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校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和措施

學校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和措施

2024-08-03 閱讀 5933

學校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

20**―20**年

為了預防、控制學生常見病、多發病的發生,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工作計劃如下:

1、營養不良和肥胖

營養不良將導致學生生長發育障礙,而肥胖是高血壓、高血脂癥、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的誘發因素之一。這兩種疾病均與日常飲食關系密切,幫助學生改掉偏食習慣,做到熱量和營養素的合理搭配。

2、近視眼的預防

輕度近視即應引起注意,盡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則上講,患近視眼后,應在眼科醫生驗光之后,配戴合適的矯正眼鏡,使視物清晰,減輕視覺疲勞。學校要加強宣傳力度,及早預防:①不在暗處及行進的車船上看書,不要躺著看書,堅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檢查視力。②閱讀寫字時,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勢要端正、眼睛離桌面的距離應保持在33厘米左右。③在看電視時,應保持室內一定的亮度,人距電視2.5-3米左右,并最好不超過半小時就休息10分鐘。④看書學習1小時之后,可眺望遠方的綠色花草樹木。⑤

不要戴別人的眼鏡,以免對眼睛造成損害。

3、沙眼

沙眼是由沙眼依原體感染引起的,給學生介紹預防沙眼的知識,教育學生不要用臟手揉眼睛,不要與別人共用毛巾、臉盆。如發現學生眼睛紅腫、流淚、有異物感、眼屎多等現象,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4、紅眼病

做好宣傳工作,紅眼病好發于夏秋季。預防要避免與病人接觸,若接觸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臉盆等應個人專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一旦發現紅眼病人,立即隔離治療。

5、預防齲齒

教育學生保持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刷牙,方法要正確,飯后漱口;交替選用各種牙膏刷牙;合理飲食,少吃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期檢查。

6、預防蛔蟲、蟯蟲病

做好以下幾點宣傳教育工作:(1)飯前便后要洗手。(2)不吸吮手指及咬指甲。

(3)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4)不喝生水。

7、艾滋病的防治

(1)、加強對艾滋病基本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常識,增強學生防范艾滋病的意識。

(2)、做好輿論宣傳,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科技、體育活動,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學生遠離艾滋病的傳播渠道,珍艾生命,著眼未來。抓住“12.1世界艾滋病”日的時機,集中時間開展艾滋病宣傳,對艾滋病危害性的認識,提高自覺抵御艾滋病各種傳播渠道的能力。

(3)、組織學生積極參加防治艾滋病的活動。

(4)、開展艾滋病知識培訓,提高其知曉率,達到健康促進的引導。

(5)、加強學校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行為動態,發現不良行為給予應對性施教和幫助。

(6)、對HIV/AIDS子女不歧視,入學實行優惠政策。

(7)、通過墻報、櫥窗、標語、橫幅、宣傳牌等各種手段,廣泛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8、一般外傷后的處理

(1)按住傷口靠心臟的一端適當加壓包扎可心止血;

(2)用涼開水或鹽水洗凈創傷面;

(3)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貼上創可貼;

(4)如扭傷,24小時內不可揉捏、按摩,應冷敷。

篇2:中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治療制度

中學學生常見病、傳染病預防和治療制度

一、為全面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加強對學生中常見病和學校中傳染病的預防和防治工作,不斷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特制定本制度。

二、上好健康教育課,并結合季節發病特點,開設衛生宣傳講座、專欄,提高學生講衛生的自覺性,增強預防意識。

三、每學期集體對學生普服腸道驅蟲藥一次,每年普服一次長效磺油丸,隨時與防疫站保持聯系,有預防流感、流腦等級別能夠的預防針、劑、藥。

四、統一發滅鼠藥,搞好滅鼠工作,搞好撲滅蚊蠅工作,加強飲食飲水衛生管理,嚴防食物中毒與食源性疾病爆發流行。

五、加強對學生中常見病的重點防治,定期做好近視眼、沙眼、寄生蟲、齲齒、結核、脊柱彎曲、肝炎、神經衰弱的調查、監測和防治。

六、一旦發現有傳染病的可疑病人,馬上與班主任取得聯系,隔離觀察,并及時轉送醫院治療。同時,采用藥物噴灑、紫外線照射、醋熏法對寢室進行消毒,發現有傳染病流行趨勢時,采用藥物滴鼻或熬大鍋中藥等進行預防,同時,立即與防疫站取得聯系。

七、加強衛生宣傳,普及衛生知識,使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八、加強師生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九、每年給師生有計劃地接種兩次(乙腦、流腦)疫苗,并根據流行病多發季節隨時進行預防。

十、如發現有患傳染病的師生,應及時隔離、治療,病上報衛生防疫部門。

十一、搞好環境衛生,消滅傳染源,減少疾病的傳播。

篇3:學校常見病預防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構建和完善我校防治常見病、多發病工作的長效管理和應急管理機制,全面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治原則,使防治工作科學、規范、有序、高效地運轉,切實保障我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原則

充分發揮防控領導小組的作用,校長親自指揮,從講科學、講政治、講穩定的高度,認識常見病防控的重要性,加強對各項預防措施的落實,并認真檢查監督,扎實有效的開展工作。

三、工作要求

全體教師和學生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常見病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和統一指揮,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將工作做到實處。班主任要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宣傳教育本班學生講究衛生,保持校園和公共區域的環境,及時清理教室,服從大局,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履行請假手續,輔導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現抵觸情緒。

四、工作細則

(一)成立學校防控常見病、傳染病、多發病領導小組。

(二)利用多種形式加強防控常見病的宣傳工作。

充分利用科普宣傳材料,板報,櫥窗等宣傳常見病的預防知識,使全體師生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常見病防治工作,正確認識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預防各類常見病的傳播。既高度重視,又不能盲目恐慌,樹立必勝信心。

(三)認真落實預防常見病的各項措施:

1、教室、辦公室要經常通風換氣。

2、圖書室、閱覽室等公共場所要做到通風換氣和5‰的84液擦拭桌面和地面。

3、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掩住口鼻。

(四)加強校園管理:

1、門衛要做好門檢工作,對外來人員進行檢測。

2、常見病、多發病高發期,根據需要,每天對學生進行體溫檢測,此項工作由班主任老師完成并進行登記,衛生室派專人檢查。

3、做好學生晨檢工作,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凡發熱在38、5℃以上或有流感癥狀者,應立即隔離患者,并及時通知家長,接回去醫院治療,痊愈后持醫生診斷證明(無傳染性)方可復課。

4、按要求做好對發病學生的情況調查工作,并登記造冊。

5、加強值班,實行24小時值班制,保障通訊暢通。發現有傳染性疾病及時向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疾病防控機構報告。

(五)增強師生健康體質,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1、加強體育鍛煉,多做戶外活動(課間操、體育課、課外活動及課間休息)。

2、根據氣溫變化,提醒學生及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3、合理配餐,加強營養及維生素的攝入。

4、盡量減少*,盡量避免去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