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北小學春季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壩北小學20**年春季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向師生有計劃的、系統的傳播健康知識的重要陣地及途徑。本年度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抓好健康教育工作,積極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施方案”,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具體工作:
1、衛生教學,傳授知識。
(1)課堂健康教育,做到“五個有”:即有教材、教師、教案、教時、評價。周課時0.5節,期末有測試評價。
(2)為學生提供心理、生理衛生知識教育服務。各年級開設心理健康講座,培養少年兒童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形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具有預防心理障礙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預防疾病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遺傳性疾病、地方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起因和預防措施。
(4)控煙知識教育。在辦公室、公共場所、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控煙、勸阻吸煙的標志、標識。加強教職工及家屬行為規范管理,教職工不得在校園公共場所、學生面前吸煙。大力營造吸煙有害健康的輿論。
2、衛生環境,有益健康。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用水、安全、廁所、桌椅配置等均達到國家標準。在軟件上,政策落實,制度到位,急救、防災有預案,衛生服務優良,檔案資料齊備,實行依法治理。
(2)通過宣傳教育,讓全體師生懂得環境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避免在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環境(如大霧、灰塵、噪聲等)中進行體育活動等。提升綠色環保理念,理解可持續發展觀。
(3)學生個人衛生做到頭發整潔、無異味;指甲勤剪;面、耳、頸干凈;衣服鞋帽整潔、無異味。教育師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覺注意合理的營養和飲食衛生,較為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自覺做到不吸煙、不酗酒、遠離毒品。
(4)搞好健康教育宣傳櫥窗,印發健康知識宣傳資料,利用學校媒體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組織廁所消毒、垃圾無害處理等工作。
(5)開展環境衛生評優活動。各班劃分包干區。每天由專人檢查,當日整改。打分結果公布。學生宿舍開展流動紅旗競賽。積極開展“講衛生、增進健康”的知識競賽活動。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斷深入。
3、衛生服務,健康監測。
(1)建立健全小學生體質健康卡制度,分析體檢數據。
(2)做好常見病,特別是“六病”的防治工作。
進一步加強對“六病”的預防和治療,通過專題講座、黑板報、小廣播等形式,對學生及家長進行指導,要求改善飲食及不良飲食習慣,糾正偏食,增加動物性食物,提高個人衛生水平,注意用眼衛生,堅持做到“三個一”、“六個不”,改善衛生條件,加強普查、普治,通過服藥與個別治療相結合,以取得好的效果。
(3)加強學生視力保護工作
以“防近”為中心,定期檢查學生的用眼衛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質量,各班進行眼保健操的檢查評比,積極改善學校衛生條件和設備,保證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4)做好傳染病控制工作
積極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傳染病監測控制,落實好校園消毒、殺蟲、滅鼠和注射相關疫苗等預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嚴防烈性傳染病傳入我校。如發生疑似傳染病疫情,應立即向市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以便及時調查處理。
壩北小學
篇2:中學陽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中學陽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17年度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發展為本,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目標。針對在校學生存在著獨立生活能力差,不敢和師生溝通交流,團結協作精神不強,不敢面對挫折和困難以及嚴重到厭學、輟學特點,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學會溝通,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盡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4.開展適應環境、認識自我、應對考試的專題教育活動。
三、工作安排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心理輔導室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干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對教師的學習和培訓,以班主任、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主,重點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手冊》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等心理理論知識。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發揮心理咨詢信箱溝通渠道,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工作。
5.開展學生心理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與留守兒童檔案。
6.每學期組織實施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開展心理健康活動課。結合初中學生的青春期成長、考試焦慮、師生之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誤解、九年級考試心理調適等開展活動,做到有計劃,有教案。
8.發現有嚴重疾患者及時轉介。
9.追蹤調查在校學生中接受過咨詢學生,看其在心里、人際交往、學習等方面的變化,及時總結經驗教訓。
四、樹立人人參與的觀念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新開設一門課,重在融入學科教學及學校教育活動和班主任工作中。教師課堂中的認識自己、理解他人、學會感恩、面對挫折、學會交流、參與各項競賽活動等等都是在進行著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倡的關愛學生也是對學生進行的心靈交流,有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積極和學校政教處、學校教務處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課堂融入各項活動中。
市中學陽光心理教育中心
二0年x月八日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篇3:學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
**―**學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x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根據高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再上新臺階,著力構建和諧校園。
二、目標和任務
目標: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富有韌性、承受力、責任感和自我調節能力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自主的發展”。
任務:面向全體學生,開展預防性和發展性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心理健康意識,提高自我發展的能力,維護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學生心理健康監控網絡,在普測和普查的基礎上,及時發現有心理困擾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與輔導,減少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危害行為發生;對于極少數有較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能及時識別和轉介。
三、具體工作
1、繼續實施心理健康授課制度。對高一年級繼續上有針對性的心理課,如《科學管理時間》、《緩解壓力輕松走過高一》、《考后心態的調整》等等,使學生都能學會科學管理自己的時間,進行更有效地學習,積極調整自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與挫折,健康快樂地成長。針對高三年級各班實際情況,開展相關緩解壓力、放松心情和調節心態的心理輔導課。
2、繼續開展心育小社團活動。成立新一屆“心育小社團”,繼續堅持一月活動一次,活動的主題是《做一個自信的人》、《體驗成長的快樂》、《我說你畫》、《挑戰挫折》等等,使成員在活動體驗中了解自己,訓練自己,提升自己;繼續編印《心馨小報》,每兩月編印一期,發給全校師生,共同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的學習、生活質量。
3、堅持常規心理咨詢。每天中午12:00―1:00和下午活動課時間,心理老師在心馨小屋真誠守候,對來咨詢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咨詢,讓學生卸下煩惱、困惑,帶走快樂、愉悅,開通電話心理咨詢和網上QQ群心理咨詢;同時通過心理咨詢信箱和心理咨詢電子郵箱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并均作案例分析。輔助班主任解決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認真布置新的心理咨詢室。
4、認真辦好5月心理健康教育月的活動。5月是*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為了更好地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自我、調整自我、發展自我,提高預防和解決心理困擾的能力,開展心理趣圖展、主題手抄報比賽、心理電影放映、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等一系列活動。
5、積極組織高中片優秀校園心理劇的評比。根據教育局心理健康教育計劃,認真組織高中片校園心理劇的學習與評比工作,使大家認真學習校園心理劇的創作與運用。校園心理劇主要運用于解決學生的學習、人際交往、親子關系和考試壓力等問題,尤其在解決學生人際交往問題上,校園心理劇具有非常突出的輔導效果。
6、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利用班主任例會,通過心理講座、班主任漫談等方式,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提高班主任的心育能力,舒緩班主任的壓力。每學期學期結束,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寫一篇心理案例作為學期總結,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心育能力。同時組織班主任外出學習與培訓。
7、提升心理教育能力和水平。心理老師認真參加各級各類進階培訓,積極參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與研究中心的各項工作,做好少年宮向日葵的值班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積極撰寫論文和心理案例,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
8、積極儲備心理輔導室的建設,讓心理輔導室更健全更實用,為全校師生服務。
文章來源
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