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應急預案
田梧二中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應急預案
為了提高學校預防和控制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范學校對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消除流感疫情帶來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以及《田梧二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學校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范意識。
2.加強學校日常管理與監測,各班級做好晨檢、因病缺課等方面上報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確保甲型H7N9流感疫情在校園內不發生、不蔓延。
二、組織管理
1.成立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zz
副組長:zz
成員:zz
2.領導小組下設醫療組、消毒隔離組、保衛組、后勤保障組、教師組和學生組。
(1)醫療組:負責晨檢統計報告及發熱者的接收、登記,并做好全校師生的個人防護工作。
組長:zz
(2)消毒隔離組:負責消毒隔離措施的實施和監測技術指導等工作,配合市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接觸者的排查工作。
組長:zz
(3)保衛組:一旦疫情發生,校保衛組和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值班人員,按甲型H7N9流感領導小組的指令,迅速到達指定位置進行警戒,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有效隔離。
組長:zz
(4)后勤保障組:保障后勤物資的供應,按照甲型H7N9流感的防護要求,儲備一定數量的消毒等防護用品,以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組長:zz
(5)教師組:負責做好教工的宣傳、預防培訓和疫情報告工作。
組長:zz
(6)學生組:負責做好學生的宣傳、預防培訓和疫情報告工作。
組長:zz
常態管理下由分管校長、分管科室學生工作處、醫務室具體負責甲型H7N9流感疫情日常防治工作。甲型H7N9流感疫情進入應急狀態后,全面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突發事件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由組長親自指揮。
四、疫情的監測和報告
(一)流行期間疫情發生前的預備
1.啟動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加強疫情的通報。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晨檢工作。每天由班主任7:50上報各班缺勤情況,并查明缺勤原因。對因病缺課者進行登記匯總報告學生工作處(或醫務室)并跟蹤觀察,根據情況變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晨檢結果每天中午9:00以前由保衛處副主任徐德松老師報中心校。
2.嚴格執行進出入校門的管理制度。
3.做好教室、圖書室、食堂、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通風換氣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內張貼宣傳標語,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5.根據教育局和衛生疾病控制部門的防控意見指導本校的防控工作。
(二)發現甲型H7N9流感疫情報告流程
1.發熱處理流程。發現發熱患者要向校學生工作處(或醫務室),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長,到相關指定醫院就診,按發熱報告流程(校長--中心校)處理。
2.有疑似癥狀處理流程。發現不明原因發熱或如有發熱≥38℃+上感癥狀+接觸史等疑似甲型H7N9流感癥狀者,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通知學生工作處(或醫務室)和校長室,并在第一時間向學校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學校防控甲型H7N9流感疫情應急領導小組應啟動本預防應急預案,立即電話向中心校報告、并在2小時內用書面形式向教育局、衛生防疫站報告,同時向疾病控制中心報告。并在上級的指導下開展工作。
3.有疫情報告流程。發現甲型H7N9流感疑似病例,立即隔離,按著疫情報告流程(校長--防疫站--中心校--教育局)報告相關部門。
田梧二中校長室
篇2:幼兒園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預防為先、分級控制、分層管理、及時處置,及時上報,責任到人。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路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合肥七彩路怡和華庭幼兒園防控工作網絡圖:
總指揮組(園長室)
↓↑
報告聯絡組
(保健室)
防控隔離組(保健室)
宣傳協調組
(教師)
后勤保障組
(總務)
應急機動組
(辦公室、后勤)
↓↑
疾控中心
教育局
婦保所
部門聯系電話:
疾控中心:64x21147
教育局:64x427
婦保所:64x42
(二)職責分工
1、指揮組職責:全面負責指揮、調配工作,穩定全局,確保各條線應急工作的對應落實,督促各項工作迅速、有序進行。
成員:李x、伍x、趙x、x、吳x。
2、報告聯絡組職責:在發現疫情或接到疫情報告后,第一時間報指揮組并及時到達疫情現場,了解疫情和有關發病人的通訊地址和病情,準確傳遞信息,確保與上級部門的通訊、信息暢通。及時通知區疾空控中心,爭取援助。
成員:李x、趙x、范x、曹x。
3、防控隔離組職責:第一時間控制傳染源,安排可疑人,如:有發熱、體征異常人員和相關接觸人員進行醫學觀察與隔離;切斷傳播途徑,指導做好終末消毒;保護易感幼兒,防止或減緩疫情擴散,減少病例,減輕疫情危害。
成員:陳x、宣x。
4、宣傳協調組職責:做好全體師生及家長的穩定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嚴密監測疫情,并適時做出預警。
成員:彭x、李x、黃x。
5、后勤保障組職責:做好防控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所必須的物資儲備工作,協調解決出現疫情所需的物資、工作人員及經費等保障。
成員:周x、武x
6、應急機動組職責:全面做好應急準備,根據指揮隨時增援其他各組。
成員:黃x、徐x。
三、防范措施
1、落實預防預案。
我園成立以園長為組長,副園長為副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及時制定預防禽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明確組織管理機構職責、具體的應急措施及相關責任,切實落實各項衛生防疫措施。
2.學習相關知識。
組織教職工學習相關禽流感、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及技術,提高廣大師幼及幼兒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
3、確保信息暢通。
明確并落實禽流感、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的信息報告人(老師),建立班主任→教師→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教育局防控工作組聯絡員逐級上報網絡。
4、加強全日觀察。
保健老師嚴把進園的第一關,“看、摸、問、查”要仔細認真;保育員、班主任老師做好幼兒午睡起床后的檢查和全日觀察,尤其是發熱和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幼兒,疑似者主動送保健室;切實落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和發熱排查制度,對每天缺勤的教工和幼兒做好登記,班級保教人員都了解去向,并注明缺勤原因,生病者詳細注明病名,杜絕書寫癥狀,每日登記結果,及時反饋給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區。
5、加強防范消毒。
依據合肥市托幼機構消毒隔離工作常規,加強預防性消毒工作。保持幼兒活動室、臥室空氣新鮮,定期開窗通風(對流風);食具毛巾用蒸汽一用一消毒,水開后30分鐘;玩具一天一消毒;圖書爆曬,尤其注意門把手、水龍頭的消毒;廁所的消毒完成后洗手,并注意做好清潔消毒記錄。
6、加強宣傳力度。
利用家園溝通、櫥窗、家長會等形式,向幼兒、家長、教職工進行預防禽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知識宣傳,引導師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科學的洗手方法。
7、重視衛生檢查。
在總務主任的指揮領導下,園內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整治內部環境衛生,一周檢查一次衛生,責任到人。保健老師同時加強各環節預防性消毒的指導與檢查。
8、保持空氣流通
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9、注重一日管理
帶領幼兒多進行或戶活動,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抵抗能力。鼓勵幼兒多飲溫開水。為幼兒平衡膳食營養,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細搭配,保證幼兒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10.加強外來人員登記。
嚴格門衛管理,堅持憑證出入,及時掌握園內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四.應急處置
幼兒園一旦發現h7n9流感疫情,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出應急響應。
1、啟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實行全天值班,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幼兒園信息報告人立即向區教育局防控工作報告聯絡組和區疾控中心、婦幼所、教育局報告,并填寫好三聯單。
2、若有疑似疫情等特殊現象發生,由班級保教人員報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送保健室隔離檢查或由保健老師直接報送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幼兒園立即會同衛生疾控部門組織專門人員指導與督促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并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3、防控隔離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聽從疾控中心的指揮,對發熱和體征異常幼兒進行醫學檢查,檢查結果為普通發熱,及時通知家長送醫院就診,并停課至病愈。檢查結果為有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癥狀的,通知家長送指定醫院就診,全班師生在自己教室等候診斷結果,不參與任何集體活動。上報、停課等根據疾控中心的指示。
4、在疾控中心指導下,對有發熱和體征異常幼兒到過的場所及用過的物品,實施迅速、嚴密、徹底地終末消毒。發出警示,嚴禁校內外人員隨意進出幼兒園。
5、一旦確診為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隔離組配合社區疾控中心對與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住地)醫學觀察及隨訪。
6、宣傳協調組指導幼兒園各教研組做好師生、家長及周邊人員的穩定工作。收集好有關信息,做好相關處理情況的記錄,及時向指揮組報告。并將有關情況書面報告經指揮組,再有指揮組上報
7、后勤保障組迅速調配防控物資。包括防護用品、應急預防性藥物、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藥品、消殺藥械等物資。
8、應急機動組隨時候命,準備增援。
9、在疫情加重時,幼兒園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幼兒的社會實踐應暫緩進行。并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以報請區教育局和衛生防疫部門同意,實施全面或部分停課。
篇3:某鎮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應急預案
為確保我校能夠及時、有序、高效地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應對能力,控制疫情在學校、幼兒班的輸入、傳播、蔓延,保障師生、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
**教發*(219)號和227號文件和10月16日晚7:00分縣委、縣府緊急會議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特修定本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校師生員工。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落實國家、省、市和縣、鎮的各項防控工作要求。
2.研究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與應急工作預案、方案和措施并組織實施;完善防控、停課的應急預案;強化報告制度(日報告和有情況隨時報告);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學校發生傳播。
3.開展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識和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教職工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
4.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對學校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
5.做好全校生病學生的疫情監測最追綜和管理。
6.負責協調、解決學校防控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學校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采取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嚴防疫病在學校的傳播和蔓延。
(二)聯防聯控
疫情防控實行屬地管理、條塊結合、校鎮、學生、家長聯動、教育衛生一體、聯防聯控、分工負責,共同落實防控措施。
(三)及時處置
對學校、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觀察病例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對其密切接觸者按規定進行醫學觀察。其要求是:
1、學校從10月19日起嚴格實施凡進校師生在門衛室進行體溫檢測,外來人員未經允許或體溫檢測,不得進入校園。學生進校到班后,各班主任再次對學生進行晨檢。九年級住校學生從18日開始實施晚檢,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結果于每晚9:30報告值班教師或領導。其余年級均實施晨檢、午檢、晚查。班主任負責晨檢、午檢、晚查,檢查結果在早、午自習下后在接待室進行登記。村級學校分別于每日上午9:00前、下午4:00前由主教將本校點的情況匯總報告行政辦。特殊情況要向余校長或學校領導隨時報告。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18日上午組織人員對學校設備設施、教學用房、輔助用房進行再次消毒。村級學校18日下午分校點進行消毒。
3、對進校學生進行紅外線體溫檢測,檢測人員:胡明永徐彬。每天早上7:30按學校行政值周輪次兩位同志到校門口協助門衛做好學生入校體溫檢測,維護檢測紀律和安全。村級學校按學校要求進行晨檢、午檢和晚查。學生一旦有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體溫達37.2度以上,要立即通知班主任送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檢查情況,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同時按要求作好記錄登記。
4、凡檢測體溫達到37.2-38度學生屬重點監控對象,必須在門衛室登記,并送醫院檢查,按醫院要求上報并通知監護人,根據各級要求進行醫學觀察。
5、學生進校后,全體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情況。學生一旦有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要立即通知班主任或送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檢查情況,立即報告學校領導。
6、凡檢查出有疑似發熱、咳嗽的患者,安排校門觀察室作進一步檢查,待經醫生檢查后,學校嚴格按醫生要求進行處理。
四、學校工作職責
按照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并落實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做好全校師生、兒童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學校全面實施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廣泛發動師生做好室內外的教學、生活場所衛生,加強食堂、小賣部管理和寄宿生管理、強化飲用水衛生;主動配合、協助當地政府和衛生部門、疾控中心和其它部門快速處置學校內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因甲型h1n1流感疫情原因實施停課時,做好停課期間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嚴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擴散和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病例報告和應急響應
(一)病例報告
學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觀察病例時,應立即送醫,并在2小時內報告醫療支撐機構,同時報學校和鎮黨委、政府。
(二)應急響應
1、四級響應
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預防甲型h1n1流感宣傳教育;全面實施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實行學校中層以上干部全天24小時值班制度,。
2.三級響應
在四級響應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落實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教育師生兒童減少外出,外出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停止舉辦大型聚會活動。
3.二級響應
在三級響應的基礎上,停止舉辦聚會活動。
4.一級響應
在二級響應的基礎上,取消或推遲師生赴疫區交流、學習;取消或推遲疫區學校師生赴非疫區學校的交流、學習。根據縣政府決定或衛生、疾控部門的建議,必要時實施停課。
(三)現場處置
1.病例管理
列為醫學觀察病例者,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根據病情可以居家或指定醫院隔離)。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為期至少7天的隔離治療,若7天結束后仍發熱,應繼續隔離直至體溫正常。隔離治療期間,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要分開管理。
2.密切接觸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觸者的判定原則,對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并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鎮衛生院負責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隨訪,每日測量體溫和健康詢問,做好登記。對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者,在采取有效防護條件下,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醫學觀察期間,如果無出現發熱或急性呼吸道癥狀,負責醫學觀察的單位開具解除醫學觀察的書面健康證明。
3.消毒
學校出現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應在衛生、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及時對可能污染場所的環境和物品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六、獎勵與處罰
對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處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各校點和相關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在疫情調查、控制、醫療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責令其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相關責任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對在疫情處理過程中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對疫情進行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造成甲型h1n1流感疫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后果的,追究學校相關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附則
本預案如與上級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相異者,以上級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為準。
本預案從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