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區(qū)消防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6)

小區(qū)消防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6)

2024-07-23 閱讀 2877

小區(qū)消防安全疏散設施管理制度(六)

為了確保小區(qū)疏散設施的暢通,確保緊急情況下人員安全疏散,制定本制度。

1.疏散設施指消防安全如下設施.場地:

(1)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電梯前室;

(2)消防電梯.防火門.卷簾;

(3)安全出口指示燈具.標志.疏散示意圖;

(4)消防安全道路.回車場地等;

(5)防排煙設施。

2.應確保消防安全疏散設施暢通,不得封閉.封鎖.遮擋樓梯間.安全出口,不得在疏散通道、電梯前室.樓梯間內堆放物品或增建設施;不得減小上述設施的原設計要求。

3.應確保常閉式防火門.防火卷簾處于預定狀態(tài),不得在上述部位下方或周圍堆放物品,不得支卡.更改.封鎖防火門。

4.非緊急情況下不得通過緊急按鈕啟用消防電梯,并確保消防電梯完好.有效。

5.定期對消防指示標志進行維護.檢查,確保有效.完好。

6.不得封閉.封堵.拆除.更改自然排煙窗.送風.排煙口等設施,并應確保完好.有效。

7.應確保消防道路上方4米.水平方向4米內暢通,不得堆放物品.停放車輛.架設線路等;應確保回車場地道路及場地暢通.滿面積.不得在場地上搭設建筑.挖坑.作業(yè)。

篇2: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疏散規(guī)定

1在建工程應設置安全疏散通道,滿足人員在火災或其它緊急事件發(fā)生時,自作業(yè)場所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帶的要求。

作業(yè)場所距安全疏散通道入口的間距不應大于30m。

2疏散通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結構已完的水平結構、建筑樓梯,也可采用不燃及難燃材料于在建工程洞口位置或外側搭設附著式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

2)室內疏散通道、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m,室外地面疏散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5m;

3)疏散通道的坡度不宜大于200,如受場地限制,坡度大于200時,應修建樓梯或臺階踏步,踏步的高寬比不得大于1:1;

4)疏散通道的側面如為臨空面,須沿臨空面設置高度不小于1.5m的防護欄桿。

5)疏散通道出口不應設置大門和門檻,且出口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或其它影響人員正常疏散的障礙物。

如確需設置大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且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疏散通道應設置引導疏散的明顯指示標識,相鄰兩道指示標志的最大距離不應超過20m,且疏散通道的轉彎處、疏散通道與其它通道交匯處及疏散通道出、入口必須設置。

疏散指示標志不應設置在可開啟的門、窗扇上或其它可移動的物體上;

7)疏散通道應設有夜間照明,無自然采光的疏散通道應增設有應急照明。

8)疏散通道內不得堆放任何材料、設備、機具及建筑垃圾,不得敷設有礙人員疏散的管線,不應敷設除低壓照明線以外的其它電源線和可燃氣體管道。

9)施工現場疏散通道不應隨意更改。

3用作在建工程疏散通道的建筑樓梯應與同層水平結構同期施工。

4施工用電梯不應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5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如搭設在外腳手架上,疏散通道所在位置的上、下方及左右5m范圍內的外腳手架,須采用不燃、難燃材料搭設。

6在建工程作業(yè)場所應設置明顯疏散指示標志,其指示方向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入口,中央疏散指示標志應標示雙向指示方向。

7建筑裝飾裝修階段,應在作業(yè)層的醒目位置設置安全疏散示意圖。

篇3:消防疏散設施管理制度

1.應按照國家有關消防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設置安全疏散設施。

2.單位必須購置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防火門、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等合格的疏散設施。

3.各部門負責管理轄區(qū)內的安全疏散設施,并遵守以下規(guī)定:禁止在疏散樓梯和通道上堆放雜物、設備、安裝柵欄等,確保疏散通道暢通;在營業(yè)、生產、工作等期間,禁止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對常閉型防火門開啟后,應隨手關閉;不得隨意遮擋挪動、試驗應急燈及疏散指示標志;不得隨意操作防火卷簾等設施。

4.安全疏散設施應作為防火檢(巡)查的重要內容。

5.班組應每日、部門應每周對轄區(qū)的安全疏散設施進行巡查,檢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情況,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的在位情況,防火門的關閉情況等,發(fā)現問題及時改正。

6.單位應每月對安全疏散設施進行檢查(抽查),對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燈、防火卷簾的功能進行試驗,發(fā)現問題按程序督促整改,保證疏散設施完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