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汽配城叉車管理制度

汽配城叉車管理制度

2024-11-23 閱讀 4380

汽配城叉車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制度規定了公司叉車作業需遵守的細則,以確保叉車運行安全。

二、適用范圍

  適用公司叉車工及相關人員。

三、職責

  1、叉車工負責叉車使用和日常檢查。

  2、維修工負責叉車潤滑油添加、一般故障排除和250小時、500小時的保養。

  3、使用部門負責叉車工的調度、管理。

  4、設備部負責公司所有叉車的外協維修以及監督管理。

  5、人力資源部負責叉車工的技能培訓工作。

四、程序

1、叉車工要求

  (1)叉車工必須經培訓并取得叉車駕駛操作證后方能上崗,無證人員嚴禁駕駛叉車。

  (2)未經公司的安排,叉車工不準擅自教他人駕駛叉車。

  (3)叉車工不準酒后駕車。

  (4)叉車工駕車要穿著整齊,不得赤膊、穿拖鞋開車作業。

  (5)叉車工不準進行其它與叉車作業無關的工作,如駕車去食堂吃飯、出去買東西、干私活、非規定工作范圍內未經部門負責人認可的幫忙等。

2、駕駛前檢查

  (1)檢查轉向燈、剎車、喇叭、前燈和反觀鏡是否完好;貨叉是否彎曲、損壞及裂紋產生。

  (2)檢查各油路系統所有管子、接頭是否有泄露。

  (3)檢查發動機油、液壓油、柴油及冷卻液等液位是否在允許范圍內,檢查電解液是否足夠。不足時應按標準要求增添后方可使用。

3、駕駛規定

  (1)原則上規定專車專人使用,未經部門負責人批準,叉車不得開出廠門。

  (2)啟動叉車前,先檢查制動踏板是否處于鎖定狀態,控制桿是否處于中位。

  (3)啟動叉車時,應先進行預熱,等預熱指示燈滅了之后再啟動,啟動后,立即松開點火鑰匙。再次啟動應隔1分鐘以上,若連續三次啟動不成,應及時報告部門主管安排處理。發電機起動約20秒鐘,平穩運行后,再開動叉車。

  (4)叉車啟動時,注意觀察周圍是否有其它車輛、行人或障礙物;轉彎時看清反觀鏡及觀察左右側的情況,亮轉向燈,慢行并鳴喇叭;倒車時應先看反觀鏡及回頭觀察情況,無障礙物方能行駛。

  (5)行駛時,貨叉應距地面200-300mm,在行進中不允許升高或降低貨物,上下斜坡時應慢速行駛。若下斜坡坡度較大的,叉車應后退行駛并控制好車速。

  (6)叉車需依照“右上左下”方向行駛,駕駛時必須集中精神,不可麻痹大意。在出入交叉口、門口或其它看不見的地方,請減速慢行,并鳴喇叭;在潮濕、光滑、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駛或轉彎時,請減速;避免急轉彎,或在不牢固的物體表面行駛;嚴禁超載行駛、高速行駛,以保證行車安全。

  (7)行車時,叉車工應拒絕他人上車,或進行其它與叉車作業無關的工作。

  (8)運輸途中停車時,一定要先把貨叉降低至離地面100-300mm距離并熄火后才能離開叉車。

4、裝卸規定

  (1)叉車裝運的貨物不能太高,以免擋住視線,導致事故的發生;若貨叉上的貨物很高,影響前進的視野,叉車應后退行駛;除短距離移位外,不得同時運輸兩板高度的貨物。

  (2)不要直接運送松散的貨物以免翻倒,運送前應將其固定牢固;提升物品要用垛板,不易穩定之物件,如高度大的設備、易滑動之物件必須綁上繩索,綁緊后方可提升。

  (3)叉起貨物時,貨叉要先仰后提升,下降時,應先下降后前傾。

  (4)利用叉車升空工作時,人一定要站在放有垛板的貨叉上才可工作,不準直接站立在貨叉上作業。

  (5)叉車工朝人推進貨物時,應鳴喇叭,等對方應聲,再慢慢推進,不準盲目朝人推進貨物。

  (6)卸下的貨物應井然有序地堆放在指定的地點,貨物或叉車都不得停放在影響其他車輛或行人通行的地方。

  (7)停車時,不要將貨叉懸空;嚴禁貨叉懸空時,司機離開叉車;貨叉下面嚴禁站人。

5、停放要求

  (1)作業完畢將叉車停放在指定的位置,貨叉平放在地面,并對車輛進行必要的檢查整理清潔;

  (2)停放后將控制桿放在中央位置,并鎖定制動踏板,拔出叉車點火鑰匙。

6、保養規定

  (1)注意保養工作,定時定期進行保養。

  (2)在正常工作中,如發現叉車有報警燈亮、異常聲音等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報告部門主管安排處理。叉車工不得私自拆修。

  (3)叉車工每周至少清洗叉車外表一次,各部位所需機油、液壓油、柴油、電解液及冷卻液等應及時補充加足。具體參見附件《叉車保養規范》

  7、叉車工及相關人員,若違反上述規定,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批評或經濟處罰。

篇2:叉車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叉車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叉車安全檔案至少包括叉車臺帳、叉車作業人員臺帳、叉車安全技術檔案。

  一、叉車臺帳:

  內容至少包括叉車名稱、型號、種類、主要技術參數、制造單位、購置時間、檢驗情況、使用狀態、重大維修情況及其它變更情況。

  二、叉車作業人員臺帳

  叉車作業人員臺帳內容至少包括姓名、作業類別、作業證號、取證時間、換證情況,事故記錄。

  三、叉車安全技術檔案

  1.叉車安全技術檔案是方便日常管理、提供工作見證的重要資料,

  應包括以下內容:

  1)《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

  2)叉車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和維護、保養手冊、電氣原理圖等隨機技術文件和資料;

  3)叉車、車輛驗收檢驗、定期檢驗報告和使用單位自行檢查記錄;

  4)叉車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5)叉車的運行故障與事故的記錄和應急救援演習記錄;

  6) 叉車訂購、改造。

  7)叉車改造、大修方案,改造、維修情況記錄。

  2.檔案資料均應分類、注冊登記、編制索引,不得遺失和混裝,每年進行一次普查。每臺叉車均應進行統一編號,以便日常管理。

  3.使用單位變更時,應當隨機移交檔案。

  4.相關人員應及時填寫有關記錄,并存入相應的技術檔案。

  5.叉車安全技術檔案由叉車安全檔案管理部門負責保管,叉車安全技術檔案為永久保存,只有當該叉車報廢后技術檔案方可銷毀。

  6.叉車安全技術檔案一般不外借、外傳。如需借用,應辦理借用登記手續,用完后及時歸還。

  7.常用資料如有需要復印,可以由部門負責人提出書面申請,由檔案管理人員復印分發,并記錄在案。

  8.叉車安全技術檔案資料如有遺失、損壞,應及時上報,設法補救,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篇3:叉車定期報檢管理制度

叉車定期報檢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圍

  1.目的。為使場內機動車輛保證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狀態,防止由場內機動車輛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重大設備事故的發生。

  2.范圍。適合于按國家規定的要求向國家法定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場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也適合于按單位內部設備管理制度的規定要求進行的定期檢查的報檢工作。

  二、職責

  場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場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工作。

  三、定期報檢制度

  1、新增以及經大修或者改造的場內機動車輛,投入使用前,應當進行驗收檢驗。

  2、在用場內機動車輛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

  3、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超群自然災害或者發生設備事故后的場內機動車輛,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場內機動車輛,進行大修后,應當進行驗收檢驗。

  4、場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人員在場內機動車輛定期檢驗(合格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