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排放管理制度
1.適用范圍
對公司廢氣處理、監測、排放等活動作出了明文規定。
2.控制管理范圍
2.1氫化廢氣
氫化工序產生的廢氣及TDI生產裝置無組織廢氣經引風機送入水洗塔利用氫化工序產生的廢水對廢氣進行吸收凈化后排放。
2.2光化廢氣
光化工序產生的廢氣采用堿液吸收塔處理,吸收凈化后排放。
2.3鍋爐煙氣
水汽鍋爐煙氣經鍋爐煙氣脫硫裝置利用公司廢堿吸收煙氣中SO2、煙塵后排放。
2.4造氣爐煙氣
造氣爐煙氣經旋流板除塵器凈化后排放。
3.廢氣排放控制管理
3.1廢氣排放單位應確保生產裝置及廢氣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控制廢氣指標達標排放。
3.2質檢中心依據《環境監測管理》對公司廢氣各排放口及廠區環境大氣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上報安全環保部。
3.3各生產車間負責廢氣處理設施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制定相應的預案。
3.4廢氣裝置所在車間負責日常檢查,保證廢氣正常排放。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安全環保部以及調度室,并協調相關單位按照有關預案進行處置。
3.5安全環保部負責委托第三方有運營資質單位對鍋爐煙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在線監測裝置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并進行監督管理。
3.6安全環保部負責在線監測儀正常運行。如狀態發生改變,安全環保部應及時上報上級環保部門。
4.支持性文件
《環境監測管理》
5.記錄
《廢氣污染源監測報表》
《廠區環境大氣監測月報》
篇2:廢氣排放控制措施模板
1、焊接作業時應盡量使用低塵低毒焊條,使用手工電弧焊時,如在固定作業場所,應在作業點側面進行局部吸風除塵,如無固定作業點時,應盡量減少密閉操作。對于大型構件,盡量采用埋弧自動焊;一般小型構件要優先選用CO2.氣體保護焊。
2、油漆噴涂時,要戴好個人防護用品,保持作業場所的通風。高密度作業時,采用有效的通風設施,盡量減少有毒有害氣體的濃度。
3、機動車輛尾氣控制
盡量使用無鉛的清潔燃料,加強車輛的維護、保養,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
4、燃煤鍋爐廢氣排放的控制
а、采購燃煤要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盡量采用低硫份和低灰份的優質燃煤,從源頭上減少大氣污染。
ь、上崗前,必須進行培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作業時配戴好個人防護用品,保持作業場所的通風。
C、采用除塵設備,減少粉塵排放量。
d、采用高煙囪擴散稀釋煙氣,減輕地面污染。
5、危險化學品的控制
對危險化學品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加強管理,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防止油漆、化學試劑等危險化學品的泄漏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和人員的危害,具體執行《化學危險品控制程序》。
篇3:廢氣排放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廢氣排放管理,減輕生產、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根據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有關制度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適用于我公司各單位,以及在公司管轄范圍內的生產、檢修、施工等外協單位。
第二章職責
第三條安全環保處
1、統籌管理公司廢氣污染防治工作。
2、負責制訂公司廢氣污染防治規劃并組織實施。
3、負責廢氣排放情況的監督與考核。
4、監督廢氣治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和實際處理效果。
第四條機動處
1、負責將廢氣處理設施納入主體生產設施進行統一管理。
2、負責對各設備歸口單位對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點檢、維護等工作的管理。
3、負責審核煙塵、粉塵處理和排放設施的三大規程。
4、為保證廢氣自動監測儀表、除塵監控系統的完好和正常運行提供必要條件。
5、負責除塵環保外協的管理;督促外協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完善廢氣處理設施的運行、點檢、維護并做好記錄;確保外排廢氣達標排放。
6、參與廢氣污染事故調查。
第五條生產處
1、負責在生產系統推行清潔的生產工藝。
2、生產管控中必須考慮環境因素,負責協調生產與環保的關系。
3、在制定生產計劃時,按生產設備和環保設施的能力,合理組織、安排生產計劃。對生產計劃安排不合理,導致生產設備和環保設施超過實際能力而出現的“冒灰、冒煙”現象負責。
4、參與廢氣污染事故調查。
第六條工程管理處
1、負責監督工程場地廢氣管理。
2、負責公司新、改、擴項目中廢氣治理設施“三同時”管理,保證廢氣治理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并對施工質量、進度等進行監督管理。
3、參與施工場地廢氣污染事故調查。
第七條公司綠化管理辦公室
負責公司道路清掃與保潔管理工作,清掃道路時應盡量控制路面揚塵,并保持路面清潔。
第八條行政管理處
組織、協調處理廢氣污染方面的社會糾紛。
第九條各生產廠
1、負責各項廢氣防治措施的具體落實。
2、負責在其生產過程中落實廢氣治理設施的及時開啟和關閉,保證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同步運行。
3、負責監督、檢查各自管轄范圍內廢氣治理設施的運行、點檢和維護,確保廢氣治理設施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
4、生產工藝操作過程中必須考慮環境因素,杜絕因工藝原因導致無組織排放和“冒煙、冒灰”現象發生。
5、負責臨時排放煙(粉)塵及其治理凈化設施臨時停機、拆除或閑置的申報,并取得安全環保處的同意。
第三章管理內容及要求
第十條各單位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操作管理,減少生產工藝流程各個環節的揚塵和二次揚塵現象,杜絕因人為操作原因而造成大氣污染物異常排放或超標排放現象的發生。
第十一條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廠區和生活區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等能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的各種垃圾,減少對環境空氣的污染。
第十二條各單位嚴禁私自停止廢氣治理設施運行。廢氣治理設施因故障或異常停機,應立即電話通知安全環保處,同時組織搶修,并于24小時內辦理廢氣治理設施異常停機報告手續(注明停機原因、停機時間、采取的措施等)。廢氣治理設施閑置、拆除要辦理審批手續,填報《環保設施拆除(閑置)申請單》,并取得安全環保處的同意。
第十三條有組織廢氣排放
1、各單位生產過程中應嚴格執行有關操作規程,確保廢氣治理設施與主體設備同步運行。
2、廢氣治理和排放設備的運行、維護、檢修應設立管理臺帳。
3、有組織排放的排氣筒,按要求設置監測孔、平臺與電源等,保證環境監測的進行。
4、廢氣處理設施的檢修應與主體設備同步進行,嚴禁廢氣處理設施帶“病”運轉。
5、對廢氣治理設施的儀表、計量裝置按要求進行定期檢定和校驗。
第十四條無組織廢氣排放
1、各單位應加強對無組織排放源的管控力度,采取封閉、撒水抑塵等措施,防止二次揚塵污染。
2、在生產組織時必須考慮環境因素,杜絕因生產、工藝操作、設備等原因導致無組織排放和“冒煙”現象。
3、各單位對無組織排放要想辦法、想對策,達到最終消除無組織排放現象,實現清潔生產和持續改進的目的。
4、原材料在破碎、篩分、轉運及存放過程中無除塵設備的要采取防揚塵措施,以減少粉塵的排放。
5、廠內各種汽車、內燃機等要采用低硫、無鉛的燃料油,并采取節油降耗等措施,減少尾氣的排放;杜絕因缺乏保養、維護、操作等原因導致“冒黑煙”現象。
6、使用、貯存、運輸化學品、油品的單位,應加強管理,防止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揮發、泄漏、燃燒、爆炸而造成對大氣的污染,并制定相應的環境風險應急預案。
第十五條工程建設場地廢氣管理
1、從事平整場地、清運建筑垃圾和渣土等施工作業時,應當采取邊施工邊灑水等防止揚塵污染的作業方式。
2、車輛運輸砂石、土方、灰漿、垃圾、渣土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物料,必須實行密閉化運輸,不得沿路泄漏、遺撒。
3、為消除施工區域粉塵污染,施工單位應每天派專人對所管轄區域道路進行清掃、灑水。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安全環保處負責對公司廢氣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按照公司有關制度進行考核。
第十七條廢氣監測位置和監測點設置標準;按照《固定污染源排氣中顆粒物測定與氣態污染物采樣方法》(GB/T16157-1996)執行。必要時可由環境監測人員現場確認。
第十八條本辦法的附件:
環保設施拆除(閑置)申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