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要點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要點

2024-07-23 閱讀 9581

1.基坑工程必須按照規定編制、審核專項施工方案,超過一定規模的深基坑工程要組織專家論證。基坑支護必須進行專項設計。

2.基坑工程施工企業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嚴禁無資質、超范圍從事基坑工程施工。

3.基坑施工前,應當向現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基坑施工要嚴格按照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實施,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在現場進行監督,發現不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的,應當要求立即整改。

5.基坑施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基坑主要影響區范圍內的建(構)筑物和地下管線安全。

6.基坑周邊施工材料、設施或車輛荷載嚴禁超過設計要求的地面荷載限值。

7.基坑周邊應按要求采取臨邊防護措施,設置作業人員上下專用通道。

8.基坑施工必須采取基坑內外地表水和地下水控制措施,防止出現積水和漏水漏沙。汛期施工,應當對施工現場排水系統進行檢查和維護,保證排水暢通。

9.基坑施工必須做到先支護后開挖,嚴禁超挖,及時回填。采取支撐的支護結構未達到拆除條件時嚴禁拆除支撐。

10.基坑工程必須按照規定實施施工監測和第三方監測,指定專人對基坑周邊進行巡視,出現危險征兆時應當立即報警。

篇2: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和范圍

1.1本規定為了在建筑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中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確保基坑邊坡穩定、基坑周邊建筑物、道路及地下設施和施工作業人員安全制定本規定。

1.2本規定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和市政基礎設施的施工深基坑施工。

2?引用標準

施工過程中的深基坑支護工作要嚴格執行《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3?定義

3.1深基坑:是指開挖深度超過5米的基坑(槽)或深度未超過5米但地質情況和周圍環境較復雜的基坑(槽)。

4?職責

4.1施工單位:

4.1.1、應針對土質的類別、基坑的深度、地下水位、施工季節、周圍環境、擬采用的施工機具來確定開挖方案。

4.1.2、開挖基坑(槽)設計深度如比鄰建筑物、構筑物的基礎深時,應采用邊坡支撐加固措施,并在施工中進行沉降和位移動態觀測。

4.1.3、根據基坑的深度、土質的特性和周圍環境確定對基坑的支護方案。

4.1.4、根據選定的基坑支護方案進行設計和驗算。

4.1.5、根據所采用的開挖方案編制操作程序和規程。

4.1.6、繪制施工圖;制定回填方案。

4.1.7、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深基坑作業必須編制專項的安全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實施,由專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4.1.8、對于結構復雜、危險性較大、特性較多的特殊工程,不僅要按照上述要求編制專項的施工方案,還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審查。

4.1.9、施工單位必須在施工現場基坑邊沿設置安全可靠的圍擋措施,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夜晚設立紅燈警示。安全警示標志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即《安全標志》(GB2894-1996)。

4.1.10、施工單位在對深基坑作業時必須嚴格遵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二十八條、三十條等相關法規及規范要求組織施工,施工企業還需編制出深基坑工程可能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4.2監理單位:

4.2.1、監理單位負責相關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方案的許可審批工作及作業全過程各項安全措施的檢查確認和督促落實。

4.2.2、對違章行為進行制止,情節嚴重的停工整改,待達到安全標準要求后方可復工。按要求簽發動土作業許可證。

4.2.3、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不停止施工的,監理必須及時上報安全質量監督站。

4.3設計單位:

?設計單位根據支護結構的極限狀態、承載力極限狀態與正常使用極限狀態按照《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密切配合施工單位對結構及土體的變形進行認真計算,在設計方案中給施工單位安全施工以必要的建議。

4.4勘察單位:

勘察單位根據主體結構的初勘階段成果對基坑支護提出支護方案的建議,勘察點的深度以滿足支護結構設計要求深度為宜。認真查明地下水的性質,并對地下水可能影響周邊環境提出相應的治理措施供設計人員參考。

5深基坑(槽)施工安全防護管理規定:

5.1基坑土方施工時不論是土方開挖還是土方回填必須根據《JGJ59-99》安全檢查表要求遵守以下規定:

5.1.1、機械挖填土

5.1.1.1、參加機械挖土的人員必須遵守所使用機械的安全操作規程,作業前必須要有安全技術交底,施工機械的各種安全裝置齊全有效,司機要持證上崗。

5.1.1.2、土方開挖的順序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或根據現場技術技術人員交底要求,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并且應該做好排水措施。

5.1.1.3、使用機械挖土前,要先發出信號,配合機械挖土的人員,在坑、槽內作業時要按規定坡度順序作業,任何人不得進入挖土作業的范圍內。

5.1.1.4、裝土時,任何人不能停留在裝土車下。

5.1.1.5、在有支撐的溝坑中使用機械挖土時,必須注意不得使機械破壞支撐。

5.1.2、人工開挖基(槽)坑

5.1.2.1、人工挖土時,作業人員必須按施工員的要求進行放坡或支撐防護,作業人員的橫向間距不得小于2.5米,縱向間距不得小于3米,嚴禁掏洞和從下向上拓寬溝槽,以免發生塌方事故;

5.1.2.2、施工中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溝內,以免邊坡塌方;

5.1.2.3、在深坑、深井內開挖時,要保持坑、井內通風良好,并且注意對有毒氣體的檢查工作,遇有可疑情況,應該立即停止作業并且報告上級處理;

5.1.2.4、開挖過程中,作業人員要隨時注意土壁的變化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塌落現象,要立即停止作業,撤到坑上或槽上并報告施工員,待經過處理穩妥后方可繼續進行開挖;

5.1.2.5、作業人員上下溝坑應先挖好階梯或設鋼(木)爬梯,不得從上跳下或踩踏土壁及其支撐上下;

5.1.2.6、在軟土和膨脹土地區開挖時,要有特殊的開挖方法,作業人員必須聽從施工員的指揮和布置,切勿私自作主,冒險蠻干,以免發生事故。

5.1.3、基坑(槽)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5.1.3.1、挖土方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兩人操作間距大于2.5米,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

5.1.3.2、開挖坑(槽)、溝深度超過1.5米時,一定要按土質和挖的深度按規定進行放坡或加可靠支撐。如果既未放坡,也不加可靠支撐,不得施工;

5.1.3.3、坑(槽)、溝邊1米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放機械。1米以外堆土,其高度不宜超過1.5米???槽)、溝與附近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米,危險時必須采用加固措施;

5.1.3.4、挖土方不得在石頭的邊坡下或貼近未加固的危險樓房基底下進行。操作時應隨時注意上方土壤的變動情況,如有裂紋或部分塌落應及時放坡或加固;

5.1.3.5、作業人員上下溝、坑(槽)應預先搭設穩固的安全階梯,避免上下時發生墜落;

5.1.3.6、開挖深度超過2米的溝、坑(槽)、邊沿處,必須設兩道1.2米高牢固的防護欄桿和懸掛危險標志,并在夜間掛紅色標志燈,任何人嚴禁在深坑(槽)、懸壁、陡坡下面休息;

5.1.3.7、在雨季挖土方時,必須排水通暢,并應特別注意邊坡的穩定。下大雨時應暫停土方施工;

5.1.3.8、夜間挖土方時,應盡量安排在地形平坦、施工干擾較少和運輸道路通暢的地段、施工場地應有足夠的照明;

5.1.3.9、人工挖大孔徑樁及打底樁施工前,必須制定防墜人、落物、防坍塌、防人員窒息等安全措施,并指定專人負責實施;

5.1.3.10、機械開挖后邊坡一般較陡,應用人工加以整修,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其它作業;

5.1.3.11、土方施工中,施工技術人員要經常注意邊坡是否有裂縫、滑坡現象,一旦發現,應立即停止,待處理和加固好后才能進行施工。

5.2臨邊防護遵守以下規定

?5.2.1、為保護基坑周邊行人及操作者的安全,基坑周邊必須設置不低于1.2米高的固定防護欄桿(水平桿不少于2道)另加一周踢腳板即可。

5.2.2、作業人員上下溝、坑(槽)應預先搭設穩固的安全階梯,并且設置不低于1米的扶手,兩側立面用立網封嚴下設擋腳板。

5.3坑邊支護易采用的方法

?5.3.1、單排樁支護:A、排樁時可密打支護;B、排樁時可疏打在支摸澆灌砼墻板支護。

?5.3.2、地下連續墻支護。

5.3.3、水泥土墻支護(可防滲、隔滲)

5.4坑邊荷載規定

5.4.1、基坑周邊的堆載不得超過支護結構設計時所考慮的允許附加荷載,并且保證好安全距離。

5.4.2、大型機械設備嚴禁停置于坑邊。

5.5排水措施規定

?5.5.1、一般采用明排水的方法;

5.5.2、深基坑施工必須用坑外降水法,以確保施工安全。

5.5.3、深基礎施工在城市或城鄉結合部還應該注意臨近建筑物的安全嚴防造成臨近建筑物的沉降或垮塌。

5.6基坑支護的變形監控

5.6.1、基坑在開挖或挖好以后的全程必須設置專人監控。

5.6.2、專業監控人員對坡加固情況,邊坡穩定情況,周圍建筑物及市政上下水管道、道路進行變形監測,每晝夜用儀器觀測不少于4次。

5.6.3、施工中應經常檢查支撐的變形情況,如發現支撐有松動、變形、位移等現象,應及時采取加固措施。

5.6.4、每一次觀測點的觀測記錄必須連續,而且派專人巡視,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馬上匯報工地負責人,施工單位必須立即作出應急處理方案。

6監督和檢查

質量監督站負責對深基坑工程進行巡視檢查;監理單位負責日常性檢查;專業施工承包單位通過專項檢查等方式對現場的作業行為進行自檢自查,發現違章立即制止。如果出現重大違章或突發險情,施工承包單位必須立即停工并且于相關人員或單位聯系在取的科學合理的方案后進行整改,待問解決后方可恢復作業。

篇3: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辦法

一、指導思想

為加強我市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管理,預防深基坑與高大模板等危險性較大工程發生施工質量安全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廣東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二、適用范圍

(一)深基坑工程: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情況和周圍環境較復雜的基坑,包括基坑支護、降水、土方開挖等內容。

(二)高大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施工總荷載大于10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三、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與審查

(一)承接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的施工單位應組織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根據設計文件和技術設計要求,結合工程的實際,編制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

(二)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1、支護、支撐系統的結構設計(包括結構選型及其計算依據;結構變形、位移和沉降觀測的允許值以及臨界狀態報警值;結構設計的安全有效使用期)。

2、施工工藝要求,施工程序和施工進度安排。

3、對設計要求及施工現場情況的監測控制措施。

4、各階段施工安全措施及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

(三)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后應由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和監理單位的總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核簽字。

(四)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審查

1、施工單位應組織不少于5人的專家組對已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

2、專家組由勘察、設計(注冊結構工程師)、施工、監理、檢測等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在佛山市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論證審查專家庫中選取,但不能選擇本工程相關企業的專家。專家名單可在佛山市建設局網站()上查閱。若根據工程需要選取市專家庫以外的專家,施工單位應向市建設局提出申請。

3、專家組的人員組成及論證審查會的召開時間,應通知建設、監理單位和區質量、安全監督站。以下情況應同時通知市質量、安全監督站:

(1)地下室兩層以上(含兩層)的深基坑;

(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12m(含12m)。

4、施工單位應在論證會3天前將專項方案及相關資料送達各論證專家及質量、安全監督站。

5、專家審查時,應由專家選出專家組的組長,并由組長主持專家論證會。專家組討論確定審查結論時,建設、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應離場回避。

6、專家組必須對審查的專項施工方案提出書面意見,填寫專家審查表格(附表1),并作為專項施工方案的附件。

(五)施工單位應根據專家組的論證審查意見,對已編制的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整理完善,由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的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批準。

(六)專家組及成員應當依據有關技術標準認真履行審查職責,對審查的專項施工方案負相應的審查責任,但不代替施工單位、監理單位承擔的質量和安全責任。

四、建設單位的責任

(一)建設單位應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的管理。

(二)深基坑施工前,向施工單位提供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通信、廣播電視等地下管線資料,氣象和水文觀測資料,相鄰建筑物和構筑物、地下工程的有關資料,并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完整。

(三)深基坑施工前,建設單位應組織監理和監測單位,對鄰近建(構)筑物的現狀進行周密的調查、測繪或攝像,并作好詳細記錄。必要時應有房屋安全鑒定部門出具的安全鑒定。

(四)深基坑開挖或支護施工完成后,因建設資金等問題可能造成其長期暴露或超過支護設計安全期而危及周邊環境安全的,建設單位應主動回填,并承擔因未能及時回填而發生安全事故的相應責任。

(五)建設單位在編制工程概算時,應當確定單項工程安全作業環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費用。

(六)建設單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違反技術標準,降低工程質量;不得指定或隨意減少監測項目,以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

五、施工單位的責任

(一)應嚴格依照經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和國家(省)有關規定進行組織施工。

(二)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及安全負責人或其委托人、項目經理應參加深基坑和高大模板的驗收,并在驗收記錄上簽字(填寫附表6備查)?;炷翝补嗲?施工單位應將驗收記錄送達質量和安全監督站的項目監督負責人,并告知澆灌時間。

(三)高大模板工程在澆灌混凝土時,項目經理應委派專人全過程在現場監控支撐體系的安全。另外,項目經理至少要在正澆灌混凝土的樓面上帶班檢查一次,并形成檢查記錄,檢查記錄由監理員簽名見證(填寫附表5備查)。

(四)應就有關的安全施工技術要求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作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并雙方簽字確認。

(五)應及時有效地對工程進行監測,并應詳細記錄。

(六)應有針對性地根據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組織演練。

(七)各項目部應把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作為本工程的重大危險源在工地明顯位置進行公示。

六、監理單位的責任

(一)應根據規范要求、設計文件、專項施工方案及專家組論證審查意見等有關資料文件,根據工程實際提出監理意見,對該專項方案編寫監理綱要和實施細則。

(二)監理單位技術負責人或其委托人、總監應參加深基坑和高大模板的驗收,并在驗收記錄上簽字(填寫附表6備查)。

(三)高大模板工程在澆灌混凝土時,總監應委派專人全過程在現場監控支撐體系的安全。另外,總監至少要在正澆灌混凝土的樓面上帶班檢查一次,并形成檢查記錄(填寫附表5備查)。

(四)工程出現險情或發生安全事故時,應下達暫停令,協助施工單位啟動實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措施,并向建設主管等有關部門報告。

七、監督管理

(一)各區建設局負責區域內各項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的監督管理工作。各區建設局應根據本辦法并結合地區實際制定相應的管理細則,督促各方落實責任,實行嚴格管理,并把本地區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作為重大危險源予以公示。

(二)各區要建立信息快報制度,按規定程序具備開工條件的所有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必須在10天內由各區安監站綜合信息上報至區建設局和市安監站(附表2)。

(三)各區建設局應將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作為本地區的重大危險源予以公示。

(四)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實行專項登記制度,開工前由施工單位向質量、安全監督站辦理登記(附表3)。登記時應提供以下資料:

1、經專家審查論證后整理完善的專項施工方案;

2、專家組審查論證的書面意見和專家審查表(附表1)。

(五)各區的質量監督站與安全監督站對深基坑及高大模板均應落實監督責任,實行重點監督。

1、各區質量監督站應將專項施工方案中的結構設計及專家審查論證、基坑支護工程的質量檢測和驗收、基坑開挖各階段的驗收、基坑變形控制觀測、高大模板及其支架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等列為重點監督內容。

2、各區安全監督站應將經論證的專項施工方案中有關安全施工技術監控措施的落實、基坑工程的施工準備評價和達標評價、高大模板專項工程安全檢查評分和分項驗收等列為重點監督內容,并將監督檢查情況全面匯總后每月(10日前)向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站報告(附表4)。

3、質量監督和施工安全監督站負責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的日常監督檢查工作,對所監督的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應有針對性地編制監督計劃,并在開工前對項目經理、總監等人員進行監督交底,對本辦法要求重點監督的內容要形成監督記錄。

4、經常監督檢查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的質量安全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對深基坑工程監督檢查每月不少于1次,高大模板工程驗收時監督負責人必須到場監督。

(六)市建設局委托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和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督站不定期地對各區內正在施工的深基坑與高大模板工程進行巡查,監督檢查各質量監督和施工安全監督站、建設、施工及監理單位的質量安全管理實施情況,并將巡查情況向市建設局報告。

(七)市建設局對各區實施本辦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把本市深基坑、高大模板工程的情況在網站上予以公示。

八、罰則

各有關單位未履行本辦法規定的質量及安全生產責任的,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有關的法律法規追究相關企業和責任人的責任。

九、附則

(一)本辦法由佛山市建設局負責解釋。

(二)本辦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