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
《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是我國安全生產工作中幾十年一直堅持的一項基本制度。實踐證明,在生產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中貫徹執行"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安全生產法》對"三同時"審查驗收制度進一步作出了詳細規定,特別是對礦山建設項目和用于生產、儲存危險物品的建設項目,提出了審查、驗收部門對審查驗收結果負責的新規定。
生產性基本建設和全廠性技術改造工程項目的"三同時"審查包括可行性研究審查、初步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審查。
1.可行性研究審查
(1)建設單位在提出項目建議書時,應有該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特點的說明,并提出職業安全衛生措施的原則要求。
(2)建設單位在組織編制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對項目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論述。對所采取的職業安全衛生技術措施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3)對于火災危險性生產類別為甲類的建設項目,大量使用或生產極度或高度危害程度的職業性接觸毒物的建設項目,大量使用或生產含有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或石棉粉料的建設項目以及其他危險、危害因素大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委托設計或研究單位進行建設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評價,并提出評價報告書。
工程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評價,主要是采用安全系統工程方法,對建設項目的火災爆炸危險程度、有毒有害危險程度進行評價,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并對采取的措施與國內外類似項目進行比較,對其可行性、科學性、先進性作出結論。
(4)政府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收到建設單位報送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職業安全衛生評價報告后,共同進行認真研究,并從職業安全衛生角度考慮,對能不能建設,作出結論。
對那些特別危險或塵毒危害特別嚴重、目前技術水平又難以采取有效治理措施的項目,不應批準建設。對那些危害嚴重,已被證明是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又難以改造的項目,應當限制建設。對廠址選在有開采價值的礦體上,地震斷層地區和基本裂度9度以上的地震區,厚度較大的Ⅲ級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區,爆炸危險區和采礦最終錯動區,易遭受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危害的地區,不能確保安全的水庫、尾礦壩下游區建設的工程項目,應不予批準建設。
2.初步設計審查
根據國務院國發(1984)97號文件規定,設計單位在編制項目的初步設計文件時,應同時編寫《職業安全衛生專篇》。其編寫深度應符合原勞動部勞護字(1988)48號文件規定的深度。《專篇》編寫的內容一般應包括設計依據、工程概述、建筑及場地布置、職業安全、職業衛生、輔助衛生用室、職業安全衛生機構及人員、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費用概算、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等九部分,內容可根據所設計項目的具體情況進行增補或刪節,該詳則詳,該簡則簡。
政府安全生產、職業衛生監察部門(以下稱"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在接到建設單位報送的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文件(包括
《職業安全衛生專篇》)和《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初步設計審批表》后,共同進行研究,根據國家、行業及地方的職業安全衛生標準,對初步設計進行審查批復。總的要求是:
生產工藝流程設計應先進合理;針對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所采取的措施,應合理、有效,并符合現行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和技術標準;所選用的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的設備造型,應是經過監察部門鑒定、定點生產的定型產品;用于配套建設的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所需資金材料應落實。未經批準的初步設計不能進行施工圖設計。
3.竣工驗收審查
竣工驗收審查大體有如下幾個環節:
(1)設備調試。在生產設備調試階段,應同時調試和考核職業安全衛生設備。
(2)勞動環境數據監測。建設單位應在申請驗收投產前,組織滿負荷試車運行,提請監察部門的職業安全衛生監測檢驗機構對勞動環境中的粉塵、有毒、有害物質和因素進行監測,并出具監測檢驗報告。
(3)工程項目竣工,建設單位申請驗收投產,應將試生產中職業安全衛生設備運行情況、效果、檢測數據、存在問題,以及今后擬采取的措施等寫出申請驗收投產的專題報告。
監察部門和工會組織接到建設單位申請驗收投產的專題報告和《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驗收審批表》后,對下列問題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同意驗收投產的批復:
1)是否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全部配套建設了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項目。
2)配套建設的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的質量是否符合驗收標準,性能是否良好,不合格者應返工。
3)滿負荷試運行時,生產場所測試的數據是否達到了設計預期的效果,是否符合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如超標,原因何在,怎樣進一步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
4)職工是否進行了安全技術培訓、三級安全教育,是否掌握了安全操作規程,以及預防職業危害及傷亡事故的技能。特種作業人員是否有操作證,能否獨立上崗操作。
對于有意削減安全措施經費,不按批準的初步設計配套建設塵毒治理和安全設施,可能造成嚴重危害的建設項目,不應批準投產。
篇2:工程項目三同時審查內容
工程項目的安全審查包括由可行性研究開始到設計、施工,直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的審查。?
1.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審查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近遠期規劃、地區規劃、作業規劃的要求,對工程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技術、工程等方面進行多方案綜合分析論證,主要包括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生產可行性、各種指標的定性與定量的初步分析等,以確定工程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措施方案是否可行。?
審查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主要職業危害、預計危害程度、造成危害的因素及其所在部位或區域,可能接觸職業危害的職工人數,使用和生產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質、易燃易爆物質的名稱、數量;職業危害治理的方案及其可行性論證;職業安全衛生措施專項投資估算;實現治理措施的預期效果;技術、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意見。?
2.初步設計審查?
初步設計審查是在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基礎上,按照勞動部《關于生產性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監察的暫行規定》中《職業安全衛生專篇》的內容和要求,根據有關標準、規范對《專篇》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建設項目中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結論性意見。?
初步設計審查的基調應是實施性的。?
審查初步設計中的《職業安全衛生專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設計依據?
(1)國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
(2)采用的主要技術規范、規程、標準和其他依據。?
2)工程概述?
(1)本工程設計所承擔的任務及范圍。?
(2)工程性質、地理位置及特殊要求。?
(3)改建、擴建前的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概況。?
(4)主要工藝、原料、半成品、成品、設備及主要危害概述。?
3)建筑及場地布置?
(1)根據場地自然條件中的氣象、地質、雷電、暴雨、洪水、地震等情況預測的主要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2)建廠的四鄰情況對本廠的職業安全衛生的影響及防范措施。?
(3)工廠總體布置中對諸如鍋爐房、氧氣站、乙炔站等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倉庫對全廠職業安全衛生的影響及防范措施。?
(4)廠區內的通道、運輸的職業安全衛生。?
(5)總圖設計中建筑物的安全距離、采光、通風、日曬等情況,主要有害氣體與主要風向的關系。?
(6)輔助用室包括救護室、醫療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哺乳室、女工衛生室的設置情況。?
4)生產過程中職業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產過程中使用和產生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質,包括原料、材料、中間體、副產物、產品、有毒氣體、粉塵等的種類名稱和數量。?
(2)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輻射、振動、噪聲等有害作業的生產部位、程度。?
(3)生產過程中危險因素較大的設備的種類、型號、數量。?
(4)可能受到職業危害的人數及受害程度。?
5)職業安全衛生設計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工藝和裝置中,根據全面分析各種危害因素確定的工藝路線、選用的可靠裝置設備,從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設置的泄壓、防爆等安全設施和必要的檢測、檢驗設施。?
(2)按照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類別、等級、范圍選擇電氣設備的安全距離及防雷、防靜電及防止誤操作等設施。?
(3)生產過程中的自動控制系統和緊急停機、事故處理的保護措施。?
(4)說明危險性較大的生產過程中,一旦發生事故和急性中毒的搶救、疏散方式及應急措施。?
(5)扼要說明在生產過程各工序產生塵毒的設備(或部位)及塵毒的種類、名稱、原來塵毒危害情況,以及防止塵毒危害所采用的防護設備、設施及其效果等。?
(6)經常處于高溫、高噪聲、高振動工作環境所采用的降溫、降噪及降振措施,防護設備性能及檢測檢驗設施。?
(7)改善繁重體力勞動強度方面的設施。?
6)預期效果評價?
對職業安全衛生方面存在的主要危害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提出專題報告和綜合評價。?
7)安全衛生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情況?
(1)安全衛生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
(2)維修、保養、日常監測檢驗人員。?
(3)安全教育設施及人員。?
8)專用投資概算?
(1)主要生產環節職業安全衛生專項防范設施費用。?
(2)檢測裝備及設施費用。?
(3)安全教育裝備和設施費用。?
(4)事故應急措施費用。?
9)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存在問題與建議必須列出,且是重要內容。?
3.竣工驗收審查?
竣工驗收審查是按照《職業安全衛生專篇》規定的內容和要求對職業安全衛生工程質量及其方案的實施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和審查,并對建設項目作出職業安全衛生措施的效果評價。?
建設單位在生產設備調試階段,應同時對職業安全衛生設備、措施進行調試和考核,對其效果作出評價。在人員培訓時,要有職業安全衛生的內容,并建立健全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規章制度。?
在生產設備調試階段中,勞動部門對建設項目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進行預驗收,并確定塵、毒等化學因素和物理因素的測定點。對體力勞動強度較大,產生塵、毒危害嚴重的作業崗位,要按國家有關標準委托勞動行政部門隸屬的職業安全衛生監測機構進行體力勞動強度、粉塵和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的測定工作,測定結果作為評價職業安全衛生設施的工程技術效果和竣工驗收的依據。對于查出的隱患,由建設單位訂出計劃。限期整改。?
竣工驗收審查是強制性的。
篇3:建設項目三同時定義內容
1.“三同時”的定義生產性基本建設項目中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以確保建設項目竣工投產后,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標準,保障勞動者在生2.“三同時”針對的建設項目“三同時”的要求是針對我國境內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基本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和引進的建設項目,它包括在我國境內建設的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建設項目。3.對安全生產來說,“三同時”是什么性質的措施是一種事前保障措施,是一種本質安全措施。4.“三同時”的內容和要求(1)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勞動安全衛生論證,并將其作為專門章節編入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將勞動安全衛生設施所需投資納人投資計劃;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實施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對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由建設單位自主選擇并委托本建設項目設計單位以外的、有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資格的單位進行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a.大中型或限額以上的建設項目;b.火災危險性生產類別為甲類的建設項目;c.爆炸危險場所等級為特別危險場所和高度危險場所的建設項目;d.大量生產或使用I級、II級危害程度的職業性接觸毒物的建設項目;e.大量生產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離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設項目;f.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確認的其他危險、危害因素大的建設項目。預評價工作完成后,由建設單位將預評價報告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預評價工作應在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會審前完成并通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的審批。)(2)初步設計階段設計單位在編制初步設計文件時,應嚴格遵守我國有關勞動安全衛生的法規、標準,同時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并應依據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批復,完善初步設計。建設單位在初步設計會審前,應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報送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及圖紙資料。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標準,審查并批復初步設計文件中的《勞動安全衛生專篇》。(審查同意后,及時辦理《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初步設計審批表》)(3)施工階段建設單位對承擔施工任務的單位提出落實“三同時”規定的具體要求,并負責提供必需的資料和條件。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確實做到勞動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并對建設項目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4)試生產階段建設單位在試生產設備調試階段,應同時對勞動安全衛生設施進行調試和考核,對其效果做出評價;組織、進行勞動安全衛生培訓教育,制定完整的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規章制度及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建設單位在試生產運行正常后、建設項目預驗收前,委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認可的單位進行勞動條件檢測和有關設備的安全衛生檢測、檢驗,并將結果數據、存在的問題以及采取的措施寫入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專題報告,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批。(5)竣工驗收階段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根據建設單位報送的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專題報告,對建設項目竣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凡符合需要進行預評價的建設項目,在正式驗收前應進行勞動安全衛生預驗收或專項審查驗收。對預驗收中提出的勞動安全衛生方面的改進意見應按期整改。(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技術措施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驗收通過后,應及時辦理《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審批表》。)(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驗收專題報告主要內容包括:a.初步設計中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已按設計要求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投入使用的情況;b.建設項目中特種設備已經由具有法定資格的單位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或檢驗合格證書)的情況;c.工作環境、勞動條件經測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情況;d.建設項目中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經現場檢查符合國家有關勞動安全衛生標準的情況;e.設立了安全衛生管理機構,配備了必要的檢測儀器、設備,建立、健全了勞動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組織進行了勞動安全衛生培訓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已經培訓、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證的情況,制定了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