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章程
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授予學士學位條例實施辦法》以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并設立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下稱委員會)。
第二條委員會的工作宗旨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學位政策和法規,規范學位授予行為,保證學位授予質量,指導本科生的培養;為學院制定學位與學科建設管理的政策提供咨詢意見。
第三條學位評定工作堅持依法評定、民主評定、公開評定及科學評定的原則。
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委員會由5至7人組成,任期三年。委員會設立主任1人,副主任1人。成員由院長、副院長、符合條件的處室負責人、系(部)負責人和專業教師組成。參加委員會的教師應當從本院講師以上人員中遴選,其中至少有半數以上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
第五條委員會的職責是:
1.參與制定、修改學院學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
2.根據學位條例的規定,審定授予學士學位的專業名稱;
3.審查、提交擬授予學士學位的學生名單和對爭議事項提出處理意見。
4.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名單;
5.撤銷因違反規定而獲得的學士學位;
6.研究和處理學士學位授予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六條委員會組成人員可以在任期內變更。委員在任期內因退休、辭職、離職或工作崗位變動等原因而無法履行職責,由學院提出更換人選,報院長辦公會議通過。
第三章議事程序
第七條委員會實行例會制,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如遇特殊情況,由主任決定召開臨時會議。
委員會秘書應在例會召開前,提前2個工作日向全體委員通知會議的時間和地點,并將會議議題和有關材料送達各位委員。
第八條委員會由主任,或者由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受理議案。
下列主體可以向委員會提出議案:
(一)各專業;
(二)2名以上委員聯名;
(三)學位評定委員會秘書。
第九條委員會處理議案的程序是:負責受理議案的主任、副主任在收到議案的5個工作日內,指定有關單位或委員對所提交的議案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負責人應及時向主任、副主任做出書面匯報;主任、副主任根據調查結果作出是否提交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會議討論的決定;對無須提交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的事項,主任做出處理并簽署意見后,指定有關專業或專人向議案提出主體通報或解釋。
第十條委員會開會時,如果需要有關單位負責人或個人列席時,由主任指定,并由委員會秘書通知。列席人員只對委員會提出的問題做出說明和答復,不具有表決權。
第十一條委員會的各類工作會議由該委員會主任召集。工作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參加,一般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會議決議須經過半數以上到會委員的同意方能生效。
第十二條委員會的決議,應當提交院長辦公會議決定或批準的,由委員會提交。不屬于院長辦公會議決定范圍之內的,以《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公告》的方式公布,由主任審核簽發。
第四章工作紀律
第十三條委員會委員應按時參加會議,確實不能到會者,應履行請假手續;在一個任期內累計3次無故不參加會議者,取消委員資格。
第十四條委員會委員應自覺維護委員會的權威和聲譽,嚴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經授權,不得泄露會議討論的內容。
第十五條委員會討論的議題如果涉及委員本人利益時,該委員應自行回避。
第十六條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校紀、校規和本章程的規定,不得徇私舞弊,濫用職權。
第十七條對違反本章程規定的委員,情節輕微的,由主任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由主任提請院長辦公會議取消其委員資格。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章程由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修改本章程,須經委員會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委員審議通過,報院長辦公會議批準。
第二十條本章程由院長辦公會議批準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篇2: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章程
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授予學士學位條例實施辦法》以及泉州信息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章程并設立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下稱委員會)。
第二條委員會的工作宗旨是: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學位政策和法規,規范學位授予行為,保證學位授予質量,指導本科生的培養;為學院制定學位與學科建設管理的政策提供咨詢意見。
第三條學位評定工作堅持依法評定、民主評定、公開評定及科學評定的原則。
第二章組織機構與職責
第四條委員會由5至7人組成,任期三年。委員會設立主任1人,副主任1人。成員由院長、副院長、符合條件的處室負責人、系(部)負責人和專業教師組成。參加委員會的教師應當從本院講師以上人員中遴選,其中至少有半數以上副教授或相當職稱以上的專家。
第五條委員會的職責是:
1.參與制定、修改學院學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
2.根據學位條例的規定,審定授予學士學位的專業名稱;
3.審查、提交擬授予學士學位的學生名單和對爭議事項提出處理意見。
4.審查通過學士學位獲得者名單;
5.撤銷因違反規定而獲得的學士學位;
6.研究和處理學士學位授予工作中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六條委員會組成人員可以在任期內變更。委員在任期內因退休、辭職、離職或工作崗位變動等原因而無法履行職責,由學院提出更換人選,報院長辦公會議通過。
第三章議事程序
第七條委員會實行例會制,每學期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如遇特殊情況,由主任決定召開臨時會議。
委員會秘書應在例會召開前,提前2個工作日向全體委員通知會議的時間和地點,并將會議議題和有關材料送達各位委員。
第八條委員會由主任,或者由主任委托的副主任受理議案。
下列主體可以向委員會提出議案:
(一)各專業;
(二)2名以上委員聯名;
(三)學位評定委員會秘書。
第九條委員會處理議案的程序是:負責受理議案的主任、副主任在收到議案的5個工作日內,指定有關單位或委員對所提交的議案進行調查;調查結束后,負責人應及時向主任、副主任做出書面匯報;主任、副主任根據調查結果作出是否提交學位評定分委員會會議討論的決定;對無須提交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的事項,主任做出處理并簽署意見后,指定有關專業或專人向議案提出主體通報或解釋。
第十條委員會開會時,如果需要有關單位負責人或個人列席時,由主任指定,并由委員會秘書通知。列席人員只對委員會提出的問題做出說明和答復,不具有表決權。
第十一條委員會的各類工作會議由該委員會主任召集。工作會議必須有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員參加,一般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會議決議須經過半數以上到會委員的同意方能生效。
第十二條委員會的決議,應當提交院長辦公會議決定或批準的,由委員會提交。不屬于院長辦公會議決定范圍之內的,以《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公告》的方式公布,由主任審核簽發。
第四章工作紀律
第十三條委員會委員應按時參加會議,確實不能到會者,應履行請假手續;在一個任期內累計3次無故不參加會議者,取消委員資格。
第十四條委員會委員應自覺維護委員會的權威和聲譽,嚴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經授權,不得泄露會議討論的內容。
第十五條委員會討論的議題如果涉及委員本人利益時,該委員應自行回避。
第十六條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不得違反法律、法規、校紀、校規和本章程的規定,不得徇私舞弊,濫用職權。
第十七條對違反本章程規定的委員,情節輕微的,由主任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由主任提請院長辦公會議取消其委員資格。
第五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章程由學士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修改本章程,須經委員會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委員審議通過,報院長辦公會議批準。
第二十條本章程由院長辦公會議批準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