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實施方案

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實施方案

2024-08-02 閱讀 7508

一、指導思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隨著gg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實施思想道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我國民族素質、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是新世紀人才競爭的需要。因此,我們為了做好新的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認真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以及《國務院關于教育與改革的決定》,以*理論和****思想為指導,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對學生進行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進一步加強校風、校貌、班容的建設,培養學生成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二、實施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人員:

組長:

成員: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成員、教導處、各班主任任思想品德課的教師

三、實施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的總目標:

學校開展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是為了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文明精神,促進行為規范,使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四有新人,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的思想覺悟,從而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社會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文明習慣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提高自理能力,熱情幫助別人,熱心為集體服務,提高辨別真假、是非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實施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總目標:

眾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當代少年兒童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得天獨厚的良好學習環境,他們思維活躍、接觸廣、見識多,但是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學生中的獨生子女越來越多,他們受到兩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寵愛,撒嬌、任性、自私、不愛勞動,不能刻苦,經受不起挫折,不懂得關心他人的弱點越來越突出,我們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和特點,進行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為遵紀守法、熱心助人、全面發展的合格的小學生畢業生。

⑴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國歌、首都,認識五星紅旗、國徽、版圖、升旗時要唱國歌、立正行禮。

⑵尊老愛幼,友愛同學,熱情幫助有困難的人。

⑶尊敬老師、長輩,對人有禮貌。

⑷孝敬父母,聽從教導,主動幫做家務。

⑸說話文明,不打擾別人工作、學習和休息,不打架、不罵人。

⑹對外賓有禮熱情,不圍觀尾隨。

⑺不說謊話,言行一致,知錯就改,不損壞公物和他人財物,借東西要還,拾到東西要交還失主或交公。

⑻愛惜糧食、學習生活用品,不挑食穿,勤儉節約。

⑼注意衛生,穿戴整潔,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⑽嚴格遵守紀律,按時作息,放學按時回家。

⑾專心聽課,大膽發言,不懂就問,課間做有益的游戲。

⑿課后認真復習,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

⒀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認真做好兩操,注意讀寫姿勢正確。

⒁熱愛勞動,認真做值日,保持室內外整潔。

⒂做能做的事,自己做,學會日常的家務勞動。

⒃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鐵路、碼頭玩耍、打鬧。

⒄遵守公共秩序,乘車、坐船能主動給老幼病殘者讓座。

⒅愛護公共財物、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

⒆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⒇遠離黃色書刊,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敢于和壞人作斗爭。

五、實驗途徑與措施:

㈠校內實施教育。

⑴為實施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我們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為依托,以主題班隊會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組織成立了以書記校長、教導主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班主任和思品課的教師為實施機構,認真學習思想品德教學大綱,定期召開教研會議,學習有關文件,研究學生在各個時期的動向及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存在出現的問題,使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⑵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為人師表,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教育能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⑶除思想品德課、班隊活動課、主題班隊會進行教育,還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進行教育,教師平時促膝交談,耐心引導,因材施教,促進規范行為的養成,不斷提高教學效果。

⑷思想品德課的成績評定,必須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的執行情況相結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㈡到社會實施教育。

要提高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的效率,必須依靠整個社會的支持和配合,齊抓共管,爭取社會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學校要設立校外教育輔導站,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請有關部門和社會知名人士對學生進行教育,加強法制教育,凈化治安環境。組織觀看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并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到敬老院給老人送溫暖,為社會獻愛心,捐資助學、助殘,這樣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學風。

㈢在家庭實施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工作,因此,我們要注意通過家訪家長,辦家長學校來實施小學生守則、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達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要求班主任在家訪方面,做到每學期家訪率達95%以上,從中了解家庭狀況,掌握學生性格特點進行教育。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家長會,要求全部家長參加,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配合學校進行教育。認真辦好家長學校,使家長學習掌握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這樣,建立了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為我校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

㈣認真做好總結。

在實施教育過程中,不可避免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必須及時總結,發揚成績,排除干擾,克服存在問題,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工作更上新的臺階。

篇2:中學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方案

為不斷加強中小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夯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基礎,在廣大師生中牢固樹立“崇德尚美,遵規守紀,文明守信”的道德風尚,按照“好學生、好子女、好公民”的標準培養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進一步促進“三風”建設,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校將開展“行為規范教育月”主題教育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改革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相關精神為指導,以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為核心,以學生全員、自主參與的德育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潛移默化教育活動中自我提升、自我塑造、自我發展,達到思想品德內化與行為習慣外化的統一。堅持以體驗教育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成為家庭中的好孩子,學校中的好學生,社會中的好公民,使他們在親身實踐的體驗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轉化為健康的心理品格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古崇裕校長

副組長:陳秀英、陳水興、辛量

組員:呂寧靜、李小年、高華明、聶景泰、葉常環、譚國紹、

鄒潔丹、駱小奎、吳莫林、曾立文、李建平、李樺、魏建華

聯絡員:孫悟明、張旭文、林映

三、工作目標及教育目標

工作目標:

1、體現時代要求和學校特色,通過思想引領和感悟體驗,在廣大師生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培養廣大學生具有誠信、崇德、尚美、文明、團結、進取的良好風尚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品格。

3、針對不同年段的學生成長特點,在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的知識、態度、能力、習慣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體驗和實踐,掌握思想道德和文明行為規范的知識、形成正確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判斷標準、樹立道德準則和養成文明行為規范。重點要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道德和行為規范的自律能力,形成學校教育、教師引導和學生自主提升相結合的良性循環。

教育目標:

1、強化責任教育。強化責任教育是養成教育的基礎,只要具備了基本的責任意識,其它規范要求的養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教育主要包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級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教育。實施過程中應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特點,將責任教育滲透于各個教育環節之中,常抓不懈。

2、狠抓行為規范教育。行為規范教育一方面要抓好各項“秩序”教育,秩序指學習、活動、生活、工作都要講求規范操作和規程要求。學習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課堂秩序、課間秩序、活動秩序、校外管理秩序、社會公共秩序等,即學習、活動、生活三個方面的秩序。另一方面要抓好“規范養成”教育,包括基本的學習生活習慣、法制意識、文明行為、遵規守紀、社會公德、公民意識等方面,規范養成教育應注重教育引導、重點幫扶、家校協助、社會影響、自律約束等多方面的合力形成,掌握切實有效、靈活多變、以人為本的教育方法。

3、優化法制教育。法制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要學生學習法律知識、掌握法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生思想中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固化守法意識,自覺踐行守法行為。各校應從落實全體師生的普法教育工作入手,堅持法制教育課堂主渠道滲透教育,堅持活動育人、體驗為主的教育方式,在活動月期間重點開展好特殊群體學生的強化法制教育,組織相關學生開展法制教育基地實踐、執法機構參觀、違法犯罪現象討論等體驗式教育活動,突出法制教育實效。

4、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是思想道德和行為規范教育的基礎和有效載體,教育學生“講文明、識禮儀”并在學習生活中踐行文明禮儀,形成以文明為榮、以禮儀為美的良好風尚,以點帶面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的教育環境。此項教育要依托長期廣泛的宣傳教育,注重家庭輻射和社會的影響,提出分階段的實施目標,滾動積累。

5、落實友愛教育。友愛以“愛”為基礎,突出人與人之間的友好相處,也包括正確處理與人交往中的各種關系。加強友愛教育,一是要外部強化,提出規范性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和促使其友愛;二是要內部強化,通過體驗感悟將愛的種子留在學生心中,使其形成友愛意識并自覺踐行友愛行為。友愛教育效果的檢驗不但要體現在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應延伸到家庭、社區、社會中去。

6、推進誠信教育。誠信教育不但是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更是現代公民素養培育的重要方面。此項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誠實守信、實事求是習慣的培養,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與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結合,將誠信作為全體師生行為規范和道德素養建設的重要標準,貫穿于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

四、活動時間

每年9月份固定為“鹽田區中小學行為規范教育月”

本年度活動時間為20**年4月15日―5月20日

五、活動主題

讓文明之花在生命中綻放

六、活動內容具體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

1、專項工作部署會議

時間:4月15日(周四)

內容:召開行政干部會議,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層層分解活動內容、細化工作流程、落實活動保障機制、明確階段性目標和檢查督促機制。

2、活動啟動儀式

時間:4月19日(周一)

內容:升旗儀式上,由校長作啟動“行為規范教育月”活動動員講話,全面、正式啟動相關主題活動。學生代表做“讓文明之花在生命中綻放”的國旗下演講,倡議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

1、“文明規范大家談”系列活動

時間:4月19日―5月10日

內容:組織全體師生開展學習討論活動,重點針對《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普遍性大綱要求,以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校規校紀、社會公德等方面的專題學習,以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文明規范的學習討論活動中。

(1)利用教工大會、科組會議、集體備課等時間,結合師德師風專項檢查評比,進行行為規范教育專題研討活動,使全體教工明確教育內涵與意義,有效的制定教學計劃,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實現全員參與,全面滲透的目標。

(2)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等進行校園專題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3)要求各班召開一次“文明規范大家談”主題班會,學生分享學習心得。

(4)舉辦初二年級“文明規范大家談”知識競賽,內容包括本次學習討論活動的各專題,以班為單位,每班組織3人作為班級代表隊參賽,表彰表現優秀的班級。

(5)要求各班出版一期行為規范教育的專題板報,主題自定,上交板報方案,學校組織優秀板報評選活動,對優秀班級進行表彰。

2、“我當守法好少年”系列法制教育活動

時間:4月26日―5月14日

內容:堅持法制教育課堂主渠道滲透教育,堅持活動育人、體驗為主的教育方式,開展學生法制教育活動,突出法制教育實效。

(1)以“我當守法好少年”為主題,邀請我校法制副校長孫曉玲同志為學生作專題講座,引導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固化守法意識,自覺踐行守法行為。

(2)組織學生參觀鹽田區檢察院、鹽田區看守所、深圳市戒毒所等執法機構,討論違法犯罪現象,鼓勵學生分享參觀心得,固化學生守法意識。

(3)舉辦“人民警察進校園”活動,邀請鹽田區公安分局及轄區派出所的民警到學校與學生面對面,接受學生“采訪”,以活潑的交流方式在學生思想中樹立法制觀念。

3、“文明標兵我來當”系列活動

時間:4月19日―5月10日

內容:在全體學生中開展爭創在家庭做“優秀子女”、對同學做“優秀伙伴”、在學校做“優秀學生”、在社會做“優秀公民”、對自己做“優秀主人”的標兵評比活動,從思想道德、文明習慣、行為規范、心理健康、公民素養、自主自律、團結友愛、遵規守法等各個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明確要求,在全體學生中掀起“比學趕幫超,爭當文明標兵”的熱潮。

(1)5月10日前,各年級提交“五優”標兵推薦材料,學校將按公平公正的原則評選校內“五優”標兵進行表彰,并從中選拔優秀學生和班級參加區級“五優”標兵學生、標兵班級評選。

(2)通過班級申請、年級推薦、學校審批的方式,樹立若干個校園“行為規范文明示范班”,示范班給予掛牌,通過活動,明確學生校內行為規范標準,樹立榜樣,以點帶面。

4、“我的活動我做主”校園體驗活動

時間:4月25日―5月20日

內容: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體驗式教育活動,本著尊重主體、激發潛能、提升認識、內化教育的指導思想,通過拓展訓練、體驗感悟、自我升華等方式讓這些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有實實在在的收獲和改進,激勵其不斷進步。

(1)結合區教育局團委,4月25日組織學生到廣東省公安邊防七支隊輪訓隊歷奇基地進行拓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溝通協作能力。

(2)5月10日我校舉辦沙頭角中學“樂滿校園,‘游我做主’”游園會活動,本活動是集“第五屆學生社團開放日”、“慶五四文藝匯演”、“學生跳蚤市場+游戲活動”、“‘情系西南’、‘情系玉樹’愛心捐助及義賣活動”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活動。

(3)5月份我校舉辦第六屆心理節,本屆心理節主題為“幸福就在身邊”,讓學生在活動感受幸福,體驗幸福,從而將其內化為自己努力進步的動力,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三)總結延伸階段

1、家校協作,打造“三結合”聯動機制

時間:5月12日―5月20日

內容:開展“家長學校”專題教育活動,積極聯系關工委、社區居委會等部門打造行為規范教育的“三結合”聯動機制,延伸本項活動的社會和家庭教育效果。

(1)開展“行為規范家庭教育”走訪座談活動,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以行為規范養成、公民道德培育、心理健康輔導、社會生活引導為主題的家訪活動。

(2)召開由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社區相關人士代表共同參加的“行為規范家庭教育專題座談會”,將行為規范教育延伸至每一個家庭,大力推動家校協作開展專項教育的長效機制的建設。

(3)發出“行為規范家庭教育”倡議書及實施方案,組織家長參與行為規范教育活動。

(4)開展“后進生轉化幫扶行動”,年級明確對象后,由班主任及家長共同制定及實施方案,進行重點幫教。

(5)創“五優”展示觀摩活動,邀請家長參加。

七、活動要求

緊扣主題,突出內涵;廣泛動員,積極參與;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加強領導,確保安全。

篇3:班主任校本研修經驗交流材料: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班主任校本研修經驗交流材料: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

如何通過一系列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如何在示范班的評比活動中,產生實效,取得好成績?這是我思考的問題。學校的要求是個總的要求,是一個全面的要求,不能面面俱到,結合本班男生較多的實際情況,我采取的是“找準切入點,以點帶面”策略。具體做法如下:

一、從我這個“點”做起。

要求學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要求學生不遲到,我也不遲到;要求學生校會、*、列隊安靜,我也安靜;要求學生唱校歌、國歌,我也唱;要求學生不亂扔果皮紙屑,我也不亂扔果皮紙屑;要求學生撿拾校園內紙屑,我也隨時彎腰撿拾;要求學生勇于承認錯誤,我也向學生承認我的錯誤;要求學生學會包容、理解和關愛別人,我也包容、理解、關愛學生;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我也做好課前準備,提前進教室候課;要求學生不帶零食到學校來吃,我也不帶零食吃;要求學生有禮貌,遇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我也有禮貌,遇到同事和學生主動問好。

二、從“靜”這個字抓起。

一日之計在于晨。要求學生早上到校進教室后早自習之前,不要隨意出教室、下位走動,更不要閑聊,做好以下事情:整理座位清潔,自查昨晚的家庭作業,預習今天要上的課,看書。語文課代表做好檢查,做得好的表揚,做得不好批評,并做好記錄交給我。連續一星期早自習都被表揚的同學評為“靜思之星”。星期一收聽校園廣播,值日班長做好記載,聽得認真的表揚,沒怎么聽的批評,連續一個月都被表揚的,評為“靜聽之星”。中午餐室1點到1點半,為悅讀時間,開放班級圖書角,教室播放輕音樂,學生在清幽的樂曲聲中徜徉在書海里,值日班長做好記錄,連續一星期被表揚的同學評為“靜閱之星”。課間,教室播放寧靜舒緩的音樂,給學生潛移默化文靜嫻雅的熏陶。可以帶棋類和羽毛球到校進行課間活動。走廊上3名文明禮儀監督員認真的工作,阻止瘋跑打鬧的現象,提醒輕聲、慢行、禮讓,表揚文明游戲休息的同學,做好記錄,連續一星期沒有被記批評的同學評為“文靜之星”。課堂紀律,以學校紀律評價本為依據,一個星期在本上沒有被老師記名批評的同學評為“靜學之星”。被評上星的同學要照相,評比結果定期在全班宣布公布并上傳班級博客,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突出表現。一個月之內集齊所有靜之系列星的同學,被評為“心靜形象大使”。

三、從“評”這個字入手。

眼保健操示范生

眼睛保健操的鈴聲一響,我就立刻動身去教室,督促學生做操。值日班長巡視,大聲表揚做得好的同學,提醒不認真的同學,并做好相關記載。根據記載情況一星期評比一次“眼保健操示范生”。

廣播體操示范生

從在教室門口列隊出發到列隊回來,由我做好檢查和記載,要求是列隊整齊,安靜,動作規范到位。表現好的同學老師現場大聲點名表揚,如果全班都表現很好,我也依次點名表揚,每天堅持如此。一星期評比一次“廣播體操示范生

”。

隊列(路隊)示范生

較之學校的路隊示范班的評比范圍,隊列示范生的范圍更大,包括隊列和路隊。隊列指站隊去專用教室上課。路隊指站隊回家。評比標準是:站隊按時,安靜、整齊。由體育委員、路隊長負責記載表揚和批評。一個星期評比一次。一個月內連續被評的成為“隊列之星”。

(凈)清潔衛生示范生

由4名清潔衛生監督員和2名清潔衛生巡管員主要負責班級清潔衛生檢查評比。4名清潔衛生監督員每人負責一個大組。清潔衛生巡管員負責教室講臺和室外走廊、包干區的清潔。早自習前檢查一次,上午兩節課間檢查一次,下午一節課后檢查一次,放學站隊前檢查一次。每位同學的座位、抽屜以及座位附近就是自己的包干區,監督員發現紙屑等會提醒同學撿拾,如不撿拾或不在座位上的,由監督員負責撿拾,并記載。中午餐室清潔由清潔委員安排同學做清潔,并做好檢查評比記錄。放學不留學生做清潔,放學前在老師的組織下,把自己的座位、抽屜、地面撿拾干凈,板凳放在桌子下面,安靜站好,清潔衛生監督員和巡管員檢查記載,檢查完畢報告老師,再由老師負責組織分組站路隊。老師放路隊回到教室,清掃全班,再次檢查,記載,每周五用洗衣粉和84消毒液拖地、消毒。根據記載情況,每周評比“清潔衛生示范生”。一個月內連續被評的成為“清潔之星”。

(敬)“禮貌之星”。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長者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急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這是學生必背必誦的《弟子規》中的片段。除此之外,校會佩戴紅領巾,帶齊書本文具用具鞋套,做好課前準備,見到老師、同學主動問好,對待老師、家長能有話好好說,按照這個評價標準,根據值日班長的記載,結合全班同學的民主評議,每一個星期評選一次“禮貌之星”。

進(競)“進步之星”。

李校長提出的是進步的“進”。早在我班的班訓中提出的是“競”,競爭的“競”,有競爭就會有進步。我班的競爭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橫向競爭,即自己跟別人比;第二個方面是:縱向競爭,即自己跟自己比。我在班級評選“進步之星”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同一個學生的前后的進步,并且方方面面只要有所進步的,都可以評“進步之星”。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在評比中,獲得肯定和發展。實現全員參與,全體進步的初衷。

四、從班干部的培養這個點著眼。

學生自我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我追求的目標。培養得力的班隊干部,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學生干部由班級競選產生,我給他們分配任務,明確職責,教他們制作評比表,教他們做好檢查記載,發現工作主動積極,卓有成效者,結合具體事例,全班表揚,樹立威信,號召學習。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個別指導,絕不當眾批評。每星期評比“優秀學生干部”。學生干部來自學生中間,能更及時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更易發現實情,同時也節約了老師的時間和精力,還鍛煉了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使班集體更有凝聚力。

“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成功使成功之母”。

育人使一門藝術。我只是一個工匠。以上是我的一點具體的做法,如有不妥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