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程學院關于課程表編排的規定

工程學院關于課程表編排的規定

2024-08-03 閱讀 4624

工程學院關于課程表編排的規定

課程表是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環節,是學校組織、實施和檢查教學過程的依據。為穩定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有序地進行,對課程表的編排做如下規定:

第一條課程表編排的原則與依據

課程表的編排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和遵循教學規律的原則,強化教學質量意識,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注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在具體安排課程時,應從課程的性質、類型和特點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健康、接受能力的情形,根據教室和實驗室等教學設施設備的類型、容量等實際;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適當考慮教師的合理要求,科學統籌、合理安排、精心編制,使課程表的課時分布合理,師生配置合理、教學資源組合合理,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教學運行系統的優化。

課程表的編排要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直接依據,體現人才培養方案的各種要素。課程表中的課程及其學時數務必與教學計劃相符。如確需變動的,應在制定開課計劃前做好調整教學計劃的申請及報批手續,批準后方可編排課程表。

第二條開課計劃的制定

開課計劃是編排課程表的前提。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二級學院制定開課計劃,明確教學任務,合理安排任課教師。每位教師每學期承擔的授課任務,原則上每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周課時不超過16節。新上崗的教師第一學年上課周課時不超過12節。

第三條課程編排的要求

(一)各教學單位均按照教務處指導方式進行課程表的編排。

(二)各類課程的排課順序:全校性公共課程、專業必修課、實驗課、專業選修課。有關的開課單位在排課時應密切聯系、加強合作。各類專業選修課應在排課工作前確定實際開課的教學班數量和教學班人數。

(三)為充分利用教室等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學時的課程應采用半學期制(即前半學期每周4節,后半學期每周2節或前半學期每周2節,后半學期每周4節)或單雙周制(單周4節雙周2節或單周2節雙周4節)。

(四)公共體育課程一般不安排在上午1、2節。如確需安排的,體育課后不再安排其他室內課程教學。

(五)任課教師要服從教學管理部門對課程授課時間地點的具體安排。如有特殊要求的,應在課程表編定前向所在專業、二級學院提出申請。相關專業、二級學院對任課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認真研究,在符合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適當予以考慮;不能解決的,任課教師應該服從安排。凡課程表制定后原則上不得變動或調整。

第四條排課流程

(一)教務處負責布置課程表編排工作任務。

(二)二級學院須核準各年級、各專業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中個別課程的教學安排若需調整,應填寫《泉州信息工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審批表》,經二級學院分管領導簽字蓋章后,報教務處審批。

(三)二級學院制定開課計劃,確定教學任務,遴選、確定專業任課教師;并與通識教育中心或其他學院溝通確定排本學院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任課教師。

(四)通識教育中心編排公共課程課表之后,交給各二級學院。

(五)各二級學院安排各學院課程表編排、校對,統一報教務處匯總形成全校課程總表。

第五條課程表的公布

課程表正式公布后,原則上不再變動。如情況特殊,確需調整的,須經二級學院審核同意,并報教務處批準。課程表一經確定,任課教師不得擅自隨意更改上課時間和地點,嚴禁擅自調課、停課,違者按《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理。

第六條任課教師因故短期內不能按課程表上課的,應填寫調課申請單,專業課程報二級學院審批,送教務處備案;公共課程經教研室所在二級學院(中心)審批,送教務處、學生所在二級學院備案。

篇2:中學班主任課程培訓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啟動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的通知》和《海南省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瓊教師【*】23號)的文件精神,為促進我校班主任整體素質和學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按教育廳關于組織中小學班主任參加培訓考試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訓目標

1.通過校本班主任培訓,建立班主任崗位培訓制度和舉行班主任培訓考試

2.通過專題講座和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全體受訓者的綜合素質,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論和要求,提高班級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3.通過團隊輔導技術和個人咨詢技術的學習,初步掌握中學生心理和思想教育的新方式、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

二、培訓對象

男50歲以下,女45歲以下的全體教師。

三、培訓與內容

1.班主任工作基本規范及政策法規

2.班級管理

3.班級活動設計與組織

4.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6.教師素質與班主任工作藝術

7.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

8.團隊輔導技術

9.個人咨詢技術

四、培訓時間和地點

1.時間:

2.地點:本校

五、評估考核

參加培訓的老師要按國家與省有關規定完成30個學時的必修課程培訓,并參加9月份省組織的統一考試。

篇3:工程學院關于課程表編排的規定

工程學院關于課程表編排的規定

課程表是實施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環節,是學校組織、實施和檢查教學過程的依據。為穩定教學秩序,保證教學工作有序地進行,對課程表的編排做如下規定:

第一條課程表編排的原則與依據

課程表的編排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和遵循教學規律的原則,強化教學質量意識,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注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在具體安排課程時,應從課程的性質、類型和特點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健康、接受能力的情形,根據教室和實驗室等教學設施設備的類型、容量等實際;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適當考慮教師的合理要求,科學統籌、合理安排、精心編制,使課程表的課時分布合理,師生配置合理、教學資源組合合理,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達到教學運行系統的優化。

課程表的編排要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為直接依據,體現人才培養方案的各種要素。課程表中的課程及其學時數務必與教學計劃相符。如確需變動的,應在制定開課計劃前做好調整教學計劃的申請及報批手續,批準后方可編排課程表。

第二條開課計劃的制定

開課計劃是編排課程表的前提。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二級學院制定開課計劃,明確教學任務,合理安排任課教師。每位教師每學期承擔的授課任務,原則上每位教師承擔教學任務周課時不超過16節。新上崗的教師第一學年上課周課時不超過12節。

第三條課程編排的要求

(一)各教學單位均按照教務處指導方式進行課程表的編排。

(二)各類課程的排課順序:全校性公共課程、專業必修課、實驗課、專業選修課。有關的開課單位在排課時應密切聯系、加強合作。各類專業選修課應在排課工作前確定實際開課的教學班數量和教學班人數。

(三)為充分利用教室等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3學時的課程應采用半學期制(即前半學期每周4節,后半學期每周2節或前半學期每周2節,后半學期每周4節)或單雙周制(單周4節雙周2節或單周2節雙周4節)。

(四)公共體育課程一般不安排在上午1、2節。如確需安排的,體育課后不再安排其他室內課程教學。

(五)任課教師要服從教學管理部門對課程授課時間地點的具體安排。如有特殊要求的,應在課程表編定前向所在專業、二級學院提出申請。相關專業、二級學院對任課教師提出的要求應認真研究,在符合教學原則和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適當予以考慮;不能解決的,任課教師應該服從安排。凡課程表制定后原則上不得變動或調整。

第四條排課流程

(一)教務處負責布置課程表編排工作任務。

(二)二級學院須核準各年級、各專業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中個別課程的教學安排若需調整,應填寫《泉州信息工程學院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審批表》,經二級學院分管領導簽字蓋章后,報教務處審批。

(三)二級學院制定開課計劃,確定教學任務,遴選、確定專業任課教師;并與通識教育中心或其他學院溝通確定排本學院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任課教師。

(四)通識教育中心編排公共課程課表之后,交給各二級學院。

(五)各二級學院安排各學院課程表編排、校對,統一報教務處匯總形成全校課程總表。

第五條課程表的公布

課程表正式公布后,原則上不再變動。如情況特殊,確需調整的,須經二級學院審核同意,并報教務處批準。課程表一經確定,任課教師不得擅自隨意更改上課時間和地點,嚴禁擅自調課、停課,違者按《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教學事故認定和處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理。

第六條任課教師因故短期內不能按課程表上課的,應填寫調課申請單,專業課程報二級學院審批,送教務處備案;公共課程經教研室所在二級學院(中心)審批,送教務處、學生所在二級學院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