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車間配電房事故應急預案
動力車間配電房事故應急預案
變電所一旦發生故障,直接影響著椏溪生產中心的生產能力,為了在發生事故后能盡快處理,恢復送電?,F制定出椏溪生產中心變電所各類故障判斷和應急處理方案。
一、處理故障的原則
1、故障處理及事故搶修,要遵循“先通后復”的原則。有備用設備,首先考慮先投備用,采用簡便、易行、正確、可行的方案,沉著、冷靜、迅速、果斷地進行處理和事故搶修,以最快的速度設法先行送電。然后通知有關部門再修復或更換故障設備,恢復正常運行狀態。
2、故障處理及事故搶修,由當班班長或管理員任事故搶修總指揮,其余人員則任組員,服從指揮。指揮長在處理事故前應簡要向組員說明搶修方案,其余人員有不同見解,可當場提出,指揮長可適當考慮。
二、故障判斷的一般方法步驟
1、一般方法:
各變電所值班人員根據指示儀表、燈光顯示、事故報告單,以及設備巡視、外觀等情況,綜合分析判斷。
2、一般步驟
⑴、根據斷路器的位置指示燈,確定是哪臺斷路器跳閘。
⑵、根據繼電保護裝置動作指示燈顯示,或信號繼電器的掉牌及事故報告單確定是哪個設備的哪套保護動作。
⑶、根據事故報告單及繼電保護范圍,推判出故障范圍,明確是所內故障,還是所外故障。
⑷、結合設備外觀檢查情況,確定故障設備是否需要退出,否則投入備用設備。
三、常見故障的應急處理方案
1、饋線自動跳閘、且重合成功
如果變電所某饋線開關跳閘且重合成功時,可按以下順序進行:
1.1確認跳閘斷路器及各種信號。
⑴、確認哪臺開關跳閘。
⑵、確認開關跳閘時間。
⑶、確認跳閘斷路器,哪個保護動作,重合閘是否啟動,短路電流。
1.2復歸其它信號。
1.3巡視相關設備,并將有關情況做好記錄。
1.4按有關規定及時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跳閘記錄。
2、饋線自動跳閘且重合失敗(或重合閘未啟動):
2.1確認跳閘斷路器及各種信號。
⑴、確認哪臺開關跳閘。
⑵、確認開關跳閘時間。
⑶、確認跳閘斷路器,哪個保護動作,重合閘是否啟動,短路電流。
2.2依據信號提示及故障電流,以及設備巡視情況,正確迅速判斷是所內故障,還是所外故障,并及時向供電調度和段生產調度匯報。
2.3如果是所外故障,要做好隨時投運送電的各項準備工作,嚴格執行電調命令,認真監視儀表。
2.4如果是所內一次設備故障,依據相關規定,根據其具體實際情況,做出具體的臨時處理方案,方可實施,對有備用設備而事故難于一時處理,應首先考慮撤除事故設備,而投入備用設備,盡快恢復供電。
2.5如果是所內二次設備故障,且一時難于處理或難于查找的故障,撤除原故障設備以及相關的保護,投入備用系統及相應保護,迅速恢復供電。
2.6恢復送電后,巡視設備,并將有關情況做好記錄。
2.7向段生產調度部門匯報有關情況。
3、饋線斷路器故障應急措施
饋線斷路器,拒動或誤動。
3.1檢查相關二次設備,保護、信號回路是否正常,有無短接和接地現象。
3.2檢查直流系統,電壓是否穩定正常,絕緣是否良好,有無接地現象。
3.3確認在開關動作時,是否誤操作,或操作正確時線路是否有故障。
3.4在3.1、3.2、3.3均正常情況下,方可認為是斷路器故障。
3.5在短時不能排除故障情況下,向生產調度部門申請,并經生產調度部門同意后,方可撤除故障斷路器及相關設備和保護裝置,并拔掉相應保險,則若有備用設備,投送另一條備用斷路器及保護,輔助設備改變運行方式,迅速恢復供電。
3.6送電后,巡視設備,并將有關情況做好記錄。
3.7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事故情況。
4、主變斷路器故障應急措施
4.1根據命令合上主變斷路器時,發現燒毀合閘線圈、合閘保險甚至擊穿保險底座,造成直流接地,給出直流接地信號。
4.2操作機構裝置異常,不能準確合閘。
4.3如果發生以上兩種情況,應立即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并申請改變運行方式,經生產調度部門同意后,按有關倒閘作業程序撤除事故斷路器和保護裝置,并拔掉相應的保險。在投送另一臺主變及斷路器之前,必須檢查其保護裝置和相應的保險是否良好后,嚴格按供電調度命令和倒閘程序進行倒閘,盡快恢復送電。
5、饋線隔離開關的事故應急處理
5.1接觸部分過熱、發熱、發紅、熔焊現象時應及時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停電后臨時處理。
5.2饋線隔離開關在引線處燒斷,應及時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事故概況,同意后,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用同型號(或載流量相同)的導線將燒斷的接通,并盡快送電。等有停電點時再更換整個引線。
5.3饋線隔離開關電動操作失靈,將盤上轉換開關打至單獨位,操作機構箱開關打至手動位,進行手動操作,并將具體情況匯報生產調度部門,在停電時進行相應處理。
5.4隔離開關瓷柱破損、裂紋、放電嚴重,爆炸時,根據設備具體情況,若放電不嚴重時,可暫時不停電,必須加強巡視、觀察。并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做好隨時搶修的準備,等有停電點,進行更換處理,若放電嚴重造成直接接地,必須向生產調度部門說明情況,同意后,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將爆炸瓷柱拆除掉。并將兩引線按規定連接在一起、盡快供電。加強巡視、觀察等有停電點時再更換、恢復正常運行。
6、并補電容補償裝置故障。
6.1并補電容保護動作,各種信號顯示正常,向供電調度匯報具體情況,若不是裝置本身原因造成跳閘則立即投入并補,若是裝置本身原因造成跳閘則向供電調度申請經供電調度同意后,撤除并補裝置,并根據信號顯示,查找原因并處理。
6.2并補電容裝置電容擊穿、電容器燒損或放電線圈二次線燒斷。應及時向供電調度匯報,撤除并補裝置,在不影響供電的前提下,進行更換處理,并向生產調度部門匯報情況。
7、高壓室硬母線支持絕緣子擊穿
7.1高壓室內支持絕緣子因表面臟污、裂紋,釉質老化等,使絕緣降低引起絕緣件閃絡,若是輕微放電、閃絡,應對其表面進行清掃或涂以快干型有機硅樹脂。以提高其絕緣水平,然后,經供電調度同意下可強送,并加強設備巡視、觀察。
7.2如果母線支持瓷瓶因誤操作或因潮濕,濕閃嚴重燒傷或者爆炸,應在不影響母線與接地部分之間安全距離的條件下,拆掉其嚴重燒傷或爆炸的絕緣件,盡快恢復送電,加強巡視等有停電點,再安裝支持瓷瓶,恢復正常運行狀態。
7.3如果室內隔離開關支持瓷瓶嚴重燒傷或爆炸時,在不影響開關帶電部分與接地距離的條件下,應砸掉嚴重燒傷絕緣件,用手動使開關良好接觸,恢復送電。等到條件許可后再申請停電處理。并加強巡視。
7.4無論哪種原因,必須向供電調度和段生產調度如實匯報,隨時保持聯系。
8、直流系統故障
8.1蓄電池組故障:
應首先將蓄電池組退出運行,利用充電機獨立向直流母線供電。值班人員必須向生產調度部門說明情況,迅速查明原因,進行相應處理,然后立即將蓄電池組投入,恢復正常浮充狀態。在此期間,值班人員加強巡視、檢測,并了解清楚,此時為不正常運行狀態,一旦發生交流失壓,則各種信號無法顯示,故障打印無法進行。若出現變電所近點短路,造成直流母線電壓過低,開關拒動,值班人員應迅速采用手動,將饋線開關斷開。
8.2交流自用電系統故障或失壓:
交流自用電系統故障或失壓,硅整流充電裝置將失去電源而無法工作,則此時無法向蓄電池充電,由蓄電池組完全承擔直流母線上的負荷,值班人員應通過調節蓄電池電壓調節手柄位置,來維持直流母線水平。
9線路事故處理:
9.1線路跳閘,運行人員應立即把詳細情況查明,報告上級調度和運行負責人,包括:斷路器是否重合、線路是否有電壓、動作的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等;
9.2詳細檢查本所有關線路的一次設備有無明顯的故障跡象;
9.3如斷路器三相跳閘后,線路仍有電壓,則要注意防止長線路引起的末端電壓升高,必要時申請調度斷開對側斷路器。
9.4兩端跳閘重合不成功的試送電操作,應按調度員的命令執行。試送時應停用重合閘。
10變壓器事故處理:
10.1變壓器跳閘后若引起其他變壓器超負荷時,應盡快投入備用變壓器或在規定時間內降低負荷;
10.2根據繼電保護的動作情況及外部現象判斷故障原因,在未查明原因并消除故障之前,不得送電;
10.3當發現變壓器運行狀態異常,例如:內部有爆裂聲、溫度不正常且不斷上升、油枕或防爆管噴油、油位嚴重下降、油化驗嚴重超標、套管有嚴重破損和放電現象等時,應申請停電進行處理。
11電氣誤操作事故處理:
11.1萬一發生了錯誤操作,必須保持冷靜,盡快搶救人員和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
11.2錯誤合上斷路器,應立即將其斷開,錯誤斷開的斷路器,應按實際情況重新合上或按調度命令合上;
11.3帶負荷誤合隔離開關,嚴禁重新拉開,必須先斷開與此隔離開關直接相連的斷路器;帶負荷誤拉隔離開關,在相連的斷路器斷開前,不得重新合上。
11.4誤合接地刀閘,應立即重新拉開。
12變壓器著火
運行人員應立即將廠用電切至備用電源,嚴格按照事故狀態保廠用電的措施執行;嚴格按照值長的調度執行:汽機打閘,發電機解列,斷開發電機出口斷路器,通知一期網控拉開著火主變壓器的高壓側主開關(情況允許時應盡可能先向調度報告),拉開著火變壓器高低側隔離刀閘,拉開發電機出線PT,斷開二次開關;斷開著火變壓器高壓側PT二次開關,將10KV廠用工作電源開關解備,斷開勵磁系統開關,事后立即匯報調度,并作好記錄,運行監盤人員密切關注汽機、鍋爐、電氣各參數,保證機組安全停機,如有異常立即回報值長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對著火變壓器進行撲火:
12.1對變壓器局部火勢較小部位,可以用1211、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12.2若油溢在變壓器頂蓋上著火時,則打開變壓器下部事故放油油閥,將油排至事故油池,使變壓器油面低于火面。若是變壓器內部故障著火時,則不能放油,以防發生嚴重爆炸。
12.3在變壓器放油時必須防止將油排入電纜溝內。變壓器引入電纜溝的電纜,在穿越電纜溝墻壁處所的孔洞必須嚴密封堵,蓋板必須完整嚴密無縫。
12.4變壓器油流到地面著火時,可用干砂子滅火。
12.5根據火勢情況及性質動用變壓器周圍的消防器材。
四、安全
1、一切作業必須有供電調度命令,嚴禁無令操作,臆測行事。
2、一切作業均應做好安全措施,確保人生安全和設備正常運行。
3、在作業過程中,若發現危機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應果斷中斷作業后,方可向供電調度匯報。
4、在設備異常情況下,值班人員應加強設備巡視,認真細致的監視各類儀表,及信號顯示,若發現新問題及時匯報、及時處理。
動力車間配電部門
20**-3-25
篇2:某配電房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目的
為提高同心商貿城義烏市場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管公司)應對配電重大事故的處置能力,及時、科學、高效地組織事故應急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制訂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貴州省批發零售行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貴州同心置業有限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貴州同心商貿城置業有限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編制。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市管公司所轄區域內配電系統在使用、維護、檢驗檢測過程中,因配電設備、設施產生故障而引起的重大配電安全事故的處理。
1.4編制原則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統一領導、專業分工;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原則。
2組織機構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成立重大配電事故專項應急指揮部,下設搶險救災組、治安警衛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置組、專業技術組。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分局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應急管理工作日常事務。
2.1.1成立應急指揮部
指揮長:樓榮根
副指揮長:陳港
成員:韓連遠李忠錢
2.1.2成立應急專業組
①搶險救災組:
組長:保安部副隊長
成員:義務消防隊。
②疏散組:
組長:配電事故發生地負責人
成員:綜合管理辦公室、保安部、配電事故發生部門。
③治安警戒組:
組長:安全保衛負責人
成員:安全保衛室。
④后勤保障組:
組長: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人
成員:綜合管理辦公室。
⑤醫療救護組:
組長:財務負責人
成員:前臺人員。
⑥專業技術組:
組長:物管部負責人
成員:物管部成員
2.2組織機構職責
2.2.1應急指揮部成員職責
按照《貴州同心置業有限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中成員職責履行。
2.2.2專業組職責
①搶險救災組:負責配電事故預警信息的監測、預警與報告;負責配電事故的搶險工作撲救;
②治安警戒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控制區內交通,聯系區公安局和轄區派出所,負責配電事故現場及周邊的秩序維護,交通管制等警戒保衛任務;
③疏散組:負責現場員工的安全撤離和物資疏散工作。
④后勤保障組:負責事故救援中的生活、交通、通信保障。
⑤醫療救護組:負責配電事故中的傷員急救和入院治療等相關事宜。
⑥專業技術組:負責配電救援過程中工程、技術等方面的處理。
3預防預警機制
3.1事故預防
綜合管理辦公室加強對配電設備的巡查,監督重大危險源的整改落實。設備使用部門必須嚴格遵守配電設備安全使用和管理規定,對配電設備安全全面負責,主要履行以下職責:
3.1.1建立、完善配電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配電崗位安全操作程序;
3.1.2落實專人負責配電設備安全管理工作;
3.1.3定期分析配電設備安全運行狀況,發現隱患及時整改;
3.1.4配電設備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有效證件上崗。
3.2事故監測
3.2.1監測范圍
①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配電設備;
②易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的配電設備;
③發生事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配電設備。
3.2.2監測內容
①可能誘發配電設備安全的有關信息;
②尖端技術和重點場所的配電設備;
③應急設施、裝備的種類、數量、特性和分布情況;
④上級救援機構或鄰近地區可用的應急資源等;
⑤可能影響應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⑥應急力量的組成和分布情況。
4應急處置
4.1報警和接警
當配電設備發生重大事故后,事故發生部門或現場第一發現者應設法立即切斷電源。并在5分鐘內市管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告。報告形式可采取口頭報告、電話報告等。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信息來源、影響范圍、事件性質、事件發展趨勢和采取的措施等。當應急指揮部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確認事故狀態,并根據事故狀態積極開展先期處置工作。
4.2先期處置
事故發生初期,事故第一發現人或在崗人員,應最大限度地采取先期處理,同時向市管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
4.3啟動市管公司應急預案
當前期處置無法控制,事故(事件)進一步擴大,市管公司應急指揮部應立即向上級公司應急指揮部報告,經批準同意后啟動總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
現場處置措施:
①封鎖事故現場
嚴禁一切無關的人員、車輛和物品進入事故危險區,同時開辟應急救援人員、車輛及物資進出的安全通道,維持事故現場的社會治安和交通秩序。
②探測危險物資及控制危險源
根據發生事故的配電設備的結構、工藝特點以及所發生事故的類別,迅速開展必要的技術檢驗、檢測工作,確認危險物資的類型和特性,制定搶險救援的技術方案,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的擴大,消除事故危害和影響,并防止次生災害。
③搶救受害人員
及時、科學、有序地開展受害人員的現場搶救或者安全轉移,最大限度降低人員的傷亡、減少事故所造成的財產損失。
④清理事故現場
針對事故對人體、設備、設施、環境已經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采取相應技術措施進行事故后期處理,防止危害的繼續和環境的污染。
4.4啟動總公司級應急救援預案
當事故(事件)達到《同心置業商貿城置業有限公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Ⅳ級(藍色)或以上響應級別時,由市管公司應急指揮部向上級應急指揮部報告,經批準同意后立即啟動公司級預案。同時向黔西縣政府請求提供援助和支持。
4.5應急救援結束
當事態得到控制,確認無次生、衍生事故時,現場指揮部報上級公司應急指揮部批準同意后,宣布應急救援結束。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理
5.1.1事故救援結束后,技術專業組應立即對配電設備進行搶修,并對嚴重損毀、無維修價值的配電設備設施向應急指揮部提出報廢報告。
5.1.2事故救援結束后,應盡快恢復正常工作。
5.2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發生后,應急指揮辦公室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調查,并提出調查處理報告。
6應急保障
6.1搶險救援
由義務消防隊、綜合管理辦公室員工組成應急救援保障組,負責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6.2后勤保障
由綜合管理辦公室、物管部、營運部等部門負責事故救援中的后勤保障。
6.2.1通信信息
由市管公司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
a)建立跨部門、多手段、有線和無線相結合的反應快速的應急通信系統。
b)建立突發事件信息情報員,收集突發事件信息并即時向指揮部和上級報告。
6.2.2運輸保障
由市管公司辦公室負責:
a)配電事故發生后,及時對事故現場實行道路交通管制,開設應急救援、物資運輸安全通道,為應急提供運輸保障,并由落實車輛,確保應急救援需要。
b)道路設施受損時,綜合管理辦公室要迅速組織力量進行搶修,盡快恢復和保持道路通暢。
6.2.3物資保障
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
a)按配電設備事故應急救援的所需物資,儲備相應物資,確保應急救援所需物資、器材和生活用品的應急供應。
b)配備必要的現場搶險裝備,建立現場應急搶險裝備信息庫,落實裝備型號、數量、種類、性能和存放位置,并進行級維護保養和適時更新。
6.3醫療保障
由財務、人力資源部負責
配電事故發生后,提供必要的醫療救護保障。
6.4治安警衛保障
由安全保衛部負責
a)配電事故發生后,迅速趕赴現場實行安全警戒和治安管制,加強對重點人群的保護。
b)設立警戒區和警戒哨,維持秩序,必要時及時疏散受災群眾。
c)制定應急方案,包括警力集結、布控方案、值勤方式和行動措施,并組織實施。
6.5技術保障
由物管部和安全保衛擔任
負責配電事故發生后,設備、工程搶險救災任務的技術處理和科學論證。
7宣傳、培訓和演練
7.1宣傳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充分重用市管公司各種宣傳工具對員工進行自防自救、《配電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告知員工。
7.2培訓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時常對專業搶險救援隊伍進行應急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處置能力。
7.3演練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本預案進行演練,檢驗預案的可靠性。
8附則
8.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由市管公司物管部負責制定和解釋。當機構調整、人員變動后,由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更新,修訂后報同心置業有限公司審批,由市管公司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備案。
8.2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9附錄
9.1配電重大事故應急指揮部通訊錄
9.2配電重大事故應急組織機構
9.3低壓配電室險情安全疏散通道圖
篇3:某配電房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確保單位、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預防重大環保、安全事故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根據本公司企業特點,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責任”的原則,制定《配電房應急預案》。
(二)、編制說明
該預案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宣布啟動,但發生突發火災情況,該預案自然啟動。
(三)、事故應急職責及分工
1、職責及分工
1.1現場應急自救組織
發生電氣火災時,火災現場成立應急自救小組,其人員構成一般為:值班電工、地勤、機修、調度、等。
1.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組織火災現場的應急搶險,處臵出現的緊急情況;與生產部、實驗室和地勤班長保持聯系,報告災情,執行救災指令等。
(2)當班電工:是現場應急搶險的主要執行者。組織和指揮火災現場的應急自救,負責向生產部、實驗室和地勤班長報告情況。
(3)其他成員:服從安排,聽從指揮,積極參加應急搶險,發現險情及時報告。
(四)、應急處理原則
1.加強運行控制,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2.及時發現火災等險情及時自救
3.最大限度減少火災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五)、事故特征
1.危險性分析
變電站電氣設施繁多,用電量大,極易發生電氣火災。一旦發生火災,容易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甚至造成大面積停電,引發一系列重、特大事故發生。
2.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火災初始階段,附近地點往往能聞到燒焦東西的糊味,繼而可能看到煙氣。一般地,突然聞到燒焦東西的糊味時,應引起可能要發生火災的警覺;煙是最明顯的火災征兆,看見煙,意味著情況可能非常危險。
(六)應急處臵
1事故應急處臵程序
事故一旦發生,現場負責人應保持冷靜,現場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應當保持頭腦清醒,迅速報警,并迅速采取以下救護措施:(1)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組織撲救,并迅速向調度報警,同時向其它值班領導報告。(2)現場迅速成立應急自救小組,啟動相應的應急措施,組織開展滅火搶險和自救行動。如果事態難以控制,應迅速拔打119向消防隊請求增援。(3)在自救行動中,應急人員與生產技術部、安環部和車間領導保持聯系,隨時報告災情變化和自救進展,貫徹指揮部救災命令,引導救援人員赴事故地點救災。
2現場應急處臵措施
(1)火災發生的初期,現場人員應抓住滅火有利時機,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立即采取措施全力撲救,將火災消滅在初始階段或控制住火勢。
(2)斷電滅火,電力線路或電氣設備發生火災,如果沒有及時切斷電源,撲救人員身體或所持器械可能觸及帶電部分而造成觸電事故。因此發生火災后,應該沉著果斷,設法切斷電源,然后組織撲救。應該特別強調的是,在沒有切斷電源時千萬不能用水沖澆,而要用砂子或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
(3)火災撲救人員在撲救火災時,應當加強自身防護,盡量穿戴好防護用品,現場有條件的尤其不可忘記戴防毒面具,防止再發生中毒事故。對于搶救出的中毒者,應及時將其轉移在空氣新鮮的地方,然后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4)滅火撲救應按照“先控后滅”的程序,先采取措施控制火勢漫延,然后撲滅、消除火源,防止事故擴大。
(5)當現場滅火條件不具備或滅火無效時,在救援人員未趕到現場之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3報警
3.1報警電話:119
4注意事項
(1)火災發生后,由于受潮或煙熏,開關設備絕緣強度降低,因此拉閘時應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操作。
(2)先斷開負載斷路器,后拉開隔離開關。
(3)切斷電源的地點要選擇恰當,防止切斷電源后影響火災的撲救。
(4)變壓器油閃點大都在130~140℃之間,有較大的危害性。如果只是容器外面局部著火,而設備沒有受到損壞時,可用干粉滅火器帶電滅火。如果火勢較大,應先切斷起火設備和受威脅設備的電源,然后用干粉、水撲救。
(5)要防止著火油料流入電纜溝內。如果燃燒的油流入電纜溝而順溝蔓延時,溝內的油火只能用干粉、沙子等覆蓋撲滅,不宜用水噴射,防止火勢擴散。
(6)滅火時,滅火器和帶電體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同時滅火后要注意通風。
5、預防措施
5.1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檢查消防設施如消防栓、消防桶、滅火器等,確保設施有效。
5.2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經常對現場進行安全檢查排除隱患。
5.3安全專職負責組織消防知識教育、消防反事故學習,確保各級人員熟悉消防知識,加強員工消防意識,做到防患于未然。
6、觸電救護應急預案
㈠、對人體的危害
電傷:指電流對人體外部造成局部傷害,如電流引起人體外部的燒傷;電擊傷: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破壞人體心臟,肺部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動作,及至危及生命;電損傷人體的變化:細胞內離子失衡,導致肌肉收縮、麻木,在高電壓下肌肉強烈收縮,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臨床表現:全身情況:神志清楚,機體抽搐麻木,有電灼傷;神志不清楚,休克狀態,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況,電弧灼、焦化、碳化。
㈡、觸電急救:
a)緊急處臵:迅速拉開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觸電狀態;b)就地搶救:輕微觸電者:神志清楚,觸電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應使觸電者應地安靜、舒適地躺下來,并注意觀察;中度觸電者:有知覺且呼吸和心臟跳動還正常,瞳孔不放光,對光反應存在,血壓無明顯變化,此時,應使觸電者平臥,四周不要圍人,使空氣流通,衣服解開,以利呼吸;重度觸電者:觸電者有假死現象。呼吸時快時慢,長短不一,深度不等,貼心聽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脈膊,證明心臟停止跳動,此時應馬上不停地進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擠壓,搶救工作不能間斷,動作應準確無誤。c)觸電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與心臟復蘇方法。
③、燒傷救護應急預案
熱力燒傷包括火、開水、蒸汽、電弧等。化學灼傷一般是強酸或堿等。
㈠、對人體的危害:皮膚或皮下組織燒壞,嚴重時導致死亡。㈡、化學灼傷分類:淺一度(紅斑);淺二度(水泡型);深二度;
㈢、燒傷的急救:
a)迅速移去熱力對身體的傷害,采取用水冷卻表面的方法。若是強酸或堿等化學灼傷,應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時間一般為20—30分鐘;b)用濕紗布包好創面;c)燒傷嚴重,可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臟復蘇法;
注意:燒傷病人應盡量不喝水或喝少許鹽水,注意創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