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1目的:為規范質量事故的報告與處理,使得每項質量問題都得到妥善處理,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項目部質量事故報告和處理工作。
3職責:
3.1項目部質量部負責質量事故的上報工作。
3.2公司工程部負責組織召開質量事故分析會。
3.3公司總工程師主持質量事故的分析會,按三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處理。
4質量事故統計的范圍:
4.1只計算在施工過程中發生在工程上的質量事故。
4.2質量事故不包括:
a、在設備開箱驗收或清點時,發現機械設備本身已損壞的事故。
b、工程交付使用質保期后發生的事故。
c、由于自然災害而造成的質量事故。
5質量事故分類
5.1一般事故:在施工中一次返工損失較大,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
5.2重大事故:在施工中一次返工損失大,直接經濟損失在10萬元以上。其中: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為1級,100~300萬元為2級,30~100萬元為3級,10~30萬元為4級。
6發生以下情況之一者,不計其直接經濟損失,均為重大質量事故:
6.1房屋及構筑物的主要結構倒塌;
6.2超過規范規定的基礎不均勻下沉;
6.3影響結構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缺陷;
6.4嚴重影響設備及其相應系統的使用功能。
7專題質量問題:
7.1工程的主要設備因安裝的原因,造成需返廠或現場返修處理的時間超過10天者,稱為主要質量問題,視為重大質量事故,要寫出書面報告。
7.2由于設備安裝的原因,造成雖未返廠處理,但現場返修處理在10天以內者,稱為一般材料設備質量問題,視為一般質量事故。
8質量事故問題及專題質量問題報告程序
8.1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應及時調查分析,在分析會后五日內填寫質量事故報表,見附表1-5(1),待事故處理完后及時填報附表1-5(2)。
8.2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在事故或問題發生后立即以電報或傳真上報公司工程部。
a、房屋及構筑物的主結構倒塌;
b、主要結構開列嚴重或主要結構強度嚴重不足;
c、由于設備制造、設計、調試或運行的原因,發生的主要專題質量問題。
8.3一般質量事故及設備材料專題質量問題(包括設計、調試、運行),應在調查分析會后,填寫附表1-1、1-2、1-3、1-4,隨質量季度報表一并報送。
8.4在發生重大質量事故后,應及時向工程質監站報告。
9質量事故分析方法
9.1發生事故原因分類
a、違反基本建設程序;
b、勘察設計錯誤;
c、施工方法錯誤;
d、材料、設備不符合設計要求;
e、其它。
9.2返工損失金額的計算
返工損失費=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可拆下重復利用的材料價值
9.3發生質量事故應及時組織事故分析會
a、一般事故分析會由公司工程部組織項目部、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施工班組召開質量事故分析會。
b、重大事故分析會由建設單位(業主)組織質監站、監理、施工單位與事故有關的單位參加。
c、屬于施工單位責任的重大質量事故,應提前由項目經理組織召開內部事故分析會,并通知公司工程部參加,以便在業主召開的分析會上提供有關資料。
d、分析會應分析的內容:
事故情況(經過)、主要原因、事故處理措施、估算直接經濟損失,發生事故的項目、系統、部位、事故責任單位、事故當事人(班組),今后防止事故的改進措施。
10發生質量事故的責任單位承擔事故經濟損失,同時對其做如下處理:
10.1一般事故
a、對事故責任者處以直接經濟損失金額的0.1~1%扣款。
b、以文件方式在項目部內通報批評。
c、對責任單位、部門的主要領導處以直接經濟損失的0.25~0.5%扣款。
d、對責任單位處以直接經濟損失的10~50%扣款。
10.2重大質量事故
a、對事故責任者處以直接經濟損失金額的0.1~0.5%扣款。
b、以文件方式在項目內通報批評。
c、對責任單位、部門的主要領導處以直接經濟損失的0.1~0.2%的扣款。對責任單位處以直接經濟損失的10~20%的扣款。
d、發生重大質量事故,無論是責任單位、個人還是責任領導,均取消其評選當年一切榮譽稱號的資格。
e、公司工程部以文件形式在全公司范圍內通報批評。
10.3所有扣款由質量主管部門開具扣款單,財務部門執行。
11附表
1 一般質量事故臺帳
2 設備質量問題統計表
3 材料質量問題統計表
4 重大質量事故報表
5 重大質量事故報表
一般質量事故臺帳
序號 工程項目
質量事故情況
責任單位
責任人
處理方法及結果
造成損失
填報單位:
單位負責人:
制表:
設備質量問題統計表
填報日期:*年*月*日
工程項目
設備名稱
制造廠家
質量缺陷情況
處理方法及結果
造成損失
填報單位:
單位負責人:
制表:
材料質量問題統計表
填報日期:*年*月*日
工程項目
材料名稱型號規格
制造廠家
供貨單位
數量
質量問題情況
處理方法及結果
填報單位:
單位負責人:
制表:
重大質量事故報表
填報日期:*年*月*日
工程項目
建設單位
責任單位
事故情況
主要原因
備注
填報單位:
單位負責人:
制表:
重大質量事故報表
填報日期:*年*月*日
工程項目
建設單位
責任單位
事故處理措施
處理結果
經濟損失
備注
填報單位:
單位負責人:
制表:
篇2:煤業事故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
山西華潤煤業事故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制度
1總則
1.1為全面加強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改善安全生產環境,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創建國家級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提升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山西華潤煤業有限公司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組織領導
2.1組織機構
2.1.1公司成立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領導組
組長:總經理
常務副組長:分管安全副總經理
副組長:公司領導班子成員
成員:公司各專業副總工程師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
2.2領導組職責:
2.2.1負責安全質量標準化工程的組織領導和工作安排;
2.2.2負責指導、督促各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2.2.3負責指導、督促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查出隱患的整改和落實。
2.3領導組下設礦井生產、地面生產、地面非生產等專業辦公室,專業辦公室設在公司分管職能部室,辦公室主任由部室責任人擔任。其中礦井生產安全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設在生產部,采煤、開掘、機電、運輸、通風、地測、調度、綜合治理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分別由業務職能部門負責。
2.4各專業辦公室職責:
2.4.1在公司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領導組的領導下,負責本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日常工作;
2.4.2負責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本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計劃和達標規范;
2.4.3負責組織開展本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半年一次的檢查驗收工作;
2.4.4負責對本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檢查講評和量化考核;
2.4.5負責對本專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績效的考核、獎罰和兌現;
2.5各礦、廠根據單位實際,成立相應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機構,負責本單位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規劃實施及檢查評比等日常工作。
3檢查組織形式
3.1公司每季度對分管礦井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全面檢查評比;安全監察部每月對礦組織一次檢查。
3.2公司定期對各礦井“一通三防”等重大危險源、安全費用使用情況、事故追查處理等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3.3公司不定期對以下六方面進行督查:
3.3.1礦井瓦斯抽采和監測監控系統;
3.3.2《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執行情況;
3.3.3收購、兼并整合、聯營、改擴建和新建礦井的安全設施、各種證照;
3.3.4礦區用電及大型機電設備完好、運行情況;
3.3.5帶壓開采礦井防治水措施的落實情況;
3.3.6礦區周邊小煤礦監管情況。
3.4地面生產、非生產系統由公司每季度對分管單位進行一次檢查評比。
4檢查要求
4.1每次檢查前,各檢查組要組織檢查人員進行學習培訓,認真貫徹檢查標準,規范檢查方法。
4.2各檢查組在執行檢查任務期間,檢查人員要遵守工作紀律,公平、公正進行檢查評比,發現違章違紀人員,立即取消其參檢資格,年內不得再次參加檢查。
4.3各檢查組要建立完善的資料管理制度。檢查結束后,將檢查表,評分原始記錄表、隱患分類登記表、檢查工作總結等一并報各專業辦公室。
4.4各檢查組在安排檢查工作時,檢查覆蓋率要達到100%。所有參加檢查人員必須統一使用規范的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表,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規范檢查行為,提高檢查質量。
4.5嚴格執行檢查連帶責任追究制度,對檢查后48h內被檢查地點發生的“三違”因素導致的死亡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要追究檢查人員的連帶責任。
4.6檢查實行檢查組長負責制和集體公開評分制度,評分結果須經所有參加檢查人員簽字后方有效。
4.7公司所屬各單位統一執行《生產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標準及評分辦法》。
5檢查評比辦法
5.1公司每季度對生產礦井進行一次評比獎勵,檢查達標的礦井分別給予獎勵。公司每季度質量標準化獎勵基金為30萬元,從安全費用中提取。
5.2公司每半年進行一次對地面生產、地面非生產、新產業系統的檢查評比,根據檢查評比結果給予優勝單位一定獎勵。
5.3檢查總結和評比:
5.3.1公司每半年組織一次生產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總結講評會。
5.3.2生產礦井組織的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評比由單位自行組織檢查總結和講評。
5.3.3公司每半年組織一次地面生產、地面非生產、新產業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總結講評會。
5.3.4安全質量標準化總結講評的任務一是公開通報檢查評比結果和兌現獎勵情況;二是剖析總結存在的問題和提出改進工作的措施;三是加強工作交流和合作;四是下階段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