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大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推動我校“卓越課堂”建設工作的實施,規(guī)范我校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發(fā)現青年教學能手,根據學校本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舉行我校“第六屆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大賽”活動。
二、組織機構
為了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成立“第六屆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大賽”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三、參賽對象
我校35周歲及以下(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任教一年以上的所有任課教師(注:①20**年9月后參加我校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區(qū)級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門或教育科研部門舉辦的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可不再參賽;②今年參加“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優(yōu)課錄制的教師不參加初賽,直接進入決賽)。
四、具體安排
1.分組:
初賽原則上根據年級、學科及人數情況進行分組(具體分組情況另發(fā)),各組按不超過參賽人數的30%選拔進入決賽。決賽時分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理化組、政史組、體育組、生地組、音美組、綜合組進行。
2.競賽日程。
(1)宣傳發(fā)動階段:20**年春期第1周
(2)撰寫教案及準備階段:第2周-3周
(3)年級學科組初賽階段:第4周--第5周
(4)決賽準備階段:第5-6周
(5)學校決賽階段:第7-8周
五、相關要求
1.凡符合參賽條件的在校教師必須全部參加初賽,不得無故缺賽。
2.參加初賽的老師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級上課,參加決賽的老師在學校統(tǒng)一安排的班級和地點上課。
3.教學設計要求:①教案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的課改理念;②教案要與本學科組構建的重點課型要求相符;③獨立設計,不能抄襲或者原文下載;④課件能與教學設計配套(無課件的除外)。初賽、決賽的教學設計按《川巴中學精品教學設計》的要求撰寫,活動結束后及時交教務處。
4.初賽由年級組、學科組具體組織實施。初賽結束后,各評委組長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點評。本學科組人員賽課,其余組員須參與聽課、評課,學科組長做好考勤記載。教務處加強過程督察。
5.決賽由教務處組織實施。各組決賽結束后,評委組長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集中點評,并把點評情況形成簡略文本交教務處。決賽前,各學科組要安排專人進行集體磨課,提高參賽質量。本學科人員參賽,該學科其他教師必須參加聽課、評課,教務處將嚴格考勤,教師參與聽課情況將作為學科組年度考核的依據之一。
七、表彰獎勵
1.參加決賽的人員,根據教學設計及上課情況評定一、二、三等獎,其中一、二等獎人數分別不超過該組總人數的20%、40%。如果參賽水平不高,某獎項可以不評或少評。
2.對獲獎人員按學校教學專項表彰相關規(guī)定予以獎勵。獲獎情況計入教師個人業(yè)務檔案,納入“雙評”活動,并計入學科組業(yè)績。如果無故不參賽,“雙評”活動降檔處理。
重慶市川巴中學校
二0一五年三月
篇2:優(yōu)質課大賽讓我插上了奮飛翅膀
“優(yōu)質課大賽”讓我插上了奮飛的翅膀
――訪深圳市羅湖外語學校英語教師張書生
(本報記者:劉琦)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陽光下最美好的職業(yè),但是要真正成為一名學生愛戴、佩服,同行、社會認可的老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每個老師的成長過程是不同的:有的在教學中虛心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有的是通過有經驗的老師的傳、幫、帶、而逐漸成為一名優(yōu)秀老師。而張老師的成長過程似乎略顯大器晚成,他正是借助全國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這個平臺,一躍成為外語教學戰(zhàn)線名師,站在了當前課改的最前沿,為中學外語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著自己的努力。
1983年張老師大學畢業(yè),先教過兩年專科英語,后由于學校撤并,被調到當地一所省重點中學。據張老師介紹:“當時由于缺少高三把關老師,我一直擔任高考補習班的教學任務,而且是三個大班,每班人數多達120人,每周差不多20節(jié)課,整天只是做題、講題,從來不研究教材教法,因此說,先前十年的教學幾乎沒有留下任何感悟,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1995年暑假張老師來到深圳,由于某種巧合,進入羅湖區(qū)一所知名小學教英語,從那時起他才開始琢磨小學生應該怎樣教,研究他們的心理。這樣一待就是四年,在此期間張老師學到了很多有趣的教學方法。1999年他被調到中學教初中英語,因為張老師有了小學教學的經驗,所以他的課堂特別有趣,與小學教學銜接也很好,效果明顯。就在當年10月,為了參加第三屆全國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區(qū)屬學校開始了緊張的選拔。經過上課、評課,最終確定了張老師代表羅湖區(qū)參加深圳市的優(yōu)質課大賽。為了這次比賽,張老師通過數次練習,總結分析不足。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講課技巧。
深圳市優(yōu)質課大賽,比賽嚴格按程序進行,提前24小時抽簽,然后自己準備。第二天經過緊張激烈的競爭,張老師在所有的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最后,他代表深圳市參加廣東省第三屆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他說:“這一次市區(qū)教研員和校領導更加重視,為了準備參賽,選擇不同課型,在幾小時內完成教學設計、制作課件、寫出教案,然后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班級甚至不同的學校試講,然后組織老師評課、議課,找出不足之處再試講,有時一個課型可能要操練多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同時也加強了我們科組教研的氛圍,使得所有參與活動的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在后來的參賽過程中使張老師感觸最深的就是團隊精神。“在參加省比賽時,學校校長帶隊,派出了輔導老師,電腦老師,當我們抽完簽后,我們立刻展開討論,研究教材。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為了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大家往往爭得臉紅脖子粗,互不相讓,就是在這種對待教學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氛圍下,設計出了不僅能體現我們的教學理念,同時也為我們的外語教學提供了很好范例的課例。所以,省里的比賽毫無懸念地勝出,同時也充分說明了集體的智慧是很重要的。”張老師肯定的說。
參加全國比賽的過程和經歷更是讓張老師終生難忘。**年4月,在武漢雜技廳舉行的“第三屆全國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大賽”可謂是強手如林,比賽所使用的材料是專家們臨時編寫的。對于張老師及他的團隊來說也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比賽。當時,張老師抽到的簽可能是所有參賽選手中材料最難的。內容是一段對話,談論剛剛墜毀的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張老師回憶當時的感受說:“材料之新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網上只有很少的相關材料,就連空間站的名字‘mir’都不知怎么讀。拿到材料以后,我先通讀了幾遍,了解了內容,接著同我們的老師們展開了討論。整個過程中大家對材料的處理提出了很多參考意見,為了一些設計大家爭論不休,互不相讓,我們的帶隊老師之間甚至到了吵架的境地。最后,大家本著一個共同的目的,打破常規(guī),設計出既能體現最新教學理念,又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真正以學生為主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比賽過程中,按照我們的設計,我全身心的投入,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非常好,所有的活動都真實有效,尤其是當我給學生們展示幾幅宇航員在太空生活的繪畫時,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被打開了,他們合作討論,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用栩栩如生的肢體語言和得體的英語表達出來,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連很多聽課的老師都被感染了,甚至都想參與進來。下課以后所有的學生都意猶未盡,不舍得離開。這堂課讓我頗有感受,好的教學設計在我們的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再次說明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
通過優(yōu)質課大賽不僅提高了張老師的業(yè)務水平,也讓他對英語教學賦予了新的認識,要真正當好一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從那次大賽以后,他更加注意業(yè)務能力的提高,抓住一切機會,參加各種培訓,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不斷地走出校門聽課,吸取別人的長處。經過幾年的磨練,張老師的教學藝術日臻成熟。當高中新課標最先在廣東實施時,他作為第一批的課改老師,積極參與進來,為推動課改的順利進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04―07期間,張老師多次在校內、區(qū)內、市內上研討課、示范課。省教研室組織曾在全國大賽中獲過獎的廣東省英語十大名師,組成一個講師團,在全省各地開展了推動課改的系列展示課的活動。他作為成員之一,在幾次全省大型的教研活動中,其示范課反響最大,省教研員黃自成老師、和廣州市的教研員周文筑老師對張老師的課的評價是,“真正體現了課改的理念,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課例。”近幾年來,介于張老師在教改一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被人教社聘為新教材培訓專家。并先后為人教社培訓資源包拍攝過示范課例,為安徽、福建、廣東、遼寧等地的老師做過新教材培訓,皆受到好評。今年五月曾赴甘肅隴南地震災區(qū)支教。(據不完全統(tǒng)計,幾年來所上的示范課、專場講座達40多次)
幾年來,他作為深圳羅湖外語學校的英語科組長,帶領科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努力提高外語教育水平。積極營造校園的外語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英語文化活動,如英語朗誦、演講、短劇、小品、配音、歌曲等,每日一句、英語角、一年一度的羅外英語文化節(jié)等。由于校領導重視,教師努力的原因,羅湖外語學校的外語特色越來越鮮明,中、高考的成績逐年提高,進入全市前列。張老師也多次獲得深圳市高考先進個人。在他的培養(yǎng)下,范晶老師于今年2月份在廈門人教社高中老師培訓會上上了一節(jié)展示課,獲得專家和與會老師的一致好評,5月份在北京舉辦的“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教師組的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張老師笑著說:“總之,全國優(yōu)質課大賽改變了我,給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同時也鍛煉培養(yǎng)了我的業(yè)務水平,讓我在外語教學的道路上邁著大步越走越遠,也讓我的人生越來越精彩,我也衷心的希望全國優(yōu)質課大賽越辦越好,讓更多的年輕老師脫穎而出,為我國的基礎英語教育培養(yǎng)出新生力量。”
篇3:物理優(yōu)質課大賽觀摩心得體會
有幸觀摩省物理優(yōu)質課大賽,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收獲頗多。
最大的亮點是實驗創(chuàng)新,可謂精彩紛呈。每位參賽老師的教學設計都立足實驗,獨運匠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作為一位剛入職沒幾年的教師,做好常規(guī)的演示實驗,指導學生完成好分組實驗,對于學生完成物理知識的建構至關重要。通過實驗可以將學生思維步步緊逼,不斷創(chuàng)設和解決認知“沖突”,精心設計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不斷提高實驗演示效果,可以深化概念和規(guī)律教學,鞏固學生重構的主體經驗等。
實驗創(chuàng)新是我們熟練常規(guī)實驗基礎上的突然靈感,亦或是苦思冥想,實驗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但實驗的創(chuàng)新不能沖淡教學目標的落實,更不能為了出彩而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也并不是以多取勝,而是要考慮我們的學習目標和要達成的效果。
本次大賽也讓我看到了物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每位老師都力圖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達到教學目標的完成,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平時的物理課堂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科學探究,重構學生的主體體驗。利用科學探究,打破錯誤的前概念,轉變固有經驗為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
新課開始,能否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處于亢奮狀態(tài),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關系到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高效地進行、順利有效地落實。本次大賽眾多名師的新課導入,讓我大飽眼福。情景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平時的新課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新課導入的方式方法,創(chuàng)設一個物理情景,喚起學生思考的主體體驗。
通過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強化刺激和基于學情的循序漸進引導所引起的認知和認知沖突,喚起學生主體意識,激發(f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不過本次大賽最讓我望洋興嘆的是:每位選手的基本功都很扎實,教態(tài)自然大方,教學風格也是成熟老練,專業(yè)素養(yǎng)更是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