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措施

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措施

2025-03-04 閱讀 3431

  中毒事故應急預案措施

  1、發生中毒事故要按中毒原因分別采取不同救護措施,如因食物中毒在第一時間內電話報告給應急項目部,縣衛生防疫站及醫院及時對中毒人員采取救治。

  2、及時判斷中毒源和中毒途徑,并嚴格控制有毒物質繼續浸受人體及對其他人群造成傷害。

  3、如因呼吸道造成中毒,應將中毒人員搬到通風良好和有新鮮空氣的地方,采取相應急救措施。

  4、協助衛生防疫部門及預案項目部調查毒物名稱、毒性及危害程度并以最快的速度將中毒人員送往醫院救治。

  5、保護事故現場和證物給事故調查提供可靠依據。

  6、做好中毒人員及家屬的善后工作。

篇2: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預案

學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置預案

(一)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學校食堂作為供應飯菜等食品部門及教職工就餐場所,其采購,加工,衛生工作

如有不慎極易發生食物中毒現象,表現為多人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現象。

(二)處置措施

1、馬上向有腹痛,嘔吐,腹瀉現象的學生詢問情況,了解此前吃過的食物。

2、學校馬上組織車輛,人員把有腹痛,嘔吐,腹瀉的學生送醫院治療。

3、馬上向教育局,衛生防疫部門匯報情況。

4、繼續關注學生有無腹痛,腹瀉,嘔吐現象,發現馬上送醫院治療。

5、通知學生家長并向其說明發生的情況,請家長到醫院。

6、食堂剩余飯菜馬上封存,報衛生防疫部門檢測。

篇3:學校關于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的處理預案

為有效預防師生食物中毒事故、及時處理本學校的師生食物中毒事故,防止事態的擴大,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學校實際,特制訂本處理預案。

一、可能引發師生食物中毒的原因:

由于食品供應部門向師生提供的食品的質量問題,或是因操作不當引起食物變質、不符合食用要求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事故。

二、事故的預防:

1、學校加強食品衛生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有效措施,責任到人。

2、加強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的管理。按規定做好從業人員的體檢和日常晨檢工作,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嚴禁無健康證人員在學校食堂上崗工作。

3、加強學校食品操作程序的日常管理。學校食堂、食品供應部門嚴格把好食品質量關,杜絕不潔、變質及三無產品流入學校;規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燒透,加工好的食品及時放入密封間;嚴格熟食間的管理,防止熟食二次污染;做好留樣食物的記錄并簽名,留樣食品必須保留48小時;嚴格操作環節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得當、時間保證。

4、規范師生飲用水供應工作,師生飲用水要有專人管理,管理人員身體要符合衛生要求,飲用水存放環境整潔,并加強日常檢查,一旦發現變質,立即停用;飲水機要定期消毒,并由供水商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消毒。

5、加強師生的教育。教育師生不吃無證攤販的不潔食物,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事故的處理:

1、一旦發生事故,必須在2小時以內向區教育局、區衛生監督所報告。

2、學校主要領導應召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人員,研究情況,并根據情況,制定工作方案,落實人員分工。

3、學校保健教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事件的專項登記工作,包括:班級、人數、姓名、發病日期、主要癥狀、處理情況等,并積極協助區衛生監督所、區疾控中心等部門做好調查工作,在區衛生監督所等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工作。

4、積極做好中毒學生的就醫陪護工作,及時聯系學生家長,如實向學生家長闡述事故經過,并認真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家長的配合、諒解。

5、與保險公司取得聯系,認真做好理賠工作。

四、責任追究:

在師生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報告和處理過程中,有關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履行職責、違反操作規程、瞞報或玩忽職守者,學校及區教育局將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五、組織機制:

組織領導

組長:*

副組長:*

組員:*x

陶志強*x

2、人員分工

報警:*

報告:*x

疏散:*x

救護:*x

接待:*

事故善后處理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