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工作計劃要點
20**年共青團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大和團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服務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為目標,以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主線,以學風建設為重點,深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服務大學生成才就業,不斷加強學生骨干培養,逐步構建學生組織一體化,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學校團的工作實現新發展。
一、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不斷提高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以中央16號文件為指導,堅持用***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學生頭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塑造青年,深化理論學習,開展主題實踐,加強陣地建設,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開展“永遠跟黨走,爭做新一代”主題教育活動。利用紀念gg開放30周年、舉辦北京奧運會、迎接團的**大召開等契機,繼續在青年學生中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爭做新一代”主題教育活動,采取生動有效的形式,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深入了解gg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與祖國共奮進,自覺用*理論、“****”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堅定跟黨走***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
2、樹立和宣傳學生中的優秀典型。進一步發揮“五四表彰”的示范導向作用,評選表彰一批品學兼優、表現突出的優秀學生典型,開展“理工青年十大風云學子”的評選,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加強優秀學生典型的挖掘、培養、表彰和宣傳工作,重視用身邊人、平凡事教育影響青年學生,宣傳自立自強、奮發成才的優秀學生典型,充分發揮榜樣教育作用。
3、鞏固和加強共青團陣地建設。大力加強思想教育陣地建設,發揮團校和“特色團日”的教育帶動作用,開展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活躍基層的教育活動;加強網絡陣地建設,發揮“理工青年網”的示范輻射作用,開展青年學生網絡文明行動,引導青年學生健康上網、文明上網;加強宣傳陣地建設,通過團報團刊和“理工青年”網開展好“我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評選、“理工青年十大風云學子”的評選,擴大優秀典型在廣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大力宣傳各級共青團組織的優秀做法和先進典型,探索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和傳播方式開展生動活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
二、推進學風建設,實施素質拓展,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大力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廣泛開展學術科技、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活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文化素養和責任意識,積極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就業創業。
1、大力開展學習活動。積極踐行“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校訓,開展樹優良學風、創優美環境、做優秀學子的“三優”學習創建活動。動員各學院開展各類學科競賽,讀書征文、學習交流、課題研討等活動,面向基層,精心組織,廣泛參與,營造“人人講認真學習,班班創優良學風”的良好氛圍;定期舉辦院士報告,博導論壇,學子沙龍,外語角等活動,激勵和引導廣大學生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之中;舉辦“我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評選活動,弘揚尊師重教,教學相長的校園風氣。
2、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大力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活動。舉辦第八屆“創新杯”科技文化節,推廣校院結合,專業交叉,特色鮮明的科技創新活動及項目;協助教務部門辦好湖北省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做好全國及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的宣傳組織準備工作,力爭取得好成績。
3、繁榮校園文化,打造活動品牌,建設和諧校園。以省第二屆大學生藝術節和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為牽動,舉辦好“金秋藝術節”,開展學生喜聞樂見,樂于參與,雅俗共賞的文化活動;以參加教育部“五月的鮮花”全國高校大型文藝匯演活動和大學生藝術節為契機,加強藝術團建設,精心組織,著力編排反映我校特色的節目參加比賽和演出,展示我校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師生員工的人文素質。以“活力奧運,飛揚青春”為主題,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4、廣泛開展各類學生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大精神、紀念gg開放30周年等契機,廣泛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實踐活動的專業化和陣地化建設,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繼續組織好青年學生參與日常性和大型活動的志愿服務,日常性的志愿服務是立足校內,服務師生,在建設和諧校園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積極參與“志愿中國,人文奧運”活動,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志愿者招募工作。做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招募、選拔、派遣工作。
三、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發揮學生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面對全體大學生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干部、理論學習骨干、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等進行重點培養,使他們逐步成長為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1、加大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力度。堅持用***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武裝學生干部,不斷增強學生干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發揮學生骨干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模范帶頭作用。
2、加大對各類優秀學生的教育力度。依托團組織、學生會、學生社團等,針對理論學習骨干、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專業拔尖學生、文體特長學生等各類優秀學生開展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堅定理想信念,促進全面發展。通過評比獎勵、聯誼交流、舉薦配置等途徑,把各類優秀學生更加緊密地凝聚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
3、加大理工團校的建設。發揮“理工才俊”學生骨干培訓班的示范作用,積極探索加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新途徑、好做法。
4、加大對學生干部和學生組織的管理。修訂《學生干部管理條例》,建立學生干部檔案,實行自下而上的推薦競聘制和自上而下的評價考核制度;加強對學生組織的管理,完善《學生組織管理條例》,規范各類學生組織的工作制度和辦事程序。加強對學生會、研究生的指導,增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和能力,增強工作活力及在學生中的影響力,鞏固在學生組織中的主體地位。
四、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大力加強學校團的自身建設
堅持以黨建帶團建,在校黨委的領導和支持下,主動適應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學生需求特點的新變化,不斷完善學校團學工作格局,
1、不斷完善學校團學工作格局。進一步完善以共青團組織為主體,學生會、學生社團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工作格局,加強團學組織自身建設。特別是要進一步加強基層團委、團支部建設,按照“夯實基礎,激發活力,凸顯特色”的原則,認真研究修訂《基層團組織考核體系》,促進學校共青團工作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2、加強學生會(研究生會)和學生社團建設。發揮學生會、研究生會聯系學生和學校的橋梁紐帶作用,推行好“學生信息交流制度”,積極做好訴求反映工作,指導學生會組織依法有序地代表和維護學生的正當權益;加強學生社團的管理,推行注冊資格證和星級管理制度,引導學生社團開展積極向上,健康、有特色的教育活動,舉辦好“社團文化節”、“女生節”,重點支持十個學生社團開展特色鮮明,個性突出的活動。
3、加強調查研究。認真研究分析學校共青團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當代青年學生特別是“90后”學生的新特點新變化,積極探索學校共青團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徑,與時俱進地開展學校團的工作,努力使學校團學工作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4、進一步加強教工團組織,支持附中團組織、附小少先隊的建設。積極做好教工團組織的建設,發揮其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積極支持附中結合中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支持附小少先隊的工作,為少先隊工作積極創造條件。
篇2:共青團工作要點計劃
*年,外國語學院共青團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主義偉大旗幟,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大精神,貫徹落實*****,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以大學生生命美育為主線,圍繞學校中心工作,以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推動大學生科技創新、規范和提升學生社團工作層次、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加強青年工作研究為重點,著力提高自身建設水平,團結帶領廣大青年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青春力量,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團的**大召開。
*年,外國語學院共青團工作的總體目標是:服務“一個中心”(以學生為中心),圍繞“一個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完善“兩個體系”(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和團學工作考評體系),建設“三支隊伍”(團干部隊伍、學生會干部隊伍、社團干部隊伍),實施“六大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青春創業行動工程、素質拓展工程、科技創新工程、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工程、成長成才服務工程)。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工程
1、抓住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慶祝gg開放三十周年、迎接團的**大、共青團省委十二大、北京20**年奧運會等重大契機,廣泛開展各類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2、積極貫徹學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精神,積極推薦優秀學員,培養一大批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3、積極配合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超市”創建活動項目。
4、依托大學生生命美育實踐基地開展審美教育實踐活動。完成外國語學院《生命美育讀本》的編輯工作,堅持舉辦生命美育講堂,加強理論研究。
二、以鼓勵青年自主創業為突破口,實施青春創業工程
1、繼續推進“面向基層,報效祖國”主題教育活動;
2、不斷加強“學士后流動站”和“青春創業實踐基地”建設。
三、以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設計為重點,實施素質拓展工程
1、完善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規范素質拓展證書的認證工作;
2、認真開發素質拓展項目,為大學生搭建素質拓展平臺;
四、以大學生創新教育為核心,實施科技創新工程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為第十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作好準備。
1、聘請創新項目導師;
2、設計創新項目;
3、組建創新研究隊伍。
五、以加強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建設為重點,實施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工程
1、大力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在實踐中深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支教服務隊、“伊愛飄香”行動、注冊社區義工、“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志愿服務品牌活動。進一步加強青年志愿者協會組織建設,不斷完善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體系及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制度。
2、依托基地建設,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意見》(煙大校字[*]87號),在保證社會實踐活動覆蓋面的前提下,加強基地建設,形成長效機制,繼續推進吉林延邊和棗莊泉興水泥廠2個實踐基地的實踐活動。
六、以解決青年實際困難為突破口,實施成長成才服務工程
1、加強共青團工作規范化建設,創建共青團工作示范單位。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加強二級團校培訓。
2、充分發揮學生會組織的職能,指導學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校園文化、科技實踐活動。指導學生會工作內容體系化、內部管理規范化、優秀活動品牌化和信息服務網絡化建設。
3、加強學生社團工作指導,規范學生社團工作程序,打造學生社團文化活動新品牌,在原有社團基礎上推動專業學生社團建設。
4、推進團支部升級達標工作,加強基層團組織服務青年學生和維護青年學生合法權益的職能。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大學生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
5、科學設計、有效實施,加強校園文化活動的整體規劃。辦好第二屆外語文化藝術節活動。積極推薦節目參加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選拔,積極推薦節目參加話劇、相聲、小品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