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感恩為主
六月份主題活動方案<感恩父母,從小做起》
一、設計思路:
“禮儀”屬于幼兒社會領域的教育內容,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可分為四部分:基本禮儀、家庭禮儀、幼兒園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其中家庭禮儀又涉及“孝敬父母”的內容。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就是其中的禮儀規范之一。但是現在很多獨生子女管少對父母關在的感恩和回饋,因此,在當今傳統逐漸走向缺失的今天,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的孝敬父母之禮儀規范十分必要。
本活動本著“知情為先,行知合一”的幼兒社會教育原則,以簡潔的教具、真實的體驗、深層的感悟、多元的分享和小組共建,讓孩子初步形成“孝敬父母”的心理認同,實現“知情為先”的目的,真正懂得感恩父母,從心底里關愛父母,并在平時一言一行中表現出來,形成一種良好的禮儀習慣。
二、活動時間:6月1日――6月30日
三、參與活動的對象:全體師生以及家長
四、活動要求:
1、在園內懸掛關于感恩父母的橫幅,烘托園內的氣氛,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2、全園的老師必須做到最前邊,集中老師一起觀看《俺爹俺娘》ppt,每位老師寫一篇感恩父母的文章,包括園長要寫,(要求:搜集身邊最感人的事例,可以是家長的,用一塊展板把老師的文章粘貼出來。)
3、為增加宣傳力度,讓每位家長都參與進來,讓家長配合幼兒園一起抓好此項工作。要求家長在家一定要起好帶頭作用,教育孩子如何去孝敬,關心自己的父母,收集孩子在家幫助爸爸媽媽干活的一些素材,用相機拍成照片,交給老師,設計一塊專區,老師要要求家長也要參與幼兒園的征文活動中來,收集身邊的一些素材,便于張貼宣傳。
4、在活動中教會孩子:
1)、說感恩的話。當長輩下班回家或干完家務要說“您辛苦了”,當長輩為自己輔導功課,做飯或做其他的事要說“謝謝”,當家里來了客人或路上遇到長輩要說“您好”,平時做到不與長輩頂嘴,等等。
2)、做孝敬的事。吃飯吃菜要禮讓,先長輩后自己;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幫忙打掃衛生、洗衣服、做飯洗碗,為長輩倒水、洗腳、捶背;走訪外地長輩,幫助長輩實現愿望;自覺勤奮學習,不強求長輩為自己做事情;等等。
五、活動目的:
1、豐富幼兒的校園生活。
2、培養小朋友感恩的心,懂得如何孝敬父母。
3、增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4、重點是增進老師和父母之間的溝通和了解。為下學期的招生報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六、活動的詳細安排:
一)、活動目標:
序號
目標
目標
分類
目標解析
1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細心照顧,產生孝敬父母的心理認同。
認知
情感
知情為先
2嘗試關注爸爸媽媽的付出和需要,愿意用語言、力所能及的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感激和回饋,初步了解日常孝敬父母的禮儀行為。
技能
行知合一
二)、重點解析:
活動重點
達成策略
體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細心照顧,產生孝敬父母的心理認同,初步了解日常孝敬父母的禮儀行為。
一、情境創設,感受被愛
二、認知沖突,產生認同
三、傳統感受,整合經驗
四、小組共建,逐成習慣
三)、難點解析:
活動難點
形成原因
突破策略
1、體驗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及辛苦。
獨生子女常常自我為中心,缺乏對父母關愛的關注與回饋。
承重體驗
2、獲知孝敬父母的方式
經驗的缺失,幼兒缺乏對父母愛心付出的關注。
傳統感召
教師舉例
小組共建
四)活動準備:
序號
資源
使用者
使用價值
1了解班級幼兒家庭情況,是否有單親幼兒
教師
了解情況,適當調整
2磚塊(用報紙包好)若干
幼兒
承重體驗,難點突破
3小圖卡、小紙條、記號筆、愛心底版
幼兒
小組共建,難點突破
4PPT課件(《弟子規》動漫、教師與自己孩子的照片、其他照片)
教師
梳理經驗,拓展認知
5“禮儀寶貝成長冊”(由幼兒園自行設計)
幼兒日常記錄,易于堅持
五)、活動過程:
流程
過程
設計說明
一情境創設
感受被愛
1、故事引入:《兔媽媽的寶貝》
在美麗的森林里住著兔媽媽和她的孩子小兔,在兔媽媽的眼里啊,小兔可是她最疼愛的寶貝。每天,兔媽媽都精心照顧著小兔。
調動幼兒情緒,引領幼兒走入情境,通過故事中兔媽媽與小兔之間的親情喚醒自身對父母的親情回想。
2、提問:
你是誰的寶貝?
爸爸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
回顧、分享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愛,感受被愛的快樂與幸福。
2、播放PPT第一張,梳理經驗
生活上對你無微不至的照顧,
學習上對你的細心幫助,
還陪著你在游戲中尋找快樂
通過PPT呈現的圖片,進一步幫助幼兒感受父母對孩子的愛。
二認知沖突
產生認同
1、講述故事第二段,
提問:兔媽媽為什么累病了?那你知道爸爸媽媽平時有多辛苦嗎?
引發后續環節,為難點2的突破做好鋪墊。
2、爸爸媽媽做這些事情到底有多辛苦呢?承重體驗:請2名幼兒做“抱磚塊”游戲
(1)介紹磚塊代表的含義:一塊磚代表爸爸媽媽做的一件事情
(2)邊疊加磚塊邊讓幼兒說說“這是什么事情”將父母承受的辛苦用具有一定重量的磚塊替代,游戲讓幼兒直接體驗到父母所承受的艱辛,激起他們對父母無私付出的關注。
3、教師提問小結:
(1)你們的爸爸媽媽有生病和累了的時候嗎?
(2)你是怎么發現爸爸媽媽病了、累了?
(3)當你發現他們累了病了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你會這么做?(看來,我們小朋友也都是一群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精力充沛的爸爸媽媽也會生病”是幼兒認知沖突的出現,詢問爸爸媽媽生病時、勞累時、難過時的表現,意在再次激發幼兒的心理沖突,讓他們反思自己行為。通過對以上獲知的認知經驗進行表達梳理,讓幼兒形成“孝敬父母”的心理認同,實現“知情為先”的目的。同時挖掘幼兒內心世界中對父母的關愛。
三傳統感受
整合經驗
1、出示“孝”和《弟子規》圖書
2、這是什么字?有什么意思?
《弟子規》視頻中易于幼兒理解的文字內容和生動畫面,進一步幫助幼兒梳理了孝敬父母的禮儀認知。
同時又讓幼兒分享教師的經驗,引發尋找孝敬父母方法的愿望。
3、播放媒體PPT課件(弟子規)
(1)完整播放后提問:
你聽到看到他們是怎么孝敬爸爸媽媽的?
(2)分句觀看視頻
4、老師以己為例,介紹自己的孩子如何孝敬自己的一些情節。
我有兩個寶貝他們是雙胞胎
他們很孝敬我,當我下班去接他們放學的時候,他們會說:媽媽好,媽媽你辛苦了。
吃飯的時候,他們會先夾好吃的菜放在我的碗里;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自己走路、自己穿衣、自己洗澡,很少讓我幫忙。我覺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媽媽。
四小組共建
逐成習慣
1、小組共建:
圖卡分類、討論操作
先介紹愛心的四塊
小組共建,同伴分享促使幼兒尋找到孝敬爸爸媽媽的方法,領悟孝敬爸爸媽媽的多種方式,突破難點二。
2、集體交流,教師梳理總結
3、拓展延伸“禮儀寶貝成長錄”
對幼兒提出希望:愛是永恒的,孝敬爸爸媽媽的好習慣也應該是永遠的。孝敬爸爸媽媽的好習慣應該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來,把做的記錄下來。
一個教學活動僅僅是幼兒良好品行養成的開端,讓孩子們形成孝敬父母的禮儀習慣、營造和諧溫馨的親子關系是需要成人的不懈教導和幼兒長期的堅持。“禮儀寶貝成長冊”就是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長期實踐、長期反思的載體。
六)、活動期間家庭小作業:
1、第一周:每天放學回家的時候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我在幼兒園很乖,我很想念您們”;當吃飯的時候要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我愛您!”
2、第二周:每天回家主動幫助打掃衛生。
3、第三周: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
4、第四周:為爸爸媽媽洗腳。
七)、活動總結:月末組織家長召開一次“感恩父母,從我做起”匯報總結會
1、園長總結這一個月孩子們發生的一些變化。
2、播放“俺爹俺娘”的ppt。
3、選一優秀的老師帶著孩子上一關于感恩父母的公開課。
4、親子游戲
5、評選出在此項活動中做的最棒的家庭,頒發獎品。(獲獎感言)
6、活動結束。
篇2:幼兒園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
感恩節即將到來,學校決定在感恩節期間,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心存感恩,從‘謝謝’開始”十個一系列活動。下面是有20*幼兒園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20*幼兒園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1
一、大活動目標
將感恩的種子播撒在幼兒的心田
二、大活動名稱
“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三、活動安排:
開幕式:11月21日
主題活動:11月24日――11月28日
閉幕式:11月28日
四、階段性工作安排:
一、大展板的制作,18號前完成;
1、小班級部完成橫幅的打印及制作。
2、背景(幕布亦是海報)的制作。
各級部將各自活動的具體安排(必須寫清活動名稱、目標、準備、時間、地點及參加人員)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寫在2k的鉛畫紙上。經園部審核后由中班統一布置和裝飾。
二、開幕式及準備分工;
1、時間安排
開幕式將按照大、中、小的順序進行,時間安排如下:
大班:15:00-15:15
中班:15:25-15:40
小班:15:50-16:05
2、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3、主持人
各級部推選一名能渲染氣氛的主持人介紹本級部活動的目標、內容安排及家長配合。
4、開場方式
各級部設計一個感性的開場方式,要能夠讓家長了解我們活動的意義并支持我們的活動,時間控制在5分鐘之內。
(如:大班可以用手語表演“感恩的心”作為開場,中班可以排練一個簡短的表現同伴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情景表演,小班可以用音樂游戲“小烏鴉愛媽媽”作為開場。)
5、各級部所需音樂由自己年級組負責統一整理、建包后拷到辦公室桌面上;
6、開幕式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活動新聞及時上傳由大班級部負責。
7、過程設計:
上午活動:(8:30)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幕(陳霞)
2、園長致開幕詞
3、大班教師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4、全體表演《幸福拍手歌》(錢婷婷領)
下午活動:
1、大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2、中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3、小班表演,主持人向家長介紹級部活動意義及安排。(主持人自己級部推薦及安排)
三、中班級部準備好去孤兒院的相關事宜。
1、家長宣傳工作到位。
2、聯系孤兒院、車子;標語的打印、橫幅的制作。
3、領好幼兒園園旗、園服、園帽。
4、慰問禮品的準備。
5、幼兒安全教育、禮貌教育。
6、過程資料的拍攝與收集。
7、活動新聞及時上傳。
四、教育活動準備。
1、各級部按照各自的計劃開展教學活動,并做好過程資料的整理。
2、各級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將幼兒作品“愛心卡”布置到愛心墻上,并做好過程資料的拍攝工作。(26號前完成)
五、閉幕式準備及分工。
1、各班準備一節教學活動。
2、主持人、串詞。
3、小班準備好護手霜、中大班準備好互贈的愛心。
4、準備好愛心傳遞物品。(小班愛心、中班四葉草、大班紅絲帶)
閉幕式活動安排
一、28號上午10:00小班舉行閉幕式
活動流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兒歌表演《我愛家人》。
3、愛的宣言:心中有愛就要說出來: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對彼此的愛。
4、小手護大手:給爸爸媽媽擦護手霜。
5、歌曲表演《讓愛住我家》。
6、愛的傳遞:家長填寫愛心卡,和寶寶一起張貼在海報上;鼓勵寶寶把愛
心卡送給老師、父母。
7、結束語
二、28號下午3:00中大班舉行閉幕式
活動流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中班詩歌表演《猜猜我有多愛你》。
3、大班幼兒集體手語表演《感恩的心》。
4、請一名中班幼兒、一名大班幼兒介紹“愛的信物”的意義;(幸運草、紅絲帶);
5、團隊愛的宣言:
中班:愛家人、愛朋友,幫助我們能夠幫助的人;
大班:愛家人、愛朋友、愛自己、愛生活;
讓愛心在我們之中傳遞;
感恩你我,真情成長!
6、全場“愛的傳遞”。
7、結束語。
后續活動
1、閉幕式活動及時上傳。
2、活動各類資料的整理與歸檔。
3、展板的制作。
4、活動反思與小結
20*幼兒園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2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樂于助人、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近年來,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只知道索取。面對他人的幫助,連一聲“謝謝”也不說,于是幼兒園老師們想到了借西方“感恩節”的機會開展“感恩生命”的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用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活動時間:20*年11月×日晚7點
活動地點:園內禮堂
活動主題:
活動工作準備及負責人員:
1、節目準備14個
大班組:2個中班組:2個
小班組:1個英語組:2個
舞蹈班:1個教師:2個
家委會:1個電子琴班:1個
社區節目:1個
2、主持人:兩名
3、教研組負責:音樂準備,節目準備情況把控舞臺布置
4、場地布置:年級組長,后勤人員
5、后勤負責場地衛生、安全布置。
6、教研組負責:教師節目的準備
舞臺設計:彩虹橋一座桃形圖若干個字體制作
節目安排:大班組:2個中班組:2個
小班組:1個英語組:2個
舞蹈班:1個家長:1個
教師節目:2個社區:1個
電子琴班:1個
節目指導小組:教研組
指導時間及彩排時間:11月6日下午15:10
篇3: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
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此在感恩節這天舉辦活動非常有意義;下面是有20*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20*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應是社會上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對于今天的廣大學生來說,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為了讓廣大隊員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學校大隊部將組織開展“感恩周”主題教育活動。
二、活動時間:20*年11月16日――11月16日
三、活動口號:感恩社會,感恩學校,感恩家庭
四、主要內容及安排:
1、周一國旗下演話:《我成長我感恩》
主題班會:《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每級部上交一份班會設計)
2、周二至周五“心靈氧吧”(感恩故事)
3、周四(感恩節):課間操學生代表宣讀《感恩倡議書》,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4、感恩實踐活動
A、組織四、五年級給父母、老師或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人寫一封感恩信。(學校設計格式、每班上交5份)
B二年級學生開展“護雞蛋”活動。以個人或小組形式保護一個生雞蛋一天,使它毫無破損,以此感受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與養育之恩。結束后讓學生說一說或者寫一寫活動的體會,回家做一件令父母高興的事。(學校設計表格、每班上交10份)
C一年級小學生愛心作業傳真情(a)送父母一句溫馨的祝福;(b)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c)記住父母的生日,贈送親手制作的禮物。(d)給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腳;(e)我為家里做四件家務:打掃衛生、疊被、洗碗、洗衣物。
D三年級繪“感恩圖”,將生活中感動的情景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配以文字抒發情感。(A4橫版、每班上交10份)
E感恩社會:倡議全體學生周日走進社區為社區做一件好事。
F后續組織全校學生觀看“20*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短片,班會上課展開討論,談觀后感。
注:各級部作品在11月30日之前保質保量的交到德育處。
20*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2
感恩節雖是一個“洋節”,但中國是一個禮儀之幫,文明古國,自古就有“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撣心、報得三春暉”的傳統美德,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大自然、感恩社會,學會感恩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美德和為人的準則。為此,學校決定在感恩節期間,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心存感恩,從‘謝謝’開始”十個一系列活動。
1、召開一次“心存感恩”主題班隊會。
以班級為單位,圍繞感恩主題,以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為切入點,采取討論、演講、講述等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與認識,表達對父母、親人、老師、同學、朋友的感激之情。
2、相互說一聲“謝謝”。
和家人、老師、同學、朋友見面說一句“謝謝”的話語,感謝的內容要具體,表達的感情要真摯。
3、唱一首感恩的歌曲。
《感恩的心》已經通過課堂學習,要了解歌曲的來歷,要體會作者的感情,要用真情唱出來,傳唱出去。(還可選擇其他歌曲)
4、寫一封感恩的信
給自己的父母、親人、老師、同學、朋友寫一封感恩之信。
5、制作一張感恩祝福卡、送給有恩于自己的人。
6、撰寫一句(段)感恩箴言。
自擬一句簡潔、明了富有文采的語句,張貼在班級顯著位置。每班收集十佳感恩箴言上交學校。
7、舉行一次感恩故事會。
針對自己的真實經歷,為同學們講一個感恩故事。
8、制作一份感恩手抄報(或班級出版一期感恩墻報、黑板報)。
9、開展一次感恩大自然環保行動。
保護環境,保護家園。讓我們的教室(學校)更潔靜,讓我們的天空更晴朗,讓我們的家園更美麗。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
10、舉行一次感恩家校互動活動。
家長、老師、學生共同參與班級感恩活動,傾心交流,增進了解,互相配合,共同發展。
活動組長:16x
活動副組長:16x
活動組織人員:16x
活動時間:20*年11月16日――11月16日
活動對象:16小學全體師生及學生家長
活動目標:
1、通過系列活動,進一步感受到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文明。
2、通過系列活動,學會感謝父母、老師和同學,學會說聲“謝謝”;
能自覺地去感謝父母、老師、他人、祖國。
3、通過系列活動,人人心中激起一種感恩的情感,感恩父母老師同學。
活動形式:以學生自制作品的活動展示為主,師生互動。
20*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3
一、活動背景:
20*年11月16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感恩節,正好是我校“百草園”實踐基地果蔬成熟之際,我們結合“收獲節”開展了本次感恩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將感恩的內涵進行延伸,不只是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更多的是感恩社會、感恩世界、感恩大地。實踐基地里果蔬的成長凝聚著老師和同學們勞動的汗水,讓學生參與這次感恩活動,可以讓他們體會到豐收的喜悅,感悟付出中有回報,體會勞動的滋味。另外,讓學生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體會那份快樂。
二、活動目的:
讓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心靈去感受,從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情感,無論對待父母或者老師,朋友或者對手,快樂或者悲傷,都能以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那么,他們就會明白,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當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體會勞動的快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感悟到付出才有回報,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三、活動時間與地點:
時間:20*年11月16日――20*年11月16日
地點:“百草園”實踐基地
四、活動對象:三――五年級學生、老師
五、活動內容:采摘成熟果蔬,體驗勞動的快樂,學會感恩、學會分享。
六、活動過程:
1、學生分組活動,采摘果蔬,分工合作。
2、清理實踐基地。
3、清洗摘的果蔬。
4、與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
七、注意事項:
1.一切以安全第一。
2.在活動中注意不要踩踏其它菜。
3.注意實踐基地環境衛生。
20*小學感恩節主題活動方案范文4
一、主題:心存感恩、快樂成長
主題曲:《感恩的心》
二、背景及意義: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祖先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于感恩的教誨:“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全面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自然、感恩社會、感恩身邊的一切,學校決定舉辦首屆感恩節,對全體師生進行一次有意義的感恩教育活動,以此增進師生家校之間的情感,促進文明禮貌校風的形成,共同構建我們的和諧校園。
三、組織工作:
成立常莊完全小學校園感恩節活動組委會
主任:杜善坤
副主任:栗光峰、孫文升
成員:劉來法、常月芳、李方全、付天壯、尋麗嬌
四、活動時間:20*年11月16日――12月16日
五、活動內容(十個“一”系列活動)
1、發起倡議(利用紅領巾廣播向全校師生)
2、一次主題班會
時間:11月中旬。各年級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圍繞感恩主題,按照學生特點,組織一次關于親情、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具體內容可自行安排。
或討論或演講或講述,尤其是對父母、對親人、對老師、對朋友的感激之情。提示:用比較大的美術字在黑板寫上活動主題名。(11月27日最后一節課)
3、一次主題黑板報(全校性活動)
感恩節前夕,以班級為單位圍繞感恩主題,出一期黑板報。(11月16日前)
4、一首歌曲(全校性)
感恩節活動期間,教師教學《感恩的心》及手語,學校廣播室利用課間時間播放活動主題曲《感恩的心》。(12月16日舉行班級手語比賽)
5、一封信(全校性)
每個學生給父母或施恩于己的人,寫一封感恩的信,力求真實生動,事跡感人。(各班挑選三篇優秀的感恩的信,于11月底交少先隊大隊部參加校級評選。)
5、一枚感恩節卡片。
學生自制一枚感恩節卡片,送給有恩于自己的人。(征集時間:12月16日)
6、為父母洗一次腳活動。
要有家長簽字和對于此事的意見,學生要有相關的日記。(12月下旬考查)
7、一次感恩自然的環保教育
環境是我們賴于生存的條件,讓我們以感恩的心與自然共存。各班開展“爭做校園環保小衛士”的活動。(要求各班產生校園環保的志愿者,12月1日)
8、一次感恩故事會活動(全校性活動)
每位同學針對自己的感恩經歷寫一篇親情小故事,由班主任推選本班一個最感人、最值得推廣的感恩故事,參加以校為單位的故事會活動,(在12月第一個星期的星期四選定一教室進行比賽。)推選參加全校“感動校園十佳學生”的評選活動。評選材料由班主任于12月中旬前交至大隊部,評委另定。
9、感恩我們身邊的一切。
凳子和課桌每天陪伴著我們,見證了我們點點滴滴的進步,見證了我們的喜怒哀樂,讓我們給我們的桌子、凳子做一次美容吧!(高年級可以幫助低年級,以此感恩自己低年級的老師,每周的星期二、四)
10、一次以班級為單位家校互動活動。
增進家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了解、互動以至情感的升華,把親情感恩教育深入校園、帶進教室。最終,把感恩化作學習的動力。家長、學生、老師共同參與,傾心交流,真情表白。(截止12月20日完成,并形成匯報材料)
六、總結與表彰
舉行常莊完全小學首屆校園感恩節總結會暨“感動校園十佳學生”頒獎大會。具體時間另定。
七、要求
1、各班參照本方案,結合本班實際,明確活動內容,分工負責,落實到人,使各項活動扎實有效開展。
2、活動期間,學校校將組織人員到各班檢查活動開展情況。
3、活動結束,各班要及時做好總結,報送大隊部,將此次活動所有材料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