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創建綠色學校實施方案
灣紅小學創建“綠色學校”實施方案
深入貫徹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環境教育對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我樣積極搞好校園綠化工作,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提高師生環保意識,爭創省級“綠色學校”,特制定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新《綱要》,實施背后課程,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領》,大力推進和諧治校各項措施的開展。以爭創省級“綠色學校”為契機,切實加強學校的環境保護教育,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氛圍,從而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創建“綠色學校”的組織領導
根據縣委、政府、縣教育主管部門的有關部署,成立“創建綠色學校和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書記、教導主任和總務主任擔任副組長,年級組組長、大隊輔導員為成員。
主要職責是組織設計校園綠化規劃布局,實施環境教育活動計劃,主召開專題會議。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活動、有檢查、有總結、有經費,確保創建“綠色學校”和環境教育活動能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三、創建“綠色學校”的具體措施
(一)化環保意識,融綠色教育于素質教育之中。
綠色的地球是人類生生不息的載體,然而,現代文明卻使綠色的地球日漸披黃蒙黑黯然失色。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保護環境,匹夫有責。加強學生的環保教育,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職責。當然,要切實加強環境教育,需要強化我們的環保意識。環境教育不僅是提高全民族環境意識的基礎工程,而且也是深化素質教育的舉措。由于環境教育具有廣泛性,它綜合了國情、資源、生態、倫理、品德等各個方面的教育,對學生整體素養的形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學校把環境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爭創省級“綠色學校”工作作為20**年度的重要工作之一,健全爭創目標、教育內容、具體實施方案及評估激勵措施。做到了爭創活動經常化、規范化、系列化、法制化。
1、優化綠色管理
學校將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貫穿于學校的整體規劃中,學校的務項規章制度和評價方案有利于激發、激動全校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自己的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促進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總結等都有具體明確的環境教育內容,做到有計劃地開展全校性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改教研和師資培訓,開展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等的政策。
2、優化綠色校園
校園環境建設是綠色學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環境意識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在美化和綠化中做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使得校園清潔、室內整潔、廁所干凈、建筑大方、綠化到位。我們獎不惜資金對校園的綠色植物進行了補充、維護、修剪校內花木草坪,常年勃勃生機,綠意盎然。此處我們對校內的走廊、樓道、草坪、樹木等地常年設立了醒目、親切的宣傳教育標語,并通過此活動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3、優化綠色生活
全校教職工應努力實踐綠色生活、綠色辦公的理念,并著力使學生在家庭、社會、學校的行為行使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教師學生有自覺維護清潔環境的意識,具有綠色消費的觀念,不用或少用污染環境和耗能高的產品。此外教師學生還應具有較強的環境保護參與意識,向社會、家庭積極宣傳,并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繼續做好環境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全校師生環保意識。
學校通過櫥窗、黑板報、廣播、國旗下演講、班會、校會、家長會等,面向全體師生、學生家長及社會進行宣傳教育,教育每個孩子,影響每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使綠色教育在家庭、社區扎根、開花、結果。組織師生查閱報刊,收集信息資料,了解環保信息,掌握環保知識,并制作小報,向社會宣傳。
(三)注重老師學科滲透,加強環境教育科研工作。
課堂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抓住學科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在不改變教材體系,不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各學科老師要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從不同的角度,尋找結合點把環境知識寓于其中,適當拓寬、補充或聯系實際問題進行環保教育的滲透。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中潛移默化地獲得環保知識,掌握環保技能,提高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認識環保的重要性。
(四)持之以恒地開展校內外的環保實踐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中。
1、開創廢電池回收活動。減少污染,變廢為寶,禁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飯盒,倡導綠色消費,要求全校師生節電節水,珍惜資源;
2、積極開展綠色活動。環境教育活動為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提供最廣泛和必要的場所,收交廢電池、宣傳和維護公共秩序等;
3、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綠化、美化、凈化校園勞動。組織學生養綠地,呵護綠色、親近綠色;積極開展“筑起一片綠色天地”活動。定期綠化除草,翻地松土,修剪花木等護綠活動。在凈化校園方面,師生開展“身邊無廢物”活動,及時清除衛生死角,做到身邊三無:無紙屑、無果皮、無包裝物。
4、學校結合“植樹節”、“世界環境日”、“世界人口日”、“地球日”、“愛鳥日”、“水日”等而下之環境有關的重大紀念日,舉辦主題班隊會,舉行綠色演講、綠色環保征文、知識競賽,對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不斷使環境教育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從理論向實踐拓展,為豐富校園環境教育活動的開展開拓廣闊的空間。
5、走出校門,開展以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社會調查和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走向社會,走向自然、走向生活,讓學生親身體驗環境、生態、人口、資源、能量、水質、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體驗校園中沒有的情感,增強對綠的向往,增加與大自然的親和力。
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而意義深刻的大事,是學校環境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們將不懈地努力,持之以恒搞好環境教育工作,積極實施綠色校園、綠色文明,為實現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篇2:學校團委開展創建綠色學校主題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綠色學校是指可持續發展的學校。從本質上講,創建綠色學校是學校面向可持續發展,以環境教育的思想為先導,不斷完善自我管理、改進教育手段、降低教育投入、提高辦學效率和效益的過程,從而也是學校不斷解決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過程。綠色學校的本質特征就是在學校建設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因此,創建綠色學校可以說就是創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學校。
同時,環保教育是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為綱要》,以此為學校環境教育的指導思想,繼續高度重視創建“綠色學校”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重點來抓,進一步加強領導,努力形成立足于學校,滲透于課堂,影響于家庭,服務于社會的環境建設模式。
二、活動主題
開展“創建綠色學校”主題活動,倡導校園綠色文明,提高廣大師生的環保意識和素養,爭創綠色學校。充分利用具有紀念意義的紀念日,開展活動。不同的紀念日在不同的年份都有一定的主題。我們將與世界同步,根據相關信息提前布置、計劃、開展。
學校團委選定的主題日如下:
20**-20**學年上學期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9月27日世界旅游日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0月6日世界人居日/國際住房日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寒假:“青春暖流服務社區”扶貧、敬老、環保志愿者服務活動
20**―20**學年下學期
2月2日世界濕地日2月10日國際氣象節
2月28日世界居住條件調查日3月5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
3月12日植樹節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氣象日
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6月11日中國人口日
6月1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暑假:“綠色環保生活”研究性學習
綠色環保夏令營
三、活動形式
根據不同活動日和活動主題,學校團委將積極組織學生開展有關活動,如專題講座、參觀調查、紀念活動、征文競賽等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環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接受,還能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環境保護行動的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良效。我們將立足于校園,適當走出校門,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強化環保教育,從而不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努力提高學生的環保能力。
1)組織部分學走出校門進行環保宣傳
2)舉行“系列科普知識教育走進校園之環境保護知識暨精選珍稀生物圖片展
3)組織部分學生社會實踐
4)開展環境知識競賽
5)舉辦班級創綠色學校專欄刊出比賽
6)開展以創綠色學校為主題的班班唱活動
7)配合科技藝術節,舉辦“生活廢品變寶”保護環境手工藝品比賽
8)收集選定的主題日的相關信息,印制宣傳小冊
篇3:創建綠色學校倡議書
20*年創建綠色學校倡議書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環境意識和環境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愛護地球、維護生態、保護環境,倡導綠色文明,是一種新的時尚、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使我校早日成為市級綠色學校,我們倡議:
一、傳播綠色理念,追求綠色時尚。積極開展“營造和諧環境、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將環境教育普及、深化下去。
二、努力學習環保知識,切實貫徹學校環境教育計劃,積極參與校內校外環保宣傳和環保實踐活動。
三、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健康無限生命。帶動身邊的人對可循環垃圾、廢舊電池等進行回收。
1、讓綠色走進班級。班級內窗明幾凈,物品擺放整齊;主動清理地面和墻壁上的污垢;自己動手裝點教室環境。
2、校園內課間不吃零食,不隨地吐痰,不亂丟果皮紙屑及廢棄物,主動撿拾別人丟在地上的垃圾;包干區衛生工作到位。
3、愛護學校一切公共財物。不踐蹋草坪,不攀枝折花,愛護花草樹木。不刻劃桌椅,不故意損壞門窗、水龍頭、開關及其他公物。
4、凈化語言環境,不說贓話、粗話,使用禮貌用語。
5、節約用水,愛惜電能,愛惜每一粒糧食。
6、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不從樓上倒臟水,亂扔雜物。
四、積極、認真搞好校園以及居住社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凈化,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
五、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環境道德風尚。明確環保責任,為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努力。
各位老師、同學,行動起來吧--請善待你周圍的點滴綠色!
讓我們攜手愛綠、護綠,播灑綠色的希望,共創“綠色二中“!相信有了你的參與,我們的校園一定更加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