選拔推薦組織工作。
7.發揮名師示范作用,加強各級各類骨干教師考核管理。搭建網絡交流平臺,每月及時更新完善“名師頻道”網頁內容。
(三)課題研究方面
1.重點抓好各級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各課題組按要求規范做好課題研究及檔案整理工作。教研室將不定期檢查課題研究及方案的實施情況,期末做好校級課題結題鑒定工作。
2.研讀《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及《關于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配套文件,重點研究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與教學關系。
3.研究近五年高考試卷及20*年《考試說明》,把握命題趨勢,做好科學迎考復習工作。
4.各學科結合交互白板及錄播系統使用重點研討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效整合及科學運用。
5.6月份遴選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的科研課題,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
(四)校本課程開發等方面
1.3月份底《莆田常見水果的特點與種植》完成校本教材開發初稿,4月份定稿。4月份數學、生物、政治組完成校本教材開發初稿,5月份定稿。其他教研組應對原有幾門校本課程進行修訂完善,并做好校本課程開設工作。
2.繼續組織高一高二學生搞好研究性學習活動,6月份完成研究性學習結題工作,相關材料匯總存檔,并將進行優秀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
3.4月初進行校級優秀論文匯編,注重校級論文匯編質量,禁止下載抄襲,將對各組選送論文進行質量檢測
4.5月份舉行第六屆校園讀書節暨文學節活動。
四、其他常規工作
1.認真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并協助上級做好培訓組織與考核工作。
2.按時按要求報送各種材料,按時派員參加各級教研會。
3.完善網上材料收集系統,做好各類資料按期歸檔存列,認真做好上級校本教研工作量化考評等迎檢工作。
4.認真做好各級各類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組織申報工作并協助上級做好跟蹤考核工作。
教研室
20*年1月12日
文
章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