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儲運安全要點

危險化學品儲運安全要點

2024-07-22 閱讀 1944

一、易燃易爆倉庫

1.危險化學品必須儲存在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置的專門的危險化學品倉庫中,未經批準不得隨意設置化學危險品儲存倉庫。

2.甲、乙類庫房內不應設置辦公室、休息室,并不應貼鄰建造。

3.甲、乙類倉庫不應設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4.甲類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0m。

5.甲類倉庫到廠外道路路邊距離不應小于20m,到廠內主要道路路邊距離不應小于10m,到次要道路路邊距離不應小于5m。

6.每座倉庫的安全出口數目不應少于2個,但當一座倉庫的占地面積小于300m2時可設置1個門。通向疏散走道或樓梯的門應為乙級防火門。

7.甲類物品倉庫宜單獨設置;當其儲量小于5t時,可與乙、丙類物品倉庫共用一棟建筑物,但應設獨立的防火分區。

8.對于可能產生爆炸性混合氣體或在空氣中能形成粉塵、纖維等爆炸性混合物的倉庫內應采用不發生火花的地面,需要時應設防水層。

9.庫房內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探)測器,每隔15m設一臺可燃氣體檢測器,而且距其所覆蓋范圍內的任一釋放源不宜大于7.5m。

10.可燃及有毒氣體濃度報警器的安裝高度,應按探測介質的密度以及周圍狀況等因素確定。當被監測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時,可燃氣體監測探頭的安裝位置應高于泄漏源上0.5~2m;當被監測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時,安裝位置應在泄漏源下方,但距離地面0.3~0.6m。

11.汽車、拖拉機不準進入甲、乙、丙類物品庫房。進入甲、乙類物品庫房的電瓶車、鏟車應是防爆型的;進入丙類物品庫房的電瓶車、鏟車應裝有防止火花濺出的安全裝置。

12.甲、乙、丙類液體庫房,應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設施。遇水燃燒爆炸的物品庫房,應設有防止水浸漬損失的設施。

13.爆炸物品不準和其他類物品同儲存,必須單獨隔離限量儲存。倉庫不準建在城鎮,還應與周圍建筑、交通干道、輸電線路保持一定安全距離。

14.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必須與爆炸物品、氧化劑、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蝕性物品隔離儲存。易燃氣體不得與助燃氣體、劇毒氣體同儲存;氧氣不得與油脂混合儲存。盛裝液化氣體的容器屬壓力容器的,必須有壓力表、安全閥、緊急切斷裝置,并定期檢查,不得超裝。

15.易燃液體、遇濕易燃物品、易燃固體不得與氧化劑混合儲存,具有還原性氧化劑應單獨存放。

16.自燃物品:黃磷,烴基金屬化合物,浸動、植物油制品須分別專庫儲藏。

17.遇濕易燃物品專庫儲藏。

18.甲醇、乙醇、丙酮等應專庫儲存。

19.袋裝硝酸銨倉庫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倉庫內嚴禁存放其他物品。

20.一、二級無機氧化劑與一、二級有機氧化劑必須分別儲藏,但硝酸銨、氯酸鹽類、高錳酸鹽、亞硝酸鹽、過氧化鈉、過氧化氫等必須分別專庫儲藏。

21.通風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須穿過時應用非燃燒材料分隔。

22.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引起燃燒、爆炸、分解、化合或能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應儲存在一級建筑物中。其包裝應采取避光措施。

23.堆垛。

(1)不允許直接落地存放。根據庫房地勢高低,一般應墊高15cm以上。遇濕易燃物品、易吸潮溶化和吸潮分解的商品應根據情況加大下墊高度。

(2)一般垛高不超過3m。

(3)堆垛間距:

①主通道大于等于180cm;

②支通道大于等于80cm;

③墻距大于等于30cm;

④柱距大于等于10cm;

⑤垛距大于等于10cm;

⑥頂距大于等于50cm。

24.每天對庫房內外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易燃物應清理、貨垛牢固程度和異常現象等。

25.操作易燃液體需穿防靜電工作服,禁止穿帶釘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滾動。桶裝各種氧化劑不得在水泥地面滾動。

26.庫房內不準分、改裝,開箱、開桶、驗收和質量檢查等需在庫房外進行。

27.分區存放的物質應設置所存放物質名稱的標牌。

28.庫房門口設靜電釋放球。

29.庫房應采用不發生火花的地面。

30.庫房周圍應無雜草和易燃物。

31.庫房內所有電器設備應為防爆型。

32.應設置安全疏散指示標志。

33.按規范設置消防器材。

二、易燃易爆罐區

1.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化學品儲罐必須安裝液位、溫度、壓力超限報警設施、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系統和火災報警系統,并確保適用狀態。

2.氣體檢測器設置:當檢(探)測點位于釋放源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時,可燃氣體檢測點與釋放源的距離不宜大于15m,有毒氣體檢測點與釋放源的距離不宜大于2m。當檢(探)測點位于釋放源的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時,可燃氣體檢測點與釋放源的距離不宜大于5m,有毒氣體檢測點與釋放源的距離不宜大于1m。

3.可燃氣及有毒氣體濃度報警器的安裝高度,應按探測介質的密度以及周圍狀況等因素確定。當被監測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時,可燃氣體監測探頭的安裝位置應高于泄漏源上0.5~2m;當被監測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時,安裝位置應在泄漏源下方,但距離地面0.3~0.6m。

4.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等重要儲罐必須要設置緊急切斷裝置。

5.液化石油氣儲罐組或儲罐區四周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Om的不燃燒體實體防護墻。

6.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成組布置時,組內儲罐的布置不應超過兩排。甲、乙類液體立式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Om,臥式儲罐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0.8m。

7.甲、乙、丙類液體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儲罐或儲罐組,其四周應設置不燃燒體防火堤。防火堤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防火堤內的儲罐布置不宜超過2排,單罐容量小于等于lOOOm3且閃點大于120℃的液體儲罐不宜超過4排。

(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應小于其中最大儲罐的容量。對于浮頂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為其中最大儲罐容量的一半。

(3)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立式儲罐外壁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防火堤內側基腳線至臥式儲罐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Om。

(4)立式儲罐防火堤的設計高度應比計算高度高出0.2m,而且其高度應為1.0~2.2m(以堤外3m范圍內設計地坪標高為準),臥式儲罐防火堤的高度不應低于0.5m(以堤內設計地坪標高為準);并應在防火堤的適當位置設置滅火時便于消防隊員進出防火堤的踏步。

(5)沸溢性液體地上式、半地下式儲罐,每個儲罐應設置一個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含油污水排水管應在防火堤的出口處設置水封設施,雨水排水管應設置閥門等封閉、隔離裝置。

(7)在防火堤內雨水溝穿堤處應采取防止可燃液體流出堤外的措施。

(8)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應設置人行臺階或坡道,同一方位上兩相鄰人行臺階或坡道之間距離不宜大于60m;隔堤應設置人行臺階。

8.罐區出入口設置靜電釋放球。

9.應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及儲物料的MSDS。

10.按規范要求設噴淋、洗眼器并保持完好。

11.甲、乙、丙類液體儲罐區,液化石油氣儲罐區,可燃、助燃氣體儲罐區,應與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及辦公區分開布置。

12.甲B、乙類液體的固定頂罐應設阻火器和呼吸閥;對于采用氮氣或其他氣體氣封的甲B、乙類液體的儲罐還應設置事故泄壓設備。

13.甲乙類液體儲罐到廠內主要道路路邊不應小于15m,到次要道路路邊不應小于10m。

14.多品種的液體罐組內應按下列要求設置隔堤:

(1)甲B、乙A類液體與其他類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2)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3)相互接觸能引起化學反應的可燃液體儲罐之間。

15.儲罐的進出口管道應采用柔性連接。

16.甲、乙類罐組四周道路邊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其間距不宜大于100m。

17.液化烴的儲罐應設液位計、溫度計、壓力表、安全閥,以及高液位報警和高液位自動聯鎖切斷進料措施。對于全冷凍式液化烴儲罐還應設真空泄放設施和高、低溫度檢測,并應與自動控制系統相聯。

18.液化烴儲罐的安全閥出口管應接至火炬系統。若就地放空,其排氣管口應高出8m范圍內儲罐罐頂平臺3m以上。

19.氣柜或全冷凍式液化烴儲存設施內,泵和壓縮機等旋轉設備或其房間與儲罐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5m。

20.罐組的專用泵區應布置在防火堤外,與儲罐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距甲A類儲罐不應小于15m。

(2)距甲B、乙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甲B、乙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0m。

(3)距浮頂及內浮頂儲罐、丙A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內浮頂儲罐、丙A類固定頂儲罐不應小于8m。

21.易燃液體儲罐應設置絕熱設施或降溫設施,現場電器設施應為防爆電器。

22.易燃、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區內不應有與儲罐無關的管道、電纜等穿越,與儲罐區有關的管道、電纜穿過防火堤時洞口應用不燃材料填實,電纜應采用跨越防火堤方式鋪設。

23.液氧儲罐5.Om范圍內不應有可燃物和設置瀝青路面。

24.儲罐接地、跨接應規范、完好。

25.按規范要求配備消防設施。

26.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鋼罐必須設防雷接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甲B、乙類可燃液體地上固定頂罐,當頂板厚度小于4mm時,應裝設避雷針、線,其保護范圍應包括整個儲罐;浮頂罐及內浮頂罐可不設避雷針、線,但應將浮頂與罐體用兩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軟銅線作電氣連接。

三、一般危險化學品罐區

1.儲罐應設圍堰。

2.丙類液體儲罐到廠內主要道路路邊不應小于10m,到次要道路路邊不應小于5m。

3.助燃劑、強氧化劑及具有腐蝕性液體儲罐與可燃液體儲罐之間應設置隔堤,禁忌物料儲罐之間應設隔堤。

4.儲存溫度高于100℃的丙B類液體儲罐應設專用掃線罐。

5.設有蒸汽加熱器的儲罐應采取防止液體超溫或溫度過低的措施。

6.儲存腐蝕性液體的罐區地坪防腐應完好。

7.玻璃液位計應設防護套。

8.按規范要求設噴淋、洗眼器并保持完好。

9.設備接地應完好。

10.輸送腐蝕性液體的泵區地坪防腐完好,泵周圍設圍堰。

四、一般危險化學品倉庫

1.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配備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其庫房及場所應設專人管理,管理人員必須配備可靠的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2.儲存的危險化學品應有明顯的標志,標志應符合GB190的規定。同一區域儲存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級別的危險品時,應按最高等級危險物品的性能標志。

3.根據危險品性能分區、分類、分庫儲存。各類危險化學品不得與禁忌物料混合儲存。

4.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通風設備,并注意設備的防護措施。

5.在丙、丁類倉庫內設置的辦公室、休息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1.00h的樓板與庫房隔開,并應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墻上需開設相互連通的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

6.在可能散發有毒氣體的庫房內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探)測器,而且距釋放源不宜大于1m。

7.腐蝕性物品,包裝必須嚴密,不允許泄漏,嚴禁與液化氣體和其他物品共存。

8.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倉庫,必須建立嚴格的出入庫管理制度。

9.禁止在化學危險品儲存區域內堆積可燃廢棄物品。

10.儲存腐蝕性化學品的庫房,貨垛下應有隔潮設施,一般不低于15cm。

11.腐蝕性化學品堆垛要求

(1)堆垛高度:

①大鐵桶液體立碼,固體平放,一般不超過3m;

②大箱(內裝壇、桶)1.5m;

③化學試劑木箱2~3m;

④袋裝3~3.5m。

(2)堆垛間距:

①主通道大于等于180cm;

②支通道大于等于80cm;

③墻距大于等于30cm;

④柱距大于等于10cm;

⑤垛距大于等于10cm;

⑥頂距大于等于50cm。

12.按規范要求設置噴淋、洗眼器并保持完好。

13.倉庫內應設置安全警示牌、危險物質安全告知牌。

14.分區存放的物質應設置所存放物質名稱的標牌。

15.按規范設置滅火器。

五、危險化學品露天存放

1.危險化學品露天堆放,應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級易燃物品、遇濕燃燒物品、劇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2.遇火、遇熱、遇潮能引起燃燒、爆炸或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化學危險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濕、積水的建筑物中儲存。

3.桶裝、瓶裝甲類液體不應露天存放。

4.垛距限制2m,通道寬度4~6m,與禁忌品距離10m。

5.儲存腐蝕性化學品的貨棚或露天貨場,貨垛下應有隔潮設施,一般不低于30cm。

6.可燃材料堆場,應與裝卸區、輔助生產區及辦公區分開布置。

六、劇毒化學品倉庫

1.劇毒化學品應當在專用倉庫內單獨存放。

2.實行“五雙”保管制度:儲存保管環節雙人管、雙把鎖、雙人收發、雙人領退、雙方簽字,保管人員每天核對劇毒化學品實際儲存情況。

3.劇毒化學品應當儲存在專用設施內,必須根據性能分區、分類、分庫存放,并設置明顯的標識,附近應當設置值班室。

4.倉庫若有玻璃窗,窗戶應安裝鐵柵欄。鐵柵欄鋼筋直徑不少于12cm,柵桿間距不超過10cm。

5.防盜保險柜應當不低于《防盜保險柜》(GB10409-89)中A類防盜保險柜標準,質量小于340kg的要固定在混凝土地面或墻壁上。

6.應當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儲存場所周邊宜加裝電子巡更系統,并符合以下要求:

(1)封閉式儲存場所(指墻體和屋頂間封閉的專用倉庫或防盜保險柜),應加裝由紅外等入侵探測器組成的入侵報警系統。

(2)半封閉式儲存場所(指周圍用磚墻或鐵柵欄圍攔,圍攔與屋頂間不封閉的專用場地),宜加裝由周界等入侵探測器組成的入侵報警系統。

(3)敞開式儲存場所(指周圍不封閉的專用場地)的槽罐閥門,徒手能打開的應加裝防破壞裝置。

7.周界入侵探測器應當安裝在庫房的四周,其他入侵探測器應當安裝在儲存場所的出入口、窗口或內部。

8.庫區無人員、車輛進出時,周界入侵報警裝置應當進入設防狀態;儲存場所關閉時,其他入侵報警裝置應當進入設防狀態。入侵報警裝置的撤防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h。

9.入侵報警裝置應當接入或安裝在值班室或獨立設置的監控室,并與110報警服務臺或當地派出所聯網,或與其他主管部門聯網。

10.前端探頭的監視范圍,應當覆蓋庫區進出通道、庫房出入口和其他儲存場所等重要部位。前端探頭處于粉塵環境的,應加裝防護罩。

11.監控終端應當安裝在值班室或監控室,并預留遠程接口。監視圖像能實時顯示、清晰穩定,并按設計要求進行記錄。

12.圖像記錄應當采用數字錄像設備,保存時間不少于30天。回放圖像連續、穩定,能明確辨識被攝人員、車輛和其他主要物品標識性特征。

13.倉庫宜安裝防盜鎖,安裝掛鎖的應加裝防撬剪裝置。

14.儲存場所為本單位的治安保衛重要部位,實施重點保護。重要部位設置的治安防范設施,應當達到《危險物品單位“三防”要求》。

15.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品。

七、危險化學品運輸(含裝卸)

1.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應當懸掛或者噴涂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警示標志。

2.危險化學品的裝卸作業應當遵守安全作業標準、規程和制度,并在裝卸管理人員的現場指揮或者監控下進行。

3.運輸危險化學品,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器材。

4.用于運輸危險化學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應當封口嚴密,能夠防止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因溫度、濕度或者壓力的變化發生滲漏、灑漏;槽罐以及其他容器的溢流和泄壓裝置應當設置準確、起閉靈活。

5.甲B、乙、丙A類的液體嚴禁采用溝槽卸車系統。

6.頂部敞口裝車的甲B、乙、丙A類的液體應采用液下裝車鶴管。

7.甲B、乙、丙A類液體的裝卸車應采用液下裝卸車鶴管。

8.液化烴嚴禁就地排放。

9.進入化學危險品儲存區域的人員、機動車輛和作業車輛,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10.裝卸、搬運化學危險品時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做到輕裝、輕卸,嚴禁摔、碰、撞、擊、拖拉、傾倒和滾動。

11.裝卸對人身有毒害及腐蝕性的物品時,操作人員應根據危險性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12.不得用同一車輛運輸互為禁忌的物料。

13.修補、換裝、清掃、裝卸易燃、易爆物料時,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銅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運輸易燃、易爆物品的機動車,其排氣管裝阻火器,并符合危險化學品的運輸資質。

14.危險化學品裝卸前,應按有關規定對車輛進行靜電導出、通風、靜止等操作。

15.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車輛,應按指定路線限定速度行駛。

16.可燃、易燃液體罐車在裝卸地點應有接地裝置、安全操作空間和防止操作人員從罐車上墜落的措施。

17.儲罐汽車在裝卸作業前,應采用專用接地線及接地夾將汽車、儲罐與裝卸設備等電位連接。作業完畢封閉儲罐蓋后方可拆除。

18.企業應雇用有資質的單位運輸危險化學品。

篇2:危險化學品儲運管理制度

危險化學品儲存、運輸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

危險化學品的儲存

1.倉庫、堆垛設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

2.按照物品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無產地、銘牌、檢驗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3.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堆垛)要嚴禁煙火等措施。

4.嚴格按倉庫管理辦法履行發放手續,認真核實。安全人員應經常檢查核準。

5.危險化學品的儲存要嚴格執行危險物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必須嚴格隔離。

6.氧化劑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與易燃物品同存一庫。

7.危險物品與普通物品同存一庫時應保持一定距離。

8.危險化學品倉庫附近不準進行試驗、分裝、封焊、維修、動火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經批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檢查確無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9.保管人員應根據所保管的危險物品的性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10.自燃物品、易燃物品的堆垛,應當布置在低溫、通風良好的場所,并設通風降溫裝置。

11.庫房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不準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然后關閉門窗,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危險化學品的運輸

1.裝卸人員應按危險物品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摔托、重壓和摩擦,不得損毀包裝容器,并注意標志,堆放穩妥。

2.危險化學品裝卸前,應對車搬運工具進行必要的清理,不得留有殘渣,對裝有劇毒物品的車,卸后必須洗刷干凈。

3.裝運爆炸、劇毒、放射性、易燃液體、可燃氣體等物品,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運輸工具。

4.禁止用叉車、鏟車、翻斗車搬用易燃液化氣體。

5.溫度較高時裝運易燃液體要有防曬設施。

6.運輸爆炸、劇毒和放射性物品時,應派專人押運。

7.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必須保持安全車速、保持車距,嚴禁超車、超速和強行會車。不可在繁華街道行駛和停留。

8.運輸易燃、易爆品的機動車,其排氣管應裝阻火器,并懸掛“危險品”標志。

報廢處理

1.劇毒物品用后包裝箱、紙袋、瓶、桶等必須嚴加管理,統一由廠部處理,專人保管。

2.鐵制包裝容器不徹底洗刷干凈不得改作它用。

3.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報廢處理,制訂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

篇3:危險化學品儲運管理制度(范本)

危險化學品儲存、運輸必須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

危險化學品的儲存

1.倉庫、堆垛設明顯的防火等級標志。

2.按照物品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無產地、銘牌、檢驗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3.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堆垛)要嚴禁煙火等措施。

4.嚴格按倉庫管理辦法履行發放手續,認真核實。安全人員應經常檢查核準。

5.危險化學品的儲存要嚴格執行危險物品的配裝規定,對不可配裝的必須嚴格隔離。

6.氧化劑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與易燃物品同存一庫。

7.危險物品與普通物品同存一庫時應保持一定距離。

8.危險化學品倉庫附近不準進行試驗、分裝、封焊、維修、動火作業,如因特殊需要,應由倉庫負責人上報,經批準安全措施后才能進行,檢查確無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9.保管人員應根據所保管的危險物品的性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10.自燃物品、易燃物品的堆垛,應當布置在低溫、通風良好的場所,并設通風降溫裝置。

11.庫房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不準住人。每日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然后關閉門窗,切斷電源,方可離開。

危險化學品的運輸

1.裝卸人員應按危險物品的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裝卸時必須輕裝輕卸,嚴禁摔托、重壓和摩擦,不得損毀包裝容器,并注意標志,堆放穩妥。

2.危險化學品裝卸前,應對車搬運工具進行必要的清理,不得留有殘渣,對裝有劇毒物品的車,卸后必須洗刷干凈。

3.裝運爆炸、劇毒、放射性、易燃液體、可燃氣體等物品,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運輸工具。

4.禁止用叉車、鏟車、翻斗車搬用易燃液化氣體。

5.溫度較高時裝運易燃液體要有防曬設施。

6.運輸爆炸、劇毒和放射性物品時,應派專人押運。

7.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必須保持安全車速、保持車距,嚴禁超車、超速和強行會車。不可在繁華街道行駛和停留。

8.運輸易燃、易爆品的機動車,其排氣管應裝阻火器,并懸掛“危險品”標志。

報廢處理

1.劇毒物品用后包裝箱、紙袋、瓶、桶等必須嚴加管理,統一由廠部處理,專人保管。

2.鐵制包裝容器不徹底洗刷干凈不得改作它用。

3.危險化學品廢棄物的報廢處理,制訂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