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甲型HI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里集中學甲型HI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為科學有序地做好學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應對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疫情在學校的傳播、蔓延,保障學生、教職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z、班主任、生活老師、后勤人員等。
二、臨床表現
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咯痰、流涕、鼻塞、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部分病例出現嘔吐或腹瀉。約10%病例可不發熱。體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可發生肺炎等并發癥。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礎疾病亦可被誘發加重,呈現相應的臨床表現。病情嚴重者可以導致死亡。
三、管理方式
根據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和衛生部門的指導,副校長負責中學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落實工作,建立誰管誰負責制度,哪個環節出問題就追究那位管理員的責任。明確各線責任人,具體落實學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項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須的物質、場所、人員與經費。學校暴發甲型H1N1流感時,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學校甲型H1N1流感的處理等工作。
四、防控措施
1、制訂應對學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工作方案。分工負責,劃塊管理,逐級檢查,逐日報告。借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師生衛生防疫意識,加大校園衛生和師生行為習慣的力度。
2、組織校醫和班主任參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及技術的培訓。
3、加強疫情應對物資準備。總務處負責落實各項醫務檢查用品:醫務室為隔離室,每班1個體溫表、5個口罩。醫衛員處備足體溫表、口罩及常用器材和藥品。消毒液、噴霧器及其他消毒藥品由王勝明、王友朋師傅掌管。
4、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識。倡導環境衛生、科學洗手等衛生行為,提高廣大學生、教職員工對流感防治的正確認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教學處宣傳組負責出好甲流防控專刊,各班定期出好甲流預防知識黑板報,教育處組織開展甲流預防與控制知識講座。
5、加強教室、閱覽室、實驗室、宿舍、廚房、食堂、廁所等學生和教職員工學習、工作、生活場所衛生與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有緊急疫情發生時教室和各辦公室窗戶24小時打開通風。總務處每周(情況出現異常時,增加到每日一次)安排一次統一消毒處理,消毒方法和器材直接與疾控中心專家聯系。
6、落實晨檢、午檢、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發現流感樣疫情要在第一時間(2小時內)報告校長。晨檢、午檢由班主任負責,當即報告年級主任,年級主任再報告辦公室主任,登記完備后,一般正常情況由辦公室主任報告z副校長,非正常情況另增報副校長z和校長z。
7、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和人員、學校與家長、學校與當地醫療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聯系機制,完善信息收集報送渠道,保證信息暢通。緊急時期全體行政、班主任、醫務員手機必須24小時開機。
8、職責分工。
①副校長為學校甲型H1N1流感責任人,負責整體工作安排和落實情況的抽查,包括人員調動、器材配備、問題處理報告等。教職員工出現病情的一律迅速到醫院檢查,確認無疑后再返回學校上班。
②辦公室為甲型H1N1流感信息報告人,負責學生出勤、校園消毒情況統計和報告。科室人員未及時上報時應迅速追查原因,逐日落實。
③教育處負責校園衛生打掃和保潔工作,包括個人衛生、儀表、生活習慣的檢查登記。
④總務處為甲型H1N1流感物資保障責任人,并負責安排人員定期進行校園消毒和記載等。
⑤事務長和商店經理負責食品衛生逐日逐樣檢查,嚴格食品入校和食品加工安全制度,對菜蔬食品和餐桌熟食要照規定進行留樣登記。所有后勤人員必須進行體檢。
⑥班主任負責學生晨檢、午檢數據及具體情況掌握及報告。各班可安排值日學生或班干部將晨檢和午檢情況詳細書面記錄在《班工作日志》內,班主任應親自對缺課、請假、遲到、早退學生要查明原因,與家長取得有效聯系,核實無誤后再報告年級主任。
⑦生活總輔導員負責寄宿生就寢時段的出勤、病情觀察及報告。
⑧醫務員負責學生病情、疫情的觀察檢查和報告(包括簡易問題的排除和處理等)。
⑨衛生員要細致檢查校園內各個角落的衛生情況,不留死角,在與總務處的協調下,對寢室、食堂、商店等建筑外和和雜草密集處,進行垃圾清理和滅蟲滅鼠消毒處理。
⑩門衛室負責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和學生非正常出入的登記、處理和報告。
五、工作程序
1、按日按時段清查報告師生員工出勤人數。
①學生人數、病情等按班主任(晚間為生活老師)→年級主任報告→辦公室→副校長程序報告處理。
②教職工人數、病情、傷害等按年級主任(教輔崗位由科室主任,后勤由總務處,生活老師由辦公室負責)→辦公室→副校長程序報告處理。
2、按要求和程序進行消毒、檢查、防控等工作。
①衛生、病情、疫情情況按門衛、衛生員、醫務員→教育處的程序報告處理。
②衛生、消毒、防護、器材準備情況按按消毒員、醫務員→總務處的程序報告處理。
3、定期做好知識講座和有關宣傳發動工作(教育處)。
4、按日做好衛生保潔、打掃、個人衛生檢查(教育處)。定期做好消毒防疫工作(總務處)。發現問題立即報告副校長,必要時一天一次消毒。
5、行政值周員、年級值周員按時段檢查校園衛生及師生出勤情況(辦公室)。發現問題立即報告副校長。
6、副校長匯總情況后,立即向校長匯報處理。校園內出現疫情后立即按教育局文件精神妥善處理。
六、消毒方法
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已將警告級別提到最高。雖然說預防甲流的疫苗已經問世,但畢竟人多疫苗少,所以做好日常預防工作仍然意義重大。日常預防除減少接觸、勤洗手、注意鍛煉休息飲食,提高免疫力外,衛生部門防控專家表示說,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對于預防甲流效果不錯。
對食飲具可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鐘(溫度為100℃);煮沸消毒15至30分鐘;使用遠紅外線消毒碗柜,溫度達到125℃,維持15分鐘,消毒后溫度應降至40℃以下方可使用。不具備熱力消毒的可采用化學消毒法。如用有效氯含量為250
篇2:幼兒園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一、工作原則
預防為先、分級控制、分層管理、及時處置,及時上報,責任到人。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路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合肥七彩路怡和華庭幼兒園防控工作網絡圖:
總指揮組(園長室)
↓↑
報告聯絡組
(保健室)
防控隔離組(保健室)
宣傳協調組
(教師)
后勤保障組
(總務)
應急機動組
(辦公室、后勤)
↓↑
疾控中心
教育局
婦保所
部門聯系電話:
疾控中心:64x21147
教育局:64x427
婦保所:64x42
(二)職責分工
1、指揮組職責:全面負責指揮、調配工作,穩定全局,確保各條線應急工作的對應落實,督促各項工作迅速、有序進行。
成員:李x、伍x、趙x、x、吳x。
2、報告聯絡組職責:在發現疫情或接到疫情報告后,第一時間報指揮組并及時到達疫情現場,了解疫情和有關發病人的通訊地址和病情,準確傳遞信息,確保與上級部門的通訊、信息暢通。及時通知區疾空控中心,爭取援助。
成員:李x、趙x、范x、曹x。
3、防控隔離組職責:第一時間控制傳染源,安排可疑人,如:有發熱、體征異常人員和相關接觸人員進行醫學觀察與隔離;切斷傳播途徑,指導做好終末消毒;保護易感幼兒,防止或減緩疫情擴散,減少病例,減輕疫情危害。
成員:陳x、宣x。
4、宣傳協調組職責:做好全體師生及家長的穩定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嚴密監測疫情,并適時做出預警。
成員:彭x、李x、黃x。
5、后勤保障組職責:做好防控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所必須的物資儲備工作,協調解決出現疫情所需的物資、工作人員及經費等保障。
成員:周x、武x
6、應急機動組職責:全面做好應急準備,根據指揮隨時增援其他各組。
成員:黃x、徐x。
三、防范措施
1、落實預防預案。
我園成立以園長為組長,副園長為副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學習、及時制定預防禽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明確組織管理機構職責、具體的應急措施及相關責任,切實落實各項衛生防疫措施。
2.學習相關知識。
組織教職工學習相關禽流感、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及技術,提高廣大師幼及幼兒家長的自我保護意識。
3、確保信息暢通。
明確并落實禽流感、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的信息報告人(老師),建立班主任→教師→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教育局防控工作組聯絡員逐級上報網絡。
4、加強全日觀察。
保健老師嚴把進園的第一關,“看、摸、問、查”要仔細認真;保育員、班主任老師做好幼兒午睡起床后的檢查和全日觀察,尤其是發熱和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的幼兒,疑似者主動送保健室;切實落實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和發熱排查制度,對每天缺勤的教工和幼兒做好登記,班級保教人員都了解去向,并注明缺勤原因,生病者詳細注明病名,杜絕書寫癥狀,每日登記結果,及時反饋給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區。
5、加強防范消毒。
依據合肥市托幼機構消毒隔離工作常規,加強預防性消毒工作。保持幼兒活動室、臥室空氣新鮮,定期開窗通風(對流風);食具毛巾用蒸汽一用一消毒,水開后30分鐘;玩具一天一消毒;圖書爆曬,尤其注意門把手、水龍頭的消毒;廁所的消毒完成后洗手,并注意做好清潔消毒記錄。
6、加強宣傳力度。
利用家園溝通、櫥窗、家長會等形式,向幼兒、家長、教職工進行預防禽流感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知識宣傳,引導師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科學的洗手方法。
7、重視衛生檢查。
在總務主任的指揮領導下,園內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整治內部環境衛生,一周檢查一次衛生,責任到人。保健老師同時加強各環節預防性消毒的指導與檢查。
8、保持空氣流通
定期開窗通風,保證活動室內空氣新鮮,溫度適宜。
9、注重一日管理
帶領幼兒多進行或戶活動,適當鍛煉身體,增強抵抗能力。鼓勵幼兒多飲溫開水。為幼兒平衡膳食營養,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細搭配,保證幼兒攝入足量的、均衡的營養,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10.加強外來人員登記。
嚴格門衛管理,堅持憑證出入,及時掌握園內各種人員流動情況。
四.應急處置
幼兒園一旦發現h7n9流感疫情,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出應急響應。
1、啟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實行全天值班,加強系統內的疫情通報。幼兒園信息報告人立即向區教育局防控工作報告聯絡組和區疾控中心、婦幼所、教育局報告,并填寫好三聯單。
2、若有疑似疫情等特殊現象發生,由班級保教人員報幼兒園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送保健室隔離檢查或由保健老師直接報送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幼兒園立即會同衛生疾控部門組織專門人員指導與督促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并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3、防控隔離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聽從疾控中心的指揮,對發熱和體征異常幼兒進行醫學檢查,檢查結果為普通發熱,及時通知家長送醫院就診,并停課至病愈。檢查結果為有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相關癥狀的,通知家長送指定醫院就診,全班師生在自己教室等候診斷結果,不參與任何集體活動。上報、停課等根據疾控中心的指示。
4、在疾控中心指導下,對有發熱和體征異常幼兒到過的場所及用過的物品,實施迅速、嚴密、徹底地終末消毒。發出警示,嚴禁校內外人員隨意進出幼兒園。
5、一旦確診為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防控隔離組配合社區疾控中心對與禽流感、流感和麻疹等主要呼吸道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實施居家(住地)醫學觀察及隨訪。
6、宣傳協調組指導幼兒園各教研組做好師生、家長及周邊人員的穩定工作。收集好有關信息,做好相關處理情況的記錄,及時向指揮組報告。并將有關情況書面報告經指揮組,再有指揮組上報
7、后勤保障組迅速調配防控物資。包括防護用品、應急預防性藥物、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藥品、消殺藥械等物資。
8、應急機動組隨時候命,準備增援。
9、在疫情加重時,幼兒園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幼兒的社會實踐應暫緩進行。并每日公布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必要時可以報請區教育局和衛生防疫部門同意,實施全面或部分停課。
篇3:某鎮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應急預案
為確保我校能夠及時、有序、高效地應對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應對能力,控制疫情在學校、幼兒班的輸入、傳播、蔓延,保障師生、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
**教發*(219)號和227號文件和10月16日晚7:00分縣委、縣府緊急會議精神,結合學校工作實際,特修定本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校師生員工。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學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防控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落實國家、省、市和縣、鎮的各項防控工作要求。
2.研究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與應急工作預案、方案和措施并組織實施;完善防控、停課的應急預案;強化報告制度(日報告和有情況隨時報告);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學校發生傳播。
3.開展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識和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教職工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
4.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對學校及周邊環境的綜合整治力度。
5.做好全校生病學生的疫情監測最追綜和管理。
6.負責協調、解決學校防控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對學校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工作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采取措施,切斷傳播途徑,迅速控制疫情,嚴防疫病在學校的傳播和蔓延。
(二)聯防聯控
疫情防控實行屬地管理、條塊結合、校鎮、學生、家長聯動、教育衛生一體、聯防聯控、分工負責,共同落實防控措施。
(三)及時處置
對學校、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觀察病例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同時,對其密切接觸者按規定進行醫學觀察。其要求是:
1、學校從10月19日起嚴格實施凡進校師生在門衛室進行體溫檢測,外來人員未經允許或體溫檢測,不得進入校園。學生進校到班后,各班主任再次對學生進行晨檢。九年級住校學生從18日開始實施晚檢,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結果于每晚9:30報告值班教師或領導。其余年級均實施晨檢、午檢、晚查。班主任負責晨檢、午檢、晚查,檢查結果在早、午自習下后在接待室進行登記。村級學校分別于每日上午9:00前、下午4:00前由主教將本校點的情況匯總報告行政辦。特殊情況要向余校長或學校領導隨時報告。做到“四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
2、18日上午組織人員對學校設備設施、教學用房、輔助用房進行再次消毒。村級學校18日下午分校點進行消毒。
3、對進校學生進行紅外線體溫檢測,檢測人員:胡明永徐彬。每天早上7:30按學校行政值周輪次兩位同志到校門口協助門衛做好學生入校體溫檢測,維護檢測紀律和安全。村級學校按學校要求進行晨檢、午檢和晚查。學生一旦有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體溫達37.2度以上,要立即通知班主任送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檢查情況,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同時按要求作好記錄登記。
4、凡檢測體溫達到37.2-38度學生屬重點監控對象,必須在門衛室登記,并送醫院檢查,按醫院要求上報并通知監護人,根據各級要求進行醫學觀察。
5、學生進校后,全體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情況。學生一旦有發熱、咳嗽等流感癥狀,要立即通知班主任或送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檢查情況,立即報告學校領導。
6、凡檢查出有疑似發熱、咳嗽的患者,安排校門觀察室作進一步檢查,待經醫生檢查后,學校嚴格按醫生要求進行處理。
四、學校工作職責
按照鎮黨委、政府和縣教育局的安排、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并落實防控甲型h1n1流感措施,做好全校師生、兒童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師生、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病能力,學校全面實施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廣泛發動師生做好室內外的教學、生活場所衛生,加強食堂、小賣部管理和寄宿生管理、強化飲用水衛生;主動配合、協助當地政府和衛生部門、疾控中心和其它部門快速處置學校內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因甲型h1n1流感疫情原因實施停課時,做好停課期間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嚴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擴散和其他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病例報告和應急響應
(一)病例報告
學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觀察病例時,應立即送醫,并在2小時內報告醫療支撐機構,同時報學校和鎮黨委、政府。
(二)應急響應
1、四級響應
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預防甲型h1n1流感宣傳教育;全面實施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實行學校中層以上干部全天24小時值班制度,。
2.三級響應
在四級響應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落實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教育師生兒童減少外出,外出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停止舉辦大型聚會活動。
3.二級響應
在三級響應的基礎上,停止舉辦聚會活動。
4.一級響應
在二級響應的基礎上,取消或推遲師生赴疫區交流、學習;取消或推遲疫區學校師生赴非疫區學校的交流、學習。根據縣政府決定或衛生、疾控部門的建議,必要時實施停課。
(三)現場處置
1.病例管理
列為醫學觀察病例者,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根據病情可以居家或指定醫院隔離)。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應送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為期至少7天的隔離治療,若7天結束后仍發熱,應繼續隔離直至體溫正常。隔離治療期間,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要分開管理。
2.密切接觸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觸者的判定原則,對疑似、臨床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并對其進行7天醫學觀察,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鎮衛生院負責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隨訪,每日測量體溫和健康詢問,做好登記。對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發熱或呼吸道癥狀者,在采取有效防護條件下,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醫學觀察期間,如果無出現發熱或急性呼吸道癥狀,負責醫學觀察的單位開具解除醫學觀察的書面健康證明。
3.消毒
學校出現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應在衛生、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及時對可能污染場所的環境和物品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六、獎勵與處罰
對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處理過程中有突出貢獻的各校點和相關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
對在疫情調查、控制、醫療救治工作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的,責令其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有關部門的調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他方式阻礙、干涉調查的,對相關責任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對在疫情處理過程中未依照規定履行報告職責,對疫情進行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造成甲型h1n1流感疫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后果的,追究學校相關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開除的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七、附則
本預案如與上級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相異者,以上級政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為準。
本預案從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