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隊隊伍紀律章程
辯論隊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以為我校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弘揚我校精神為目的的先進團體.我隊成員必須遵守以下章程:
(一)、本隊成員,必須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自我完善.
(二)、本隊成員,必須勇于實踐,敢于創新,增強意識,求真務實,洞察細微.
(三)、本隊成員,必須積極向上,以組織及我校的榮譽為工作導向。
(四)、本隊成員,必須有主動學習的態度,謙虛好學的作風,良好的團隊精神及大局觀。
(五)、本隊成員,必須積極參加團隊的各項組織活動,不得無故缺席。凡無故缺席3次者視自動退隊處理。
(六)、本隊成員,凡言語及行動,對團隊造成惡劣影響者,經勸告無效者,隊長可以對其進行開除處理。
(七)、本隊成員,必須互助互信,共同協作,不得有傷害到其他成員的行為.不得有個人主義和分裂主義。經勸告無效者,隊長可以對其進行開除處理。
(八)、本隊成員,尊重隊長安排.工作中若有沖突而無法完成任務者必須與負責人報告,若因個人原因導致工作失敗,責任人必須進行書面及口頭檢討.
(九)、本隊成員,必須要維護本隊榮譽,時刻以校辯論隊隊員身份要求自己.不得有任何有損本隊形象的言行.
(十)、本隊成員,必須全面了解本隊紀律章程,堅決維護并嚴格遵守.
以上條例,即日生效,校辯論隊成員必須無條件遵守.
計算機與控制學院辯論隊
篇2:同學聯誼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以下簡稱“聯誼會”),所屬*,是由*經濟與管理學院和*教育中心創辦的非獨立組織機構,以認同聯誼會章程并志愿加入聯誼會的*學員和畢業學員、單位為聯誼會的特定服務對象。
“*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作為*同學和校友的自治型組織,設在*經濟與管理學院,由理事會決定重大事項,秘書處處理日常事務。
第2條聯誼會宗旨:以武大“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文化氛圍,營造同學聯誼體系,構建終身學習平臺,分享成功經驗,為會員提供商務交流和合作發展的平臺,使學員最大程度地獲得知識、人際關系和財富的增量。
第二章組織機構
第3條聯誼會的一切重大事項由聯誼會理事會做出決策,包括制定、修改聯誼會章程,審議聯誼會的發展計劃、各項工作計劃和工作報告,年度預算和結算報告,重大活動策劃和項目的立項審批,決定機構設置,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等重大事項以及聯誼會主要行政和工作人員的任命等。
第4條聯誼會設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分為普通會員、專業會員、理事會員和常務理事會員;單位會員分為理事單位和常務理事單位。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均是聯誼會授予貢獻重大會員的榮譽,將獲得聯誼會更多的服務和支持,享有聯誼會活動的更多參與權。
第5條聯誼會設顧問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和理事會,其成員均由*經濟與管理學院決定聘任。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是聯誼會的顧問機構,理事會是聯誼會開展活動的工作機構。
第6條聯誼會理事會由名譽理事長、理事長、副理事長、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秘書長、常務秘書長、副秘書長構成。
第7條聯誼會理事會設秘書處,負責聯誼會日常事務處理和業務開拓。
第8條聯誼會的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召集主持,每年召開一次,負責討論、決定理事會的重大事宜。必要時可由理事長決定提前或推遲召開。
第三章服務定位
第9條服務定位以會員的學習和交流為服務起點,為會員提供學習支持和交流平臺,幫助單位會員創建學習型組織。在有計劃、分步驟地為會員提供系列化專項和特色活動的過程中,營造*特色的文化氛圍和環境。
第四章申請聯誼會會員的條件和程序
第10條聯誼會會員是指承認和遵守本章程及其相關管理規定,自愿申請加入聯誼會,符合入會條件、辦理入會手續的個人、法人(企業或事業單位)及其它社會組織機構。
第11條會員資格要求:
1.個人會員應是*學位班的在讀、已畢業的學員。
2.單位會員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聲譽。
第12條加入的程序:
1.申請加入聯誼會,可以通過聯誼會和學院相關分支機構、電話、傳真索取或通過網站下載申請表,申請表填寫完整后可以郵寄、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提交給聯誼會。單位會員申請加入聯誼會,提交申請表時需加蓋單位公章。
2.聯誼會理事會的秘書處是受理會員申請的機構,秘書處在收到申請表的15個工作日內,經資格審核通過,通知申請人交納會費;
3.在確認付款已成功之后,由聯誼會理事會5日內對會員身份作出確認,并在10個工作日內以電子郵件或傳真的形式通知申請人,正式接受其為會員,并開始提供相關服務。
第五章會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13條本聯誼會會員的權利:
1.參加聯誼會組織的各項活動,享有優先權和優惠權;
2.有權提議成立或參加聯誼會各專業組織、地方組織;
3.有權對聯誼會的建設、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等;
4.享有聯誼會持續開發的其他服務。
第14條聯誼會會員的義務:
1.會員應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尊重行業規則,遵守本章程及聯誼會其它有關規定;
2.自覺維護*和聯誼會的聲譽;
3.會員應提供真實、準確的個人資料或單位信息,以便聯誼會與會員聯系;
4.會員應按規定交納會費及聯誼會明示的其它費用;
第15條常務理事單位享有的利益:
1.參加聯誼會提供的各類學習、培訓、論壇、咨詢服務等的各項活動,并在活動中享有優先權和優惠權;
2.可以在聯誼會提供的各種宣傳平臺上,進行推介和宣傳。常務理事單位享有的具體利益詳見《*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會員協議》
第16條各類會員的相應權責本章程未作規定的,將根據具體情況另行制定。
第六章會員管理
第17條會員費用聯誼會實行會籍管理制,會員須按規定交納年費,享受會員利益,詳見《*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會員入會須知》。
第18條信息變更會員的通訊方式、地址、電子郵件、傳真等相關資料變更時,應及時通知聯誼會,以方便聯絡。
第19條監督管理
會員有以下行為,聯誼會將取消其會員資格:
1.嚴重違反聯誼會《章程》、規章制度或觸犯國家法律;
2.損害聯誼會名譽,造成嚴重影響;
3.嚴重破壞工作秩序,致使聯誼會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妨礙聯誼會正常運營。
第20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聯誼會,在15個工作日以內,經聯誼會確認后,注銷會員資格,不退會費。
第七章其它
第21條本章程是聯誼會為會員提供服務的基本準則,并在今后服務過程中不斷修正完善,請廣大會員關注*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的網站**。
第22條本章程未能盡述之條款和細節,將由*經濟與管理學院另行修改、制定,以本章程補充文件的形式頒布,具有與本章程等同效力。
第23條會員在聯誼會活動中的言論僅代表該會員個人觀點,不能代表聯誼會在同一問題上的立場和觀點。
第24條本章程自聯誼會成立之日起生效。
第25條本章程之最終解釋權屬于*經濟與管理學院。
*緊密互助型同學聯誼會籌委會
20**年月
篇3:公務人員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章目的與原則
第一條為保障我市公務用車改革工作順利進行,根據中紀委、省紀委關于公務用車改革的精神,針對公務用車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新的情況,堅決制止各種不正之風和破壞公務用車改革制度的現象,維護公務用車的秩序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的適用范圍:全市已實行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黨政群機關單位及其公務人員,參照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單位及所屬人員。
第三條制定本細則的基本原則是:
(一)嚴格要求,支持保護改革創新;
(二)突出重點,強化領導干部執行公務用車改革紀律;
(三)平等公正,紀律面前人人平等;
(四)實事求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恰當量紀;
(五)教肓與懲戒相結合,以加強思想教育為基礎,經濟處罰和紀律處分為手段,嚴明紀律,維護車改制度順利推行。
第二章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行為及追究辦法
第四條已實施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市直機關單位及其公務人員凡出現下列情況的,均屬違反公務用車紀律的行為:
(一)利用職權向下屬單位或管理相對人借用車輛供單位或個人使用的;
(二)利用職權將私家車的開支費用拿到本單位或其他單位報銷的;
(三)利用職權向車輛定點加油、維修、保險單位索要個人好處的;
(四)虛增車輛維修經費開支,弄虛作假到公家報銷經費的;
(五)將公車油料轉倒給非本單位車輛使用的;
(六)在公務用車改革中,將單位車輛隱瞞、出售、轉讓給下屬單位或他人的;
(七)在公務活動中,因節省交通費用而出現(三次以上)早退、遲到、缺席等現象的;
(八)將公車用于非執勤非接待的人員進行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及其他非公務活動的;
(九)非公務執勤需要,將公車開至賓館、酒樓、歌舞廳等消費娛樂場所消費的;
(十)將公車用于駕駛員的家庭成員或其他非執行公務人員乘坐的(除發生人員傷病、自然災害緊急救助情況除外);
(十一)將公車用于個人辦私事或幫助他人辦私事的;
(十二)沒有辦理出車派遣登記手續,擅自動用公用車輛的;
(十三)非因執勤需要,將公車停放于單位固定停車場以外地方(需維修保養將車停放于維修場的除外)的;
(十四)將公車用于接送個人日常上、下班的;
(十五)其他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的行為。
第五條已實行車改的單位和個人,凡發現上述違反公務用車改革紀律行為的,發現1次的,進行誡勉談話,扣發一個月的個人交通補貼;發現2次,通報批評,扣發2個月個人交通補貼;發現3次,除扣發全年個人交通補貼外,視情節輕重,追究其個人及單位領導的黨政紀責任。
第三章執行
第六條凡負責駕駛、管理車輛的司機和司機因休(事、病)假不在崗位時單位指定的臨時司機,是單位留用執法執勤車管理使用的主要負責人。因違反公務改革用車規定需要追究責任,扣發交通補貼時,按下列規定扣發:
1、司機或臨時司機違反規定使用公車,是受其單位領導安排的,在其應扣發的交通補貼中,司機本人與有關領導各負責一半。
2、司機和臨時司機違反規定使用公車,需要扣發交通補貼,不屬其單位領導安排的,一律由司機或臨時司機承擔。
第七條因違紀而扣發交通補貼的業務承辦工作由市紀委黨廉室與財政局負責,黨廉室負責調查核實違紀事實,呈報紀委主管領導審批后作出扣發決定,由財政局在違規者所在單位的交通補貼經費中扣發。
第八條為有效防止“補貼照領,公車照坐”的現象發生,實行獎勵舉報辦法。凡舉報查實,實施扣發交通補貼的,將扣發的交通補貼全額獎勵給舉報人(舉報獎勵實施辦法另行規定)。
第九條本辦法由市公務用車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