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頂管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要求

頂管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要求

2024-07-23 閱讀 4996

一、頂管施工的一般要求?(1)頂管施工前應對管道頂進地段的水文地質、地下埋設物、地上交通及構管物等情況進行周密的調查了解。必須嚴格的掌握各類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分層及高度,地下水位及流量,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有針對性的利用可能提供的設備,采取有效排水和防坍塌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嚴格掌握地下埋設的各種電纜、管道、有毒有害的氣(液)體、易燃易爆物質,古墓(腐植土)等地下建筑物及其它各種障礙物的種類、用途、結構、位置深度、走向、物理化學性質及危害程度,依此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護和勞動保護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必須掌握地上公路、鐵路的交通狀況,請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專門的施工方案(安全技術措施)配合施工,確保公路、鐵路和施工安全。嚴禁在無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情況下施工。?(2)在較大的溝渠、河道下進行頂管作業,一般應選在枯水季節,但對其航運、流量應調查清楚,確定施工方法。首先應考慮到克服河水的滲透,不宜在管道頂進線中心或上流一側圍堰使水流集中,沖刷河底,嚴防管頂塌方河水灌進管內。并請有關單位共同制定安全技術方案后方可施工。?頂管工程一般應在降水數日、水位降到工作坑底以后進行,在地面上有構筑物的情況下,嚴禁帶水頂進。在各種構筑物下頂管都必須有確保施工與構筑物安全的安全技術措施。?各種機電設備要嚴格按有關規定、標準執行,起重設備、頂進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經崗位培訓合格后上崗作業。?各種安全防護設備,施工要按規定、標準執行,堅決克服臨時性、隨意性。現場材料、設備的堆放場所,應嚴格按現場平面布置圖的規定設置,而且要堅實平整,道路通暢,排水設施良好,運輸車輛的裝卸、搬運要有足夠的工作面和安全回轉空間。?管內打內脹圈、砌筑、還土、拆撐應執行有關安全規定。二、頂管工作坑(1)頂管工作坑的位置,水平與縱深尺寸,支撐方法與材料平臺的結構與規模,后背的結構與安裝,坑底基礎的處理與導軌的安裝,頂進設備的選用及其在坑底的平面布置等均應在施工方案中有詳細規定,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任意更改。本工程工作坑是利用已經下沉到位的沉井(工作井)安全隱患較一般的工作坑相對較小。?(2)工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上下工作坑應走安全梯,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正確使用個人勞動保護用品。三、頂管工作坑封閉式平臺與支架(四腳架)(1)平臺、支架、工作棚的支搭應有專人指揮,要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平臺、支架的承載力計算時應考慮瞬間沖擊荷載。(2)支撐平臺的工字鋼用鉛絲綁緊綁牢,橫向與縱向工字鋼應焊接牢固、不得松動。平臺所用木料無劈裂、腐朽,平臺用大板厚度不小于5cm。平臺用枋木應用扒釘釘牢,平臺表面應用枋木(大板)鋪平、鋪嚴、扒釘釘牢。(3)使用吊裝索具應經常檢查,并保證完好無損。距輸電線路的安全距離要按電器安全規定標準執行。各種支架依據管材、工作坑的需要,經計算確定其長度,材質與直徑,安全系數應考慮瞬間沖擊。支架腿子與橫桿及工作棚架和設備時,活動平臺必須閉合。輸電線路下嚴禁吊車作業,吊車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時,要嚴格按現場機械用電中有關規定標準執行。(4)卷揚機必須和平臺、地錨聯結牢固,吊裝索具應完好無損;卷揚機的前方應設導向滑輪,使鋼絲繞入卷筒的方向與卷筒子相垂直,兩者距離一般大于卷筒長度的15倍。滑輪、吊鉤應有防鋼絲繩脫落裝置,頂部定滑輪應有安全限位裝置,卷揚機等設備的制動裝置應齊全、靈敏、有效。作業時,鋼絲繩具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倍,鋼絲繩套子(逮子繩)必須用編插接法,編插長度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20~25倍,同時最小不得小于30cm,自制的吊鉤應經計算,不得焊接鑄造。(5)工作棚要安裝好,防止雨水直接落入坑內,電葫蘆不能超負荷使用,制動裝置應齊全有效,嚴禁斜吊。四、頂進作業(1)每班頂進作業開始之前,必須對扣背基礎與支撐進行仔細的檢查,發現異常現象及時研究處理,確認安全可靠方可施工。頂管作業必須建立交接班制度,并有記錄,檢查機電設備是否完好。坑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上下井走扶梯,梯子應固定完好,深坑每步梯子的梯角平臺、走道應平穩、牢固、有兩道牢固的護身欄。往工作井內下管前,施工負責人必須進行防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的安全交底,作業人員分工要明確,嚴格遵守紀律。每次下管前,均應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檢查吊裝設備及輔助設施(地錨等)是否完好無損,安全可靠,下管工序應有專人指揮,管子前方嚴禁有人;管徑較大無法利用活動平臺下管,采用人工運管至起吊位置,當往平臺口運管時,管前20cm應設打掩枋木,枋木兩端系牢,兩根拉繩,由兩人負責同步拖拉枋木,枋木的截面,依據管徑的大小來確定,枋木的長度根據活動平臺口確定,運管與調整管子的方向時,必須有技術熟練,責任心強的人指揮,緩慢運、調;托拉打掩枋木和運管作業的人員應精神集中,服從指揮,動作協調一致,如果工作平臺口的欄桿必須撤掉時,拉打掩枋木和挖制管子方位的人員均應站在平臺支架外側,用足夠承重的大繩作業,嚴禁在無防護的工作平臺邊緣作業;掛勾人員應從支架兩側登安全梯上下,作業時必須嚴格按規定使作安全帶,個人勞動保護用品應按規定正確使用,嚴禁用手扶鋼絲繩,防止手被滑輪、吊鉤碰擠致傷。(2)下管作業的全過程中,工作井內嚴禁有人。井內上下吊運物品時,井下人員應站在安全角落,嚴禁利用用卷揚機上下運人。垂直運輸設備的操作人員,在作業前要對卷揚機等設備各部位進行檢查,該注油的注油,制動裝置、安全裝置、滑輪、吊裝索具、地錨、電器設備等確認無異常后方可作業,作業時精力集中服從指揮,嚴格執行卷揚機和起重機作業有關的安全操作規程。(3)高壓油泵是頂鎬的配套設備,安裝使用時,應注意保護壓力表和油管,發現異常停鎬檢查,特別是壓力表突然上升,經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現在頂管作業使的頂鎬一般采用四平建筑機械廠生產的長行程頂鎬,但這種頂鎬重1.5T,安裝就位時一定要有專人指揮,動作協調一致,嚴防傷手傷腳;頂鎬的高程一般宜使用頂鎬的著力中心,位于管子總高的1/4左右;使用一臺頂鎬時,頂鎬中心必須與管道中心線線一致,使用兩臺以上頂鎬時,各頂鎬中心必須與管道中心線對稱。頂鐵一般是采用型鋼自行焊制的,它的規格和結構均可視須要而定,但是必須直順,無歪斜,扭曲等變形形象,要充分保證頂鐵使用時接觸面的嚴密性,在安裝時,不給使用過程中潛伏下崩鐵傷人的隱患。如用20×30cm截面較小的頂鐵,其連接長度單行使用時,一般不應超過1.5m;雙行使用時,一般不應超過2.5m;超過時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或選用截面較大的頂鐵。頂鎬、頂鐵必須與管子保持平直,受力平均一致。在頂進作業時,發現頂鐵變形、異樣、左右偏移或向上有凸出現象,應立即停鎬進行調整;搬運頂鐵,脹圈要穩拿輕放,不準拋擲;頂鐵之間或頂鐵與后背、底板聯結不得有間隙,頂鐵如用兩排以上時,應平行、等距、松緊程度一致,頂進作業時,人不得站在頂鐵上方或兩側,嚴禁穿行。在頂進作業時,如發現混凝土管端有混凝土剝皮脫落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鎬檢查。在頂進作業時過程中,對頂鐵的觀察要有專人,絲毫不得放松,嚴防崩鐵事故的發生。(4)頂進中應有防毒、防燃、防爆、防水淹的措施,頂進長度超過50m時,應有預防缺氧、窒息的措施。安全防護和勞動保護用品的選用應注意其有效性,必須用經有關部門批準的產品。氧氣瓶與乙炔瓶(灌)不得進入井內。頂時作業,應先試頂,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常作業;每次頂進前,應仔細檢查液壓系統、頂鐵(柱),后背等是否有異常現象。地下水位較高或有流砂時,有專人監護支撐,平臺、工作坑有無異常;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排除險情。在公路、鐵路、建筑物頂進作業要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方案,施工負責人要盯在現場;所有施工人員作業前,應學習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方案;列車通過時,嚴禁頂進停業作業,人員應撤離到安全地區。五、電器設備(1)嚴格按現場用電有關規定、標準執行。(2)施工暫設的輸電線路必須按規定架設,閘箱應符合規定,防雨防潮;地區停電、維修設備、停止作業時,應拉閘斷電、箱門加鎖、箱內無雜物,不得使用破損電線,架設高度應符合規定。碘鎢燈不得進入支架井內。一般在支架或坑內使用低壓安全燈,燈的支架高度不得低于2.5m,附近不得有易燃物,燈與支架絕緣良好,有接零(接地)保護。工作井內照明一般應用36V電壓,管內潮濕時不得大于12V。頂管坑總配電箱必須加裝符合規定的漏電保護裝置,漏電保護裝置必須保持靈敏有效,不得當作斷路閘用。同時,要做好接零、接地保護,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應分開,總配電箱各分路開關及操作按鈕控制的設備,應有明顯的回路名稱。各種電器設備的導線均不得用金屬絲綁扎固定在金屬導體上,如需固定在金屬導體上,應有可靠的絕緣措施;導線應無老化,裸露現象,接頭要絕緣良好。頂管坑平臺上推土和操作按鈕至少二人分別作業;操作機動平臺的人員應培訓后固定專人作業。嚴禁非機電人員擅自動用機電設備。(3)現場無條件架設輸電線路時,可敷設橡套電纜供電;無車輛通行時,敷設高度不應小于2.5m,同時設明顯標志(沿樹木敷設應經有關部門批準同意),機關,工廠、文體、設施門口或橫穿道路敷設高度不得小于6m,而且,電纜本身不能受力,無老化、破損,按規定穿管從地下敷設亦可。機械化機頂管或長距離頂管作業(中繼間),管內設備的電源必須用完好無損的橡套纜線,同時,要有可靠的防觸電安全措施;纜線的敷設每節管均應牢固,有防止電纜脫落和人、機碰傷的措施,電纜接頭處應絕緣良好,有保護措施;機頭部分和中繼間電器設備的照明電壓應采用不大于36V的安全電壓,配電箱按鈕盒等必須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4)頂管坑的電器設備撤除后,要及時進行維修,新的頂管坑,電器設備安裝前,應對其進行外觀檢查和搖測絕緣等工作,確認良好后,方可安裝使用,嚴禁安裝使用不符合安全規定的電器設備。

篇2:快速路頂管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方案

某快速路頂管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方案

第一節質量管理

1.1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公司質量主管

工地質量主管

頂管質量監督

沉井質量監督

1.2完善質檢制度,嚴把質檢關

在施工過程中實行三級檢驗和交接班質量簽證制度。由各班組的質量員對上一班的工程質量進行逐步驗收,合乎要求后,簽字接收。

二個不同工種之間的交接亦需要各工種質量員進行檢驗,如澆搗混凝土時,應對鋼筋和模板進行檢驗,簽字予以認可后,方可進行澆搗混凝土工作。

各工種質量員需對本工種的每道工序檢查簽證,并上報項目經理,經復驗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

公司的質量主管部門對工程質量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實現質量獎罰制度。

1.3切實做好施工交底工作

整個工程的施工過程,每個工序的施工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項,都使每個職工心中有數,并積極動員和發揮全體職工的經驗,定期召開小組會互相交流,對施工過程中的操作方法,就有關質量、安全、工程進度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議。

開展勞動競賽活動,比質量、比技術、比文明施工、比安全,并由公司實現獎勵。

1.4認真做好測試工作

原材料的測試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對鋼材、管材、水泥、砂石等材料進行必要測試。凡尺寸不符、質量不符、型號不符及測試結果不合格者,嚴禁進場和使用。

對在施工中的加工質量,如鋼筋對焊、調直及彎曲、混凝土及砂漿試塊等也進行及時測試,其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對在施工過程中的工后效果也應進行測試,如沉井的工后沉降、頂管管道的沉降、管道軸線的位移等進行測試,其結果應滿足驗收要求。

在測試工作中發現問題應及時追究原因,進行改進,不能讓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設。

1.5各類專職人員持證上崗

各類專職及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經常進行技術教育和專業知識再教育,使職工從實踐中提高業務水平,為在施工中保證安全、保證質量、保證工程進度作出貢獻。

第二節進度管理

本工程的工程量較大,6個沉井(3個工作井,3個接收井),2個工作坑,752米的管道頂進()。而業主的指定工期僅為4個月,因此,公司就本工程制定如下措施,以保證工期的順利完成。

2.1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道路、施工便道、河道、拆遷等情況,主動和有關部門及業主聯系,預先辦好各種施工手續,力爭早日開工。

對必需的工程材料、成品及半成品早日定貨并檢驗合格,保證及時供貨,杜絕停工待料現象。

對各種機械和設備經常保養,確保進場施工后發揮最大工效。

對設計或監理工程師交付的各類中心控制樁、座標、水準點按實際需要做好攀線樁,并反復檢查至正確為止。

對在工程中所必需的混凝土及砂漿配合比,應予先做好試驗,待開工后即可申報監理工程師批準使用。

2.2安排足夠的勞動力投入施工,并還應保證突擊施工的人員抽調。

2.3精心施工,嚴格檢驗,杜絕返工,使工程順利進行。

2.4做到工畢場清,減少最后的清理時間。

2.5各類內外業資料與工程基本同步,不準弄虛作假,不準發生資料后補的現象。

2.6合理安排機械設備和勞動力,發揮最大的施工工效。

2.7對各種機械設備做到勤保養、勤修理,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損壞,影響工程的順利開展。

2.8在施工例會上,應將本周所完成的工作量和下周的施工安排上報監理工程師,并使之滿意。

第三節安全管理

3.1建立專職的安全管理體系,健全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工地安全主管:

沉井隊安全員:

頂管隊安全員:

3.2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并訂立安全協議。認真執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和例會制度,對不安全的苗子應及時糾正,確保安全生產。

3.3電器設備及施工機械必須加強檢查,非專職人員不得上崗使用和管理。

3.4工地現場實行三班制安全巡查,對各種電器設備及施工機械進行隨時檢查,保證安全。

3.5使用符合安全規范的各類電器及施工機械,用科學的頭腦管理施工。

3.6加強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教育,使每個員自覺遵守安全制度,確保施工安全。

第四節文明生產管理

4.1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員:

頂管隊文明施工管理員:

沉井隊文明施工管理員:

4.1掛牌施工,接受群眾監督。

4.2建立建全文明管理制度,并定期召開文明施工大會,對成績突出者予以獎勵,對屢教不改者予以重罰。

4.3工地材料及機械應堆放整齊,既有利于施工取用,又可保證周邊環境衛生的清潔。

4.4遵守法律,服從政府的一切法令及法規,及時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訂立治安協議,在政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共同搞好治安保衛工作。

第五節施工工期

×年×月×日~×年×月×日。

篇3:頂管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方針,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按照《建筑安裝施工技術規程》和《地下頂管操作規程》,結合施工實際情況,制定并執行單項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操作細則,確保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

(2)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及頂管施工中的掘進設備,使用前要認真進行檢查,經試運轉正常后方可使用。

(3)現場臨進用電,架設必須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安裝,在施工現場的專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4)工作坑內的照明燈或手持行燈,電壓為安全電壓36V,任何人不能以濕手或身著濕衣服去操作電氣設備。停電必須有命令,并掛停電警示牌,合閘應收回停電命令,確認線路無人工作時,方可摘下警示牌送電。

(5)電氣設備檢修時至少有兩人作業,切實做好保護措施。

(6)頂管機頭操作員、電工、測量工、泥漿工、起重工等,都要對頂管工法及有關安全操作細則進行學習,通過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7)成立特別聯系小組,內設工程師一個,協同甲方解決施工中遇見的各類問題。

(8)頂管施工中容易遭到傷害的三種情況分別是:高空墜落及重物打擊、觸電、有毒氣體傷害,應制定發生這些傷害時的應急預案,特別是有毒氣體傷害的情況發生時,應提前聯系具備高壓氧倉的醫院,避免傷員到達醫院后,因救治條件不具備轉院耽擱寶貴的時間。其他傷害情況發生時,應及時撥打119、120搶救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