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木材購銷合同書
原木木材購銷合同書
供貨方(簡稱甲方):
購貨方(簡稱乙方):
甲方在景谷縣扶貧辦宣明林場購買到一片按樹原木第10林班共4小班,第16林班共3小班11小班,采伐總面積約973畝,樹種為按樹原木。甲方需要采伐35000立方米,乙方愿意購買,經雙方協商,達成如下原木木材購銷合同書:
一、樹種、規格、等級、數量:
1、甲方于20**年10月30日到20**年10月30日止,供給乙方按樹原木35000立方米。
2、甲方按乙方提供的制材規格,即從1米―4.2米長,尾經4公分以上的按樹原木全部制材并按同種規格碼方,全部銷售給乙方,不再賣給第三者。
3、木材皮要剝光,枝節也要削平,兩頭鋸口要平直,頭尾不能破損,造材時必須按乙方規定的規格制材。宜短則制短材,不能方材短制,宜短留長,3米以上材要從第二節起制材,集材歸堆要分別材種按頭尾同向不能直立倒亂放。
二、供貨時間、地點、方式:
甲方須把所采伐的木材送到乙方指定存貨場后交給乙方,檢尺方法按雙碼檢量,滿尺進位。
三、結算方式:
乙方必須預交木材款定金200萬元給甲方,并于20**年12月10日存到甲方賬戶,甲方每購滿200立方米木材應立即付清貨款給甲方。如乙方遲延付清貨款給甲方,甲方可以單方解除本合同。
四、違約責任
1.乙方未按甲方通知的時間和數量供貨,影響甲方工程施工,造成經濟損失的由乙方承擔;
2.乙方所供應木材出現尺寸偏差或彎曲,不能用于工程施工,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的由乙方承擔;
3,甲方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付款,給乙方造成經濟損失的,由甲方承擔責任.
五、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爭議,由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按下列第2種方式解決:
1.提交仲裁委員會仲裁;
2.依法向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六、本合同自簽訂日起生效。合同一式兩份,供、需雙方各執一份。
供方:(蓋章)
需方:(蓋章)
年月日
篇2:木材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方案
為更好地保護和合理利用我區森林資源,嚴厲打擊違法經營加工木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四川省綠化條例》及其它林業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務
嚴格按照《*省木材經營加工管理辦法》等規定,對
我區木材市場清理全面清理整頓,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規范我區木材市場。
二、建立工作機構
木材市場的清理工作關系到我區林業建設、生態安全、生態文明發展全局,任務量大。為切實加大我區木材市場清理整頓的工作力度,成立木材市場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指導、督促我區木材市場清理工作。木材市場清理工作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林政資源股,負責木材市場清理的日常工作,辦公室成員:
三、建立清理隊伍
木材市場清理任務重,涉及面廣,清理難度大。為保障我區木材市場清理工作的有序進行,特成立清理小組。清理小組成員:
四、清理時間安排
1、*年1-3月對全區木材市場進行摸底,各林業站上報轄區范圍內的木材經營加工戶及基本情況。
2、*年4月組織隊伍,進行相關業務培訓。
3、*年5-12月對全區木材市場進行全面清理。
4、*年5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5、*年6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6、*年7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7、*年8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8、*年9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9、*年10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10、*年11月對*片區木材市場進行清理。
11、*年12月對清理情況進行全面匯總。
五、管理制度及經費落實
為保障清理工作的圓滿完成。清理小組每月上報清理情況到領導小組辦公室。對清理任務完成好的進行相應的獎勵,對弄虛作假、隱瞞不報的進行處罰。在清理過程產生的費用實行實報實銷,出差補助10元/天。
篇3:楚雄自治州木材經營加工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木材經營加工管理秩序,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云南省森林條例》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州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州行政區域內從事木材經營加工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木材,是指原木、鋸材、木片及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的制品或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國家和省保護名錄,法律、法規確定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野生植物及其制品。
本辦法所稱的木材經營,是指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從事收購、銷售木材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木材加工,是指以機械或者人工方法將木材制成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木材市場,是指設立木材儲運、交易、中轉的場所。
第四條州、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行政區內森林資源狀況、年森林采伐限額和木材供給能力及市場需求預測,編制木材經營加工業發展規劃,科學合理規劃木材經營加工業布局、規模和數量。
縣市人民政府木材經營加工業發展規劃報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發改、財政、工信委、建設、規劃、商務、工商、稅務等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能職責配合做好木材經營加工管理的相關工作。
第二章木材經營加工管理
第五條木材經營加工實行許可證管理制度:
(一)從事木材經營加工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取得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后,持許可證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有關登記,方可從事木材經營加工活動;
(二)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實行一廠一證(含一企一證或者一戶一證),取得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嚴格按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規定的范圍開展木材經營加工活動;
(三)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不得出租、出借和轉讓。
第六條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批制度:
(一)膠合板、刨花板、單板、纖維板等木材精深加工項目和年消耗木材3000立方米以上的初級加工項目(含單獨申辦的經營項目),由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報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或者按規定報省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木質家具與木制品加工項目和年消耗木材3000立方米以下初級木材加工項目(含單獨申辦的經營項目),按照全州木材經營加工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由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報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七條申請辦理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本地木材經營加工產業規劃;
(二)有與其經營加工規模相適應的固定場所和設施;
(三)有與其經營加工規模相適應的流動資金;
(四)有與其經營加工規模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和木材檢驗員;
(五)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前款(二)至(四)項規定的量化標準,由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州人民政府同意后根據不同時期行業發展水平制定和調整。
第八條申請辦理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應當向所在地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作的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申請表;
(二)申請人基本帳戶所在的金融機構開具的資金證明;
(三)合法的經營場所證明;
(四)申請人或者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
(五)木材檢驗人員(不少于兩人)資格證明及勞動關系證明;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
(七)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材料。
木材精深加工項目和年消耗木材3000立方米以上的初級加工項目,還應當提交項目立項批準文件及有資質的單位作出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第九條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3年,期滿繼續經營的,應當申請換發新證。
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實行年度審驗制度。木材經營加工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每年2月底以前到原發證機關進行許可證審驗。申請換發新證的,應當通過以往年度的審驗;未經審驗或者審驗不合格的,不得繼續經營,且不予換發新證。
第十條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的審驗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正副本原件;
(二)上年度木材經營加工情況;
(三)木材原料收購、產品銷售或者經營臺帳。
原發證機關為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還應當先報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
第十一條一年內連續6個月未正常從事木材經營加工業務,或者一年內有違法經營、加工木材行為情節嚴重的,不予審驗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
第十二條木材經營加工企業選址和建設應當符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不得在生態公益林區、森林旅游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境內設置木材經營加工企業。
限制發展以野生的國際、國家和云南省珍貴樹木、重點保護植物為原料的經營加工企業。特殊情況在本州行政區域內經營加工從國外進口或者國內合法來源的上述野生珍貴樹木和保護植物的,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報省林業廳或者國家林業局辦理相關經營加工許可證。
第十三條年消耗木材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木材加工企業,應當建立與消耗木材相適應的原料林基地。
第十四條從事木材經營加工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建立原料收購、產品銷售或者經營臺帳,收購木材時應當向供貨商索取合法來源證明,并保存備查,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十五條木材經營加工單位變更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經營場所、經濟性質、經營范圍的,應當向原審核、批準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六條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經營加工無合法來源證明的木材,不得非法經營加工從疫區調進屬檢疫對象的木材。
第三章木材市場
第十七條設立木材市場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向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設立木材市場申請,經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并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報州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八條設立木材市場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選址符合城鄉建設規劃及專業規劃;
(二)符合規定的市場名稱;
(三)有可供使用的土地、資金和設施;
(四)有完善的安全、消防設施;
(五)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九條申請設立木材市場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立木材市場申請和可行性報告;
(二)房屋、土地權屬證明;
(三)標明市場方位和功能分區的平面圖;
(四)申請單位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或者申請人身份證明);
(五)城鄉規劃部門的意見;
(六)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木材市場主辦者應當接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檢查。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進駐市場從事經營活動應當取得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
第二十條市場遷移、合并、擴建、撤銷及其他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到原批準機關辦理變更或者注銷手續。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一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州、縣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機關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二十二條涂改、偽造、變造、轉讓、租借木材經營加工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三條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