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變更管理制度

變更管理制度

2024-08-03 閱讀 2909

變更管理制度

文件編號:BGS―Z―12―03

1、目的

為加強各類變更的管理,降低和控制變更帶來的風險,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于我公司各設備、電氣等設施、人員和工藝變更的管理。

3、職責和權限

設備技術動力科負責審查工藝條件(還包括材料、材質、壓力等級)和工藝規程的變更、申請(包括生產設施的新建)、組織工藝變更危險源的辨識,進行風險評價,并采取管理措施,達到審查及時、準確,了解分析生產技術的數據和狀態,確保設備變更,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或規范,保證生產工藝的穩定。負責分管設備(包括特種設備、動力設備)及其附屬變更申請的批復(包括生產設施的新建),組織設備變更,危險源的辨識,并進行風險評價和采取管理措施,確保設備變更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可規范,保證設備及其附屬設施變更后的安全運行。

生產科負責各類儀表計量器具及其附屬設施變更申請的批復(包括生產設施的新建)組織設備變更危險源的辨識,進行風險評價和采取管理措施,確保設備變更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或規范,保證儀表和計量器具變更后的安全運行。

行政辦公室負責全公司各級人員變更的管理(包括新進人員),組織人員的各類培訓和人才儲備,確保人員安置的到位和適宜,杜絕患有禁忌癥的人員從事相關禁忌作業。

4、各類變更程序

4.1各類變更要遵循科學性、安全性、先進性、合理性的原則,變更內容要有相關論證證據,杜絕隨意變更。

4.2在變更發生時,由所在部門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或科室批準后(或由主管科室直接提出),報分管副總審批。

4.3有變更時,要依據實際情況,由主管科室部署“變更通知單”、“人員變動通知單”或聘文。經分管廠長批準后下發“變更通知單”要有變更人及批準人簽字。

4.4發生變更后,各主管部門組織變更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確保變更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或規范,保證設備及其附屬設施變更后的安全運行,必要時,重大危險造成較大以上風險的變更時要制定評檢的方案。

4.5各主管研究后加強變更后的管理,必須建立變更臺帳,對變更及時記錄,組織對變更后的效果和安全性進行評檢和查證,必要時由生產副總組織各生產職能科室參加。

5、變更后相關文件的變更

5.1發生變更后涉及到受控文件需更改時,應由文件更改建議人或建議部門草寫《文件更改通知單》,說明更改原因,對重要的更改(如重要技術文件),還應用有必要的依據資料。

5.2文件更改的審批應由該文件審批部門或領導進行。

5.3文件更改批準時,由對口部門文件管理員向受控文件持有部門(人)發放文件變更通知,文件持有人或使用單位的文件管理人員負責發放記錄實施更改。對于一個單位有多份相同受控文件時,可以對該單位只發放一份文件變更通知單,但該單位必須保證本單位所有受控文件均得到更改。

5.4當同一份有多處更改時,可以采用模真方式更改,由文件對口管理部門更改。文件持有人負責將原文件進行銷毀進行登記,并填寫更改記錄。

5.5各類文件變更及時準確,要確保變更后文件的有效性。

篇2:社會團體成立變更注銷審批制度

一、責任單位

珠暉區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

二、責任人

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股股長和分管局領導

三、權力運行依據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1998年國務院令第250號)。

四、審批權限

審批社會團體的成立、變更和注銷。

五、審批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3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準確反映其特征。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六、申報材料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七、辦理程序及時限

(一)申請成立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準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申請籌備成立社團發起人提交相關資料后,60日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籌備的決定,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團的登記申請及有關文件后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并登記。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準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準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備案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二)變更登記

社會團體的登記事項、備案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變更備案。

社會團體修改章程,應當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三)注銷登記

社會團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后,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注銷備案:

1、完成社會團體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2、自行解散的

3、分立、合并的

4、由于其他原因終止的

社會團體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及其他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間,社會團體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辦理注銷登記,應當提交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業務主管單位的審查文件和清算報告書。

登記管理機關準予注銷登記的,發給注銷證明文件,收繳該社會團體的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八、監督檢查

綜合運用明察暗訪、專項檢查、綜合檢查、個案調查及跟蹤問效等手段,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履行職責、依法行政、完成任務、開展管理服務的工作效率、效果進行監督檢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九、責任追究

對不抓制度落實、不認真執行制度、違反行政權力運行規定或不按照行政自由栽量權標準行使的行為,都要依紀依法嚴格追究責任,保證行政權力合法、公正行使。

篇3:土建工程設計變更制度

土建工程設計變更制度

1.應盡量減少施工中的設計變更與簽證,如若不可避免,按本制度執行。

2.各現場專業工程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把好工程質量關,并努力降低工程造價。在工程開工前,仔細研究圖紙,并組織圖紙會審,將施工圖中出現的問題提前解決,對工程圖紙不齊全的部分,需及時督促設計單位補充、修改圖紙。

3.工程設計變更的具體經辦人是項目部經理,具體負責與使用單位、設計單位、施工承包單位聯系,并負責分發設計變更通知單。

4.所有設計變更必須有文字記載,禁止口頭承諾。特殊情況下,可以先口頭承諾,事后必須在

5日內補辦完設計變更通知單。

5.設計院以郵寄、傳真等方式的設計變更資料,由項目部第一經手人負責簽收并報送項目經理。

6.項目經理審核、簽字確認后轉發專業工程師組織實施。

7.各專業工程師在接到設計變更資料后應當天分發到施工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并監督實施。

8.設計變更的內容完成后三天內由分管的專業工程師填寫執行結果,并報送項目經理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