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石灰穩定土施工技術的要求

石灰穩定土施工技術的要求

2024-07-22 閱讀 2745

①石灰土中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生石灰需要消解,并用10mm方孔篩篩除未消解灰塊。

②無論是廠拌還是路拌,灑水與拌合應均勻,攤鋪厚度不宜超過20cm,嚴格控制含水量。

③應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時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標準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先用8t壓路機穩壓,如發現攤鋪和碾壓缺陷,加以改進后即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碾壓方向:分別由兩邊向路中心方向碾壓,每次重輪重疊1/2~1/3。保持路拱和橫坡不變。碾壓一遍后檢查平整度和標高,即時修整,使用壓路機應先輕型后重型,控制原則是:“寧高勿低,寧刨勿補”。

④交接及養護:施工間斷或分段施工時,交接處預留30~50cm不碾壓,便于新舊料銜接。常溫季節,灰土層上灑水濕潤養生7d,養生期內嚴禁車輛通行。

⑤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與面層一致。

⑥宜在春末和夏季組織施工。施工期間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并應在第一次重冰凍(-3℃~-5℃)到來前1-1.5個月完成。

篇2: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施工規定

(1)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

(2)配料應準確。

(3)路拌法施工時水泥應攤鋪均勻。

(4)灑水、拌和均勻。

(5)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

(6)應在混合料處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氣候炎熱干燥時,基層混合料可大1%~2%)時進行碾壓,直到達到下列按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要求壓實度(最低要求)。

(7)水泥穩定土結構層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水泥穩定細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或對于水泥穩定細粒土,采用振動羊足碾與三輪壓路機配合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以根據試驗適當增加;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定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下層宜稍厚。對于穩定細粒土,以及用攤鋪機攤鋪的的混合料,都應彩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

(8)路拌法施工時,必須嚴密組織,采用流水作業法施工,盡可能縮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此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采用集中廠拌法施工時,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

(9)水泥穩定土基層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10)必須保濕養生,不使穩定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忽干忽濕。

(11)水泥穩定土基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除施工車輛可慢速(不超過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

篇3:石灰穩定土施工流程(2)

石灰穩定土施工流程(二)

1、石灰穩定土的施工順序:

消解石灰、備土、根據備土的含水量挖機拌合悶灰→準備下承層→試驗段檢驗→鋪土鋪灰→拌和→整平→碾壓→檢驗→接頭處理→養生

2、石灰土的具體施工步驟:

2.1材料準備:選擇適宜做灰土的土場,塑指在12-20,如土料過濕,須摻灰悶處理,備經試驗合格的白灰。生石灰要提前7-10天進行充分消解,并過篩。石灰應不低于III級。消解石灰存放時間宜控制在2個月以內;

根據路段寬度、厚度及預定的壓實密度計算干混合料重量:根據混合料的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運料車輛的噸位計算各種材料的堆放距離和數量。

2.2主要施工機械:推土機,平地機,穩定土路拌機,自卸汽車,灑水車,壓路機,裝載機。

2.3試驗段試驗:設100米的試驗段,做好石灰土的試驗工作,以確定不同土場的石灰、土的含量,以及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并在正式實施前做好試驗段工作,以確定施工工藝、松鋪系數、機械設備數量、人員組織、壓實遍數。

2.4準備下承層:準備下承層,檢查下承層的壓實度、平整度、橫坡度、高程、寬度等,對土基必須用12-15T三輪壓路機或等效的壓路機進行碾壓檢查(3~4遍),如果表面松散、彈簧等現象必須進行處理。

2.5施工放樣:恢復路中線每10m設一中樁并放出該層邊線樁,進行水平測量,并在邊樁上準確標出實施層頂標高,有明顯標記。

2.6悶灰及備土:一般使用的土含水量過大,需進行集中悶灰處,用挖掘機拌和。備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應同結構層等厚。備土:按照松鋪厚度將土攤鋪均勻一致,有利于機械化施工。鋪土后,先用推土機大致推平,然后放樣用平地機整平,清余補缺,保證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2.7備灰、鋪灰:備灰前,用壓路機對鋪開的松土碾壓1-2遍,保證備灰時不產生大的車轍,嚴禁重車在作業段內調頭。備灰前根據灰劑量、不同含水量情況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計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備灰前事先在灰條位置標出兩條灰線,以確保灰條順直。鋪灰前在灰土的邊沿打出格子標線,然后用人工將石灰均勻地鋪撒在標線范圍內。

2.8拌和:采用專用的穩定土拌和機進行路拌法施工,鏵犁作為附助設備配合翻拌。考慮拌和、整平過程中的水份損失,含水量適當大些(根據氣候及拌和整平時間長短確定);如土的含水量過大,可用鏵犁進行翻拌涼曬。水份合適后,用平地機粗平一遍,然后用穩定土拌和機拌和第一遍。拌和時要指派專人跟機進行挖驗,每間隔5-10米挖驗一處,檢查拌和是否到底。對于拌和不到底的工作段,要及時提醒拌和機司機返回重新拌和。

2.9整平:用平地機,結合少量人工整平。

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機粗平一遍,消除拌和產生的土坎、波浪、溝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用振動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穩壓1-2遍。利用控制樁用水準儀或掛線放樣,石灰粉作出標記,樣點分布密度視平地機司機水平確定。平地機由外側起向內側進行刮平。灰土接頭、邊沿等平地機無法正常作業的地方,應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整平時多余的灰土不準廢棄于邊坡上。

要點提示:最后一遍整平時平地機應“帶土”作業,切忌薄層找補,備土、備灰要適當考慮富余量,整平時寧刮勿補。

2.10碾壓:

碾壓采用振動式壓路機和18-21T三輪靜態壓路機聯合完成。整平完成后,先用振動壓路機由路邊沿起向路中心碾壓(超高段自內側向外層碾壓),有超高段落由內側起向外側碾壓,碾壓采下層壓實度滿足要求后,改用三輪壓路機低速1/2錯輪碾壓2-3遍,清除輪跡,達到表面平整、光潔、邊沿順直。路肩要同路面一起碾壓。

要點提示:碾壓必須連續完成,中途不得停頓,壓路機應足量,以減少碾壓成型時間,合理配備為震動壓路機1-2臺,三輪壓路機2-3臺,碾壓過程中應行走順直,低速行駛。

2.11檢驗

試驗員應盯在施工現場,完成碾壓遍數后,立即取樣檢驗壓實席(要及時拿出試驗結果),壓實不足要立即補壓,直到滿足壓實要求為止。成型后的兩日內完成平整度、標高、橫坡度、寬度、厚度檢驗,檢驗不合格要求采取措施預以處理。

2.12養生

成活后立即灑水養生七天,經常保持濕潤,并進行自檢驗收,對不合格處加以處治,符合標準要求后方準交驗,計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