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CNG和LNG火災爆炸事故預防處理措施

CNG和LNG火災爆炸事故預防處理措施

2024-07-23 閱讀 9835

?隨著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利用,為改善石油產品燃燒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以滿足天然氣燃料的需要。然而,天然氣具有火災爆炸危險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1.CNG和LNG的危害特征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屬一級可燃氣體,甲類火災危險性,爆炸極限為5%~15%(體積分數),最小點火能量僅為0.28mJ,燃燒速度快,燃燒熱值高(平均熱值為33440kJ/m3),對空氣的相對密度為0.55,擴散系數為0.196,極易燃燒、爆炸,并且擴散能力強,火勢蔓延迅速。CNG和LNG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其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發生泄漏,爆炸和火災將同時發生,且事故難以控制和施救,損失將會非常嚴重。?2.CNG和LNG的火災事故預防天然氣在預處理、液化(或壓縮)、儲存、運輸、接收、加氣站等環節中,火災事故的預防是關鍵。CNG和LNG都是易于揮發的氣體,遇到明火容易發生火災,CNG與空氣混合后,只要溫度達到650℃左右,即使沒有火源也會自行著火;所以首先要防止CNG和LNG的泄漏或揮發,更重要的是要讓CNG和LNG盡量遠離火源。在操作中存在多種引火源:設備控制系統是對各種設備實施手動或自動控制的系統,潛在著電氣火花;天然氣在管道中高速流動,易產生靜電火源;操作中使用工具不當,或因不慎造成的摩擦、撞擊火花等。CNG和LNG站絕大多數建立在車輛來往頻繁的交通干道之側,周圍環境較復雜,受外部點火源的威脅較大,如鄰近建筑煙囪的飛火,鄰近建筑的火災,頻繁出入的車輛,人為的煙火、打火機火焰、手機電磁火花、穿釘鞋摩擦、撞擊火花、化纖服裝穿脫產生的靜電火花,燃放鞭炮的散落火星,雷擊等,均可成為加氣站火災的點火源。所以要嚴格控制用火,嚴禁煙火和明火,防止摩擦撞擊打火,作業時不得使用電氣焊、割;CNG和LNG站內壓縮機組和儲氣瓶組與周圍建、構筑物等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的規定。加氣站內的總平面布置應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城市燃氣設計規范》進行,除儲氣瓶(儲氣井)、生產建筑和必要的輔助設施外,不宜布置其他建筑。加氣站生產、辦公室應分區設置。加氣站區內的儲氣瓶組(儲氣井)、壓縮機間、調壓間、加氣機等應有明顯分隔,并符合規范規定的間距。?3.CNG和LNG的爆炸事故預防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爆炸極限為5%~15%(體積分數),所以在空氣中,如果CNG或LNG泄漏或揮發,濃度達到甲烷的爆炸極限,遇火即發生爆炸,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壓縮天然氣加氣站技術要求充裝站的壓縮機必須加壓至25MPa以上,才能將天然氣壓縮到鋼瓶內,這是目前國內可燃氣體的最高壓力儲存容器。若鋼瓶質量或加壓設備不能滿足基本的技術要求,稍有疏忽,便可發生爆炸或火災事故。系統高壓運行容易發生超壓,系統壓力超過了其能夠承受的許用壓力,最終超過設備及配件的強度極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加氣站內爆炸危險區域的等級范圍劃分應按《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50156—20**確定。按照《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的規定,使用高于或等于相應作業區域氣體級別的防爆電氣設備。爆炸危險區域慎用移動式和便攜式電器,禁止私拉亂接,違章用電。為了能及時檢測到可燃氣體非正常超量泄漏,以便工作人員盡快進行泄漏處理,防止或消除爆炸事故隱患,加氣站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系統。壓縮天然氣儲氣瓶間(棚)、天然氣泵和壓縮機房(棚)等場所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器。報警器宜集中設置在控制室或值班室內,操作人員能及時得到報警??扇細怏w檢測器和報警器的選用和安裝,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SH3063的有關規定??扇細怏w檢測器報警(高限)設定值應小于或等于可燃氣體爆炸下限濃度值的25%。儲氣瓶應選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的產品。加氣站宜選用同一種規格型號的大容積儲氣瓶,大容積儲罐具有瓶閥少、接口少、安全性高等優點。加氣站的儲氣瓶(儲氣井)間宜采用開敞式或半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或鋼結構,有利于可燃氣體擴散和通風,并增大建筑物的泄壓比,屋面應采用非燃燒輕質材料制作。儲氣瓶組(儲氣井)與壓縮機、調壓器間、變配電間,在不能滿足相應防火間距要求時,應采用鋼筋混凝土防火隔墻隔開,隔墻頂部應比儲氣瓶組(儲氣井)頂部高1m及以上,隔墻長度應為儲氣瓶組(儲氣井)總長,并在兩端各加2m及以上,隔墻厚度不應小于0.2m,可防止事故發生時相互影響。防火墻應能抵抗一定的爆炸壓力。為了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房間應采取通風措施,以防止發生中毒和爆炸事故。采用自然通風時,通風口總面積不應小于300cm2/m2(地面),通風口不應少于2個,且應靠近可燃氣體易積聚的部位設置,盡可能均勻,不留死角,以便可燃氣體能夠迅速擴散。對于可能泄漏天然氣的建筑物,向上排風為主。采用強制通風時,通風設備的通風能力在工藝設備工作期間應按每小時換氣15次計算,在工藝設備非工作期間應按每小時換氣5次計算。加氣站內的所有設備、閥門、管道、管件的設計壓力應比最大工作壓力高10%,且在任何情況下不應低于安全閥的起始工作壓力。另外,在LNG泄漏遇到水情況下(例如集液池中的雨水),水與LNG之間非常高的熱傳遞速率,LNG將激烈地沸騰并伴隨大的響聲、噴出水霧,導致LNG蒸氣爆炸。這個現象類似水落在一塊燒紅的鋼板上發生的情況,可使水立即蒸發,為避免這種危險,應定期排放集液池中的雨水。

篇2:火災爆炸預防應急管理辦法

為使嘉達項目部安全生產中的易燃、易爆品得到有效控制,保護職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應急管理辦法。

1、加強安全教育

做好全員的安全學習、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操作人員的管理。單位配備適宜人力、物力資源,保證易燃、易爆品正常使用。

嚴格執行防火安全制度,落實防火安全責任制,做好防火、防爆炸、滅火準備。

2、易燃、易爆品的儲存

易燃、易爆品(油脂、油漆、氧氣、乙炔)必須儲存在專用倉庫,專用場地并設專人管理。倉庫內應當配備消防設施,嚴禁在倉庫內吸煙和使用明火。倉庫要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物品之間通道要保證安全距離。受陽光照射容易燃燒、爆炸品應當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存放,氧氣、乙炔不得在同一倉庫內存放。

3、易燃、易爆品的運輸裝卸

在裝卸(油脂、油漆、氧氣、乙炔)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

在裝卸氧氣、乙炔瓶時,不得違反配裝限制和混合裝運。

4、易燃、易爆品的使用管理

使用氧氣、乙炔作業時,應按照有關操作規程執行,使用者必須持證上崗。氣焊作業時,氧氣、乙炔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10米,氧氣瓶減壓器上應有安全閥,嚴防沾染油脂,不得曝曬倒立。

5、緊急情況和響應

當出現緊急情況時,首先要盡可快而準的判斷出事故的情況及原因,啟動應急程序。

在室內作業時,發生乙炔泄露,要盡快排放室內泄露氣體,同時熄滅附近一切火種和關閉電源并準備滅火。

當大量泄露氣體時,要迅速撤離附近人員,封閉現場,用繩子等物圍住現場并掛醒目的警示牌,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發現事故的同時要向有關部門報告說明情況,及時處理泄露事故,防止火災和爆炸事故的發生。

當現場不能有效應急時,要打120、119電話請求支援。

篇3:火災應急爆炸管理辦法

火警火災應急處理規范

1目的

規范公司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應急處理的具體程序和應急疏散方案,切實保護員工的生命、公司的財產安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對火警、火災事故處理的控制。

3職責

3.1辦公室負責人負責對火警火災事故處理過程的監控。

3.2辦公室下屬保安人員堅守崗位,負責火警的處理及火災現場的組織撲救,引導消防車輛進入指定位置。

3.3義務消防隊員隨時集合接受指令參加撲救。

4程序

4.1操作要求

4.1.1消防人員必須熟悉火警、火災事故處理程序。

4.1.2義務消防隊員必須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接受過良好的火警、火災事故處理培訓。

4.1.3辦公室負責人必須迅速來到火災現場,進行現場指揮(如現場有公司高層領導在場則聽從其指揮),集合保安和義務消防隊員進行自救。

4.1.4辦公室負責處理善后及事故調查。

4.2操作程序

4.2.1當發現或接到火警報告后,發現者應立即通知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立即到現場予以確認,并立即拔打119火警電話,報告公司總經辦負責人和公司其他領導,組織值班人員,召集義務消防應急分隊,進行滅火自救。

4.2.2保安人員應打開所有疏散通道,疏散廠區員工。

4.2.3當班電工應立即切斷配電室電源,全力保障配電室安全。

4.2.4辦公室負責人應在現場設立指揮中心。

4.2.5根椐火災發生地點,組織人員保護危險品倉庫的安全。

4.2.6根據火勢情況,現場義務消防應急分隊成員應就近利用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4.2.7組織人員切斷火源,把火源附近的貨物迅速轉移,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品。

4.2.8立即起用就近的消防栓,消防泵,一面控制火勢的蔓延,一面在場區通道口做好準備隨時與消防隊保持聯系,等消防隊到達現場做好交接工作。

4.2.9組織人員把有關帳冊和原始憑證,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到安全地帶。

4.2.10隨時準確地判斷火勢情況,積極地調動一切有效力量撲滅火勢。

4.2.11對柴油等易燃易爆品爆炸引起的火災,應采用沙土及相應滅火器滅火,不能用水進行滅火。

4.2.12對由于爆炸引起的火災,應迅速疏散人群,以免二次爆炸造成更大損失。

4.2.13現場一切聽從現場指揮中心的指揮和調動。

4.2.14安排保安人員應保護好現場及廠區治安。

4.2.15各部門、人員應積極配合消防部門的調查。

4.3事故處理

4.3.1上級消防部門針對公司火災事故的調查,下發限期整改通知單。

4.3.2辦公室對火災發生部門的事故原因展開調查,確定責任人,提出整改方案,并出具事故、緊急情況處理報告,上報總經理,見《糾正預防控制程序》。

4.4工作質量檢查與處理

4.4.1總經理對整個火災事故處理過程進行可行性監控,并對操作過程指出具體整改意見。

4.?4.2辦公室對公司消防檢查中發現隱患,負責人將責令整改。

5各類火災撲救要領

5.1一般倉庫火災:

倉庫起火時,滅火人員可采用手提消防滅火器進行撲救?;馂牡幕饎葺^大時,可采用消防栓,進行緊急撲救,撲救同時應注意組織人員搶運易燃物品至安全區域。

5.2化學危險品火災:

化學危險品起火時,首先應必須關掉火源的閥門或桶蓋以防火勢蔓延,然后用消防設備如消防滅火器、沙桶進行滅火撲救,當火災火勢較大時,對化學危險品罐起火要采取能滅則滅,不能滅進行冷卻,同時備足力量一舉撲滅;如液體流散,則先控制流散火,同時用消防栓冷卻罐壁。

5.3電氣類火災:

電器設備及電線起火時,首先應拔掉電器設備的插頭或關掉電線的電源開關,然后用消防滅火設備如消防滅火器進行撲救,當火勢較大時也可用消防栓進行滅火,使用水進行滅火時必須先確認電源已經切斷。

5.4撲救同時的人員疏散:

當發生火災時,疏散指令的發布是由火災現場職務最高的滅火指揮根據火災影響范圍及火災的撲救具體情況作出疏散人員的指令,并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疏散指揮。發布人員疏散指令的方法為:由管理人員組織進行人員疏散,義務消防隊員對各區域進行快速巡視檢查,一邊檢查一邊呼喊。疏散引導應組織有序,嚴防員工疏散過份擁擠導致疏散不暢通。疏散的主要途徑為,引導員工通過各出口的疏散通道,到達公司圍墻靠道路的空間地帶,不能堵塞消防車輛的進出,之后進行人員清點后解散。

火災、爆炸應急預案

一、目的意義:

1、為了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防止突發事件給公司造成不良后果和減少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2、公司的利益和廣大員工息息相關,通過危機管理,可以進一步團結廣大員工,增強凝聚力,共同抵御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及火災、爆炸災害。

3、建立危機管理機制,以便及時處理突發事件,避免和減少由于突發事件給公司造成的損失,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對此應形成統一共識。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公司所屬各部門。

三、處理原則:

1、堅持統一領導、屬地解決、分工負責、快速處理的原則。

2、盡快恢復生產、減少經濟損失的原則。

3、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注意講究策略和方法。

四、應急原則

1、火災危險源的識別:

?1)噴涂作業(略)

?2)電、燃油產生意外事故(略)

3)焊接車間的氬氣在使用過程中的意外事故(略)

2、設立緊急疏散通道:

在所有車間和辦公樓均應設立緊急疏散與逃逸通道,并標有醒目的指示牌。

3、建立義務消防隊伍:

成立義務消防隊伍,人員由各車間和有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參加。義務消防對要堅持每個季度訓練一次,并進行應急響應的演練。

4、健全消防器材設施:

在本公司設立個消防器材放置點。

五、組織領導:

成立火災、爆炸應急預案指揮部。

(一)?公司指揮部:

?總指揮:章日平

?副總指揮:謝曉東

?成員:劉曉華、吳中魁、王新宇及各部門負責人、車間主任。

六、火災、爆炸應急預案處理程序

1、火災突發事件一旦發生,員工或管理人員要立即撥打119報警,并迅速向上級領導報告。詳細報告發生火災的單位、時間、地點、原因、經過、門牌號、燃燒物及其它情況。

2、各單位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必須在5分鐘以內向本單位領導和辦公室報告,立即啟動火災預案。

3、火災預案各組及有關單位接到啟動預案的指令后,要快速到位,果斷處置。

4、執行組及時介入后,要根據火勢狀況、研究制定撲救方案,并向總指揮請示批準后迅速實施。

5、如發生爆炸事故,應及時撤離有關作業人員,保證人身生命安全。并及時通知有關領導和應急指揮部,保證救援工作的及時進行。

6、如發生嚴重火災、爆炸事故,要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做好現場保護和事故調查工作;同時財產入過保險的要通知保險公司。

7、事件處理完畢,要寫出事件處理報告,報辦公室和有關管理部門。

七、職責

(一)、指揮部:

全面負責應急預案的實施;批準施救方案;確定現場指揮人員;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調動;指導協調現場有關工作;宣布解除應急狀態;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二)、辦公室:

具體負責各部門的聯絡、協調工作;執行總指揮的指令;協助總指揮做好指揮工作;負責事故報告等有關材料的管理、總結的具體工作。對各單位和各小組反映問題、認真對待,關注事態的發展,及時向總指揮報告,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

各級管理人員都有控制突發事件的責任。發現問題,及時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自己沒有能力解決的,應立即向上一級匯報。

(三)、全體員工:

減少事故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是每一位員工義務和責任。公司員工和各級管理人員都必須密切配合處理突發事件,一旦接到處理突發事件的指令后,要義不容辭地快速執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推卸責任,或拒絕執行。

八、保障措施

1、指揮部成員要保證移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的正常使用。

2、車隊要保證交通運輸車輛完好率高于90%以上。

3、后勤庫房要準備應急照明工具與消防員的防護服、呼吸器等裝備。

4、單位繪制一份現場地形圖,自留一份,交辦公室一份備用。

5、成員要定期(每年至少一至兩次)演練,不斷提高現場應急作業能力。

九、總結表彰

1、火災、爆炸事故平息后,要寫出調查報告。明確突發事件的責任人和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中的立功人員。對責任人要給以嚴肅處理。

2、根據公司有關管理制度規定,提出對責任人進行處理品意見和對立功人員提出表彰意見。

3、吸取教訓,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對應急預案和應急程序進行評價,評估各項方案的可實施性。

4、向全公司員工通報事故經過及處分與表彰情況。讓全體員工吸取教訓。

十、其它

1、本預案下發至車間一級,向全體員工傳達。

2、本預案于總經理簽發之日起生效并執行。

3、相關成員離開本公司或工作調動的由接替者自動頂替。

簽發:徐登平

2010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