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光纜線路施工規范

光纜線路施工規范

2024-07-23 閱讀 6582

?光纜線路施工是建設高質量光纖通信系統的重要環節

與電纜相比較,光纜質量輕、直徑小,給施工帶來便利,但光纖直徑小、韌性差,又對施工機具、儀表和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施工的難度。

中繼光纜施工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路由復測、光纜敷設、光纜接續、工程測量,我公司將嚴格按照按以下規定、措施進行保障工程施工工藝及質量:

一、?路由復測

路由復測是以施工圖為依據進行復核。通過復測,確定光纜敷設的具體路由位置、丈量地面的準確距離,為光纜配盤、敷設和明確地段等提供必要的依據。保障措施如下:

1、按設計要求核定光纜路由走向、敷設方式、環境條件及中繼站站址。

2、丈量、核定中繼間的地面距離(管道路由要測出各人孔間距離)

3、核定穿越鐵路、公路、河流、水渠以及其它障礙物的技術措施及地段,并核定設計中各具體措施實施的可能性。

4、核定“三防”(防機械損傷、防雷、防白蟻)地段的長度、措施及實施可能性。

5、核定青苗、園林等賠補地段、范圍以及對施工困難地段“繞行”的可能性。

6、初步確定接頭位置。

?7、為光纜配盤、分囤及敷設提供必要的數據資料。

8、核定、修改施工設計。

9、繪圖

繪圖按下列步驟進行。

①核定復測的路由、中斷站(光放站)位置與施工圖設計有無變動。對于變動不大的可利用施工圖進行部分修改。

②路由因路面變化等原因變動較大時,應重新繪圖。

二、?單盤檢驗

光纜在敷設之前,必須進行單盤檢驗和配盤工作。單盤檢驗工作包括:對運到現場的光纜及連接器材和規格、程式、數量進行核對、清點、外觀檢查和光電主要特性的測量。能過檢驗以確認光纜和器材的數量、質量是否達到設計文件或合同規定的有關要求。保障措施如下:

根據光纜出廠合格證和測試記錄,及廠方提供的等效折射率用OTDR測試長度及衰減。測試長度時,用1310nm波長進行;測試衰減時,用1310nm和1550nm兩個波長進行,并測試光纜外護套絕緣電阻。測試結果應符合設計文件及定貨合同要求,詳細填寫測試記錄并存儲;檢查測試完畢后,端頭應密封固定,恢復包裝。

根據線路距離、光纜中繼段方向、線路情況、單盤測試結果及出廠盤號制定配盤計劃,并用紅漆在纜盤上標出外端別及配盤號。

光纜長度復測的方法和要求,有下述幾個方面:

▲抽樣為100%;

▲按廠家標明的光纖折射率系數用光時域反射儀(OTDR)進行測量,對于不清楚光纖折射率的光纜可自行推算出較為接近的折射率系數;

▲按廠家標明的光纖與光纜的長度換算系數計算出單盤光纜長度,對于不清楚換算系數的可自行推算出較為接近的換算系數。

▲要求廠家出廠的光纜長度只允許正偏差,發現負偏差時應進行重點測量,以得出光纜的實際長度。

三、光纜配盤

1、光纜配盤的目的

根據路由復測數據計算出光纜敷設總長度及光纖全程傳輸質量要求,選擇配置單盤光纜。光纜配盤是為了合理使用光纜,減少光纜接頭和降低接頭損耗,達到節省光纜和提高光纜通信質量的目的。

2、保障措施如下:

①光纜配盤時,根據路由條件選配滿足設計規定的不同程式、規格的光纜、配盤總衰減及總帶寬(色散)等傳輸指標應滿足系統設計的要求。

②光纜配盤時,盡量做到整盤配置。在同一個中斷段內,盡量選用同一個廠家的光纜。

③為提高耦合效率及利于測量,靠近局(站)側的單盤長度一般不小于1km,并應選擇光纖的幾何尺寸、數值孔徑等參數偏差小及一致性較好的光纜。

④光纜配盤后接頭點應滿足下列要求:

▲管道光纜的接頭應避開交通要道口

▲埋式與管道交界處的接頭,應安排在入孔內,由于重要條件限制,一定要安排在埋處時,對非鎧裝管道光纜伸出管道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

▲架空光纜接頭,一般應安裝在桿上或桿旁1m左右;

⑤光纜端別的配置,應滿足下列要求:

▲為了便于連接、維護,要求按光纜的端別須序配置。

▲中繼光纜路應以局(站)所處理位置規定,北(東)為A端,南(西)為(B)端。

▲在采用匯接中繼方式的城市,市內局間光纜線路以匯接局為A端,分局為B端;兩個匯接局間以局號小的局為A端,局號大的局為B端;沒有匯接局的城市,以容量較大的中心局為A端,對方局(分局)為B端。

▲?分支光纜的端別應服從主干光纜的端別。

⑥光纜配置應按規定的預留長度進行,合理地選配單盤光纜長度,盡量節約光纜。

?3、編制中繼段光纜配盤圖

?按上述方法、步驟計算配置結束后,將光纜配盤結果填入中繼段光纜配盤圖,同時應按配盤圖,在選用的光纜盤上標明該盤光纜所在的中繼段段別及配盤編號。

四、光纜敷設

光纜敷設是光纜線路施工中的關鍵步驟。光纜敷設時線路上投入的施工人員和車輛較多,且受氣候影響較大。因此,在選擇敷設方式、制定作業計劃及勞動安排等方面都要做到妥善、仔細,對意想不到的困難,能拿出應變措施。

4、1、光纜敷設保障措施:

單盤檢驗合格后由集中檢驗現場按布放計劃及時安全地運到放纜作業地(分囤點)或直接運到布放現場。

為了保證光纜敷設的安全,光纜敷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光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施工過程中不應小于20倍。

②采用牽引方式布放光纜時,牽引力不應超過光纜最大允許張力的80%而且主要牽引力應作用在光纜的加強芯上,瞬間最大牽引力不超過允許能力的100%。

③有A,B端要求的光纜要按設計要求的方向布放光纜。

④布放光纜時,光纜必須由纜盤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的弧形。光纜布放過程中應無扭轉,嚴禁打背扣、浪涌等現象發生。

?⑤人工牽引敷設時,速度要均勻,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為宜,且牽引長度不宜過長,若光纜過長,可以分幾次牽引。

?⑥為了確保光纜敷設質量和安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密組織并有專人指揮。要備有良好的聯絡手段,嚴禁未經訓練的人員上崗,嚴禁在無聯絡工具的情況下作業。

4.2架空光纜的敷設

1.?架空光纜桿路建筑及要求

架空光纜線路的桿路建筑,要求電桿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并應符合架空通信線路的建筑標準。桿間距離,市區為35-40m,郊區為40-50m,郊外應隨不同氣象負荷區而有所不同,但最短為25m,最長為67m。我國氣象負荷區是根據風力、導線上的冰凌厚度和溫度這3個要素確定的,如表4-4-1所示。如果是在原有架空明線桿路上架掛光纜,則不需要另建桿路,但需對原桿路進行整治。

2.架空光纜吊線的架設及要求

架空光纜的吊線一般應采用7/2.2的鍍鋅鋼絞線,吊線的安全系數不應小于3。對于中繼干線光纜需要采用架空敷設時,在重負荷區可以減小桿距或采用7/2.6的鍍鋅鋼絞線。

一般情況下,一條光纜吊線上架掛一條光纜,如遇條件限制應進行特殊考慮。架空吊線若發現有跳股、絞合、松散等有損于吊線機械強度的傷殘部分,應剪除后再進行接續。?

3.架空光纜的架掛

?架掛光纜時,首先架好待放的光纜盤,在引上和引下兩處的電桿上固定好布放光纜用的大滑輪。每桿檔內的吊線上,每隔10-20m掛一個小滑輪(導引滑輪),并將牽引繩穿放入小滑輪內。然后,做好牽引頭,并將牽引繩與光纜連接好,進行布放。

光纜布放完畢后,應留好接頭所需的光纜長度和每根電桿預留的光纜長度。最后,將包扎端頭的余纜掛在電桿上。

布放吊掛式架空光纜時,可適當在桿上作伸縮彎。

架空光纜引上時,桿下用鋼管(引上保護鋼管)保護,防止人為傷害;上吊部位在距桿30cm處綁扎,并應留有伸縮彎(伸縮彎要注意其彎曲半徑,以確保在氣溫變化劇烈狀態下光纜的安全)。

架空光纜的固定和架掛,一般使用掛鉤。光纜掛鉤間距為50cm,允許偏差應不大于±3cm。掛鉤在吊線上的搭扣方向應一致,掛鉤托板應俱全,不得有機械損傷。在電桿兩側的第一個掛鉤距吊線夾板的距離應為25cm,允許偏差不大于±2cm。

4、3管道光纜的敷設

1.?水泥管道光纜的敷設

⑴光纜敷設前的準備工作

主要包括管孔和入孔的清洗、光纜塑料子管的穿放和光纜牽引端頭的制作。

①管孔和入孔的清洗是管道光纜敷設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為了保障這項工作的安全進行,必須在入孔上面采取安全保護措施。在打開入孔時,應在入孔周圍圍上插有小紅旗的入孔鐵柵,夜間應安置紅燈以做警示信號。在繁忙的十字路口,應指派專人維護交通或增加警示信號設備,防止發生事故。光纜、施工車輛和各種機具應放在街道旁或人行道旁,以免影響交通。在交通繁忙地區,應盡量選擇不妨礙交通的時間和施工方法。同時,進入入孔前還必須做好入孔的通風工作,排除入孔內的有害氣體。待通風工作進行約10min后,才可以下孔工作。下孔后通風設備不要拆除,應在保持通風的狀況下進行工作。

清刷管孔時,先用穿管器引穿一根3.0mm的鐵線在管孔內作為引線,在引線末端連接管孔清刷工具,其中轉環可以將道管孔接縫處的混凝土殘余(水泥管孔)、硬塊除去,起到“打磨”的作用,鋼絲刷可清除淤泥、污物;雜布、麻片起清掃管道的作用,可將淤泥、雜物帶出管孔。

②光纜塑料子管的穿放。為充分利用管孔資源和保護光纜,光纜布放前先在管孔內布放塑料子管。布放時,先把子管在地面上(一般放在要穿放管孔的地面上)放開并量好距離,子管不允許有接頭。將預穿好的引線與塑料子管端頭綁在一起,在對端牽引引線即可將子管布放在管道內。當同孔布放兩根以上(一般為三四根)塑料子管時,牽引頭應把幾根塑料管綁扎在一起。管的端部應用塑料膠布包起來,以免在穿放時管頭卡到管塊接縫處造成牽引困難。為了防止塑料子管在管孔內扭絞,應每隔2-5m將塑料子管捆扎一次,使其相對位置保持不變。

在塑料子管布放過程中,入孔口和管孔口處要有專人管理,避免將塑料子管壓扁。同時,地面上的塑料管尾端應有專人管理,以防塑料子管碰到行人及車輛。此外,還應隨著布放速度松送、順直塑料子管。

一般塑料子管的布放長度為一個人孔段。當人孔段距離較短時,可以連續布放,但一般最長不超過200m。

布放結束后,塑料子管應引出管孔10cm以上或按設計留長,并裝好管孔的堵頭和塑料子管的堵頭。

(2)水泥管道光纜的敷設方法

利用塑料子管內預穿引線通過光纜牽引端頭與光纜相連,這樣利用牽引線即可把光纜敷設在塑料子管內。

光纜牽引完畢后,應由人工將每個人孔中的余纜沿人孔壁放至規定托架上,并用扎線綁扎使之固定。

在人孔內,供接續用的光纜預留長度一般不少于8m。由于接續工作往往要過幾天或更長的時間,因此預留光纜應妥善在盤留于人孔內。光纜的端頭應用端頭熱縮帽作密封處理,預留光纜應按彎曲半徑的要求盤圈后掛在人孔壁上或系在人孔內蓋上,端頭嚴禁浸泡在水中。

?4、4局內光纜的敷設

1、局內光纜

局內光纜指局進線室至光端機房之間的光纜,按以下規定進行施工:

1、光纜端別:局內光纜端別應嚴格按要求布放,兩根以上光纜進局都要做出區分標記。

2、光纜預留:光纜在光纜機房內應有適當預留,對有線槽的機房,光纜應預留置于槽中,以方便安裝。

3、局內布放:將進局光纜由局前入孔牽引至進線室,然后用繩子逐步吊至機房在層,同層布由人工接力牽引,在拐彎處應由專人傳遞。

進局光纜布放完畢應固定整齊,再施加醒目標識以便識別。

篇2:光纜線路施工監理控制要點措施要求

1、光纜線路施工的技術要求

光纜線路工程施工圖設計出版后以施工圖設計及國家的相關規范為準。?

2、光纜端別

?面向光纜看,在順時針方向上松套管序號增大時為A端,反之為B端;A端標志為紅色,B端標志為綠色。?

3、光纜配盤

配盤時應考慮光纜接頭點的施工條件,不要將光纜接頭置于長桿檔,跨河檔及跨路檔內。?

4、光纜布放

光纜在布放前應進行單盤測試(衰耗、長度)并做好組織工作,布放時應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布放中無特殊情況不得隨意開斷光纜,架空光纜布放后不要繃得太緊,每根角桿及頂檔、吊檔處光纜應適當預留。

布放時對光纜牽引力應嚴格控制,不得大于光纜允許張力(1500N)。曲率半徑不得小于光纜外徑的20倍。布放過程中應無扭轉、打小圈、浪涌等現象發生。光纜敷設牽引長度每次不大于1000M,超長時應采取分造價人才網次牽引的辦法。

?5、局內光纜

局內光纜(電纜進線處-光分配架)應布放走線架或槽道上,用尼龍扎帶扎牢固并持上小標志牌。?

6、管道光纜及子管

敷設管道內需新設三根子管布放管道光纜。三根子管顏色采用紅、藍、白三色,三根子管應一次穿放完畢。布放子管前,應將三根子管用鐵線捆牢固,兩人孔間子管不得有接頭,在人孔中子管應伸出管道5CM,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管口安裝塞子。本工程光纜應穿放在同色的子管內。

光纜在人孔內用縱剖聚氯乙烯螺旋管保護(螺旋管應伸入子管內),并用尼龍扎帶綁固在電纜托板上。為便于維護,本工程光纜在人孔內應掛上小標志牌。

7、引上光纜

新設外徑鍍鋅管做引上管道和引上保護管,內穿聚乙烯子管,引上光纜穿放在子管內,子管應延伸至光纜吊線下50CM處并綁扎在電桿上。?

8、架空和埋式光纜

?8.1、架設光纜

架空光纜利用吊線抱箍固定吊線,吊線與抱箍采用三眼單槽夾板固定。掛鉤采用25MM塑托掛鉤,每隔50CM安裝一只。

?8.2、桿路部分

對于有角桿拉線的電桿,新設一條拉線,具體要求如下:(1)、拉線及吊線輔助裝置

A、線路偏轉轉角大于60度時,分設頂頭拉線。B、頂頭拉線采用比吊線規格大一級的鋼絞線。

C、每隔1.6KM左右,在四方拉線處(防凌桿),吊線作雙向假終結。D、角深大于5米的角桿,吊線坡度變更超過桿距的5%小于10%,這樣的電桿上的吊線應做仰、俯角輔助裝置。

上述拉線、吊線輔助裝置及吊線接頭,原則上采用夾板制作。E、布放吊線時,應使吊線垂度既符合有關強度標準,又不使架掛光纜后,工程監理其垂度過大。

(2)換、立桿

新立、換的電桿,采用梢徑15CM,基本桿高為7M。(3)電桿與拉線地錨坑的埋深?電桿的埋深要求為(埋深允許偏差≤50mm):?

6m桿普通土埋深1.2m,石質1.0m,水田、濕地1.3m,石質0.8m;?7m桿普通土埋深1.3m,硬土1.2m,水田、濕地1.4m,石質1.0m;?8m桿普通土埋深1.5m,硬土1.4m,水田、濕地1.6m,石質1.2m;

m桿普通土埋深1.6m,硬土1.5m,水田、濕地1.7m,石質1.4m;?10m桿普通土埋深1.7m,硬土1.6m,水田、濕地1.8m,石質1.6m;?12m桿普通土埋深2.1m,硬土2.0m,水田、濕地2.2m,石質2.0m;?拉線地錨坑的埋深:

7/2.2程式普通土埋深1.3m,硬土1.2m,水田、濕地1.4m,石質1.0m;7/2.6程式普通土埋深1.4m,硬土1.3m,水田、濕地1.5m,石質1.1m;?

8.3、附掛電力桿

附掛電力桿路部分均在10KV線路上附掛,電力桿擋距小于100M,桿路質量較好。按光纜保護要求應采用無金屬光纜。光纜與電力線路同桿架設,必須采用相應的防護技術措施,以保證線路的安全運行。(1)為便于線路的安全架設與維護,光線路與10KV線路間凈距應不小于2.5M。光纜線路應掛于電力線下方,當線路交叉時,光纜的吊線應用PVC絕緣管保護。

(2)為防止電擊吊線產生危害影響,要求吊線每隔200M左右作一次有效的接地,接地電阻不小于10歐。每隔1000M左右吊線做一次絕緣(可采用拉線隔電子分隔絕緣)。

(3)光纖線路穿越雙桿10KV變壓器,給光纜線路的施工及維護帶來不便。該種做法規范上一般是不認可的,有條件的應盡量旁路避讓,在不可避免時為了安全,要求雙方線路(變壓器高壓側和低壓側引線)和光纜應加強絕緣。電力線應將裸導線改為絕緣線。光纜和吊線應用PVC絕緣管保護,保護長度不小于5M,保護管兩端應用絕緣帶綁扎牢固。要求雙方線路的最小間隔不得小于0.6M。施工安裝應選在電力線停電時進行,操作人員應時熟練電工,按照安全規程操作,以確保安全及安裝質量。

(4)根據當地情況,按相應負荷區考慮架空光纜的市線垂度,

?8.4埋設光纜

直埋光纜采用人工挖溝及抬放方式,在平坦地勢及施工力量強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機械牽引方式;直埋光纜的深度要求:普通土溝深應達到1.2M,溝底應平整無碎石和瓦礫,若溝底為石質、半石質應鋪墊10CM厚的沙土或細土,以保證光纜不受損壞。布放后,應先用細土回填,然后在光纜上方30CM處敷設排流線,采用50平方毫米的鍍鋅鋼導體,最后填普通土。回填中不得損傷溝內光纜,每回填30CM應夯實一次,回填后地面應平齊或略高,不得有凹陷現象。若直埋光纜經過火車站、鐵道、涵洞、橋梁等地段時需穿鋼管保護。光纜經過陡坎和小河時,應切實做好光纜的護坡護坎和過河水下光纜的保護工作。

8.5其他方式敷設光纜

光纜沿墻壁采用墻壁吊線方式,采用L型鋼固定。如需穿管保護,每隔3M用橡膠卡做一次固定。

?8.6光纜的接續與安裝

各局、站內光纜按30米大預留,光纜接頭的數理考慮,結合光纜的制造長度、線路遠離公路等情況,綜合按2公里考慮光纜接頭。光纖接續采用熔接法。中繼段內同一根光纖的熔接衰減平均值不應大于0.08db/個。

?光纜接頭盒采用專用的接頭盒。架空光纜接頭應離本桿不超過50CM為宜;直埋光纜接頭上方200CM處覆蓋水泥以保護;管道光纜接頭盒應掛固在人孔側壁上。每個接頭處,光纜均應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備日后維修或第二次接續使用。

光纜接頭兩則的光纜金屬件均不連通,同側的金屬構件互相連通并接機架保護地。

光纜與設備的連接采用活接頭方式,活接頭插入衰耗要求40DB,纜間接續采用固定熔接方式接頭。

8.7、光纜預留處理

?8.7.1局站內光纜

待光纜終端接頭做好后,從光端機房向電纜進線室將光纜理順并逐段綁扎牢固。預留光纜盤成直徑為60CM的圈,固定在光纜終端桿或樓頂機房處。

?8.7.2管道光纜

管道光纜接頭每側光纜預留10米左右,預留光纜盤扎成圈綁扎在人孔側壁上。

?8.7.3、架空光纜

光纜線路預留、接頭的固定與連接,根據沿線桿路路由地理情況,綜合按每200米處做30CM光纜小預留,每隔500米處做6米大預留,飛線桿兩側電桿大預留10米預以考慮。

9、光纜線路保護

?9.1防雷、防強電

光纜7/2.2鋼絞線吊線,均可視為光纜吊線防雷設施,故吊線采取800米接地一次,對土壤質為普通土、硬土、砂礫土電陰率ρ≤100歐.米的地帶,采用角鋼接地體,引線采用7/2.2鋼絞線。光纜在進站時金屬構件必須做良好保護接地。

9.2光纜的保護

對架空光纜,若光纜緊靠樹木等物體,有可能磨損時,在光纜與其他物體接觸的部分,應用PVC管進行保護;如靠近房屋應包套石棉管或包扎石棉帶進行保護。在與電力線交叉的情況下,應做好絕緣處理。

對直埋光纜,其防雷、防水、防蟲等技術措施應符合相關的設計規范,在沿線應有防鼠、防白蟻啃咬的有力措施。

?9.3、光纜的跨越

光纜跨越鐵路凈空不低于7.5M,光纜跨越公路凈空不低于6米。

?9.4、光纜的標識

對架空光纜原則上在吊線上均應掛標識牌,以防盜割,并起宣傳作用。

對起埋式光纜,應做好光纜標石的埋設工作。

篇3:城區架空光纜線路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安全職責

1.1負責通信架空線路施工對沿途環境進行調查,對危及人身安全的因素應有預防措施。

1.2嚴格按照安全技術交底和操作規程實施作業。

2、崗位條件

2.1接受過專業技術及技能培訓。

2.2持證上崗。

3、上崗作業準備

3.1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技術交底,清楚工作內容。

3.2施工前對沿途的環境進行調查,對危及人身安全的因素要有預防措施。

3.3檢查施工工器具的好壞,尤其做好安全防護裝具的檢查。

3.4立電桿前檢查電桿有無損壞、裂縫等情況,確保電桿完好。

3.5立桿前應檢查地錨是否牢固。

3.6放線前檢查線盤支架是否放穩,支架受力是否均勻,防止線盤傾斜。線盤應有制動裝置。

4、安全操作規程

4.1立電桿時叉竿、支桿必須支撐在地面上。坑內有人時,嚴禁移動或轉動電桿。在六級及以上大風、雷雨、濃霧時,嚴禁進行立桿作業。

4.2在立桿作業時,各受力點必須綁扎牢固,側面應用拉繩控制,在電桿未安裝牢固前,不應登桿工作和解開繩索。

4.3立桿指揮者,應由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人員擔任。指揮信號應統一,并做到準確、洪亮和清楚。

4.4電桿起立頭部離地面0.5~1米的高度時,應暫停牽引進行檢查,確認無異狀后方可繼續起立,中途不應停下,起立到70度時應減慢牽引速度。與立桿無關人員均應距起立電桿高度的1.2倍以外。

4.5參加立桿的施工人員必須帶安全帽。

4.6吊車立桿時,應加三方拉繩,立正回填夯實后方可撤去拉繩。

4.7放線時線盤軸杠應保持水平,防止線盤傾斜。放線過程中應設專人指揮。

4.8電線盤的防護板,應集中放置在不妨礙交通和施工的地點。

4.9放線時信號必須明確、暢通,便于瞭望和傳遞,如發現異狀應立即停止放線。在山區放線時應選好路徑。在市內、住宅區或跨越公路時,應設專人防護。跨越通信、電力線路時應搭設越線架。

4.10越線架必須堅固可靠,立柱埋深不應小于0.5米。簡易架的埋深應適當加大,并應設撐桿或拉線。越線架的形式應根據被跨越物的大小和重要性確定,寬度必須超出兩邊線各1.5米。越線架的中心應在線路中心線上。

4.11在通航河流上跨河架線時必須與航運部門取得聯系,并設專人防護。放線時應放完一條后立即綁扎牢固。

4.12緊線時應根據導線截面積及地形情況選擇緊線工具及方法,耐張、轉角桿應根據緊線張力和設計要求,調整永久拉線或設臨時拉線,并隨時檢查拉線和電桿有無異狀。

4.13使用絞車或絞磨緊線時,絞車或絞磨上的繞繩不應少于5圈。繩尾應由有經驗的人員牽引。拉尾繩人員距絞磨的距離不應小于2.5米。

4.14施工時如穿越、跨越電力線路時,應向供電部門申請停電作業。作業時應將通信線條接地。跨越架設時嚴禁將線條擱在電力線上拖拉,穿越時在穿越處將通信線條套住。

4.15在進行掛纜作業時,應確保安全帶的牢固。在大于15度的電桿間進行上坡或下坡掛纜時,應有專人在地面進行拉繩保護。

4.16在登桿作業前應對登桿工具進行自檢。在電桿上工作前必須系好安全帶,扣好鉤環。

4.17嚴禁在緊線的一側、角桿內側或利用拉線上下電桿。

4.18嚴禁使用其他物品代替安全帶。作業人員的安裝帶必須拴在牢固不易脫落之處。

5、其他注意事項

5.1架線中如有跨越,應根據不同的被跨越物和現場條件編制技術措施,對于不同的被跨越應搭設不同的跨越架,或采用不同的跨越架線施工方法。在跨越通航河道時,應在上游大于100米和下游大于50米處張掛施工標志,并掛設限制桅桿高度的攔河線和設置防護人員。

5.2在市內的桿頂上作業時,電桿周圍2米范圍內應設圍欄或派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