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申請報告
關于成立養殖推廣良種豬基地的申請報告
一、發展養殖推廣良種豬的背景和意義。
*村是典型的農業村,長期以來,該村按照傳統飼養老品種豬,分點農戶飼養豬達100%。全村尚無一家飼養新品種豬苗。現在飼養老品種豬存在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等缺點。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加快農業養殖調整步伐,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特成立本基地,將著力整合本地現有生豬養豬規模,淘汰老品種,引進推廣新品種。該基地的成立將能帶動本村以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種豬及肥豬養殖品種的改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二、基地所在村基本情況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村位處于*的最東部,兩省三縣交界處,南臨京航運河僅0.5公里,北靠310國道,運輸方便;該村為多水區,周邊無工廠,無污染,環境優美,空氣質量為全區最好,適合發展養殖業。
2、豐富的人力和原料資源優勢
該村所轄*和*兩個自然村,共有600戶,2700人,冬春兩季,閑置勞動力多達80%以上,廣大農民渴求就業出路;全村共有3800畝土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以上作物均為養豬所需主要飼料。
在現有的養殖戶中,以黨員居多,大家對飼養豬品種改良的需求很大。
三、規劃與措施
1、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
目前,*村共有養豬戶400余戶,其中規模在百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就有15家,因此充分利用現有的有利條件,對現有的養殖戶進行整合,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加快養殖小區建設,實現生豬產銷一體化。各地要抓住當前生豬生產的好形勢,引導農民在擴大生豬生產時場圈要適當集中,盡可能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銷售,盡快形成養殖小區,建立養殖基地,充分發揮畜牧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對全村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的生豬品種作改良換代、進行良種豬養殖技術培訓指導、聯系組織銷售等。轉摘自
結合區、鎮的黨員致富工程,申請有關項目資金,由村老黨員*等人來組織實施改良推廣工作。
2、品種的改良
運用新技術引進、推廣新品種,改良換代,淘汰過去傳統飼養的內一元、內二元、內三元等土雜豬品種。
積極選育二元雜交母豬。從我們對養豬業生產形勢分析預測可以看出,明年下半年養豬業內部競爭將達到白熱化,要想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得生存,只有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積極引導農民選育二元雜交母豬,爭取明年上半年轉向生產三元雜交豬。
3、適當擴大養殖規模。
適當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科學飼養技術含量,降低飼養成本。
四、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該村養殖戶現有老品種豬,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現在推廣的新品種豬,吃的少,長得快,抗病能力強,瘦肉多,抗病能力強,出欄率高,效益好。計劃發展種豬兩千頭,以每頭母豬平均年三窩,每窩平均產仔10頭(以最低出生率計算),50%比率為種豬,可年產種豬苗30000頭,按每頭獲利300元計算,可獲利900萬元;另外,2000頭種豬每年產可肉豬30000頭,以每頭豬贏利100元計算,可獲年收入300萬元。預計每年總收入在1200萬元左右。
2、社會效益
本事業能帶動千家萬戶品種改良,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揮空閑時間和剩余勞力,大力發展養豬事業,可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加開了農副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
3、生態效益
在農業生產中,牲畜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因此是在發展養豬事業的同時,也將對豬糞進行充分利用,既大大解決百姓種地缺錢買肥料的困難,又能改良土地的養分;于此同時,可以利用豬糞發酵發展沼氣應用,用于農家點燈、做飯、取暖,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減少家庭開支;另外豬糞也可作為養魚原料。
五、風險分析
1、現在大力發展養豬事業,改良換代是目前養殖業的需要,也是廣大養殖戶迫切需要的事情。
2、根據目前市場銷售來看,良種豬的銷售行情好,利潤可觀,只要防疫跟上技術管理跟上,可以說基本上無風險可言。
六、技術和管理
1、對飼養新品種豬苗,要做到技術管理跟上,分散規模規飼養。聘請請技術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定期來村上課,進行集體培訓。
2、基地對養殖戶進行統一管理,全程指導,負責日常良種培育、種源提供、聯系防疫、組織銷售及其它跟蹤服務等。
七、前景預想
一期建成由30家大戶、500家小戶組成的聯合經營體,飼養良種種豬2000頭,年產種豬苗和出欄肥豬共6萬頭的規模,爭取當年投資,當年收回成本并獲利。并以此為基礎,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帶動,最終建成蘇北最大的良種豬養殖推廣示范基地。
八、設計投資和資金來源
1、新建養豬場大規模10個,計劃用地100畝,可利用現有已批土地、閑置廠房和原有舊豬廠進行改造。但仍需新建豬舍2000間,以每間600元計算,共需資金120萬元
2、購置新豬苗1000頭,每頭800元計算,共需資金80萬元
3、購置新設備和飼料,添置管理用房100間,需周轉資金80萬元。
以上合計需資金280萬元,現運用集體貸款、群眾集資的方式可解決資金在160萬元左右,尚有資金缺口120萬,現懇請上級部門能夠及時給予大力的扶持和幫助。
*市*區*鎮*村
篇2:養殖科普示范基地申報材料
申請單位:**有限公司
申報類別:畜禽綜合養殖技術
實施地點:**縣**鄉**村
申報時間:20**年**月**日
一、項目實施村基本狀況:
**縣**鄉**村位于**縣南**公里,距離**市**公里,全村共有版圖面積***平方公里,人口***人,人均收入年約***元,耕地面積***畝。**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企業,成立于20**年**月,位于**縣**鄉**村村西,距**國道和**高速各**公里。公司工作人員**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名。注冊資本**萬元,企業總資產**萬元,固定資產**萬元。20**年完成銷售收入**萬元,20**年被評為*級標準化養殖小區,20**年被確定為*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公司占地**畝,建筑面積**平方米。目前,公司現奶牛存欄**頭,年產鮮奶**噸。擁有大型鍘草機**臺、意大利進口tmr飼料攪拌機**臺、利拉伐管道式擠奶設備**套、制冷設備**套,建有**個奶牛臥床,參加了dhi測定。還建有全縣惟一的大型沼氣工程,年產沼氣***立方米,沼渣、沼液***噸,基本實現了集奶牛養殖、沼氣生產、扶持種植于一體的無公害、立體化、環保型經營。
近幾年來,**有限公司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加強管理,強化經營,使公司效益得到了逐年提高,同時,公司為了提高科學養殖水平和科學普及范圍,十分注重與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大學建立了協作關系,成為**大學碩士研究生實習基地。幾年來,公司結合**大學的教授、專家,先后組織**余人次為附近奶牛養殖散戶和養殖企業提供業務指導、科技咨詢以及攻克難題等服務**余次,涉及村鎮**個、企業**個、奶牛**萬頭,提高產值**多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養殖和種植技術已日顯重要,產品的質量和增產的要求也越來越需要進一步得到提高。為了大力推廣養殖技術,公司決定申請成為奶牛養殖科普示范基地,以利于在全縣掀起學科學、用技術的熱潮,使全縣農民在致富之路上再進一步。
二、項目主要科普示范輻射作用和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改善當地及周邊生態環境,實現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土地、人力、水利等資源,提高土地的產出率和產出效益,輻射當地經濟發展,引導農民增收。截止目前,初步帶動了附近**個鄉鎮**個村相關產業的發展,使產業已初步形成氣候,為發展**的養殖業、種植業提出了一個新思路和發展方向。項目示范基地建成后,對改善當地經濟,推進產業發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是一項富民工程。
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和對生活質量的重視,牛奶已經成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每天喝奶的數量越來越成為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牛奶市場需求量非常大,而且消費群體穩定。但是,由于*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人們對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的要求更是尤為突出,加大科技養殖含量更為重要,加強科普教育更為必要。
項目全部投產后,再加上現有的規模,年可生產鮮奶**噸,實現收入**萬元。間接增加種植面積**萬畝,實現收入**萬元,為農民人均增收**元。
三、基地項目建設的基本內容:
一、項目建設基本內容:
1.科普培訓宣傳室及設備的建設:計劃以**大學實習基地為依托,增建科普培訓室**?,科普培訓室內配置電視及桌椅,可實施遠程教學及圖像操作,講授農業實用性技術,讓農民更容易掌握操作技術。
2.科普宣傳欄的建設:計劃以公司為中心,在全鄉主要路口設立**個科普宣傳欄,真正讓農民群眾了解到各項奶牛養殖和生產技術和農業生產信息,在全縣掀起廣泛的學習熱潮。
3.深化與**大學的合作,共同組建成科研團隊和服務團隊,將**大學研究的科學技術直接轉移給養殖戶進行對接,現場為農民群眾解決技術上的難題。
4.編印實用養殖、種植技術資料及致富項目資料,讓群眾從中學到更多的新技術。
5.加強基地生產建設,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增加信息網絡建設,做到讓附近村民能夠不出大門便知天下事。
6.進一步完善各項生產設施、設備,普及新的養殖技術、種植技術,改進生產工藝,提高操作水平及標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柴助力。
二、項目建設生產方案及工藝流程:
1.生產技術方案:建立科學養殖的關鍵技術是如何做好品種改良、品質提升、廢物利用以及減輕污染。具體是:**原料與藥物選擇、排污系統建立、生態發酵、副產品加工利用、生態體系設計、系統間配套配合設計。
2.立體養殖流程:
牛→豬糞、糞水→沼氣→照明、保暖、生活
沼液、沼液→果木種植與增產
三、項目實施的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優勢:
公司位于**縣**鄉**村村西,距**國道和**高速公路分別為**公里和**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并且玉米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約25℃,是發展奶牛養殖的理想場所。
2、政策優勢:
**有限公司是*級龍頭企業,是**縣農業扶持珠重點企業,每年市縣兩級都有政策、科技、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并且得到了**縣發改、財政、環保、農牧等部門長期穩定的支持,可為基地長足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3、網絡優勢:
**有限公司已經建有固定的科研場所,也有一些科普基礎,與**大學的合作基礎牢固,技術支撐穩定。
4、市場優勢:
**有限公司生產的鮮奶質量穩定可靠,先后被新希望乳業、伊利乳業、蒙牛乳業等大型奶制品企業評為優質產品,在奶業行業擁有較高信譽,銷售渠道十分暢通。
5、科普基礎優勢:
**有限公司十分重視奶牛養殖科普工作,科普宣傳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科普配套設施設備也比較健全,科普網絡優勢明顯。現有科普實驗場所**平方米,各類科技人員**余名。
四、項目實施科普工作所需基礎條件:
增建科普活動站(室)(平方米):**
建設科普宣傳欄(平方米):**
聘請科普宣傳員(人):**
增加購置科普圖書(種):**
科普圖書(冊):**
購置科普專用電腦(臺):3
項目預算經費(請列出支出科目、金額、用途),經費預算合計:**萬元,其中:
省科協、省財政專項經費預算:**萬元。其中:
1、科普配套設施建設:***萬元
2、科普宣傳技術培訓費:***萬元
3、新技術推廣補助費:***萬元
經費來源:
申請省科協、省財政專項經費:**萬元
地方財政配套經費:**萬元
自有經費:**萬元
二0**年**月**日
篇3:成立推廣良種豬養殖基地申請報告
關于成立養殖推廣良種豬基地的申請報告
一、發展養殖推廣良種豬的背景和意義。
*村是典型的農業村,長期以來,該村按照傳統飼養老品種豬,分點農戶飼養豬達100%。全村尚無一家飼養新品種豬苗。現在飼養老品種豬存在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等缺點。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加快農業養殖調整步伐,壯大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特成立本基地,將著力整合本地現有生豬養豬規模,淘汰老品種,引進推廣新品種。該基地的成立將能帶動本村以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種豬及肥豬養殖品種的改良,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二、基地所在村基本情況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
*村位處于*的最東部,兩省三縣交界處,南臨京航運河僅0.5公里,北靠310國道,運輸方便;該村為多水區,周邊無工廠,無污染,環境優美,空氣質量為全區最好,適合發展養殖業。
2、豐富的人力和原料資源優勢
該村所轄*和*兩個自然村,共有600戶,2700人,冬春兩季,閑置勞動力多達80%以上,廣大農民渴求就業出路;全村共有3800畝土地,農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為主,以上作物均為養豬所需主要飼料。
在現有的養殖戶中,以黨員居多,大家對飼養豬品種改良的需求很大。
三、規劃與措施
1、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
目前,*村共有養豬戶400余戶,其中規模在百頭以上的養豬大戶就有15家,因此充分利用現有的有利條件,對現有的養殖戶進行整合,成立良種豬養殖推廣基地,加快養殖小區建設,實現生豬產銷一體化。各地要抓住當前生豬生產的好形勢,引導農民在擴大生豬生產時場圈要適當集中,盡可能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品種、統一飼料、統一銷售,盡快形成養殖小區,建立養殖基地,充分發揮畜牧業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對全村及周邊地區養殖戶的生豬品種作改良換代、進行良種豬養殖技術培訓指導、聯系組織銷售等。轉摘自
結合區、鎮的黨員致富工程,申請有關項目資金,由村老黨員*等人來組織實施改良推廣工作。
2、品種的改良
運用新技術引進、推廣新品種,改良換代,淘汰過去傳統飼養的內一元、內二元、內三元等土雜豬品種。
積極選育二元雜交母豬。從我們對養豬業生產形勢分析預測可以看出,明年下半年養豬業內部競爭將達到白熱化,要想在殘酷的競爭中獲得生存,只有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從現在開始,就應該積極引導農民選育二元雜交母豬,爭取明年上半年轉向生產三元雜交豬。
3、適當擴大養殖規模。
適當擴大養殖規模,提高科學飼養技術含量,降低飼養成本。
四、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該村養殖戶現有老品種豬,吃得多,長得慢,抗病能力差,出欄率低,效益差。現在推廣的新品種豬,吃的少,長得快,抗病能力強,瘦肉多,抗病能力強,出欄率高,效益好。計劃發展種豬兩千頭,以每頭母豬平均年三窩,每窩平均產仔10頭(以最低出生率計算),50%比率為種豬,可年產種豬苗30000頭,按每頭獲利300元計算,可獲利900萬元;另外,2000頭種豬每年產可肉豬30000頭,以每頭豬贏利100元計算,可獲年收入300萬元。預計每年總收入在1200萬元左右。
2、社會效益
本事業能帶動千家萬戶品種改良,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揮空閑時間和剩余勞力,大力發展養豬事業,可以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業科技的推廣和應用,加開了農副產品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
3、生態效益
在農業生產中,牲畜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因此是在發展養豬事業的同時,也將對豬糞進行充分利用,既大大解決百姓種地缺錢買肥料的困難,又能改良土地的養分;于此同時,可以利用豬糞發酵發展沼氣應用,用于農家點燈、做飯、取暖,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減少家庭開支;另外豬糞也可作為養魚原料。
五、風險分析
1、現在大力發展養豬事業,改良換代是目前養殖業的需要,也是廣大養殖戶迫切需要的事情。
2、根據目前市場銷售來看,良種豬的銷售行情好,利潤可觀,只要防疫跟上技術管理跟上,可以說基本上無風險可言。
六、技術和管理
1、對飼養新品種豬苗,要做到技術管理跟上,分散規模規飼養。聘請請技術專家作為技術顧問,定期來村上課,進行集體培訓。
2、基地對養殖戶進行統一管理,全程指導,負責日常良種培育、種源提供、聯系防疫、組織銷售及其它跟蹤服務等。
七、前景預想
一期建成由30家大戶、500家小戶組成的聯合經營體,飼養良種種豬2000頭,年產種豬苗和出欄肥豬共6萬頭的規模,爭取當年投資,當年收回成本并獲利。并以此為基礎,向周邊地區進行輻射帶動,最終建成蘇北最大的良種豬養殖推廣示范基地。
八、設計投資和資金來源
1、新建養豬場大規模10個,計劃用地100畝,可利用現有已批土地、閑置廠房和原有舊豬廠進行改造。但仍需新建豬舍2000間,以每間600元計算,共需資金120萬元
2、購置新豬苗1000頭,每頭800元計算,共需資金80萬元
3、購置新設備和飼料,添置管理用房100間,需周轉資金80萬元。
以上合計需資金280萬元,現運用集體貸款、群眾集資的方式可解決資金在160萬元左右,尚有資金缺口120萬,現懇請上級部門能夠及時給予大力的扶持和幫助。
*市*區*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