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清罐安全方案

清罐安全方案

2024-07-23 閱讀 9680

為保證T-206清罐安全,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運行四部經實地查看,特制訂如下安全清罐方案及清罐要求,希望有關人員認真實執行。

一、清罐方案

1、清罐期間由運行四部與施工單位安排專人進行現場監護,監護人員不得少于2人,運行四部安全員負責現場安全監督。

2、清罐單位進入丙烯酸廠區施工,必須遵守正和集團運行四部的各類安全規章制度;并負責施工區域內的安全施工管理,確保安全施工。

3、安全員負責防護器材的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工作。現場監護人員負責施工隊伍和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發現有違反防護器材的使用規范的行為有權立即停止作業并上報部領導。

二、清罐措施

1、施工人員進入廠區嚴禁攜帶煙火、嚴禁吸煙、嚴禁亂拉電線,并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登高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清罐車輛必須戴好阻火器,嚴格按規定路線行駛。

2、清罐單位負責在T-206人孔周圍搭建防洪堤要求高度不能低于0.5米,并對現場周圍15米以內的地漏、地井的封堵,地漏、地井必須封好蓋嚴。現場周圍15米以內設立警戒區,并拉起警戒線。

3、現場配備消防水帶2盤。

4、如確需進入罐內作業必須匯報部領導并與運行四部安全員聯系,并對罐內氧含量與有害物質進行分析氧含量大于19.5%,達到作業要求并使用合適的防護器材,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證。進入罐內作業必須輪流作業且每次作業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

5、清罐單位所用的各類電器設備必須遠離T-206區域,電源線統一布線擺放,配電盤、電纜必須做好防壓、防砸、防雨等防護措施。配電盤內各項安全防護設施必須完好齊全(電源開關、漏電保護器等靈敏可靠)

6、清罐單位負責制定和提供清理T-206安全技術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施工安全技術方案和事故應急預案報送運行四部辦公室存檔。

7、清罐單位的人員進入現場前,由運行四部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清罐單位負責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教育。

三、清罐期間注意事項

1、清罐單位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前,必須經運行四部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與安全環保部簽定安全施工合同,確保安全。

2、清罐人員辦理相關手續后,從指定的大門出入,按指定的路線行走,嚴禁穿越生產裝置區。

3、每日清罐前,清罐單位應安排專人檢查各電器的安全情況是否良好,確保不漏電、不傷人;清罐期間,相關人員要搞好個人防護工作,以避免發生傷害事故,下班前要認真檢查施工區域是否有物的不安全狀態,確保安全施工。

5、清罐人員不得擅自動用丙烯酸裝置區的生產設施、閥門。。

6、清罐現場必須按要求足額配置好防護器材。。

7、清罐人員應隨時接受安全員的監督,凡一旦發現有違章違規者,一律按集團公司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罰。

運行四部

2012年2月20日

篇2:清罐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一、總則

1.1目的

油罐清洗是一項比較危險的罐內作業,這是由于油蒸汽不僅易燃、易爆且有毒,因此,清洗油罐必須嚴格遵守作業安全規定,為做好儲罐(包括車、船,以下相同)清洗工作,保障油罐清洗人員的作業安全和身體健康,不斷提高油罐清洗的技術水平,防止發生各類事故,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1.2適用范圍

適用于營口港清洗艙有限公司及清罐協作隊伍。

二、管理規定

2.1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的制定

2.1.1營口港清洗艙有限公司根據施工作業現場情況制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協作隊伍可以在施工協調會時提出合理建議對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進行改進。

2.1.2清罐方案和應急辦法審核通過后,協作隊伍要根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準備相關的物質材料。

2.2作業人員的管理

2.2.1根據清罐方案及應急辦法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

2.2.2業人員必須穿防靜電服(鞋)、防油化手套,正確佩戴安全帽。

2.2.3業人員嚴禁攜帶違禁物品(煙、火機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施工現場。

2.2.4嚴禁在作業現場用膳、飲水或吸煙。

2.2.5工作業人員嚴禁隨地大小便、要做到文明施工。

2.2.6工作業中嚴禁拋擲工屬具、材料等。

2.2.7作業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準確把握每個環節操作規范,確保清罐作業全過程安全。

2.3工屬具及輔助工具的要求

2.3.1清罐作業前,要做好工屬具及輔助工具的安全檢查工作,確保工具及輔助工具滿足作業環境安全需要。

2.3.2清罐作業中要使用防爆工屬具(銅制、鋁制工具、棉質拖布或抹布、竹掃帚等)。

2.3.3清掃甲、乙類(含丙A)油品儲罐時,在油氣濃度高于爆炸下限的4%時,禁止向罐內引入移動電纜線及連接的電燈(包括防爆燈)等電器,必須采用防爆手電筒作局部照明。

2.3.4當確認“無油氣”(濃度在爆炸下限的4%以下時),必須采用防爆型照明設備。其最低掛高度一般不宜小于2.5M,供電電壓不應超過12V。

2.3.5油罐清洗作業中應加強通訊聯系,必須用防爆型無線通訊設備。

2.4作業前氣體檢測

2.4.1檢測儀器:兩臺以上相同型號規格的防爆型可燃氣檢測儀及測氧儀。

2.4.2氣體檢測的范圍,應包括甲類、乙類、丙A類油品儲罐等作業場所及附近35M范圍內油氣易積聚的地方,如:水封井、低洼處等等。

2.4.3檢測人員首次進罐檢測時腰部要系安全繩并根據油罐狀況必要時佩戴防毒面具或風帽,檢測儀全部開啟后,進入油罐進行多點檢測,艙口安排專人監護操作,防止下艙人員發生缺氧窒息事故。

2.4.4每次通風(包括間歇通風后的再通風)前以及作業人員入罐前半小時內都應認真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并應作好詳細記錄。

2.4.5作業期間,應定時進行油氣濃度的測試。正常作業中每八小時內不少于兩次,以確保油氣濃度在規定范圍之內。

2.4.6氧氣含量保持在19.5%-23.5%范圍內,可燃氣體濃度為該油品爆炸下限的1%以下,人員可以在無防護措施情況下8小時作業。

2.4.7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要根據作業現場環境變化對罐內進行檢測,如發現罐內可燃氣體濃度上升接近爆炸下限(按照國家及行業標準規定的限值執行)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滿負荷通風,作業間歇中應進行通風。

2.4.8現場各類檢測數據記錄應由營口港清洗艙公司、協作單位、屬地油品公司人員共同簽字確認,并存檔。

2.5作業現場布置

2.5.1清罐作業現場要設置警戒帶、安全告知牌。

2.5.2消防器材、物質要求擺放在上風口,配備至少4具5KG可撲滅A、B、C類火災的滅火器,還應備有一定數量的滅火毯、吸油氈等消防物質。

2.5.3作業區域和存放材料、垃圾部位地面要鋪設苫布,防止油污污染地面。

2.6防護及應急物品

2.6.1防護用品每次使用后,必須擦拭干凈,專管、專用,防毒用具和防護用品使用之前應仔細檢查。

2.6.2防護用品包括:防護服、防毒面具、隔離式呼吸器或消防空氣呼吸器(不得使用橡膠質呼吸供氣軟管,應選擇聚氯乙烯或尼龍等制成的軟管)。

2.6.3清罐作業前要根據作業方案及應急措施準備好相應的應急物質,并對應急物質仔細檢查。

2.6.4應急物品包括:氧氣袋、急救箱和其它一些針對清罐介質準備的相應急救物品。

2.7作業中通風要求

2.7.1清罐作業中罐內要保持適度的罐頂引風或罐底通風。

2.7.2機械通風機應與油罐做電氣連接并接地。

4]/t;r%S+c*~'r'C"C2.7.32.22222.7.3風管應使用不產生靜電的材質,禁止使用塑料管;并應與罐底或地面接觸,以使靜電很快消散。

2.8作業后清理工作

2.8.1清罐作業結束后要核對工屬具并認真檢查罐內是否遺留工屬具等物品。

2.8.2清罐結束后要認真清理罐外地面衛生、處理人孔周圍、附近地面的油污。

2.8.3根據清罐方案及時處理清罐垃圾。

2.9其它管理要求

2.9.1禁止在雷雨天(或嚴重低氣壓無風天氣)、風力六級及以上大風天進行清罐作業。

2.9.2清罐用電氣設備的檢查、試驗應在防火堤以外的安全地帶進行。

2.9.3油氣濃度測試及清洗作業人員禁止佩戴氧氣呼吸器。

2.9.4清罐過程中需要吊裝時,其麻繩拉力應大于荷重的五倍,且每次作業前均應檢查有無破損斷股和機械損傷。

2.9.5夏天進罐、下艙作業宜在10點前完成,作業時專門的監護人員進行監護,作業人員應及時進行輪換。

篇3:清罐安全操作規程

(1)每隔3-5年,應對油罐進行一次清洗。

(2)對油罐進行清洗作業時,一般作業人員應在罐外。

(3)作業程序:排空余油;拆斷管線;用水清洗;蒸汽吹掃;再次用水沖洗;排出或者抽吸污雜并已低壓通風吹干。

(4)蒸汽吹掃:使用溫度65-70、壓強0.25-0.6MPa的蒸汽通入罐底,管孔蓋適度開啟,通風6-8小時。蒸汽噴嘴應跨接并接地。

(5)抽吸甲、乙類油品時應使用手搖活塞泵。

(6)抽吸污雜時,可用防爆電機驅動的真空泵或者往復泵。注意電機外殼接地,泵應距油罐3米以外。

(7)油氣測試應嚴格遵守有關的安全技術規定。

(8)有條件的加油站可采用油罐清洗車進行油罐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