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2024-08-03 閱讀 4586

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落實監管責任,規范監督管理,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合規經營,促進融資租賃行業規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融資租賃公司,是指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含金融租賃公司)。

  本辦法所稱融資租賃業務,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動。

  第三條 從事融資租賃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四條 鼓勵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在推動裝備制造業發展、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設備進出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章 經營規則

  第五條 融資租賃公司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全部業務:

  (一)融資租賃業務;

  (二)租賃業務;

  (三)與融資租賃和租賃業務相關的租賃物購買、殘值處理與維修、租賃交易咨詢、接受租賃保證金;

  (四)轉讓與受讓融資租賃或租賃資產;

  (五)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

  第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行為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七條 適用于融資租賃交易的租賃物為固定資產,另有規定的除外。

  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應當以權屬清晰、真實存在且能夠產生收益的租賃物為載體。融資租賃公司不得接受已設置抵押、權屬存在爭議、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財產或所有權存在瑕疵的財產作為租賃物。

  第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不得有下列業務或活動:

  (一)非法集資、吸收或變相吸收存款;

  (二)發放或受托發放貸款;

  (三)與其他融資租賃公司拆借或變相拆借資金;

  (四)通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私募投資基金融資或轉讓資產;

  (五)法律法規、銀保監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禁止開展的其他業務或活動。

  第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進口租賃物涉及配額、許可等管理的,由租賃物購買方或產權所有方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另有約定的除外。

  融資租賃公司經營業務過程中涉及外匯管理事項的,應當遵守國家外匯管理有關規定。

  第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完善以股東或股東(大)會、董事會(執行董事)、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等為主體的組織架構,明確職責分工,保證相互之間獨立運行、有效制衡,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激勵和約束機制。

  第十一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按照全面、審慎、有效、獨立原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障公司安全穩健運行。

  第十二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根據其組織架構、業務規模和復雜程度,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識別、控制和化解風險。

  第十三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其關聯交易應當遵循商業原則,獨立交易、定價公允,以不優于非關聯方同類交易的條件進行。

  融資租賃公司在對承租人為關聯企業的交易進行表決或決策時,與該關聯交易有關聯關系的人員應當回避。融資租賃公司的重大關聯交易應當經股東(大)會、董事會或其授權機構批準。

  融資租賃公司與其設立的控股子公司、項目公司之間的交易,不適用本辦法對關聯交易的監管要求。

  第十四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合法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

  第十五條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租賃物的權屬應當登記的,融資租賃公司須依法辦理相關登記手續。若租賃物不屬于需要登記的財產類別,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對租賃物的合法權益。

  第十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在簽訂融資租賃合同或明確融資租賃業務意向的前提下,按照承租人要求購置租賃物。特殊情況下需要提前購置租賃物的,應當與自身現有業務領域或業務規劃保持一致,且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和專業化經營水平相符。

  第十七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健全租賃物價值評估和定價體系,根據租賃物的價值、其他成本和合理利潤等確定租金水平。

  售后回租業務中,融資租賃公司對租賃物的買入價格應當有合理的、不違反會計準則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不得低值高買。

  第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重視租賃物的風險緩釋作用,密切監測租賃物價值對融資租賃債權的風險覆蓋水平,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

  第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租賃物未擔保余值管理,定期評估未擔保余值是否存在減值,及時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計提減值準備。

  第二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對租賃期限屆滿返還或因承租人違約而取回的租賃物的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租賃物處置制度和程序,降低租賃物持有期風險。

  第二十一條 融資租賃公司對轉租賃等形式的融資租賃資產應當分別管理,單獨建賬。轉租賃應當經出租人同意。

  第二十二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真實反映融資租賃資產轉讓和受讓業務的實質和風險狀況。

  第二十三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資產質量分類制度和準備金制度。在準確分類的基礎上及時足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第二十四條 融資租賃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可以向征信機構提供和查詢融資租賃相關信息。

  第二十五條 融資租賃公司和承租人應對與融資租賃業務有關的擔保、保險等事項進行充分約定,維護交易安全。

  第三章 監管指標

  第二十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和其他租賃資產比重不得低于總資產的60%。

  第二十七條 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資產總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8倍。風險資產總額按企業總資產減去現金、銀行存款和國債后的剩余資產確定。

  第二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開展的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不得超過凈資產的20%。

  第二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對重點承租人的管理,控制單一承租人及承租人為關聯方的業務比例,有效防范和分散經營風險。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遵守以下監管指標:

  (一)單一客戶融資集中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承租人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

  (二)單一集團客戶融資集中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集團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三)單一客戶關聯度。融資租賃公司對一個關聯方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

  (四)全部關聯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全部關聯方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五)單一股東關聯度。對單一股東及其全部關聯方的融資余額,不得超過該股東在融資租賃公司的出資額,且同時滿足本辦法對單一客戶關聯度的規定。

  銀保監會可以根據監管需要對上述指標作出調整。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銀保監會負責制定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經營和監督管理規則。

  第三十一條 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定促進本地區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融資租賃公司實施監督管理,處置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具體負責對本地區融資租賃公司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根據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規模、風險狀況、內控管理等情況,對融資租賃公司實施分類監管。

  第三十三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非現場監管制度,利用信息系統對融資租賃公司按期分析監測,重點相關指標偏高、潛在經營風險較大的公司。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于每年4月30日前向銀保監會報送上一年度本地區融資租賃公司發展情況以及監管情況。

  第三十四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現場檢查制度,對融資租賃公司的檢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措施:

  (一)進入融資租賃公司以及有關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詢問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要求其對有關檢查事項作出說明;

  (三)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銷毀、隱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資料,予以先行登記保存;

  (四)檢查相關信息系統。

  進行現場檢查,應當經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批準。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合法證件和檢查通知書。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文件、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或者隱瞞。

  第三十五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履行職責需要,可以與融資租賃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談話,要求其就融資租賃公司業務活動和風險管理的重大事項作出說明。

  第三十六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融資租賃公司重大風險事件預警、防范和處置機制,制定融資租賃公司重大風險事件應急預案。

  融資租賃公司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的,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及時處置。

  第三十七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融資租賃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法經營融資租賃業務行為信息庫,如實記錄相關違法行為信息;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向社會公示。

  第三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定期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和同級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報送信息資料。

  第三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下列事項發生后5個工作日內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重大關聯交易,重大待決訴訟、仲裁及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規定需要報送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四十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與有關部門建立監督管理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研究解決轄內融資租賃行業重大問題,加強監管聯動,形成監管合力。

  第四十一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按照監管要求和職責配備專職監管員,專職監管員的人數、能力要與被監管對象數量相匹配。

  第四十二條 融資租賃行業協會是融資租賃行業的自律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

  依法成立的融資租賃行業協會按照章程發揮溝通協調和行業自律作用,履行協調、維權、自律、服務職能,開展行業培訓、理論研究、糾紛調解等活動,配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引導融資租賃公司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穩健運行。

  第四十三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通過信息交叉比對、實地走訪、接受信訪投訴等方式,準確核查轄內融資租賃公司經營和風險狀況,按照經營風險、違法違規情形劃分為正常經營、非正常經營和違法違規經營等三類。

  第四十四條 正常經營類是指依法合規經營的融資租賃公司。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對正常經營類融資租賃公司按其注冊地審核營業執照、公司章程、股東名單、高級管理人員名單和簡歷、經審計的近兩年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規定的其他資料。

  對于接受并配合監管、在注冊地有經營場所且如實完整填報信息的企業,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在報銀保監會同意后及時納入監管名單。

  第四十五條 非正常經營類主要是指“失聯”和“空殼”等經營異常的融資租賃公司。

  “失聯”是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融資租賃公司:無法取得聯系;在企業登記住所實地排查無法找到;雖然可以聯系到企業工作人員,但其并不知情也不能聯系到企業實際控制人;連續3個月未按監管要求報送監管信息。

  “空殼”是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融資租賃公司:未依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并公示上一年度年度報告;近6個月監管信息顯示無經營;近6個月無納稅記錄或“零申報”;近6個月無社保繳納記錄。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督促非正常經營類企業整改。非正常經營類企業整改驗收合格的,可納入監管名單;拒絕整改或整改驗收不合格的,納入非正常經營名錄,勸導其申請變更企業名稱和業務范圍、自愿注銷。

  第四十六條 違法違規經營類是指經營行為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融資租賃公司。違法違規情節較輕且整改驗收合格的,可納入監管名單;整改驗收不合格或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依法處罰、取締或協調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第四十七條 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會商機制,嚴格控制融資租賃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的登記注冊。融資租賃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組織形式、公司住所或營業場所、注冊資本、調整股權結構等,應當事先與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有關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處罰;有關法律法規未作處罰規定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采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等監管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依照法律法規對融資租賃公司進行處罰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通報批評、責令改正、納入警示名單或違法失信名單等監管措施;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以及以其他形式非法集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省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本辦法制定本轄區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視監管實際情況,對租賃物范圍、特定行業的集中度和關聯度要求進行適當調整,并報銀保監會備案。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設立的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在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規定的過渡期內達到本辦法規定的各項要求,原則上過渡期不超過三年。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根據特定行業的實際情況,適當延長過渡期安排。

  第五十三條 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關聯方可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的規定予以認定。

  (二)重大關聯交易是指融資租賃公司與一個關聯方之間單筆交易金額占融資租賃公司凈資產5%以上,或者融資租賃公司與一個關聯方發生交易后融資租賃公司與該關聯方的交易余額占融資租賃公司凈資產10%以上的交易。

  第五十四條 本辦法由銀保監會負責解釋。

  第五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本辦法施行前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篇2:施工機械融資租賃方案

許多租賃公司業務人員在向用戶提供租賃方案時,往往是一個簡單的租金報價,在企業上不了解租賃的會計和稅收處理的情況下,這種間大的租賃報價會給人一種租賃融資就是高利貸,財務費用很高的錯誤印象。

如何根據承租企業的運作特點,盈利模式,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和一般設備的回收周期,設計出有針對性的融資租賃方案,是租賃公司業務人員的基本功。

假定一家大型國有施工企業希望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引進高壓泵車和水泥攪拌運輸車,根據了解,此類設備,在任務飽滿的情況下,設備回收周期2-3年,欠款情況也比較少,企業和項目都不錯,企業有加速設備折舊的潛在需求,有能力并希望增加企業的資產和負債,但沒有租賃的經驗,擔心租賃的成本太高,在這種情況下,租賃的專業人員應該詳細介紹租賃的會計和稅務處理的相關規定,許昌租賃的節稅功能。現針對這一用戶介紹一種租賃融資方案,供大家參考,搞好租賃營銷和項目融資,為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租賃融資服務。

一、公司介紹:

(略)

我公司為了更好地服務貴公司的發展,愿意利用融資租賃的經營平臺,為企業提供設備采購的融資租賃服務。

二、融資租賃業務功能介紹: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十四章的規定,“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件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租賃期滿,承租人可以根據合同的事先約定留購、續租或退租。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有如下好處:

1、減輕一次性支付巨額貨款的壓力

“所有并不重要,使用創造價值”。承租人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獲得設備使用權,可以用使用設備產生的現金流償還租金,租賃期滿可以廉價獲得租賃物的所有權。減輕施工企業項目施工前設備購置的資金壓力。

2、多渠道融資,保留銀行流動資金信貸額度

根據我國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租賃》規定,“融資租賃是指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租賃。所有權最終可能轉移,也可能不轉移。”

“經營租賃是指除融資租賃以外的其他租賃。”

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融資租賃,在資產核算和會計處理上被視作承租人的一種物權融資的負債行為,租賃物和應付租金記入承租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和應付租賃債務。承租人計提租賃資產的折舊。會計準則界定的經營租賃在資產核算和會計處理上被視作承租人接受了一種租賃物使用權的度讓行為,租賃物和應付租金不記入承租人的資產和負債。租賃資產記入出租人的經營租賃資產。

施工企業的原材料采購需要銀行的流動資金的支持,以工程項目的未來收益作支撐,利用租賃公司作為負債平臺,采用經營租賃方式承租設備,可以實現表外融資,減少設備貸款對銀行信貸的直接依賴,有利于保留足夠的流動資金的信貸額度和合理的企業負債比例。

3、匹配收入支出,獲取延遲納稅的好處

我國的相關稅法規定“納稅人以經營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符合獨立納稅人交易規則的租金可根據受益時間,均勻扣除。”

“納稅人以融資租賃方式從出租方取得固定資產,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規定提取折舊費用。融資租賃是指在實質上轉移與一項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的一種租賃。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租賃為融資租賃:

1、租賃期滿時,租賃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方;

2、租賃期為資產使用年限的大部分(75%以上);

3、租賃期內租賃最低付款額大于或基本等于租賃開始日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84號第五章第三十八條、三十九條,*年5月16日頒布)

“企業技術改造采取融資租賃方法租入的機器設備,折舊年限可按租賃期期限和國家規定的折舊年限孰短的原則確定,但最短折舊年限不短于三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工字[1996]41號,第四條第三款。1996年4月7日頒布)

施工企業利用融資租賃方式購置設備可以在三年內提取全部折舊用于還款,相當于實現了稅前還租。為企業增加了發展后勁。

三、租賃業務運作模式

租賃公司推出的以銀行的信貸資金和結算網絡優勢為主導,制造商和供應商的專業能力為支持,承租人的償債能力為前提,租賃公司的經營范圍和租賃的專業知識為借款平臺,廠租銀合作開展租賃設備保理模式,對開辟銀行設備信貸新渠道,控制信貸風險,促進設備流通,支持企業設備購置,提供了有益探索。

(一)融資租賃業務保理流程示意圖:

1洽談購買意向

9交貨售后服務

2申請租賃

提供融資或還租擔保10支付租金/銀行代收(2)設備/租賃債權

4簽訂租賃合同回購承諾

5支付保證金6簽訂購買合同8代理支付

11轉移租賃資產所有權

3評估項目籌措資金

7簽訂抵押貸款或

租賃債權保理合同

(二)租賃保理方案與流程說明

1、鑒于承租人要承擔償還租金的責任,供應商為維護自己的市場秩序,客戶選擇必須要有合理的負債比例和良好的償債能力。企業租賃融資后負債比例不得超過75%,如要超過,企業必須先新增權益資本,這是進行債權融資的前提,否則銀行和租賃公司都不可能提供融資。對企業確有支付能力,但又想保持合理負債,不增加權益資本,企業只能采取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經營租賃方式,通過租賃公司來融資。

2、鑒于租賃項目執行過程中需要控制的風險環節較多,租賃公司向銀行融資時,銀行除了會要求設備抵押、應收租賃債權質押外,還會要求提供融資擔保或由租賃公司轉讓租金償還連帶責任擔保受益權。或者由設備供應方提供租賃債權回購承諾。為降低供應商的回購風險,租賃公司將根據供應商的意見確定租期長段和租期內至少應回收的租金額。回購債權后,設備抵押解除,租賃公司將租賃債權和設備所有權轉讓給廠商。廠商在行使取回權時,為維護場商與客戶的關系,租賃公司可以自己的名義協助辦理。

3、租賃公司的租金定價和收益關鍵在于銀行對租賃公司的貸款條件和租賃公司承擔的償貸風險大小。

如果銀行接收租賃公司的租賃債權保理或設備抵押、擔保權益質押同意不對租賃公司進行追索,租賃公司可以按銀行提供的貸款利率計算租金(包括營業稅),僅向用戶收取一定的租賃服務手續費,向供應商收取一定的貿易傭金,其余進口增值稅、運保費、安裝費的相關費用均由承租人承擔或按購買合同的約定辦理。

如果承租人不能按時償還租金,銀行對要對租賃公司直接追償或在供貨方不能履行回購、租賃資產拍賣所得不足以抵償所欠租金的情況下對租賃公司有限追索,租賃公司除收取一定的租賃服務費和貿易傭金以外,一定要在銀行貸款利率基礎上加收一定的利差來計算租金。一般不會低于2-3%。租賃保證金一般不會低于供應商首付款的金額,保證金可作為欠租抵扣和抵扣最后幾期的相應租金。租賃計息日一般與租賃公司實際融資計息日相同

4、進口業務可由承租人確認同意委托公司辦理。承租人負責設備的技術和價格談判,公司負責支付條款等商務條款的談判并得到承租人的確認。購買合同中將注明如下條款:

?賣方清楚地知道合同項下的貨物是由承租人選擇指定,并由租賃公司根據承租人的意愿委托買方購買的。

?賣方同意對合同項下的設備質量、供貨和服務條款直接對承租人負責。

?承租人對賣方履行該合同中的違約行為,買方將把本合同賦予買方的索賠權力轉讓給承租人可以直接對賣方提出索賠,賣方將協助辦理,賣方對此轉讓不持任何異議。

(三)優勢互補,各方獲益

1、對于銀行來說,由于租賃公司擁有租賃物的所有權,租賃資產不屬于承租企業的破產財產,銀行通過保理租賃公司的租賃債權,接受租賃公司的租賃設備抵押,銀行的信貸資金有了一個比接受企業的設備抵押發放貸款更安全的資金配置渠道。同時保理的租賃資產不屬于企業破產財產,比一般應收債權更容易實現資產證券化或信托計劃,加速信貸資金的周轉。設備租賃債權保理融資,有利于銀行增加資產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同時由于銀行利用自己的信用信息和結算平臺,通過監管賬戶對資金的運用進行有效監管,對租賃債權進行保理,控制承租人債權償付能力,體現了優勢互補、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公平原則。銀行開展租賃債權保理、貨款及租金的代收代付、信托計劃發行,增加了中間業務,銀行收益結構改善,利潤增加。

2、對承租企業來說,企業有了一個不同于貸款的會計處理的融資方案,減少一次性支付的壓力,靈活的租金支付方式有利于企業均衡稅負。在整個設備有效使用期內,租賃融資比企業直接貸款融資更具優越性,企業理應承擔相應的財務費用和租賃服務費。在銀行貸款利率放開的情況下,銀行可以根據項目的風險自主確定利率,租賃保理融資,銀行對風險的控制手段增強了,銀行融資利率理應比傳統的設備抵押貸款利率更優惠。

3、對供應商來說,通過利用租賃公司的借款和租賃服務的平臺,滿足了客戶分期付款的需求,擴大了銷售,銷售款可以直接回流。廠商作為受益者,當承租人不能按期償還租金時,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承擔租賃債權的回購,廠商可以有效的控制回收設備的處置風險,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介入二手設備的租賃和銷售甚至可以獲得新的收益。

4、對租賃公司來說,租賃公司利用自己的經營范圍和租賃的專業知識,借用承租人的償債能力或制造商對債權回購的承諾,得到信用增級,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的負債資源,通過租賃應收債權的質押保理,取得銀行資金支持,成為承租人或制造商的融資平臺。由于租賃資產剝離于承租企業破產財產的法律規定、首付租金或租賃保證金被銀行控制支付、租賃債權又有廠商回購的承諾,使得銀行的租賃債權保理的安全性和租賃設備抵押變現的可能性大大增強,租賃公司作為一個財務安排中介,一手托三家,自身也可以獲取服務收益。

5、在上述方案的具體實施中,由于設備供應廠商和承租人以及租賃公司往往不在一地,為了解決銀行異地放款業務中,對廠商回購能力、承租企業還款能力、租賃公司的資金運用的風險控制問題,銀行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由于租賃公司開展業務沒有地域限制,按照保理業務的相關規定,租賃公司在保理銀行開設監管賬戶。可以做到對租賃公司資金運用的完全控制。

?承租人還款能力較強,就由承租企業的開戶銀行從事租賃債權保理業務。如果承租企業還款能力一般或經營業績好,但負債比例高,可以有制造廠商的開戶銀行接收租賃公司的租賃債權的租賃保理業務。如果租賃公司有一定的其他租賃資產的收益保障,廠商或承租企業有一家與租賃公司同在一家開戶,也可以由租賃公司的客戶銀行直接從事債權保理業務。收購租賃公司的租賃債權所用資金,由保理銀行提供債權保理變現資金,占用承租企業、制造廠商或租賃公司的貸款授信額度或總行單獨下達的保理額度。

?為控制債權回購承諾履行能力的風險,銀行應選擇占市場份額較大,具有品牌效應的設備制造廠商。要對回購廠商的設備質量、市場占有率,承租企業的還債能力,以及廠商過去設備銷售欠款周期和壞賬占銷售額的比率,租賃期限和稅前盈利能力進行綜合測算,確定制造商能承擔的回購能力和設備處置風險的能力,由制造商開戶銀行統一確定一個債權回購的限制額度和為廠商提供回購債權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的額度。

在“超越所有的滿足,分享使用的快樂”“所有比不重要,使用創造價值”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及我的情況下,設備租賃一定會成為客戶購置或的設備使用權的明智選擇。

租賃公司愿意與設備制造廠商、各商業銀行實現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動租賃債權保理融資業務的開展。以自己的租賃專業技能,誠心誠意地為承租人服務,為制造商服務,為銀行服務。

四、泵車融資租賃與貸款效果比較

(一)比較條件

租賃設備名稱:礎漿高壓泵車

設備購置成本:370萬人民幣

貸款期限:3年

設備折舊年限:8年,直線法,年12.5%。(不考慮殘值扣除)

貸款利率:3年期5.76%期(月)利率:5.76%/360x365/12=0.4866%

還款及計息方式:按月償還,等額還本(102,778元),余額計息

租賃期限:3年,租賃期滿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

設備折舊年限:按應付租金額在3年內直線法提取(不考慮殘值扣除)

租賃費率:3年期7.76%期(月)利率:7.76%/360x365/12=0.6556%

租賃手續費:購置成本的1.5%=5.55萬,簽約后一次性支付

還款及計息方式:按月償還,等額還本(102,778元),余額計息

余值留購款:購置成本的千分之三,11,100元

余值處置收入:假定企業工程項目施工完畢,按購置成本的65%獲得處置收益即:240.5萬元。

假定施工企業在未來的三年還款期內,租賃資產和企業的綜合效益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足夠還款。

為便于比較,假定是100%融資,實際業務中,租賃公司要收10―30%的保證金。

(二)比較原則

進行租賃與貸款的決策比較,要以自有資金的實際流出額為準。不僅要考慮還款期的現金支出,還要考慮稅務處理中的好處及租賃期滿設備的實際價值對企業帶來的損益。計算公式如下:

自有資金流出=還貸或還租額+處置損溢―扣稅好處

(三)比較結果

貸款與租賃融資資金流出比較表

貸款融資租賃租賃比貸款

還款總額4,033,077.704,148,758.20多115,680.50

本金支付3,700,000.003,700.000.000

利息支付333,077.70448,758.20**5,680.50

折舊提取1,387,500.003,700.000.000

節稅好處(457,875.00)(1,221,000.00)多763,125.00

手續費額055,500.00多55,500.00

余值留購011,100.00多11,100.00

流出合計3,575,202.702,994,358.20少580,844.50

處置收入(2,405,000.00)(2,405,000.00)0

賬面價值2,312,500.000少2,312,500.00

處置受益(9,250.00)(2,405,000.00)多2,312,500.00

合計3,565,952.70589,358,20少2,893,344.50

貸款購置:

本息支付總額為4,033,077.70元,提取折舊1,387,500元,獲得所得稅稅前扣除好處457,875元,自有資金實際付出額為3,575,202.70元。3年后,設備處置價值2,405,000元,賬面價值為2,312,500元,溢出9,250元。

租賃購置:

租金支付為4,148,758.20元,表面看,比貸款多支付115,680.50,但扣除提取折舊370萬,獲得所得稅稅前扣除好處1,221,000元,自有資金實際付出額2,927,758.20元。加上租賃手續費55,500元、余值購置費11,100元,仍比貸款實際少支付58,0844..50元。3年后,設備處置價值2,405,000元,賬面價值為0元,可獲處置收益2,405,000元。

(列表附后)

貸款現金流出表

期數計息本金利息本金本息合計折舊提取節稅現金流出

合計448,758.203,700,000.004,148,758.203,700,000.001,221,000.002,927,758.20

租賃

期數計息本金利息本金本息合計折舊提取節稅現金流出

合計448,758.203,700,000.004,148,758.203,700,000.001,221,000.002,927,758.20

顯然,在有足夠的稅前列支收入的前提下,融資租賃購置比貸款購置有很強的節稅功能,,減少納稅使企業采用融資購置的自有資金流出大大少于貸款購置。租賃融資不是高利貸,是一種匹配現金流,均衡稅負的融資理財機制。

上述方案,針對施工企業的擔心用租賃和貸款方式現金流出的對比,指出了租賃不是高利貸,是一種均衡稅負的融資方式,宣傳了租賃的好處,同時針對銀行的擔心設計出了賬戶監管,租賃債權保理,廠商回購、或由承租人提供擔保的融資模式解決了風險控制問題,提出了運作中的一些建議。整個方案是建立在合法、合規、合理、共贏的原則上,實現了銀行、租賃公司、廠商、施工企業優勢互補。

總之,租賃公司一定要針對客戶的運作特點,發現客戶的潛在需求,有著對性的宣傳租賃的好處,設計出合理的租賃方案,把租賃知識普及到用戶,把租賃市場越做越大。

屈延凱

*年5月22日

篇3: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落實監管責任,規范監督管理,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合規經營,促進融資租賃行業規范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融資租賃公司,是指從事融資租賃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含金融租賃公司)。

  本辦法所稱融資租賃業務,是指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動。

  第三條 從事融資租賃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平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第四條 鼓勵各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融資租賃公司在推動裝備制造業發展、企業技術升級改造、設備進出口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第二章 經營規則

  第五條 融資租賃公司可以經營下列部分或全部業務:

  (一)融資租賃業務;

  (二)租賃業務;

  (三)與融資租賃和租賃業務相關的租賃物購買、殘值處理與維修、租賃交易咨詢、接受租賃保證金;

  (四)轉讓與受讓融資租賃或租賃資產;

  (五)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

  第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行為必須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第七條 適用于融資租賃交易的租賃物為固定資產,另有規定的除外。

  融資租賃公司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應當以權屬清晰、真實存在且能夠產生收益的租賃物為載體。融資租賃公司不得接受已設置抵押、權屬存在爭議、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財產或所有權存在瑕疵的財產作為租賃物。

  第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不得有下列業務或活動:

  (一)非法集資、吸收或變相吸收存款;

  (二)發放或受托發放貸款;

  (三)與其他融資租賃公司拆借或變相拆借資金;

  (四)通過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私募投資基金融資或轉讓資產;

  (五)法律法規、銀保監會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禁止開展的其他業務或活動。

  第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進口租賃物涉及配額、許可等管理的,由租賃物購買方或產權所有方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另有約定的除外。

  融資租賃公司經營業務過程中涉及外匯管理事項的,應當遵守國家外匯管理有關規定。

  第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完善以股東或股東(大)會、董事會(執行董事)、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等為主體的組織架構,明確職責分工,保證相互之間獨立運行、有效制衡,形成科學高效的決策、激勵和約束機制。

  第十一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按照全面、審慎、有效、獨立原則,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障公司安全穩健運行。

  第十二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根據其組織架構、業務規模和復雜程度,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識別、控制和化解風險。

  第十三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其關聯交易應當遵循商業原則,獨立交易、定價公允,以不優于非關聯方同類交易的條件進行。

  融資租賃公司在對承租人為關聯企業的交易進行表決或決策時,與該關聯交易有關聯關系的人員應當回避。融資租賃公司的重大關聯交易應當經股東(大)會、董事會或其授權機構批準。

  融資租賃公司與其設立的控股子公司、項目公司之間的交易,不適用本辦法對關聯交易的監管要求。

  第十四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合法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

  第十五條 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租賃物的權屬應當登記的,融資租賃公司須依法辦理相關登記手續。若租賃物不屬于需要登記的財產類別,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對租賃物的合法權益。

  第十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在簽訂融資租賃合同或明確融資租賃業務意向的前提下,按照承租人要求購置租賃物。特殊情況下需要提前購置租賃物的,應當與自身現有業務領域或業務規劃保持一致,且與自身風險管理能力和專業化經營水平相符。

  第十七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健全租賃物價值評估和定價體系,根據租賃物的價值、其他成本和合理利潤等確定租金水平。

  售后回租業務中,融資租賃公司對租賃物的買入價格應當有合理的、不違反會計準則的定價依據作為參考,不得低值高買。

  第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重視租賃物的風險緩釋作用,密切監測租賃物價值對融資租賃債權的風險覆蓋水平,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

  第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租賃物未擔保余值管理,定期評估未擔保余值是否存在減值,及時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計提減值準備。

  第二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對租賃期限屆滿返還或因承租人違約而取回的租賃物的風險管理,建立完善的租賃物處置制度和程序,降低租賃物持有期風險。

  第二十一條 融資租賃公司對轉租賃等形式的融資租賃資產應當分別管理,單獨建賬。轉租賃應當經出租人同意。

  第二十二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嚴格按照會計準則等相關規定,真實反映融資租賃資產轉讓和受讓業務的實質和風險狀況。

  第二十三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資產質量分類制度和準備金制度。在準確分類的基礎上及時足額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準備,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第二十四條 融資租賃公司按照有關規定可以向征信機構提供和查詢融資租賃相關信息。

  第二十五條 融資租賃公司和承租人應對與融資租賃業務有關的擔保、保險等事項進行充分約定,維護交易安全。

  第三章 監管指標

  第二十六條 融資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和其他租賃資產比重不得低于總資產的60%。

  第二十七條 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資產總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8倍。風險資產總額按企業總資產減去現金、銀行存款和國債后的剩余資產確定。

  第二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開展的固定收益類證券投資業務,不得超過凈資產的20%。

  第二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加強對重點承租人的管理,控制單一承租人及承租人為關聯方的業務比例,有效防范和分散經營風險。融資租賃公司應當遵守以下監管指標:

  (一)單一客戶融資集中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承租人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

  (二)單一集團客戶融資集中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單一集團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三)單一客戶關聯度。融資租賃公司對一個關聯方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30%。

  (四)全部關聯度。融資租賃公司對全部關聯方的全部融資租賃業務余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

  (五)單一股東關聯度。對單一股東及其全部關聯方的融資余額,不得超過該股東在融資租賃公司的出資額,且同時滿足本辦法對單一客戶關聯度的規定。

  銀保監會可以根據監管需要對上述指標作出調整。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條 銀保監會負責制定融資租賃公司的業務經營和監督管理規則。

  第三十一條 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定促進本地區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對融資租賃公司實施監督管理,處置融資租賃公司風險。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具體負責對本地區融資租賃公司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根據融資租賃公司的經營規模、風險狀況、內控管理等情況,對融資租賃公司實施分類監管。

  第三十三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非現場監管制度,利用信息系統對融資租賃公司按期分析監測,重點相關指標偏高、潛在經營風險較大的公司。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于每年4月30日前向銀保監會報送上一年度本地區融資租賃公司發展情況以及監管情況。

  第三十四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現場檢查制度,對融資租賃公司的檢查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措施:

  (一)進入融資租賃公司以及有關場所進行現場檢查;

  (二)詢問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要求其對有關檢查事項作出說明;

  (三)查閱、復制有關文件資料,對可能被轉移、銷毀、隱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資料,予以先行登記保存;

  (四)檢查相關信息系統。

  進行現場檢查,應當經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批準。現場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合法證件和檢查通知書。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文件、資料,不得拒絕、阻礙或者隱瞞。

  第三十五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根據履行職責需要,可以與融資租賃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談話,要求其就融資租賃公司業務活動和風險管理的重大事項作出說明。

  第三十六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融資租賃公司重大風險事件預警、防范和處置機制,制定融資租賃公司重大風險事件應急預案。

  融資租賃公司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的,應當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及時處置。

  第三十七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建立融資租賃公司及其主要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法經營融資租賃業務行為信息庫,如實記錄相關違法行為信息;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向社會公示。

  第三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定期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和同級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報送信息資料。

  第三十九條 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建立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下列事項發生后5個工作日內向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報告:重大關聯交易,重大待決訴訟、仲裁及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規定需要報送的其他重大事項。

  第四十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與有關部門建立監督管理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研究解決轄內融資租賃行業重大問題,加強監管聯動,形成監管合力。

  第四十一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管隊伍建設,按照監管要求和職責配備專職監管員,專職監管員的人數、能力要與被監管對象數量相匹配。

  第四十二條 融資租賃行業協會是融資租賃行業的自律組織,是社會團體法人。

  依法成立的融資租賃行業協會按照章程發揮溝通協調和行業自律作用,履行協調、維權、自律、服務職能,開展行業培訓、理論研究、糾紛調解等活動,配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引導融資租賃公司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穩健運行。

  第四十三條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通過信息交叉比對、實地走訪、接受信訪投訴等方式,準確核查轄內融資租賃公司經營和風險狀況,按照經營風險、違法違規情形劃分為正常經營、非正常經營和違法違規經營等三類。

  第四十四條 正常經營類是指依法合規經營的融資租賃公司。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對正常經營類融資租賃公司按其注冊地審核營業執照、公司章程、股東名單、高級管理人員名單和簡歷、經審計的近兩年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規定的其他資料。

  對于接受并配合監管、在注冊地有經營場所且如實完整填報信息的企業,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在報銀保監會同意后及時納入監管名單。

  第四十五條 非正常經營類主要是指“失聯”和“空殼”等經營異常的融資租賃公司。

  “失聯”是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融資租賃公司:無法取得聯系;在企業登記住所實地排查無法找到;雖然可以聯系到企業工作人員,但其并不知情也不能聯系到企業實際控制人;連續3個月未按監管要求報送監管信息。

  “空殼”是指滿足以下條件之一的融資租賃公司:未依法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并公示上一年度年度報告;近6個月監管信息顯示無經營;近6個月無納稅記錄或“零申報”;近6個月無社保繳納記錄。

  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督促非正常經營類企業整改。非正常經營類企業整改驗收合格的,可納入監管名單;拒絕整改或整改驗收不合格的,納入非正常經營名錄,勸導其申請變更企業名稱和業務范圍、自愿注銷。

  第四十六條 違法違規經營類是指經營行為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融資租賃公司。違法違規情節較輕且整改驗收合格的,可納入監管名單;整改驗收不合格或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依法處罰、取締或協調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涉嫌違法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第四十七條 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要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會商機制,嚴格控制融資租賃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的登記注冊。融資租賃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組織形式、公司住所或營業場所、注冊資本、調整股權結構等,應當事先與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充分溝通,達成一致意見。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融資租賃公司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有關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給予處罰;有關法律法規未作處罰規定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采取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等監管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九條 依照法律法規對融資租賃公司進行處罰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根據具體情形對有關責任人員采取通報批評、責令改正、納入警示名單或違法失信名單等監管措施;法律法規有處罰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融資租賃公司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以及以其他形式非法集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省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本辦法制定本轄區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實施細則,視監管實際情況,對租賃物范圍、特定行業的集中度和關聯度要求進行適當調整,并報銀保監會備案。

  第五十二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設立的融資租賃公司,應當在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規定的過渡期內達到本辦法規定的各項要求,原則上過渡期不超過三年。省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可以根據特定行業的實際情況,適當延長過渡期安排。

  第五十三條 本辦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關聯方可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的規定予以認定。

  (二)重大關聯交易是指融資租賃公司與一個關聯方之間單筆交易金額占融資租賃公司凈資產5%以上,或者融資租賃公司與一個關聯方發生交易后融資租賃公司與該關聯方的交易余額占融資租賃公司凈資產10%以上的交易。

  第五十四條 本辦法由銀保監會負責解釋。

  第五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本辦法施行前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