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化學品防范措施

化學品防范措施

2024-07-23 閱讀 2152

危險化學品概念

危險化學品:

指GB6944-86標準中規定的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自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氧化劑、毒害品和腐蝕品這七大類。

危險化學品的管理

1)化學危險物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儲存室(柜)內,并設專人管理。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部門,必須建立健全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2)化學危險物品專用倉庫,應當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并根據物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泄壓、防火、防雷、報警、滅火、防曬、調溫、消除靜電等安全設施。

3)儲存化學危險物品,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化學危險物品應當分類分項存放,(二)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三)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物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四)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得在同一倉庫或同一儲存室內存放。

4)化學危險物品入庫前,必須進行檢查登記,入庫后應當定期檢查。

5)盛裝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須進行檢查,消除隱患,防止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

6)使用化學危險物品時,必須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和用具。

7)使用化學危險物品時,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用火管理制度。

如果腐蝕品不慎撒濺到人員身上的急救辦法:

酸灼傷:

當硫酸、鹽酸、硝酸、乙酸(冰醋酸)、高氯酸等不慎撒濺到人員身上。除皮膚灼傷外,呼吸道吸入這些酸類的揮發氣、霧點(如硫酸霧),還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劇烈刺激,嚴重者可發生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等。

急救方法:

1、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面,至少沖洗10~20分鐘,特別對于硫酸灼傷,要用大量水快速沖洗,除了沖去和稀釋硫酸外,還可沖去硫酸與水產生的熱量。

2、初步沖洗后,用5%碳酸氫鈉液濕敷10~20分鐘,然后再用水沖洗10~20分鐘。

3、清創,去除其他污染物,覆蓋消毒紗布后送醫院。

4、對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眶內,傷員也可將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時間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約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氫鈉,以免產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險。大量口服強酸和現場急救不及時者都應急送醫院救治。

堿灼傷:

當發生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等灼傷時。

急救方法:

1)皮膚堿灼傷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20分鐘或更久。對氫氧化鉀灼傷,要沖洗到創面無肥皂樣滑膩感;再用5%硼酸液溫敷約10~20分鐘,然后用水沖洗,不要用酸性液體沖洗,以免產生中和熱而加重灼傷。

2)眼睛灼傷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員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滿流動水的器皿中,轉動頭部、張大眼睛進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鐘,然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并滴入可的松液與抗生素。

3)因生石灰引起的灼傷,要先清掃掉沾在皮膚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千萬不要將沾有大量石灰粉的傷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熱加重傷勢。經過清洗后的創面用清潔的被單或衣物簡單包扎后,即送往醫院治療。

注意:口服者禁止洗胃,但可口服食醋、稀醋酸液(5%)、清水以中和或稀釋之。然后口服牛乳、蛋清或植物油約200毫升。

汞及其化合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侵入人體,在機體內汞離子與酶蛋白的巰基結合而抑制多種酶的功能,妨礙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造成消化道和腎的損害。

中毒癥狀:

經呼吸道吸入汞蒸氣急性中毒表現為氣急、咳嗽、寒戰、發熱、呼吸困難、胸骨后疼痛、咽部水腫;口服可溶性汞鹽可引起口腔粘膜燒灼感、唾液增多、口有金屬氣味、胸骨后及上腹疼痛、嘔吐、腹瀉、便血、咽部水腫,甚則發生窒息、周圍循環衰竭和壞死性腎病。

中毒急救措施:

1、立即移離中毒環境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氫鈉溶液洗胃(禁用生理鹽水洗胃),中毒1小時以上洗胃須慎以防胃穿孔;

3、口服雞蛋清4個加牛乳300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

4、無腹瀉時予50%硫酸鎂60毫升導瀉;

5、咽水腫宜盡早作氣管切開以防窒息;

6、病情穩定后予5%二巰基丙磺酸鈉驅汞治療。

二零一四年一月

篇2:化學品防范管理制度

危險化學品指GB6944-86標準中規定的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自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氧化劑、毒害品和腐蝕品這七大類。

1)化學危險物品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或專用儲存室(柜)內,并設專人管理。使用化學危險物品的部門,必須建立健全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2)化學危險物品專用倉庫,應當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并根據物品的種類、性質、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泄壓、防火、防雷、報警、滅火、防曬、調溫、消除靜電等安全設施。

3)儲存化學危險物品,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1)化學危險物品應當分類分項存放;

(2)遇火、遇潮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濕、漏雨和低洼容易積水的地點存放;

(3)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或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物品和桶裝、罐裝等易燃液體、氣體應當在陰涼通風地點存放;

(4)化學性質或防護、滅火方法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物品,不得在同一倉庫或同一儲存室內存放。

4)化學危險物品入庫前,必須進行檢查登記,入庫后應當定期檢查。

5)盛裝化學危險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須進行檢查,消除隱患,防止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發生。

6)使用化學危險物品時,必須有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和用具。

7)使用化學危險物品時,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用火管理制度。

如果腐蝕品不慎撒濺到人員身上的急救辦法:

酸灼傷?當硫酸、鹽酸、硝酸、乙酸(冰醋酸)、高氯酸等不慎撒濺到人員身上。除皮膚灼傷外,呼吸道吸入這些酸類的揮發氣、霧點(如硫酸霧),還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劇烈刺激,嚴重者可發生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和肺水腫等。

急救方法:

1、立即脫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內衣、鞋襪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動水沖洗創面,至少沖洗10~20分鐘,特別對于硫酸灼傷,要用大量水快速沖洗,除了沖去和稀釋硫酸外,還可沖去硫酸與水產生的熱量。

2、初步沖洗后,用5%碳酸氫鈉液濕敷10~20分鐘,然后再用水沖洗10~20分鐘。

3、清創,去除其他污染物,覆蓋消毒紗布后送醫院。

4、對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霧化吸入5%碳酸氫鈉液或生理鹽水沖洗眼眶內,傷員也可將面部侵入水中自己清洗。

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時間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約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氫鈉,以免產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險。大量口服強酸和現場急救不及時者都應急送醫院救治。?

堿灼傷:

當發生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等灼傷時。

急救方法:

1)皮膚堿灼傷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20分鐘或更久。對氫氧化鉀灼傷,要沖洗到創面無肥皂樣滑膩感;再用5%硼酸液溫敷約10~20分鐘,然后用水沖洗,不要用酸性液體沖洗,以免產生中和熱而加重灼傷。

2)眼睛灼傷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員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滿流動水的器皿中,轉動頭部、張大眼睛進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鐘,然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并滴入可的松液與抗生素。

3)因生石灰引起的灼傷,要先清掃掉沾在皮膚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千萬不要將沾有大量石灰粉的傷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熱加重傷勢。經過清洗后的創面用清潔的被單或衣物簡單包扎后,即送往醫院治療。

注意:口服者禁止洗胃,但可口服食醋、稀醋酸液(5%)、清水以中和或稀釋之。然后口服牛乳、蛋清或植物油約200毫升。

汞及其化合物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侵入人體,在機體內汞離子與酶蛋白的巰基結合而抑制多種酶的功能,妨礙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造成消化道和腎的損害。

中毒癥狀:

經呼吸道吸入汞蒸氣急性中毒表現為氣急、咳嗽、寒戰、發熱、呼吸困難、胸骨后疼痛、咽部水腫;口服可溶性汞鹽可引起口腔粘膜燒灼感、唾液增多、口有金屬氣味、胸骨后及上腹疼痛、嘔吐、腹瀉、便血、咽部水腫,甚則發生窒息、周圍循環衰竭和壞死性腎病。

?中毒急救措施:

1、立即移離中毒環境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氫鈉溶液洗胃(禁用生理鹽水洗胃),中毒1小時以上洗胃須慎以防胃穿孔;

3、口服雞蛋清4個加牛乳300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

4、無腹瀉時予50%硫酸鎂60毫升導瀉;

5、咽水腫宜盡早作氣管切開以防窒息;

6、病情穩定后予5%二巰基丙磺酸鈉驅汞治療。

篇3:危險化學品運輸常見事故防范措施

目前化學品(包括危險化學品和危險貨物)公路運輸事故較多,常見事故主要有:運輸車輛違反規定私自改裝,因改裝技術不合格造成的事故;駕駛人員駕駛中違反交通規定,因疲勞駕駛、酒后駕車、違章行車等造成的事故;駕駛人員和押車人員違反危險貨物運輸規定,違章停車、違章進入市鎮等造成的事故。除這三個方面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但是為數不多。因此,在運輸安全保障上,一方面應加強安全監督管理,糾正各種違章行為,另一方面需要從技術措施上加強管理,消除各種不安全隱患。

(一)液化氣體汽車罐車使用與運輸安全要求

1.汽車罐車的使用、裝卸單位,應根據本規程及省級勞動、公安、交通部門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并對操作、運輸和管理等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

2.汽車罐車的使用單位,應按JT3130《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的有關規定辦理準運證,并按車輛管理部門的規定,辦理汽車罐車牌照。

3.汽車罐車的押運員和駕駛員應熟悉其所運輸介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安全防護措施,了解裝卸的有關要求,具備處理故障和異常情況的能力。汽車罐車押運員和汽車駕駛員必須經培訓和考核合格,持證上崗。

4.汽車罐車的使用單位,必須有本單位的持證押運員和駕駛員,并為押運員、駕駛員配備專用的防護用具和工作服裝,專用檢修工具和必要的備品、備件等。

5.使用單位必須認真貫徹執行本規程并按汽車罐車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制定并認真貫徹執行汽車罐車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制度,經常檢查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閥、爆破片、壓力表、液面計、溫度計、緊急切斷裝置、管接頭、人孔、管道閥門、導靜電裝置等)性能,有無泄漏、損傷等;按汽車日常檢修和保養要求對汽車底盤及其行走部分進行檢查和修理及時排除故障,保證性能完好。同時,應保持汽車罐車干凈和漆色完好。

6.改變汽車罐車的使用條件(介質、溫度、壓力、用途等)時,由使用單位提出申請,經省級以上(含省級)安全監察機構同意后,由有資格的單位更換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標志。經檢驗單位內、外部檢驗合格后,由使用單位按有關規定辦理汽車罐車使用證。

7.隨車的文件和資料包括:

(1)汽車罐車使用證。

(2)機動車駕駛執照和汽車罐車準駕證。

(3)押運證。

(4)準返證。

(5)汽車罐車定期檢驗報告復印件。

(6)液面計指示刻度與容積的對應關系表;在不同溫度下,介質密度、壓力、體積對照表。

(7)運行檢查記錄本。

(8)汽車罐車裝卸記錄。

8.汽車罐車裝卸單位應具備下述條件,方可從事裝卸作業:

(1)有熟悉汽車罐車運輸與裝卸安全技術管理人員,負責汽車罐車裝卸安全技術工作;有經過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員。

(2)有汽車罐車的裝卸作業管理制度。

(3)有符合防火或消毒、防爆規定的專用場地,并有足夠數量的防護用具和備件。

(4)裝卸設備和管線實施定期檢驗制度;裝卸管道有可靠的連接方式;裝卸軟管的額定工作壓力不低于裝卸系統最高工作壓力的4倍。

(5)必須有經計量部門檢驗并出具合格證書或定期校驗證書的計量設備。

(6)必須有專人負責裝卸前的檢查和記錄,并建立檔案備查。

(7)根據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和介質毒害程度,設置必要的排氣、通風、泄壓、防爆、阻止回火、導除靜電、緊急排放和自動報警以及消防等設施。

9.充裝前充裝單位應進行檢查,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不得充裝:

(1)汽車罐車使用證或準運證已超過有效期。

(2)汽車罐車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驗。

(3)汽車罐車漆色或標志不符合本規程的規定。

(4)防護用具、服裝、專用檢修工具和備品、備件沒有隨車攜帶。

(5)隨車必帶的文件和資料不符合本規程的規定或與實物不符。

(6)首次投入使用或檢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車罐車,如對罐體介質有置換要求的,不能提供置換合格分析報告單或證明文件。

(7)余壓不符合本規程的規定。

(8)罐體或安全附件、閥門等有異常。

10.汽車罐車的裝卸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有關規程的規定進行充裝前的檢查。

(2)按指定位置停車,關閉汽車發動機并用手閘制動。有滑動可能時,應加防滑塊。

(3)易燃介質作業現場嚴禁煙火,且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作業前應接好安全地線,管道和管接頭連接必須牢靠,對于充裝介質不允許與空氣混合的應排盡空氣。

(5)汽車罐車作業人員相對穩定,且經培訓和考核合格。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司機和押運員均不得離開現場。在正常裝卸時,不得隨意起動車輛。

(6)新制造的汽車罐車或檢修后首次充裝的汽車罐車,充裝易燃、易爆介質前必須經抽真空處理,或充氮置換處理,要求真空度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內氣體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須由處理單位出具證明文件。

(7)汽車罐車允裝量不得超過允許的最大充裝重量。充裝的必須有液面計、流量計、地磅或其他計量裝置。嚴禁超裝。充裝完畢必須復查充裝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裝必須立即妥善處理,否則嚴禁駛離充裝單位。

(8)裝卸完畢應按規定填寫裝卸記錄,并妥善保存。

(9)汽車罐車到站后,應及時卸液。卸液前必須對汽車罐車各附件進行檢查,無異常情況方可卸液。單車式汽車罐車不得兼作儲罐使用。汽車罐車不得直接向氣瓶灌裝。

(10)液氨、液化石油氣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質,卸液時不得用空氣加壓;液化氣體卸液,不得采用蒸汽等可引起罐內溫度迅速升高的方法升壓卸液,采用熱水升溫卸液時,水溫不得超過45攝氏度。

(11)裝卸作業完成后,應立即按汽車罐車使用說明書或操作規程關閉緊急切斷閥和閥門。

(12)汽車罐車卸液不得把介質完全排凈,必須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裝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壓不低于0.1MPa。

(13)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禁止裝卸作業:

①介質易燃、易爆的汽車罐車,遇有雷雨天氣或附近有明火時。

②周圍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質泄漏時。

③罐體內壓力異常時。

低溫型汽車罐車的裝卸作業還應符合由制造廠提供的使用維護說明書的有關規定。

11.裝卸完后,應填寫裝卸記錄并進行下列各項工作:

(1)按汽車罐車使用說明書或操作規程的要求,關閉緊急切斷閥和閥門。

(2)檢查各密封面有無泄漏。

(3)核查罐體內介質的壓力(充裝后不得超過當時環境溫度下介質的飽和蒸汽壓力)或余壓。

(4)檢查罐體充裝重量(不得超過規定的充裝重量)或余量。

(5)分離汽車罐車與裝卸裝置的所有連接件。

(6)裝卸記錄(二聯)由押運員負責送達卸液單位。

(7)駕駛員必須親自確認汽車罐車與裝卸裝置的所有連接件已經妥善分離,才準啟動車體。

12.汽車罐車行駛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必須嚴格遵守國家交通管理法規的規定。行駛時按汽車罐車的設計限速行駛,保持與前車的距離,嚴禁違章超車,并按指定路線行駛。

(2)押運員必須隨車押運。

(3)不準拖帶掛車,不得攜帶其他危險品,嚴禁其他人員搭乘。

(4)車上禁止吸煙。

(5)通過隧道、涵洞、立交橋等必須注意標高并減速行駛。

13.汽車罐車停放的要求:

(1)不得停靠在機關、學校、廠礦、橋梁、倉庫和人員稠密等地方。

(2)停車位置應通風良好,停車地點附近不得有明火。

(3)停車檢修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不得有明火作業。

(4)途中停車如果超過6小時,應按當地公安部門指定的安全地點或有《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中轉許可證》的專用停車場停放。

(5)途中發生故障,維修時間長或故障程度危及安全時,應立即將汽車罐車轉移到安全場地,并由專人看管,方可進行維修。

(6)重新行車前應對全車進行認真檢查,遇有異常情況應駕善處理,達到要求后方可行車;

(7)停車時駕駛員和押運員不得同時離開車輛

(二)運輸車輛安全檢驗要求

運輸車輛能否保持安全狀態,對于預防事故的發生有重要的意義。交通運輸企業應使運輸車輛保持完好的技術狀態,各機構部件完整無缺,所配工具設施齊全、良好,檔案齊備。車況達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四凈(油凈、水凈、空氣凈、車輛凈)。在出車前應進行檢驗,具體檢驗要求如下:

1.發動機部分

(1)汽車發動機設置有效的起動機。

(2)發動機運轉平穩,動力性能好,功率至少達到其標定功率的80%以上,沒有異響,容易起動、關閉熄火。

(3)點火系統、燃料系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機件齊全、性能良好,安裝牢固,線路、管路不磨不碰,不漏電、漏水、漏油。

(4)消聲器作用正常有效。車輛噪聲不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2.傳動部分

(1)離合器分離徹底,接合平穩,不打滑,無異響。離合器踏板或握把要有適當的自由行程。

(2)變速器的變速桿位置適當,不跳擋、不亂擋;變速器分動器不缺油、不漏油、無異響。

(3)萬向節、傳動軸、中間軸承不緊不曠,螺栓齊全,裝配角度正確,潤滑良好,行駛中不抖動,無異響。

(4)主傳動器、差速器工作正常,不松曠、無異響,螺栓齊全緊固,后橋不漏油。

3.行駛部分

(1)車架無變形、開裂或銹蝕現象,螺母、螺栓、鉚釘不短缺、松動、銹蝕,底盤涂漆均勻。

(2)減震器彈簧片整齊,卡子齊全,螺栓緊固。

(3)鋼板彈簧、支架、蓄電池和油箱托架均牢固可靠。

(4)前、后橋無變形及裂紋。

(5)輪轂完好,安裝松緊適度。

(6)輪胎氣壓和承受的負荷符合規定。

(7)輪輞完整無損,螺母齊全、緊固。

4.轉向部分

(1)方向盤的自由轉動量不大于30度。

(2)轉向輕便靈活,行駛中無輕飄、擺振、抖動、阻滯及跑偏現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車輛直線行駛,轉向后能自動回正。

(3)前輪定位值符合設計規定。

(4)設有轉向助力器的須可靠好用,該裝置意外失效時,駕駛員仍能對車輛進行靈活可靠的操縱。

(5)轉向機不缺油、漏油,固定托架牢固。轉向垂臂、橫直拉桿等轉向傳動零件不拼湊焊接,轉向節主銷與襯套配合松緊適度,潤滑良好。

(6)后三輪車前叉無變形、拼湊焊接、轉向沉重、跑偏、阻滯現象,左右減震器性能良好。

5.制動部分

(1)機動車設置行車制動及駐車制動裝置。

(2)行車制動器的踏板,有適當的自由行程。

(3)各式行車制動器,均能在第一腳達到最大的制動效能。

(4)制動器能保證在踏板踏下(拉桿拉出)全行程的1/3至3/4時產生最大制動作用;棘輪式手制動器能在拉桿最大行程的2/3以前產生最大制動作用。(5)制動器的操縱踏板或拉桿,在產生最大制動作用后,留有1/4以上的儲備行程。

(6)液壓式制動的車輛,制動系統不漏油或進入空氣,在踏下制動踏板停留一分鐘后,踏板無下行現象。

(7)氣壓式制動車輛,制動系統不漏氣,管路不與其他機件摩擦,設有放水裝置和限壓裝置。

(8)機械式制動器,拉桿線等機件完好無損。

(9)各種車輛(含掛車)的全部車輪,均設置制動器(拖拉機、專用機械可只設于主要承載車輪)。

(10)時速在30km情況下(低速車用最高車速),輕度制動無跑偏現象。

(11)在平坦、干燥、清潔、堅實的瀝青或水泥路面上,不同車類、車況在規定初速度下的制動距離(對最大制動能力的要求)符合規定。

(12)駐車制動器的制動效能在20%的坡道上,空載車雙方向均能將車停住。鎖止裝置靈敏可靠。

6.燈光電器部分

各種車輛安裝的燈具,其燈泡均有保護裝置,安裝牢靠,車輛震動時不松脫、損壞,失去作用或改變光照方向,所有燈光開關安裝牢固,開啟、關閉自如,車輛震動時不自行開啟或開閉開關安裝位置便于駕駛操縱。

所有燈光均保持一定的亮度,不炫目(照明燈除外)。左右兩邊裝置的燈,光色、規格一致,安裝位置對稱。

(1)照明燈。機動車前面左、右兩邊各裝有一個照明燈(后三輪可安裝一個)。

(2)示寬燈。機動車前面左、右兩邊各裝有一只示寬燈。

(3)尾燈。機動車后面左、右兩邊各裝有一只尾燈。光色為紅色。

(4)制動燈。機動車后面左、右兩邊各裝有一只制動燈。光色為紅色。制動燈的啟閉受行車制動裝置的控制。

(5)轉向信號燈。機動車前、后面的左右兩邊各裝有一只轉向信號燈,車身總長超過9m的(包括機動車輛帶掛車),兩側前方也裝有側向轉向信號燈;在駕駛室內的儀表板上設有相應的轉向指示信號。轉向燈光色為黃色,以每分鐘60一120次的頻率點滅。

(6)掛車燈光。掛車后部燈光與牽引車后部相同。

(7)機動車(后三輪除外)裝有電源總開關。

(8)所有電器導線均捆扎成束,布置整齊,固定卡緊,接頭牢固并有絕緣封套。穿越洞孔的導線裝設絕緣套管。

(9)喇叭。機動車設有低噪聲喇叭。

7.車身部分

(1)車身端正,左右對稱。

(2)車身兩側無超出車身外廓的凸出物(后視鏡及轉向燈除外)。

(3)各種車輛前、后部分別設有適用的牌照座,前牌照應設于前面的中部或右側,后牌照應設于后面的中部或左側。

(4)后視鏡。機動車左右兩側裝有一面后視鏡。后視鏡安裝位置、角度適宜,能使駕駛員看清車身側后方50m以內的交通情況。

(5)安全防護裝置。大型貨車、掛車(載重量3t以上)的前后橋以及掛車之間車身兩側,均設有有效的安全防護裝置。

(6)機動車的燃油箱、蓄電池、排氣管之間的距離不小于300mrn,燃油箱的加油口不設于車廂內。

(7)貨車車輛前部裝有比駕駛室高100mm的安全架(自卸車除外)。車廂整齊,廂板無破損變形,掛鉤完好有效,行駛中無松曠、異響。

8.駕駛室及其設備部分

(1)前風擋玻璃采用透明度良好的安全玻璃,無炫目的波紋、氣泡等缺陷,不能使用有機玻璃。

(2)風擋玻璃左、右兩邊裝有靈敏有效的自動刮水器(有駕駛室的后三輪可只裝一個)。

(3)儀表。采用氣壓制動系統的機動車設有醒目的氣壓表、機動車設有機油壓力表、水溫表、燃油量表、電流儀表。

(三)液化石油氣罐車安全技術參考

廣東省石油化工專用設備公司開平機械廠為殼牌石油氣公司設計、制造了多臺液化石油氣罐車,在工藝流程和罐車結構上采用了一些國外先進技術,其中一些關于液化石油氣罐車安全方面的考慮和做法可供有關人員參考。

l.對罐車充裝量的控制

對于盛裝液化石油氣的容器,規定要求有一定的氣相空間,如超量充裝,當溫度升高時,液化石油氣的液體膨脹,會很快充滿整個容器空間,若溫度再升高,罐體就有發生爆炸的危險。團此要嚴格控制容器的充裝量。液化石油氣罐車一般用旋轉式液位計,以液位高度來控制充液量,液位計通常安裝在罐車尾部,由于液位計的安裝位置和人為操作誤差,實際充裝量可能出現較大的偏差。為了避免因液位計的安裝位置和人為操作誤差,該廠將液位計安裝在罐體側面中間位置,另外增加一限液口,設計限液高度為85%的體積充裝量,液化石油氣在常溫下的高度為o.49t/m3,這與《液化氣體汽車罐車安全監察規程》規定的單位容積的充裝重量是一致的。

應當注意的是,這是指在常溫下(25℃)的情況,如果充裝液體溫度偏低(25℃以下)或偏高都是不適用的。

2.對罐體壓力的控制

為了控制罐體工作壓力不超過設計壓力,須經常觀察罐體內壓力的變化,通常裝有壓力表。壓力表一般裝在緊急切斷閥之后的氣相管上,在裝卸液化氣時對罐體壓力可一目了然。但罐車在行駛途中,切斷閥是關閉的,要想觀察罐體內壓力,必須打開緊急切斷閥,這樣操作比較煩瑣。該廠將壓力表裝在罐體上,打開壓力表閥,隨時可以觀察罐體內的壓力。為防止壓力表、閥門被損壞,罐內液化氣體泄漏產生危險,壓力表閥帶有過流裝置,當液化氣體泄漏時過流裝置將自動關閉,阻止液化氣體外泄。另外,在出液管路上亦裝有壓力表,便于觀察,隨時處理管路出現的超壓情況。

3.裝卸系統的安全控制

(1)通常罐車的裝卸系統,設有一個液相口和一個氣相平衡口,液相口兼作進液口和出液口,每個管口配有內置式緊急切斷閥,切斷閥采用油壓操縱。實際上進液和出液操作在工藝上不盡相同,對管路的結構也有不同的要求。改進后的裝卸系統設有獨立的進出液口和氣相平衡口,每個管口配備了內置快速斷流的緊急切斷閥,切斷閥采用氣動控制。氣動系統采用汽車氣源,每個切斷裝置有單獨的操作按鈕,亦有可同時進行操作的總按鈕。與油壓操作系統相比,氣壓操作系統有著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優點。

(2)為防止出現誤操作而使管路超壓可能損壞管道和閥門,液相管道中每兩個閥門中間一段裝有液壓減壓閥,當管道出現超壓時減壓閥開啟泄掉部分壓力,保證管道和閥門不受損壞。

(3)在充裝軟管的末端,配有易斷式連接器和快速反應關閉充裝閥,當出現意外情況,可迅速脫開充裝容器并自動關閉充裝閥。在充裝軟管的前端裝有快速斷流的過流閥,當軟管拉斷或充裝閥脫開又無法關閉時,過流閥將自行關閉而快速斷流,防止事,態的擴大。

4.防火、防撞安全措施

(1)所有駕駛室后的電線改為雙重線路,與底盤進行分離,不以底盤作為回路。電線用可伸縮的無縫金屬軟管保護,起到防火作用。

(2)燃油箱和電池箱外加防護罩保護,起到防火、防撞作用。

(3)駕駛室后窗安裝防火板,一旦發生火災,防火板將阻止火勢,為駕駛員逃生爭取時間。

(4)為防止發動機排氣時產生火花,排氣管安裝消火器,并將排氣口移至車輛右前方。

(5)在駕駛室之外罐車的一側,設有引擎總開關,一旦發生火災.無法進入駕駛室時,在外面即可關閉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