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收據管理辦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收據管理辦法最新版
第一條為加強對收據的管理,保障合法收費,維護國家利益,保障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的合法利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收據,是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的規定,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集資、單位內部往來款、罰沒等非經營服務性收入,以及接受捐贈、贊助時使用的財政票據,包括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和專用收據、行政事業單位的一般收款收據、單位內部結算收據以及罰沒收據。
收據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財政、價格、審計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印刷、發放、使用、保存、銷毀收據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自治區財政部門是收據管理的主管機關,負責收據的印(監)制、發放、調配、核銷、稽查以及自治區本級收據的領核和使用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縣(市)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收據的領核、稽查和使用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收據由自治區財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收據的種類、名稱、式樣、規格、聯次、內容由自治區財政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財政票據管理規定制定;有特殊要求的專用收據(包括使用計算機開具的收據和委托銀行托收開具的收據)的式樣、規格、聯次、內容,由自治區財政部門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制定。
禁止私自印制、偽造、變造收據。
第六條收據必須套印自治區財政部門收據專用章或者監制章。收據專用章和監制章的形狀、規格、內容、印色由自治區財政部門統一規定。
印刷企業必須經自治區財政部門審查并取得《收據準印證》后方可承印收據。承印收據的印刷企業,必須按照自治區財政部門提供的式樣和批準的數量印制收據,保證收據的印刷質量、安全和及時供應,并建立健全印制收據的管理和保密制度。
第七條自治區直屬單位使用的收據,由自治區直屬單位持自治區財政部門核發的《收據領購證》直接向自治區財政部門領購。
設區的市、縣(市)、鄉(鎮)的財政部門領購收據的,直接向上一級財政部門領購。
設區的市、縣(市)、鄉(鎮)使用收據的單位,由其持同級財政部門核發的《收據領購證》直接向同級財政部門領購。
非自治區直屬單位,其收費收入納入自治區直接管理的收據發放具體辦法,由自治區財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八條收據的領購對象必須是具有獨立核算的會計單位,其所屬非獨立核算單位使用的收據,由會計單位財務主管部門統一向財政主管部門領購,并負責收據的保管、分發和集中核銷。
第九條收據領購實行分次限量領購和驗舊領新制度。使用收據的單位再次領購收據時,應當出示《收據領購證》,并提交前一次使用收據的冊數、號碼、收取資金數額等有關情況,經原發放的財政部門審核,確定使用收據的單位收取的資金已按規定上繳國庫或者同級財政專戶后,方能領購新的收據。
第十條辦理《收據領購證》時,需向財政部門報送單位證明和經辦人員《會計證》;屬于領購專用收據、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的,還須報送批準收費、設立基金、集資的文件和自治區財政部門發放的《征集基金許可證》。
第十一條核發收據只能收取成本費,不能收取成本費以外的其他費用。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接受贊助、捐贈和政府授權收取的資金、基金、附加、集資等各項收入,必須使用專用收據。
第十三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之間往來款,必須使用行政事業單位的一般收款收據。
上述單位的內部收款,必須使用單位內部結算收據。
第十四條實施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必須使用罰沒款收據。
第十五條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外的其他收費收入,必須分別使用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
第十六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中央單位使用的收據,財政部對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政部沒有規定的,必須使用本辦法規定的收據。
第十七條對不按照規定使用收據的,付款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付,財務部門不得報銷。
第十八條印制、發放收據的部門和使用收據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收據管理制度,做到專人、專庫(柜)管理。
第十九條使用整本收據前,應當先檢查有無缺聯、缺號。發現缺聯、缺號的,應當及時送原發放的財政部門依法處理。
第二十條遺失收據的,應當及時登報聲明作廢,并自遺失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報告原發放的財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使用收據的單位依法合并、分立、撤銷和收費項目被明令取消或者變更的,應當自合并、分立、撤銷、取消、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發放的財政部門辦理《收據領購證》的變更或者注銷手續。收費項目被明令取消的,對已領購但尚未使用的收據,使用收據的單位應當登記造冊,報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核準后銷毀。
第二十二條使用收據的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的項目、標準和實際收入填開收據。填開收據必須復寫,金額合計用大寫,并加蓋單位財務印章和經辦人印章。對填寫錯誤的收據,應當完整保存各聯,不得擅自銷毀。
禁止涂改、撕毀、轉讓、轉借、代開或者買賣、拆本使用收據。禁止偽造、私刻收據專用章。
第二十三條每本收據使用完后,經手人必須在封面填寫總金額、起止號碼,并加蓋其印章,交單位財務審核。由單位財務集中在下次領購收據時送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查驗無誤后,在封面上填寫核銷日期,并加蓋財政部門核銷人印章后予以核銷,存根聯退回使用單位保存。
使用后的收據存根聯保存期限為五年。個別用量大的收據存根聯保存五年確有困難的,經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批準,保存期限可縮短為三年。保存期滿需要銷毀的,使用收據的單位應當登記造冊,報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核準后銷毀。
第二十四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收據的稽查制度。任何部門、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干擾、阻撓或者拒絕稽查。
稽查人員進行稽查時,必須出示自治區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稽查證。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財政、審計部門依法予以警告,收繳非法取得的收據,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
(一)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集資,接受捐贈、贊助以及進行罰沒,未使用本辦法規定的收據,或者使用法定收據非法收費的;
(二)涂改、撕毀、轉讓、轉借、代開、買賣、拆本、擅自銷毀收據或者遺失收據未及時報告的;
(三)使用收費收據超出規定的項目、范圍,標準的。
第二十六條偽造、私刻收據專用章或者私自印制、偽造、變造、買賣收據的,由縣級以上財政部門予以收繳,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被指定承印收據的印刷企業,未經自治區財政部門批準,將收據印刷業務委托、轉讓其他印刷企業印刷的,由自治區財政部門取消其承印收據的資格,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同時責令受委托、受讓印刷的企業停止印刷,并收繳其印刷的收據。
第二十八條拒絕、阻礙財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監督檢查執行職務,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的,除按以上各條規定處理外,對屬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國務院《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條財政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門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收取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以外的其他非經營服務性收入使用的收據,其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二條民辦非企業單位,開辦咨詢服務、項目評估、學術交流、辦班培訓等自愿有償服務時,其提供各種服務收取的費用,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稅務部門監制的稅務發票,不得使用自治區財政部門印(監)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據。
民辦非企業單位接受社會自愿捐款,必須按照國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票據管理的有關規定,使用自治區財政部門印(監)制的捐款收據。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發票收據管理規定辦法
關于發票收據的管理制度
各二級學院、系、部、處、室:
為了加強學校發票與收據管理,保障學校各項收入,規范校內經濟秩序和收費行為,強化財務監督,使發票與收據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和《關于行政事業性發票與收據管理的暫行規定》及有關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發此通知。
第一條本通知所稱“發票與收據”(以下簡稱“票據”)是指學校統一向財政、稅務等部門領購的財政票據、稅務發票和校內收據。
第二條本通知內容適用于學校內的事業性收費和服務性收費。
第三條學校財務處統一負責學校票據管理工作。
第四條對違反本通知的行為,任何部門和個人可以舉報。
學校各監督、主管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
第五條根據我校收費范圍和業務性質,學校所需的票據由財務處向主管財政、稅務機關等申請領購,并實行統一管理,建立嚴格的領購、發出、收繳制度。
第六條學校財務處購領回票據后,必須由票據管理員拆包清點,認真核對,根據票據序號按順序存放,按票據種類分別建立登記簿,使用時按順序領發。
年終未使用的當年所購票據,下年度按順序繼續使用。
第七條各部門必須指定專人(并將名單報學校財務處備案)負責本部門各類票據的領用、保管。
加強票據領、用、存、銷各環節的管理。
保管人變更,應到財務處辦理票據變更繳銷手續。
第八條各部門領用票據時,首先填寫《領用票據申請表》,注明需領用票據的種類、數量、用途(或收費項目)、使用時間及票據保管人,領用票據的收費項目須提交批準文件報財務處備案(校內收費項目須經院長辦公會通過,提交會議議題批復表),經本部門負責人簽字、財務處處長審查批準后,財務處票管員根據領用部門的用途正確發放票據,并進行登記。
第九條任何部門收款時必須按照《領用收據申請表》批準的用途(或項目)開具票據,并執行收費人與開票人職責分離規定。
填寫票據時必須做到按號碼順序填開,內容真實完整,字跡清楚,各聯次一次性套聯復寫,大小寫一致,部門收款人須在收據的收款人處簽字,交款人須在收據的交款人處簽字,收據聯須蓋學校財務專用章,不得用行政章收款。
不得拆本、跳頁,不得涂改、撕毀。
如有填開錯誤而作廢的票據,應整份保存,套聯注明“作廢”字樣。
第十條退還多收、錯收款項時,應按多收、錯收金額開具紅字票據,并由交款人簽字確認;或收回原開票據,按作廢票據處理,重新開具收款票據。
第十一條各收款部門所取得的收入,必須按票據金額總數及時足額上交財務處,不得坐支。
每本票據使用完或某項收款任務完成、款項交財務處后,票據領用人應在票據封面填寫已使用票據起止時間、起止號碼、作廢號碼、收款金額及未用號碼。
經財務處出納人員確認款項已交財務處,并且在存根上加蓋名章,然后將存根交財務處票管員,票管員須認真查驗票據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已將款項按規定全額上繳。
財務處票管員逐號審核無誤后,予以核銷。
第十二條學校財務處建立票據稽查制度,對校內各用票部門的票據使用、保管、繳銷等工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
被查部門應如實反映情況,提供資料,接受監督和檢查,不得拒絕、隱瞞或弄虛作假。
第十三條違反本通知的行為包括:
(一)用票部門私自印制票據;向財務處以外的部門和個人領購票據;私售、倒買、倒賣、向他人提供或者借用他人票據。
(二)填寫項目不齊全,涂改票據;開具作廢票據,虛開票據;以其他單據或白條代替票據開具;未按規定用途開具票據,未按規定全額上交收費收入,未按規定報告票據使用情況,未按規定設置票據登記簿等。
(三)丟失票據,損(撕)毀票據,丟失或擅自銷毀票據存根聯以及票據登記薄,未按規定繳銷票據,未按規定建立票據保管制度等。
(四)拒絕檢查,隱瞞真實情況,刁難、阻撓財務處進行檢查,拒絕提供有關資料,拒絕接受有關票據問題的詢問等。
對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的部門和個人,由學校財務處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按學校規定由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協助處理。
第十四條本通知自頒布之日起施行,由學校財務處負責解釋。
篇3:廣西壯族自治區收據管理辦法
廣西壯族自治區收據管理辦法最新版
第一條為加強對收據的管理,保障合法收費,維護國家利益,保障企業、事業單位和公民的合法利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收據,是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規章的規定,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集資、單位內部往來款、罰沒等非經營服務性收入,以及接受捐贈、贊助時使用的財政票據,包括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和專用收據、行政事業單位的一般收款收據、單位內部結算收據以及罰沒收據。
收據是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財務收支的法定憑證和會計核算的原始憑證,是財政、價格、審計等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重要依據。
第三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印刷、發放、使用、保存、銷毀收據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自治區財政部門是收據管理的主管機關,負責收據的印(監)制、發放、調配、核銷、稽查以及自治區本級收據的領核和使用監督管理工作。設區的市、縣(市)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收據的領核、稽查和使用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收據由自治區財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收據的種類、名稱、式樣、規格、聯次、內容由自治區財政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財政票據管理規定制定;有特殊要求的專用收據(包括使用計算機開具的收據和委托銀行托收開具的收據)的式樣、規格、聯次、內容,由自治區財政部門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制定。
禁止私自印制、偽造、變造收據。
第六條收據必須套印自治區財政部門收據專用章或者監制章。收據專用章和監制章的形狀、規格、內容、印色由自治區財政部門統一規定。
印刷企業必須經自治區財政部門審查并取得《收據準印證》后方可承印收據。承印收據的印刷企業,必須按照自治區財政部門提供的式樣和批準的數量印制收據,保證收據的印刷質量、安全和及時供應,并建立健全印制收據的管理和保密制度。
第七條自治區直屬單位使用的收據,由自治區直屬單位持自治區財政部門核發的《收據領購證》直接向自治區財政部門領購。
設區的市、縣(市)、鄉(鎮)的財政部門領購收據的,直接向上一級財政部門領購。
設區的市、縣(市)、鄉(鎮)使用收據的單位,由其持同級財政部門核發的《收據領購證》直接向同級財政部門領購。
非自治區直屬單位,其收費收入納入自治區直接管理的收據發放具體辦法,由自治區財政部門另行規定。
第八條收據的領購對象必須是具有獨立核算的會計單位,其所屬非獨立核算單位使用的收據,由會計單位財務主管部門統一向財政主管部門領購,并負責收據的保管、分發和集中核銷。
第九條收據領購實行分次限量領購和驗舊領新制度。使用收據的單位再次領購收據時,應當出示《收據領購證》,并提交前一次使用收據的冊數、號碼、收取資金數額等有關情況,經原發放的財政部門審核,確定使用收據的單位收取的資金已按規定上繳國庫或者同級財政專戶后,方能領購新的收據。
第十條辦理《收據領購證》時,需向財政部門報送單位證明和經辦人員《會計證》;屬于領購專用收據、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的,還須報送批準收費、設立基金、集資的文件和自治區財政部門發放的《征集基金許可證》。
第十一條核發收據只能收取成本費,不能收取成本費以外的其他費用。
第十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接受贊助、捐贈和政府授權收取的資金、基金、附加、集資等各項收入,必須使用專用收據。
第十三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之間往來款,必須使用行政事業單位的一般收款收據。
上述單位的內部收款,必須使用單位內部結算收據。
第十四條實施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必須使用罰沒款收據。
第十五條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外的其他收費收入,必須分別使用行政性收費收據、事業性收費收據。
第十六條在本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中央單位使用的收據,財政部對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財政部沒有規定的,必須使用本辦法規定的收據。
第十七條對不按照規定使用收據的,付款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付,財務部門不得報銷。
第十八條印制、發放收據的部門和使用收據的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收據管理制度,做到專人、專庫(柜)管理。
第十九條使用整本收據前,應當先檢查有無缺聯、缺號。發現缺聯、缺號的,應當及時送原發放的財政部門依法處理。
第二十條遺失收據的,應當及時登報聲明作廢,并自遺失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報告原發放的財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使用收據的單位依法合并、分立、撤銷和收費項目被明令取消或者變更的,應當自合并、分立、撤銷、取消、變更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發放的財政部門辦理《收據領購證》的變更或者注銷手續。收費項目被明令取消的,對已領購但尚未使用的收據,使用收據的單位應當登記造冊,報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核準后銷毀。
第二十二條使用收據的單位,必須按照規定的項目、標準和實際收入填開收據。填開收據必須復寫,金額合計用大寫,并加蓋單位財務印章和經辦人印章。對填寫錯誤的收據,應當完整保存各聯,不得擅自銷毀。
禁止涂改、撕毀、轉讓、轉借、代開或者買賣、拆本使用收據。禁止偽造、私刻收據專用章。
第二十三條每本收據使用完后,經手人必須在封面填寫總金額、起止號碼,并加蓋其印章,交單位財務審核。由單位財務集中在下次領購收據時送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查驗無誤后,在封面上填寫核銷日期,并加蓋財政部門核銷人印章后予以核銷,存根聯退回使用單位保存。
使用后的收據存根聯保存期限為五年。個別用量大的收據存根聯保存五年確有困難的,經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批準,保存期限可縮短為三年。保存期滿需要銷毀的,使用收據的單位應當登記造冊,報原發放的財政部門核準后銷毀。
第二十四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收據的稽查制度。任何部門、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干擾、阻撓或者拒絕稽查。
稽查人員進行稽查時,必須出示自治區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稽查證。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財政、審計部門依法予以警告,收繳非法取得的收據,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罰款:
(一)收取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集資,接受捐贈、贊助以及進行罰沒,未使用本辦法規定的收據,或者使用法定收據非法收費的;
(二)涂改、撕毀、轉讓、轉借、代開、買賣、拆本、擅自銷毀收據或者遺失收據未及時報告的;
(三)使用收費收據超出規定的項目、范圍,標準的。
第二十六條偽造、私刻收據專用章或者私自印制、偽造、變造、買賣收據的,由縣級以上財政部門予以收繳,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被指定承印收據的印刷企業,未經自治區財政部門批準,將收據印刷業務委托、轉讓其他印刷企業印刷的,由自治區財政部門取消其承印收據的資格,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同時責令受委托、受讓印刷的企業停止印刷,并收繳其印刷的收據。
第二十八條拒絕、阻礙財政部門工作人員依法監督檢查執行職務,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的,除按以上各條規定處理外,對屬于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國務院《違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行政處分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三十條財政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門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收取本辦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以外的其他非經營服務性收入使用的收據,其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二條民辦非企業單位,開辦咨詢服務、項目評估、學術交流、辦班培訓等自愿有償服務時,其提供各種服務收取的費用,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稅務部門監制的稅務發票,不得使用自治區財政部門印(監)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據。
民辦非企業單位接受社會自愿捐款,必須按照國家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票據管理的有關規定,使用自治區財政部門印(監)制的捐款收據。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