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城市管道燃氣安全管理措施

城市管道燃氣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4041

近幾年,隨著城市燃氣普及速度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用上了潔凈、方便的管道燃氣。但由于管理不善,管道燃氣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凈化城市空氣的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事故隱患。城市燃氣泄漏造成居民中毒,城市燃氣爆炸導致人員傷亡的報道時見報端。強化城市燃氣安全管理,避免燃氣泄漏,己成為十分迫切的問題。然而怎樣才能搞好城市管道燃氣的安全管理呢,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淺談如下:

一、城市管道燃氣泄漏的原因

城市管道燃氣泄漏的原因多種多樣,下表是某市近3年發生的20起典型的管道燃氣泄漏事故,表中列出了導致燃氣泄漏的原因,每種原因導致的燃氣泄漏事故起數,以及在20起事故中所占的比例。

原因管材質量設計與施工質量基礎沉降污水腐蝕野蠻施工調壓設備失靈其它起數(起)⊥65⊥⊥65⊥⊥65⊥9⊥65⊥⊥65⊥所占比例(%)⊥65⊥15101045⊥65⊥10

從上表中不難看出,導致管道燃氣泄漏的原因有許多種,但野蠻施工導致的管道燃氣泄漏所占比例最高,其次就是燃氣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質量。找出管道燃氣泄漏的原因,就需要對癥下藥,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強化城市管道燃氣的安全管理,嚴防管道燃氣泄漏以及由此導致的火災、爆炸事故發生。

二、城市管道燃氣的安全管理

(一)狠抓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建設部60號令《城市燃氣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在燃氣設施的地面和地下規定的安全保護范圍內,禁止修建建筑物、構筑物、禁止堆放物品和挖坑取土等危害供氣設施安全的活動。”有了規定,為什么還會出現那么多挖毀煤氣管道或視燃氣管道安全于不顧的野蠻施工行為呢?筆者認為一是審批把關不嚴;二是處罰力度不夠。要避免野蠻施工挖毀燃氣管道,首先要嚴把市政工程施工的審批關,要求規劃、城管等有市政工程施工審批權的部門要清楚地下燃氣管道的分布情況,在燃氣設施的地面和地下規定的安全保護范圍內,不允許有挖掘作業。特殊情況,必須進行挖掘作業的,要及時與燃氣生產、經營單位取得聯系,并采取以下安全措施:一是禁止使用大型挖掘機械,必須使用人工挖掘;二是要對地下燃氣管道采取專門的防護措施;三是必須保證工程回填的質量,防止煤氣管道基礎下沉。其次就是要加大對野蠻施工的處罰力度,市政府要明確專門的部門負責城市燃氣的安全管理,并授予行政執法權,尤其不能出現誰都管,誰都管不了,或誰都不管的現象。

(二)嚴把燃氣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質量關

城市燃氣工程的設計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負責,同時燃氣工程設計必須符合《城市燃氣設計規范》,尤其是對于穿越地下暗河、污水溝,地質松軟的地段的燃氣管道,設計上必須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嚴防燃氣管道腐蝕,或因基礎沉降而斷裂。城市燃氣工程的施工也必須由獲得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施工質量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所采用的管材必須從正規渠道獲得,絕對不允許使用“三無產品”或假冒偽劣產品。除了燃氣生產、經營單位要嚴把燃氣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質量關外,政府還要委托監理部門代表政府監督燃氣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質量,把好最后一道關。

(三)強化城市燃氣運行的安全管理

城市燃氣運行的安全管理,主要由燃氣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但政府部門、社會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作為燃氣生產、經營單位要把城市燃氣運行的安全管理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從嚴予以管理。要加強燃氣安全常識的宣傳,加強燃氣管道、調壓設備的維護保養,加強燃氣管道的巡線檢查,加強燃氣泄漏事故的搶修、搶險工作;燃氣管道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單靠燃氣生產、經營單位的定時、定點檢查,不能發現所有的安全隱患,而一旦出現燃氣泄漏,直接受害的就是廣大城市居民。因此,要求廣大城市居民充分認識燃氣的危險性,提高安全意識,把保障城市燃氣的安全當作自己份內的事,并充分發揮人多、面廣的優勢,積極協助燃氣生產、經營單位搞好城市燃氣運行的安全管理,發現燃氣泄漏或其它安全隱患,立即報告燃氣生產、經營單位,以便迅速組織搶修;由于燃氣生產、經營單位無行政執法權,這就需要有行政執法權的政府相關部門,把燃氣生產、經營單位處理不了的野蠻施工問題,違章建筑占壓煤氣管道問題,偷盜、破壞燃氣設施的問題等,責無旁貸地管起來,加大行政處罰力度,以提高施工單位的安全意識。在這些問題的處理上不能出現推諉扯皮現象。

(四)狠抓城市管道燃氣泄漏的搶修、搶險工作

城市管道燃氣一旦泄漏,危害巨大,若發現不及時,處理不迅速,危害更大。這就要求燃氣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一支實行軍事化管理,全天24小時值班待命的搶修、搶險隊伍。這支隊伍要裝備齊全,作風優良,訓練有素,具有全天候處理燃氣泄漏、火災、爆炸事故的能力。接到城市燃氣泄漏報警,搶險隊要迅速出動,用最短的時間趕到事故現場,在控制險情,協助有關部門疏散周圍居民,搶救中毒人員的同時迅速查找漏點并予以搶修,確保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城市燃氣危險性很大,但只要政府、社會、燃氣設計、施工、生產、經營單位各負其責,齊心協力,強化對城市燃氣的安全管理,就一定能夠降低其危害,使其更好地造福于廣大城市居民。

篇2:可燃氣體氧氣含量檢測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規范船舶及海工(以下簡稱船舶)建造過程中艙室可燃氣體和含氧量檢測要求,確保船舶建造安全,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適用于船舶建造密閉艙室含氧量和含有易燃易爆或可燃氣體艙室氣體含量的檢測。(以下稱測氧和測爆)

3檢測儀器

測氧儀和測爆儀應經國家或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并按規定的檢驗周期進行檢驗。每次使用前應依照其使用說明書或有關資料的規定檢查儀器是否正常,待確認該儀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后,方可開始測檢工作。測檢結束后,再一次復核儀器的正確性,證明儀器在測檢的全過程處于正常狀態。

4檢測人員

4.1測氧和測爆由經過培訓取得檢測資質的人員實施。

4.2檢測時實行雙人工作制。檢測人員在檢測時必須有一人進行監護。監護人不需有檢測資質。

4.3檢驗人員要穿好勞動保護服裝、防滑鞋,戴好安全帽和手套,根據情況使用合格的呼吸器以及安全帶或安全索。所用手電筒或照明設備應為防爆型。

4.4進入油艙、油柜進行測氧和測爆人員嚴禁攜帶火種、手機、對講機等物品,嚴禁穿著化纖服裝和穿帶釘鞋,禁止帶黑色金屬下艙,應佩帶防毒面具。

5含氧量檢測要求

5.1合格的氧氣含量在19.5%~23%。檢測合格的艙室應在其道門口處懸掛醒目的檢測數據板,應注明船舶名稱、艙室位置、檢測數據、是否允許進入、檢測人及檢測日期等參數。

5.2船舶建造過程中,凡被封閉的油艙、隔離空艙、箱柜、容器罐等需進行作業,作業前應進行含氧量檢測,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艙作業。

5.3檢測時應先在道門口檢測,確認合格后方可深入艙室或容器內檢測。檢測人員發現測氧儀報警必須馬上撤離,待進行有效通風后繼續進行檢測;也可利用長檢測管代替人員進入艙內進行檢測(具體操作方法由各企業自定,但是有人作業的艙室必須下到艙底檢測)。

5.4已加油的油艙等存有可燃氣體的艙室進入前還應滿足可燃氣體檢驗要求。

6可燃氣體檢測

6.1凡屬下列部位,確因需要進行熱工作業及使用非防爆型電動、氣動工具和內燃機設備等,必須到所屬企業安全部門申請檢測,取得《可燃氣體檢測證書》《氧氣含氧量檢測證書》后,方可施工:

6.1.1船舶建造盛裝過易燃液體、氣體的容器、管道(如油艙、油柜、油罐及液化石油氣貯罐);

6.1.2乙炔站(發生器、瓶)、制氧站、液化石油氣庫(站)周圍禁區內;

6.1.3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貯存場所以及加油站、油漆間等;

6.1.4油漆、泡沫噴涂作業和使用丙酮、乙醚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及其周圍禁區內;

6.1.5動力管系的動力溝。

6.2申請測爆應分別符合下列條件:

6.2.1船舶分段、艙室噴涂作業后,保持了至少四小時的有效的機械排風,油漆表面基本固化,并將該艙室的通風設備關停20分鐘后再進行檢測。

6.2.2要進行熱工工作的燃油艙(柜)、污油艙(柜)、滑油艙(柜)等,已進行有效的清洗和通風除氣,所有連通的管系閥門應關閉。

6.2.3要進行熱工工作的含油管系和其它可能存在可燃物的管系及閥門等附件,必須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清除管系內部油氣,保持與大氣流通,并與含油艙柜拆開、隔離。

6.2.4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倉庫、區域和場所應定期申請檢測,必要時,也可隨時申請檢測。

6.3檢測程序

6.3.1測爆人員接到檢測任務后,應掌握檢測艙室存在可燃性氣體的種類及爆炸極限和所檢測部位及其相臨艙室是否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和有毒有害氣體,在不了解情況時,不準盲目進入。

6.3.2凡進入危險作業艙室(場所)檢測前,應先校準儀器,然后在進口處檢測氧氣和可燃氣體的濃度,當氧氣濃度在19.5%-23%,可燃氣體的濃度在爆炸下限的5%以下時,方可進入艙內檢測。

6.3.3可燃氣體檢測點選擇:

a.艙外探測:將取樣管或探頭從洗艙孔放入艙內,取樣部位每艙應至少選艙的前后端各一處,每處一般測上、中、下三點。

b.進艙探測:在艙外探測可燃氣體的濃度不超過爆炸下限5%,艙內測量選擇的測點應為油管口附近、洗艙“盲區”和艙內油氣積聚處所。

c.在艙室各測點的讀數中選大者為該艙記錄。

7允許熱工作業檢測條件

需熱工作業的艙室或場所,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7.1艙內或容器內含氧量達到19.5%~23%;

7.2已經檢測可燃氣體未超過爆炸下限的1%且再無產生易燃氣體的途徑,并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下方可進行。

8檢測證書的簽發和失效

8.1每次檢測完畢,測爆、測氧人員必須在《可燃氣體檢測證書》、《氧氣含量檢測證書》上根據測得數據做出準確的鑒定,合格后簽證。

8.2可燃氣體檢測證書,只能證明檢測后簽發證明書上所指艙室(場所)內的可燃氣體處于相應的安全范圍,并不保證該艙室內的可燃氣體(石油氣、油漆溶劑)在檢測后保持永遠不變。因此,對允許熱工工作的艙室(場所)及周圍區域內,在施工前(施工過程中)應進行必要的復測,發現疑問應立即停止施工,再次申請復測。待可燃氣體排出并經檢測合格符合要求時方可繼續施工。施工前要認真檢查現場各種消防設施的完備性,以便采取應急措施。證書簽發后,如在證書所指的艙室(場所)內發現任何在檢測時已關閉或關緊的管道和閥門被開啟、損壞致使油類或石油氣重新進入時,證書則失效。

8.3證書簽發的部位,不應包括各種管系、泵及其人員進不去和儀器擺不進的狹小部位,所以對這些部位的熱工工作應特別注意。事前必須采取通風和一端拆開等措施。

8.4熱工工作的標準,必須嚴格要求,嚴加控制。熱工工作的艙室(處所)可燃氣體濃度不準超過可燃氣體爆炸下限的1%。

8.5熱工作業的艙室應有良好的通風,必要時,應采取機械排風和開工藝孔等措施。

9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3:燃氣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制度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針。進一步做好我公司燃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杜絕違章作業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措施、預防事故發生。針對我公司施工情況,特制訂本制度。

1、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必須按規定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外,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安全知識培訓;

2、施工現場的安全設備、器材以及防護用品必須齊全、有效,布置合理,符合安全技術要求;

3、凡屬特種作業工序,必須由持合格上崗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操作;

4、動火作業施工現場應設置警戒線,警示牌以及兩具以上相應的滅火器具;

5、停氣、降壓、排空、動火及通氣作業應辦理相關申請,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證,經批準后方可施工(緊急事故的搶險除外);

6、進入限制空間作業(如閥井、閥室、儲罐等),必須系好安全帶等防護用品,現場必須指派兩人以上的監護人員參加,嚴禁單獨作業;

7、進入禁火區動火作業,要明確動火地點、時間、作業內容、安全技術措施、現場負責人、動火人、監火人等,監火人不在現場不動火。

8、室外立管吊裝至少要有一名專門的安全監護人員;高處作業時下方不準站人,一般不應垂直交叉作業,若因工序原因必須上下同時作業時,則應相互錯開位置,上方人員注意下方人員安全;

9、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和勞保鞋、禁止進入施工現場;

10、飲酒者禁止進入現場,嚴禁酒后登高作業;

11、在作業中禁止打鬧或其他有礙作業的行為;

12、燃氣設備,設施檢修現場禁止吸煙;

13、禁止堵塞消防通道、挪用或損壞消防器材與設備;

14、離焊接作業點10m以內不得有乙炔發生器或氧氣瓶;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擺放距離必須在5米以上。

15、不得有違反城鎮燃氣安裝規范和安全驗收規程的行為。

違反以上條例,均可以由公司安全主管部門執行處以500-5000元的罰款,以及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可以停工整頓直至取消施工資格等處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