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效益年活動方案
為了加強和改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教育的持續、優質和均衡發展,切實貫徹梅教中[20**]14號文件要求,以推進和提高“教學質量年”活動的效益。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制定本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本次教學質量年活動以*****為統領,以深化素質教育為核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突破口,緊緊圍繞“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師資隊伍的培養、良好學風的建設”這三個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要素開展本次活動。以校本教研和培訓為主線,提升教師素質,加強教學工作細化管理,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建立提高教學質量的導向、激勵和保障機制;推動課程改革進程,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強化教學工作“一把手負責制”,牢固確立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學校要借助開展教學質量年的活動,切實轉變管理觀念,改進管理策略和方法,真正把精力投放到教學管理和提高教學質量上來。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中的關鍵性作用,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好。切實樹立起全面發展的育人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民主合作的教學觀和優質高效的效益觀。
2、以校本教研和培訓為特色活動,加大工作力度,加強對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設,努力建構一支會學習、會反思、會研究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加強校本教研,要建立規范的教研活動制度,從教材分析、課堂研討、問題剖析、經驗交流、補差輔導等方面開展切實、有效的活動,強調參與率,注重有效性。以開展課堂教學規范達標活動為突破口,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工作,發現和收集工作中的不足與問題,并及時轉化為課題進行研究,調控自己的教學活動,以促進教師的教學效益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不斷提高。各教研組要集中集體智慧,在理解新課標、研究新教材的基礎上,整合有關資源,結合學生實際,設計教學過程,采取自上而下的首備形式,自下而上的復備措施,形成集體備課方案,然后推廣集體備課的成果;學校將每學期組織兩次語、數學科的全體教師到城區學校聽課,然后同題異構,請城區的教師給予幫助指導,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3、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工作。每一位任課教師,對學生行為、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重視班級課堂紀律的整頓,落實“人人懂常規、個個守規范、班班有秩序”的要求。著重對學生的寫字姿勢、朗讀習慣、計算速度、課前預習、課外閱讀、作業完成等方面訓練,每月有主題、每周有強化。要把這些學習、行為習慣延伸至家庭,加強家校合作,共同促進,以達共同提高學習質量。要了解掌握學困生的變化情況,建立學困生檔案,研究切實有效的措施,幫助和促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斷進步。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質量。
4、強化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學巡課活動。學校根據省頒課程要求,結合教師的優勢、特長進行科學合理地排課,崗位考核要統籌考慮;對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等作必要規范;提倡建立三項制度:提前1分鐘候課制,督促學生做好上課準備;課堂巡課制度,學校領導、行政、教研組長配合進行平時課堂巡查,對發現的現象給予表揚或提醒,并與教師崗位考核掛鉤;晨間早讀制度,要求各班級每周至少三個早上朗讀語文或英語。
5、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制度,構建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不僅是學校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管理、評價的需要,同時也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進行反思、調整改進教學方法、查漏補缺的需要。學校將積極構建“課堂檢測―單元檢測―期中檢測―學期檢測”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定符合學校和學科教學實際情況的實施辦法。學校將不定期的組織對各年級各學科單元檢測,檢測后組織教師認真進行質量分析,反思教學工作,督促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搞好培優輔差。以提高班級各學科的優秀率、及格率,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三、組織領導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效益年活動正常、深入、持久、高效的開展,并能夠達到預期目標要求,本校成立教學質量效益年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陳松濤
副組長:張惠鵑張偉南
組員:羅木根肖桂娥張艷君楊慶生
學校將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樹立“依法治教”意識,切實加強教學管理。要強化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要以“學”為基本點,奠定教師發展的“基礎”;以“研”為成長點,構筑教師發展的“腳手架”;以“訓”為拓展點,提供教師發展的“攀緣”技術。要加快良好學風的建設步伐,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盡快形成愛學、會學、主動學的良好學風。作為農村中心校,切實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努力出成果、出典型、出經驗、出亮點,促進學校全方位的發展。
四、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年1月-2月)
我校領導班子在認真學習相關文件和經驗材料的基礎上,由教導處制定出《陳大中心小學教學質量效益年活動實施方案》,藉此努力營造上下狠抓教學質量的氛圍。
(二)實施階段(20**年3月-20**年8月)
1、20**年2月20日召開全校小學教學質量效益年動員大會,公布活動方案。
2、20**年3月2日-20**年5月31日,開展“教學質量效益年”示范課、研討課、觀摩課等系列活動。
3、20**年-20**年,每學年末開展“教學質量效益年”考試科目期末檢測活動,后由本校語、數、英教研組長牽頭組織召開全校教學質量分析會。各班對本學期的活動情況進行小結。
(三)深化階段。
1、20**年9月,組織老師“回頭看”,看通過上個學期的努力,自己所代的學科班級“兩率”上升了幾位,看學校對自己教學工作評價是否提升,看社會家長及領導同行對自已工作的認可程度是否提高,通過開展“回頭看”活動,自我剖析,深刻總結,制定出個人新學期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
2、20**年10月-11月,開展老師課堂教學大練兵暨“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活動”。
(四)總結階段。
20**年12月,開展“教學質量效益年”活動評估工作,表彰先進個人。
篇2:發揮農遠設備效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發揮農遠設備的效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遠程教育工程在實施以來,我們始終將如何管理使用好遠程教育設備設施,作為遠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如何把國家花巨資購買的設備充分使用好、管理好、維護好,作為我們工作的重要攻堅課題,將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裝備的應用效益,切實使現代農遠設備發揮最大效益,作為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重要手段。為達到上述目標,我們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因地制宜,確立遠程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
以*x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注重應用。立足于建設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駕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力的新型的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我校遠程教育工作的目標任務:實現資源共享,縮小與城鄉的教育差距,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利用遠程教育優勢開展教師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先進發達地區優秀教師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充分應用遠程教育設備,開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努力提高我校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水平,使我校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普遍提高,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教育質量的大幅度提升。
二、加強領導、強化管理、注重應用、提高效益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信息技術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制高點和突破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早已不再是口號或示范表演課,而正在變成一種常規的教育教學行為,正在變成教師的自覺行動,變成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發展要求,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農村教育跨越式的發展,積極推進農村教育信息化建設是當前教育工作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
在遠程教育工作的推進過程中,應用是重點,也是難點。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更新問題,也有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改進變革問題;既有制度建設、經費投入的問題,又有隊伍建設、技術保障的問題,還涉及考核評價等多個方面。其中最大的沖突將會出現在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習慣勢力上。要求各級各類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切實抓好制度建設、考核評價等工作,形成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運行機制。學校領導要更新觀念、以身作則、帶頭應用。
成立農村現代遠程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組長是遠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后勤校長和教學校長任副組長,負責設備的管理和使用,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科組長為組員。對農遠工作具體實施。
2、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抓好管理制度建設,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把遠程教育設備放在教學場所,設置設備專用柜架。各項目學校均用遠教設備裝備起一間多媒體教室,遠教設備做到集中擺放在電教室內,保證用于教育教學工作。項目設備嚴禁個人挪用或占用。嚴格控制其它活動(非教育教學)的挪用和行政辦公占用。規定了衛星接收系統只能接收指定衛星的指定頻道,不得調動接收其他娛樂節目。必須保證用于接收教育衛星寬帶網的教育教學資源。采取切實措施防塵、防潮、防火、防盜、防雷擊。
把實施遠程教育納入學校發展計劃,完善設備和資源登記、使用制度,數字資源接收、使用、存貯和共享制度。規范檔案資料管理;明確專人負責設備和資源的保管和維護,明確管理員的職責、任務,學校遠程教育設備管理員核定相應的工作量,并針對其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合理安排設備和資源使用的時間表、做好使用記錄,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努力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學校建立起一套有效制度,用制度來保障應用,推動應用的深入發展;有一套遠程教育工作考評指標體系和辦法,建立了保證遠程教育工作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