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震避震基本安全知識規范

防震避震基本安全知識規范

2024-07-23 閱讀 7666

第一部分地震常識一、地震的含義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緣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例,是引起地面震動(地震)的主要原因。二、地震的類型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地震、人工地震。1、構造地震是由于深處巖漿錯動,破例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巖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動區才可能發生火山地震,這類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3、塌陷地震是由于巖洞或礦洞頂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稱為塌陷地震。這類地震額規模比較小,次數也很少,往往發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巖地區或大規模地下開采區4、誘發地震是由于水庫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動而引發的地震。這類地震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水庫區域或油田地區發生。5、人工地震是地下核爆炸、化學炸藥爆破等人為引起的地面震動。三、中國地震烈度表中國地震烈度值劃分為1-12度,各烈度值判別標準:烈度人的感覺大多數房屋震害程度其它現象1人無感覺2室內個別靜止中的人有感激3室內少數靜止中的人有感覺門窗輕微作響懸掛物微動4室內多數人感覺,室外少數人感覺,多數人夢中驚醒門窗作響先掛物明顯擺動器皿作響5室內普遍感覺,室外多數人感覺門窗屋頂、屋架顛動作響,灰土掉落。抹灰出現微裂縫不穩定器物翻到6驚慌失措,倉皇逃出損壞一個別磚瓦掉落,墻體微裂縫河岸松軟土出現裂紋,飽和沙土出現噴沙冒水7大多數人倉皇逃出輕度破壞一局部破壞,開裂,但可使用河岸出現塌方,飽和沙土層多處噴沙冒水,軟土裂縫多8搖晃顛簸,行走難中等破壞一墻體裂縫,結構損壞9坐立不穩,行動的人可能摔跤嚴重破壞一局部倒塌,修復困難滑坡、塌方常見10騎自行車的人會摔跤,不穩定的人會甩出幾遲遠,有拋起感倒塌一大部分,倒塌不堪修護山崩地裂出現,橋拱破壞的程度搗毀11毀滅地斷裂延續很長,山崩常見地面劇烈變化,山河改變四、地震預警大震前出現短暫的,能預示地震即將來臨的異?,F象,這些現象被稱為地震預警現象。短暫的預警時間內,根據地震預警現象,采取合理的避震方法,安全脫險的成功率會大大增加,即地震預警。五、地震災害分級地震災害等級有不同的劃分方法,一種方法是按照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為指標,劃分如下:(1)一般地震災害。造成20人以下人員死亡或一定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5.0級~6.0級地震所造成的災害。(2)較大地震災害。造成20~50人的人員死亡或較大經濟損失的地震災害;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0級~6.5級地震所造成的災害。(3)重大地震災害。造成50~300人的人員死亡或重大經濟損失,且地震直接經濟損失不超過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生產總值1%的地震災害;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5級~7.0級地震所造成的災害。(4)特別重大地震災害。造成300人以上人員死亡,或地震直接經濟損失占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半年生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災害;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7.0級以上地震所造成的災害。六、震源、震中、震級、烈度、等震線震源:地球內部發生地震的地方,是地殼深處巖層發生斷裂、錯動并激發地震波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點,即地面上與震源正對著的地方。震級:地震大小的量度,與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多少相關。一個地震只有一個震級。烈度:某一地區地面和各類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響破壞的強弱程度。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區,烈度是不一樣的,即可產生多個不同的烈度。等震線:在同一次地震下,地面上破壞程度相同(烈度值相同)的各點的連線。級震區:地震破壞最嚴重的區域。主震:一個地震序列中,震級最大的地震區域。余震:一個地震序列中,發生在主震以后的地震七、地震前兆地震前兆是指伴隨著地震孕育過程所表現出的各種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現象。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覺察到的地震前兆稱為地震的宏觀前兆。微觀前兆:不能被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覺,需用儀器才能測出的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異常,無雨泉水渾、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雞飛上樹,冬蛇出洞等。自然界的變化很復雜,各種異常現象產生的原因很多,不一定都是地震前兆。因此,觀察宏觀地震前兆時,一定要注意識別真偽,并及時向地震部門報告。第二部分防震避震常識唐山、通海、汶川大地震的慘烈震災和巨大的人員傷忙啟示我們,必須切實做好防震應急準備,掌握地震基本常識和防震避震的科學方法,不斷提高我們防震減災的綜合能力。一、避震要點地震時是跑還是躲當發生地震時要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1、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2、選擇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3、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二、抓住時機,科學避震避震空間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一定的準備,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專家們認為;大多數地震是有感或輕度破壞地震,所以遇到地震是一定要鎮靜,采取應急避震措施并就地躲避后大多數人能安全脫險。三、躲避地震是身體應采取的姿勢1、蹬下或坐下,盡量彎曲身體,減低身體重心。2、抓住桌腿等牢靠的物體,用雙手或衣物保護好頭部、眼睛,捂著口鼻。四、在不同場所遇到地震時我們應按照正確的應急避震常識自救1、在家里的避震方法,家住平房的避震方法是盡量保護頭部,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固家具下暫時躲避,在伺機轉移到戶外。*震時不可采取的行為:躲在房梁下;躲在窗戶邊;破窗而逃。2、家住樓房怎么樣避震*室內較安全的避震地點:堅固的桌子或床邊;低矮、堅固的家具邊;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儲藏室等。*震時要注意:迅速關閉電源、火源;千萬不要留在床上,不能跳樓;不要到陽臺上去;不要到外墻邊或窗邊去;不要乘坐電梯。*高樓如何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坐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蹬下,抓牢扶手。3、在公共場所避震方法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涌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擠到墻壁或柵欄處。①在商店、書店、展覽館、辦公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蹬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玻璃柜臺。*避開高大不穩定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懸掛物。②在駕駛的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后再下車。*駕駛員迅速停車到安全地帶,并拉手剎安全制動。③在辦公區室內*就地蹬下或趴在辦公桌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并用雙手扶住頭部。*聽叢安全管理人員的指揮,震后有組織地撤離。4、遇到地震是如果被壓了我們應該怎么辦震后,余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會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盡量改善自己的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片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堅固的物體、木棍等進行支撐,以防余震時再次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服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并且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5、地震時如何實施自救如果受傷,要用簡單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過多,造成昏迷。要節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喝食品一定要節約使用,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尋找時機,等待救援。6、在發生地震時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我們要互救他人,發現幸存者應先易后難,先近后遠,先輕傷后重傷;首選暴露被埋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避免使其身體再次受到損傷。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目前人類尚不能阻止地震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提高防震避震的常識,在遇到地震時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篇2:二中避震減災應急預案

區二中避震減災應急預案

地震災害是人類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之一,其突發性強,破壞性大,對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構成了巨大威脅。為了保證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項抗震救災準備工作及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減少人員傷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災減震法》、《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國家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本著“內緊外松”的原則,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輕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布置、及時處理。預防和處置校園突發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地震發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動,加強宣傳,從細節抓起,適時演練,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提高應急反應水平;二是地震發生后,要迅速反應,緊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質,并報告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和上級主管部門,同時,依法辦事,注意方法,及時果斷處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強協調,形成合力,積極做好災后重建和教學秩序恢復工作。

2.地震災害事件發生后,立即按照預案采取應急措施,全體教職員工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思想”,在出現公共突發性事件的危機時刻,學校領導和教師,特別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中青年教師一定要發揚不怕犧牲,勇于奉獻,英勇頑強,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全力保護學生的安全為宗旨開展救援工作。

二、機構和職責

1、工作機構

領導小組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各辦公室負責人、各班主任

突發安全事故報告聯系電話:***

手機電話:Z13***7Z1****、

主要職責

(1)普及地震知識和抗震救災應急避險知識;

(2)開展抗震救災強化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師生抗震救災意識和識別地震謠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執行上級領導和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各項指令;組織實施本預案,發布各項搶險救災指令、批示、通知等;確定重點救災地點、范圍、部署抗震救災隊伍,實施搶救行動;組織協調各類物資調配供應;收集上報災情、社情、校情、保證學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4)教導處、政教處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地震災害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指導全體師生對防震抗震知識的普及教育,廣泛開展地震災害中的自救和互救訓練,不斷提高廣大師生防震抗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

(5)總務處要認真搞好各項物資保障,嚴格按預案要求積極籌措、落實飲水、防凍防雨、教材教具、搶險設備等物資落實,校長室要保證各項經費的落實,強化管理,使之始終保持良好戰備狀態。

(6)破壞性地震發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抗震減災工作,把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

(7)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迅速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保證和促進社會安全穩定。

三、應急行動的實施

(一)正常抗震救災工作

學校政教處在每年春季開校初制定抗震救災工作計劃,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識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舉辦專題展覽,知識競賽、召開主題班會等方法,加強對地震基本知識、應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規的宣傳,切實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學校每學年組織師生開展2次以上的地震應急和自救互救演練,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實用性。

(二)臨震應急行動

1.接到上級地震、臨震預(警)報后,領導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召開會議,宣布進入臨震預報期,布置防震工作,全體教職工應臨震應急狀態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學校要采取緊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職工的帶領下將學生疏散到安全地帶。同時,要保證通訊線路的暢通,聽取上級有關地震情況和實情,提出求援請示,并隨時匯報救援工作情況。

(二)震后應急行動

1、無論是否有預報、警報,在所轄范圍或鄰近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領導小組立即趕赴本級指揮。

2、領導小組在上級統一組織指揮下,迅速組織本部門搶險救災。

(1)迅速發出緊急警報,組織仍滯留在各種建筑物內的所有人員撤離。

(2)迅速關閉、切斷輸電、供水系統(應急照明系統除外)和各種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災害。

(3)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救護站搶救。

(4)加強對重要設備、重要物品的救護和保護,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防止各類犯罪活動。

3、積極做好廣大師生的思想宣傳教育工作,迅速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匯總上報。

四、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

破壞性地震發生后,學校防震減災領導機構,要依法對地震預案的執行情況進行事后調查。因工作推諉扯皮、應急處置不當,造成工作停滯和嚴重后果的將嚴肅追究有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篇3: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4

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四)

為保證我校在地震臨震預報發布或地震發生后,能迅速開展抗震救災,自救互救,安全疏散;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學校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南京沿江工業開發區社會事業處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南京市zz中學地震應急避震疏散預案》。

一、學校地震防災應急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成員:z

(一)應急疏散組組長:z

成員:各班主任

(二)安全保衛組長:z

成員:各年級組長

(三)搶險及后勤保障組組長:z

成員:全體后勤工作人

(四)醫療救護組組長:z

組員:衛生保健教師

(五)信息通訊組組長:z

組員:全體教職工

時間:20**年3月28日下午三節課后進行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全面負責本校地震應急工作,進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單位應急意識和抵御地震災害的能力。

2、對本校地震防災應急預案組織演練。

3、一旦發生破壞性地震,全面負責本單位地震應急工作,指揮各專業組按預案確定的職責投入抗震救災。

三、防震減災應急措施

(一)預防地震應急措施

上級地震、臨震預報后,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和各工作小組立即進入臨戰狀態,啟動應急預案,全面組織抗震工作。

(1)信息通訊組公布并暢通緊急聯系電話,隨時關注有關預報信息,及時向師生發布緊急警報和有關消息。(責任領導:z,責任人:全體教職工)。

(2)停止各項室內活動,迅速疏散師生至安全地帶。(責任領導:z

責任人:各班主任)。

(3)搶險救災組檢查、消除各類建筑物、場所安全隱患;封堵、關閉危險場所;切斷電源、燃氣、供水系統。(責任領導:z,責任人:z)。

(4)強化對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學品的管理;加強對實驗室、食堂、門衛室、電腦室等重要場所的加固和防護。(責任領導:z,責任人:各功能室負責人)。

(5)物資保障組和搶險救災組對搶險物資、工具、用品(如車輛、雨具、手電、繩索、鐵線、鐵鍬、食品、藥品等)進行詳細檢查,確保備足和性能良好。(責任領導:z,責任人:z)。

(6)警戒保衛組進行警戒巡邏,維護學校秩序。(責任領導:z,責任人:z)。

(二)、震后應急處置:

(1)領導小組立即研究部署救災工作和應急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工作(責任領導:z,責任人:z)。

(2)醫療救護組對傷亡人員進行搶救和處置,必要時將受傷人員轉移至醫院進行搶救。并及時報告、通知相關部門和人員(責任領導:z,責任人:z)。

(3)警戒保衛組設置警戒區域,加強校園值班值勤和巡邏,加強對重要設施、重要物品的保護,維護學校秩序(責任領導:z,責任人:z)。

(4)物資保障組迅速組織救災款物,確保及時到位(責任領導:z,責任人:z)。

(5)搶險救災組對受損建筑物和相關設施進行緊急搶修(責任領導:z,責任人:z)。

(6)醫療救護組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發生(責任領導:z,責任人:z)。

(7)各工作小組立即檢查、核實受災情況,統計、匯總相關信息并迅速報告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責任領導:z,責任人:z)。

(8)校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向社會事業處辦公室就損失大小、困難程度、救助情況等分別核實登記,快速地、實事求是報告災情(責任領導:z,責任人:z)。

(三)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善后處理組做好相關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責任領導:劉軒,責任人:胡大洲,張黎明,葛歧榮,周宏成,王云虎)。

四、各應急專業組臨場工作職責

(一)應急疏散組工作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指揮就近避震,有序疏散。

2、以發生地震時在崗人員為責任人,明確職責。

3、以方便疏散為原則,將各樓層劃為幾個區域,劃定疏散路線、順序,設置標志。

(二)安全保衛組工作職責:

1、破壞性地震或強有感地震發生后,負責重要部門的安全保衛工作,避免哄搶和人為破壞。

2、負責傷員救助,維護治安。

(三)搶險及后勤保障組工作職責:

1、保障應急指揮方面所需的交通、通迅工具,設置明顯疏散路線標志和照明設施等。

2、后勤部門要準備足夠的防寒、防雨物品,食物及生活必需品等。

3、對學校各建筑物進行抗震檢查,并提出具體的防震措施,組織人力建造臨時防震用房,并發放有關抗震的物資。

4、負責組織對被困人員進行救助,并轉送至安全地帶。

(四)醫療救護組

1、做好各部門的工作協調及搶險人員調配。

2、醫護人員要儲備一定數量的急救藥品和器材,并做好臨時搶救所需的藥品、器材、場地、人員的準備工作,對受傷人員進行救治。

(五)信息通訊組:

1、做好電源和固定電話的暢通工作,確保廣播、通訊不受影響

2、做好播音工作,確保預警信息快捷、準確,為疏散安全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提供決策依據。

五、師生疏散轉移路線及樓梯口維護秩序老師分工

初一年級:

z:負責維護四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四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初二年級:

z:負責維護教學樓二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二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三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三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初三年級: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一樓東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一樓西邊樓梯口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前面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學樓

后面學生有序疏散向操場轉移。

z:負責維護教操場學生有序站隊,各班班主任負責清點學生數。

六、集合地點及順序:早操隊形

初二年級在主席臺前集中,由北向南,順序為1、2、3、班

初三年級緊接初二年級南面集中,由南向北,順序為1、2、3、4、班

初一年級緊接初三年級北面集中,由南向北,順序為1、2、3班

南京市zz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