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員工安全環保行為規范制度

員工安全環保行為規范制度

2024-07-23 閱讀 2522

1.服從安全、環保管理。

1.1要求必須做的事(遵守事項),堅決要做。

1.2規定不能做的事(禁止事項),堅決不做。

1.3制度沒有修訂前(原有制度),必須執行。

1.4安全專業管理人員的意見(沒有制度),必須服從。

2.確?!?S”狀態:提高素養,做好整理、整頓、清掃、清潔、規范。

2.1忙而不亂,多而不臟。

2.2完成作業,清理現場。

2.3自己負責的物料,有責任自己整理。

2.4自己產生的垃圾,有責任自己清理,并做好分類。

3.只能在指定場所吸煙,不吸游煙,不亂丟煙蒂。

4.按要求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4.1工作服舊而不破,衣扣、衣袖要扣牢。

4.2安全帽帶應系牢。

4.3進入生產現場要佩安全帶、安全帽和口罩。

4.4登高要掛安全帶。

4.5施工現場不穿短袖工作服。

5.上船刷卡,進艙掛牌,出艙摘牌。

6.遵守交通規則,開(騎)車注意觀察,行車注意避讓行人。

7.不亂停放車輛、不超速行駛。

8.不進入與自己無關的場所,不擺弄與自己無關的設施。

9.按安全帽上特種作業資格標識從事相應的特種作業。

10.上高下艙走爬梯,做到三點著力;走正規通道,不翻越欄桿,不擅闖警(禁)區。

11.在現場行走時,不要雙手插在口袋中。

12.手上有水,不要動電源開關插座。

13.看安全標志,不盲目施工。

14.動作之前,預知危險,采取防范措施。

15.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16.作業中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團結合作。

17.管理人員表率,作業人員自覺。

篇2:鋼筋工程安全環保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

  交底人

  職務

  交底內容

  交底范圍及部位

  交底時間

  接受交底人簽名:

  交底內容:

  1、鋼筋加工機械的操作人員,應經過一定的機械操作技術培訓,掌握機械性能和操作規程后方能上崗。

  2、鋼筋加工機械的電氣設備,應有良好的絕緣并接地,每臺機械必須一機一閘,并設漏電保護開關。機械轉動的外露部分必須有安全防護罩,在停止工作時應切斷電源,鎖好電閘箱。

  3、鋼筋機械使用前,應先空轉運行時車正常后,方能開始使用。

  4、使用鋼筋彎曲機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鋼筋活動端的反向,彎曲400mm長的短鋼筋時,要有防鋼筋彈出的措施。

  5、粗鋼筋切斷時,沖切力大,應在切斷機口兩側基座上安裝兩個角鋼欄桿,防止鋼筋擺動。

  6、加工較長的鋼筋時,用有專人幫扶,并聽從操作人員指揮,不得任意推拉。

  7、在焊機操作棚周圍,不得堆放易燃品,機身應保持良好接地。閃光對焊閃光火花飛濺的區域內,要設置寶鋼板或水泥石棉擋板防護裝置,在對焊機與操作人員之間,應在機上裝置活動罩。

  8、焊工操作應穿工作服,戴防護手套與鞋蓋,勞保用品應保持干燥。

  9、鋼筋安裝搬運要注意前后方向有無碰撞危險或被鉤掛料物,特別要防止碰掛周圍和上下方的電線。

  10、安裝懸空結構鋼筋時,必須站在腳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上或支撐安裝。

  12、現場施工的照明電線及混凝土振動器線路,不準直接掛在鋼筋上,如確實需要,應在鋼筋上架設橫擔木,將電線管在橫擔木上;如采用行燈時,電壓不得超過36v。

  13、起吊鋼筋骨架和安裝鋼筋時,要與附近高壓線路或電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在鋼筋林立的場所,有雷雨時不準操作和站人。

  14、在高空安裝鋼筋必須扳彎粗鋼筋時,應選好位置站穩,系好安全帶,防止用力過猛掉下,現場操作人員均應戴安全帽,氣壓焊操作人員應配戴氣焊防護目鏡,手套。

  15、現場鋼筋氣壓焊接作業地點及下方不得有易燃易爆品,使用氧氣瓶、乙炔瓶、壓頭鉗時,三者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如不能滿足要求時,應采取遮蔽措施,不得將點燃的焊具隨意臥放在模板或掛在鋼筋上。

篇3:船舶施工機械安全環保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為保證船機在生產或維修過程中的安全與環境保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當事故發生時采取緊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制定本預案。

1.2船機的安全與環保是指工程船舶或施工機械在生產或維修過程中由于不可抗力或人為因素造成的船機本身的傷害和對周圍環境的破壞。

1.3各船機保有單位要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將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小。

1.4預案的目標應根據公司重大危險源和重大環境因素辨識的結果來確定。船機方面共有六個,包括船舶翻沉、起重機事故、加壓艙災害、船舶排污、船舶挖/倒泥污染和拌和系統的粉塵污染。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公司成立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主管副總經理

組員:設備管理部安全質量監督部工程管理部船機保有單位經理、書記

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地點:設備管理部

電話:

2.2各船機保有單位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成立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本單位的船機安全與環保應急救援預案,內容應當包括應急救援小組的組織機構及職責、聯系方法、工作程序、應急措施和糾正完善等內容。

3、工作程序

3.1船機保有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特點進行重點監控并配備相應的船機設備、器具、索具等。

3.2事故發生后應馬上匯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根據危害的輕重,實施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4、應急措施原則

各單位根據船機保有情況和公司確定的重大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制定船機安全與環保應急預案,堅持“充分準備,快速反應,措施得當”的原則。

5、糾正與完善

5.1事故發生后主管副總經理與設備管理部、安全質量監督部、工程管理部等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與處理,對事故的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進行懲罰,對事故應急救援中的有功人員進行獎勵。

5.2事故發生后應對事故發生部位進行整改,并對整改部分進行檢查,對事故責任人進行教育,提高對安全/環保的認識及技能。

6、附則

6.1本預案公布之日起實施

6.2本預案由公司設備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