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關于印發《教育系統冬季安全生產百日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咸政教穩字【*】312號)和區教育局關于印發《渭城區教育系統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咸渭教發【*】153號)精神,達到有效開展今冬明春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切實防范校園安全事故發生的目的,我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
為確實百日整治行動順利開展,成立校園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仇*校長
副組長:王*書記
荊明明后勤副校長
張宏遠政教副校長
肖榮麗教學副校長
解盟工會主席
何亞娃大隊輔導員
成員:張*各班主任保安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校辦,辦公室主任由張*兼任,具體負責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和迎檢工作的各項準備和協調。
二、重點工作及任務分解
(一)整治時間:*年12月5日―*年3月15日
(二)重點工作及任務分解:
為進一步細化部門對口工作,特對以下重點安全工作進行分解。
1、排查上下學道路交通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政教處后勤處
責任領導:張*
責任人:解*
切實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針對冬季學生早出晚歸及雨雪霧天氣增多、路面冰凍濕滑等特點,教育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培養良好的出行習慣,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教育學生不乘坐三輪車、無牌車、拼裝車、報廢車、超員車和車況不良的車輛。
進一步加強對上學放學時段校門口交通秩序的疏導,排查整治影響校園及周邊交通安全的因素和情況。
2、排查校園食品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政教處
責任領導:荊明明張宏遠
責任人:解盟管付阿娟
以小賣部為重點,著重檢查從業人員衛生、環境衛生以及食品原料采購、存儲、銷售等各環節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規范的落實情況,學校傳染病疫情預防、監控及報告制度落實情況。
加強飲用水管理,進一步完善飲用水管理制度,桶裝飲用水必須索取衛生許可證及同批產品的檢驗報告。
3、排查消防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政教處
責任領導:荊xx
責任人:解xx
全面落實學校制定的《渭城區道南學校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實施方案》,以教室、實驗室、圖書室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著重檢查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日常防火檢查巡查、建筑消防設備設施和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應急疏散預案制定及演練情況。
4、排查取暖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
責任領導:荊xx
責任人:解xx
對取暖設備集中進行檢查,排查全校電路及供暖設備是否規范;排查和清理各辦公室電器特別是電暖氣的使用情況。
5、排查滑冰溺水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政教處
責任領導:張xx
責任人:管xx
采取校會、主題班會、手抄報、致家長教育書等多種形式,持續教育學生在上下學途中或節假日期間不要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防止發生滑冰溺水事故。
6、排查傳染病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政教處
責任領導:荊xx
責任人:解xx
對發病學生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落實教室通風及定期消毒制度,加強疫情監測,一旦發現疫情應及時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和教育局報告,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時加強對“特殊體質”學生的安全監管。
7、排查特種設備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
責任領導:荊xx
責任人:解xx
對校園集中供暖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認真的核查和檢查。配電室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有關操作規程操作。
8、排查危險化學藥品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教務處
責任領導:肖xx
責任人:張xx
完善實驗室危險化學品保管、使用、處置等各個環節的規章制度。以學校實驗室為重點,著重檢查實驗室人員管理以及有毒有害實驗用品購買、領用、登記制度落實情況,實驗設施設備安全運行情況,重點部位的通風、防火防爆設施設置維護及運行情況。切實做到“四無一保”,即無被盜、無事故、無丟失、無違章、保安全。建立從請購、領用、使用、回收、銷毀的全過程的記錄和控制制度。對于危險化學品嚴格落實“五雙”即“雙人保管、雙人領取、雙人使用、雙把鎖、雙本帳”的管理制度。
9、排查校園治安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后勤處
責任領導:荊xx
責任人:解xx
以校園安保體系建設為重點,著重檢查門衛門禁制度、人防、物防、技防、值班巡查、校外人員及車輛管理、突出矛盾隱患排查等情況。
10、排查學生集體活動安全隱患
責任部門:政教處
責任領導:張xx
責任人:管xx
以師生大型集體集會活動和課間活動為重點,著重檢查集體集會活動和課間活動的安全教育、應急預案、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嚴防踩踏、溺水、人身傷害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11、排查學校各項安全制度的完善和落實情況
責任部門:政教處牽頭,各口參與配合
著重檢查各類各項安全制度、安全預案的制定、完善和落實情況。
四、實施步驟
(一)安排部署階段(xx年12月5日-10日)
根絕區教育局近期下發的一系列安全文件要求,同時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對我校百日整治行動及時進行安排部署,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召開專題動員大會,確保思想高度重視、方案細致周密、工作責任到人、措施具體扎實。
(二)排查整治階段(xx年12月11日-xx年2月28日)
按照整治內容和任務分解,各部門扎實開展好校園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全面排查整改各類事故隱患,建立安全隱患臺賬。
(三)總結深化階段(xx年3月1日-15日)
學校對各部門的安全整治工作進行檢查和通報,同時由政教處和校辦牽頭,認真分析總結校園冬季安全百日整治情況,形成書面報告,并以書面形式報區教育局監察室。
五、整治要求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校園冬季安全百日整治行動,把整治行動擺到重要位置,部門領導必須親自安排,親自過問,親自督辦,抓好工作落實,堅決克服厭倦和麻痹思想,堅決杜絕走過場、工作敷衍了事等不良現象。
(二)扎實排查整治。
各部門按照任務分解以及《xx區xx學校今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認真開展校園安全大檢查,并建立檢查記錄、隱患整改臺賬,要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一時難以整改的要認真制定整改計劃,要限期整改。
(三)嚴肅責任追究
整治行動務必做到工作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安全責任到位、隱患整改到位、檢查驗收督促到位,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認真、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檢查驗收不及時的,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xx區xx學校
xx年12月5日
篇2: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方案
食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去年實施的食品放心工程經過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鞏固成果,進一步落實*5月13日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切實保障全市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安全和身體健康,促進我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等部門~年江蘇省食品放心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年河東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重點和預期目標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品種為:糧油、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鹵菜、水產品、酒、鹽、醋、水發制品等。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重點地區為:城郊結合部和農村。整治環節要向兩頭延伸,一頭向農業投入品使用環節延伸,一頭向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延伸。加大對種植、養殖環節中農業投入品使用和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綜合監管力度。
今年工作的預期目標是: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比上年明顯下降,平均超標率下降2~3個百分點;肉品質量穩定提高,瘦肉精平均檢出率下降1個百分點,城區和各區縣城關鎮注水肉、病害肉基本絕跡;推進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力爭基本符合申報條件的10類食品加工企業90%通過生產許可證的現場審查;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學校食堂、餐飲業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達到90%以上;全面推進和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和質量追究制度,大型市嘗超市進貨索證、索票率達到90%以上;大中型食品商場(超市)的散裝食品經營行為得到規范;建立1個食品綠色市場;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及時依法查處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所提高。
二、組織領導和工作分工
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由各級政府總負責。市、區縣政府分別成立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簡稱食品安全辦)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組織協調與督查。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市質監局、商貿局、工商局、衛生局、農林局、糧食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市容局、教育局、鹽務局、環保局、公安局、建工局、財政局、市委宣傳部、市經委等部門組成,辦公室設在市衛生局。
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行條條指導,塊塊落實,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各區縣政府及市相關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各相關牽頭單位要切實做好各專項整治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三、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一)強化食品源頭污染治理力度
1、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監管。農林等部門要加強農業投入品的管理,進一步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工作。在加大蔬菜農藥殘留和生豬“瘦肉精”例行監測力度的同時,實行蔬菜農藥殘留異地抽檢,并在一定范圍內發布抽檢結果。繼續開展農(漁)藥經營市場秩序整頓,規范農(漁)藥經營行為,推行獸藥分柜銷售,加強對農業、漁業用藥的指導和監督。
2、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管。衛生等部門要組織開展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專項整治,加大產品質量抽查力度。特別要加大對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兒童食品中糖精鈉、肉類食品中色素、edta鐵鈉的使用的監管力度,促使面粉、肉類、兒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消除濫用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3、嚴查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行為。質監部門要重點落實“十查十找”任務,檢查米(面)、食用油、醬油、醋、鹽、米粉(線)、腐竹、干菜、肉制品、水產品、酒類產品等加工點,找陳化糧、礦物油、地溝油、吊白塊、回收過期變質食品、工業用雙氧水、毛發水、敵敵畏、甲醇等非食用物質,一經發現徹底收繳物品、設備。
(二)加強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管
1、加大無公害農產品種植生產基地建設與管理。農林、質監等部門要加大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養殖小區、示范農嘗出口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力度,推進產地環境污染監控工作。~年在做好市無公害農產品向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轉換工作的基礎上,加快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定申報工作,申報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0個;綠色食品、有機食品10個;認定無公害農(水)產品產地25個。
2、全面推進加工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質監、衛生部門要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證制度。在完成和鞏固米、面、油等五類食品審查發證的基礎上,逐步實施肉制品、乳制品、飲料、調味品、方便面、餅干、罐頭、冷凍飲品、冷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十類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衛生部門要組織對食品衛生許可證即將到期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專項清理與整頓,嚴格食品衛生許可準入要求。
3、進一步規范生豬、牛羊屠宰加工。商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在去年開展集中整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對定點生豬屠宰廠(場)的監督管理,開展牛羊肉定點屠宰工作,整頓和規范肉品流通秩序。建立健全生豬及肉品出入登記與查票驗證制度,強化消毒管理和檢驗檢疫,檢疫率達到100%,嚴禁私屠濫宰、未經檢疫和檢疫不合格的肉品進入流通銷售領域。
4、強化監督抽查和執法檢查力度,特別是對重點品種要實行定期質量監督抽檢。檢驗檢疫局要加強進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的相關稽查工作,強化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質監、衛生、工商等部門要加大對整治和監管重點品種的抽查頻率和覆蓋面;開展對保健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熟肉制品、鹵菜、糕點(月餅)等生產企業的專項監督檢查。對違規行為多發企業施行巡查制度,形成威懾力,遏制制售不安全食品的違法行為蔓延。
(三)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1、把好市場主體的準入和退出關。工商部門要依法嚴格審查食品經營企業、個體工商戶的主
體資格,嚴格執行前置審批規定。農林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市各大型市場開展農(水)產品質量安全準入試點,積極探索“產地準出”、“市場準入”的有機結合方式,實行ic卡農產品的監管,加快實施“場地掛鉤”和“場廠掛鉤”步伐,逐步實現農(水)產品全程質量控制。
2、建立和完善流通市場的監管網絡。質監、工商、農林、商貿、糧食等有關部門對全市城鄉所有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要普遍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所有農副產品市場都要開辟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專門銷售區。進一步健全三級檢測體系,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要建立檢測室,配備檢測設備;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建立以速測為主的檢測系統,有條件的大中型農副產品零售市場要設立檢測室。市質監局要定期開展農副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檢,并及時公布抽檢結果。
3、加強進出口食品的監管。檢驗檢疫部門在進出口環節要依法嚴密監管,嚴把進出口食品安全關。要強化進口食品的索證管理工作,加強進口預包裝食品包裝標簽審核,制定并實施“進口食品監控檢測方案”,嚴格執行預包裝食品憑標簽審核證書報檢,確保相關企業辦理進口食品備案和口岸檢驗,嚴格按照有關單證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四)加強消費環節的管理
1、衛生部門要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業,特別是小餐館、個體門店飲食安全衛生的檢查和監督。以學校食堂、餐飲業為重點,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教育部門負責學校食堂及校內食品經營單位的安全衛生管理,嚴格執行《河東市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做好學校集體用餐安全的監督、指導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衛生、工商等部門要開展食品商場(超市)散裝食品專項檢查,各區縣要在轄區范圍內確定2―3個食品商場(超市)作為重點,使其90%以上的單位達到管理規范的要求。
3、城建部門要加強在建建筑工地的食品衛生管理,工地食堂要做到“三證”齊全,加工場所符合衛生要求。
(五)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1、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建設。市食品安全辦要進一步梳理各部門的監管職
能,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和權限,做到監管不缺位、權限不越位,各領域、各環節不留空白、不留死角,逐步形成“職能清晰、權責明確、分工負責、協同配合”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網絡體系。
2、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農林、質監等部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將繼續強化三個體系(質量標準體系、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認證認定體系)、三項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制度)、一個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工商部門逐步實施交易市場商品準入與管理制度。各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質量追溯、封存報告、依法銷毀、購銷臺帳、質量安全檔案、商品索證索票、不合格食品退出等制度。
3、加快食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訂修訂工作。質監、農林等部門要抓緊制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標準)、有毒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快速檢測技術標準,基本滿足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對標準的要求,使全市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類標準相配套。
4、街道(鎮)、社區(村)要加強出租房屋的管理,不得向無證、照非法生產加工戶提供加工場所或出租房屋。房屋出租者違反*《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有關規定的,執法部門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5、積極開展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市食品安全辦要會同工商等有關部門選擇1個部門和1個食品行業進行試點,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的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六)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各行政執法部門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因地制宜,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結合起來,以集中整治強化日常監管,以日常監管深化集中整治。對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做到早發現、早控制,及時予以查處打擊;對構成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察,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今年要把重點產品、食品批發市場和城郊結合部、農村地區作為查處重點,集中查破一批生產、銷售有毒有害、不符合衛生標準及假冒偽劣食品案件,依法嚴懲一批犯罪分子,搗毀一批制假售假窩點。通過案件的查處,形成對違法犯罪分子強大的震懾效應,凈化食品市場經營環境。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為動員部署階段,時間為6月上旬。將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部署到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各牽頭部門須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第二階段為集中實施和督查階段,時間從~年6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各區縣人民政府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分解任務,明確目標,扎扎實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各牽頭部門要按照部門職責制定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組織2次以上的專項集中整治活動,確保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本部門、本系統專項整治工作的檢查監督。市食品安全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區縣、各部門的整治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
第三階段為總結驗收階段,時間為12月中旬。各區縣人民政府及市有關部門,對照專項整治的目標認真做好自我檢查驗收,并將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情況,于年底前上報市食品安全辦。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人民政府必須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確保人力、物力、財力到位。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本方案提出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
抓好落實。相關部門之間要加強協調,相互配合,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
(二)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報告及信息發布制度
各區縣、市各有關部門每月底前以書面形式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本地區、本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進展情況。逐步建立完善突發食品安全事故多部門聯動的應急處理機制。重大事故及經省級以上新聞媒體曝光的重要事項應于事發當日向市食品安全辦報告。市食品安全辦將定期通報全市食品安全工作進展情況、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處情況等信息。
(三)加大督查督辦工作力度
加強督查督辦是實施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今年督查督辦的重點是:既往工作中有待加強的、媒體曝光的、群眾反映集中的地區和問題;信息報告不及時、不準確、不真實的問題。同時,市食品安全辦將加強對各區縣、各部門整治工作的落實情況、專項集中整治的開展情況進行檢查考核,對工作不力的將按相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行政責任。
(四)做好~宣傳工作
要充分重視和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大力宣傳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普及食品安全的科學知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增強全社會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切度。各區縣、各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好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和報道食品安全監管中的先進典型,及時客觀地曝光違法案件的查處,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建立自律機制。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消費者是最后一道防線的意識。努力激發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及社會各界的參與熱情,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篇3: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方案
根據要求,經縣政府研究,決定從年2月至6月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力爭到年6月底,現有“三合一”場所得到有效整治,基本實現員工集體宿舍與車間或倉庫分離、與經營部位分離;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杜絕產生新的“三合一”場所;進一步改善消防安全設施,增強企業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安全水平,促進消防安全形勢的穩定好轉。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專項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依托長泰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成立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縣消防大隊,機構組成與縣消防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相同,負責督促、協調全縣“三合一”場所排查整治工作,部署、檢查、跟蹤各鄉鎮(場、區)“三合一”場所整治情況。
三、整治范圍和重點
(一)排查整治的范圍: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即設有員工宿舍的廠房、倉庫,從事生產儲存活動的有人居住的民用建筑,集經營可燃物品、住宿于一體的商業店鋪。
(二)排查整治的重點:住宿3人以上(含3人)的經營性“三合一”場所。
四、工作步驟
專項整治時間從年2月開始,到年6月底結束,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年2月15日前)。各鄉鎮(場、區)要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三合一”場所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落實整治責任,廣泛動員,統一認識,周密部署。要提高工作人員對“三合一”場所的認定能力和水平,確保場所界定清楚,隱患認定準確,整改方法科學,整改措施得當,整改時限合理。要結合實際向社會公告整治工作的時間、范圍、標準和要求,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和舉報,提高整改“三合一”場所的自覺性,營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圍。
(二)全面排查階段(年2月16日至3月31日)。排查整治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各鄉鎮(場、區)要迅速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大檢查,全面掌握“三合一”場所的性質、股東情況、建筑結構、規模大小、住宿人員數量、存在隱患等基本情況,摸清底數,查明情況,并分類逐一建立臺賬。對于排查過程中發現的“三合一”場所,要責令限期整改;對于情況緊急隨時有可能發生重特大火災的,要責令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停產停業;限期整改或停業整改均應發放《長泰縣“三合一”場所整改通知書》(附件1)。各鄉鎮(場、區)及相關部門應于3月31日前將整治情況和工作臺帳匯總(附件1、2)報送縣消防大隊。
(三)集中整改階段(年4月1日至6月1日)。各鄉鎮(場、區)要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邊查邊改,堅持“疏堵并舉、有效防控”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教育等手段,大力整治“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對排查發現存在“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問題的,要區分不同情況,采取措施將住宿人員從生產儲存經營場所中搬離出來,實現生產、儲存、經營與住宿完全分離。對能立即整改的,要督促有關單位及時予以整改;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責令限期整改,明確整改時限,督促有關單位制訂整改方案,嚴格按照國家公共安全行業標準《住宿與生產儲存經營合用場所消防安全技術要求》(ga703―*)規定和《福建省“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要求》(見附件3)實施整改,通過開通第二出口,疏通逃生通道,增設室外通廊,實行垂直或水平實體墻防火分隔,規范安裝電氣線路和用電設備,配備必要的滅火器具,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局部自動噴水應用系統,加強火源管理,對企業員工實行全員消防安全培訓等措施,消除火災隱患;對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對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不能解決“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問題的,要及時組織經貿、公安、安監、工商、建設、土地、規劃、勞動保障、稅務、房管、供電、供水、文化、城管、消防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三合一”場所綜合整治若干措施的通知》(漳政辦〔〕16號)確定的職責分工,采取“關、停、改、搬、防”等有效措施,確保關停到位。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積極幫助指導,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三合一”場所完成整治后,要統一組織驗收,做到整治合格一個、組織驗收一個。凡逾期不改或經整治仍達不到基本消防安全要求、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必須吊銷相關證照并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對經整治合格的“三合一”場所,再次檢查發現“回潮”的,一律依法予以取締。
(四)總結驗收階段(年6月1日至6月10日)。整治活動結束后,各鄉鎮(場、區)要組織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情況進行自查驗收,并將整治工作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今后改進和加強工作的措施與意見形成書面總結材料,于6月10日前上報縣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消防大隊,聯系電話:8316115、8315108)。縣領導小組將適時組織有關部門對各鄉鎮(場、區)專項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并對各鄉鎮(場、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各鄉鎮(場、區)要充分認識當前消防安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提高對“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扎實抓好整治各項工作的落實。
(二)加強領導。各鄉鎮(場、區)要成立“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加強領導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扎實推進整治工作開展。
(三)強化責任。“三合一”場所排查整治工作,由各鄉鎮(場、區)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對轄區“三合一”場所整治不力或發生火災事故實行責任追究。各有關部門要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多管齊下,齊抓共管,做好“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
(四)廣
泛宣傳。各鄉鎮(場、區)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消防法律法規,尤其要大力宣傳新修訂的《消防法》,宣傳“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的危害性、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開展整治的有效辦法;要加強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素質;要設立“三合一”場所舉報電話,并向社會公布,提高全社會對“三合一”場所的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