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日常維修基本要求與服務質量標準

學校日常維修基本要求與服務質量標準

2024-07-18 閱讀 4335

學校項目日常維修基本要求與服務質量標準

一、基本要求

1.維修人員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維修基礎,包括水、電、木、土等;技術工種須持國家相關部門頒發的該專業技術上崗證。

2.學歷要求初中以上學歷,愛崗敬業,年齡男不超過60周歲,女不超過50周歲。

二、日常維修管理范圍

1.路燈、庭園燈(不含南北廣場高桿燈)的光源、燈具配件維修與更換(不含電纜),并定期對燈桿進行防銹出新。

2.校內排污管道堵塞,排污不暢通的應疏通;化糞池、檢查井滿溢或積存較多污物影響使用的應疏通或清掏,配件殘缺應補齊(需開挖的除外)。

3.校內現有窨井蓋、強弱電井蓋的維修與更換。

4.校內現有消防設施設備的維修與保管,包括消防槍頭、消防水帶、消防閥門、消防栓除銹噴漆、設備保管、消防箱玻璃更換。

5.校區建筑內的窗簾(不含窗簾布)、開關插座、電風扇(含學生公寓內的搖頭扇)、日光燈、燈座的維修與更換;衛生間沖洗閥、潔具(除去蹲坑、小便池)、天花吊頂(單面積小于5塊)、臺盆、臺盆水籠頭及上下水管水閥(不含墻內管網)維修更換;窗戶玻璃更換與小配件維修;門廳玻璃門維修(由土建原因導致的除外)。

6.對校區內使用的課桌椅、多媒體定期巡查,并將損壞情況進行登記及時上報后勤管理處。

7.負責電動大門的日常維護保養和維修,電機損毀無法維修由校方負責更換。

8.校區建筑內的門鎖、辦公家具鎖維修更換(鑰匙遺失除外)。

9.學生公寓內木質家具的修復與更換,辦公室內木質家具簡單加固。

10.鋼、PVC門窗框松動、門窗扇開關不靈活、小五金缺損的修補。

11.每年應將屋面、陽臺、雨罩、雨水口及采光井積存的雜物清掃干凈;雨落管局部殘缺、破損的更換。

12.樓房戶表以內管道銹蝕脫皮的,應清除干凈后,做防銹處理,管道銹蝕嚴重的,應予以更換;給水系統漏水的,應進行修理,嚴重的,予以更換,零件殘缺的應予以補齊。

13.除上所述須維修的內容外,在公共區域、各個樓宇及學生公寓中單項單件單價材料費(按原產品規格)200元以下的日常維修。

三、日常維修服務要求

1.日常維修管理制度和標準完善,有完整工作簽到制度和工作質量考核制度;制定崗位職責并掛墻公布,工作人員上班統一制服、標志明顯;并將每位值班人員的姓名、照片以及聯系方式等張貼至公告欄或作業辦公室。

2.維修人員持證上崗,態度熱情、技術過硬、語言文明、服裝整齊、按約定時間上門維修。

3.有年度、季度、月度的維修保養計劃,有每日的巡查檢查記錄及維修保養記錄。

四、日常維修服務質量標準

1.維修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晚7點至次日早7點,單崗值班)。

2.維修人員在接到客服中心指令10分鐘內到達客服中心領取維修單據,并于1小時內到達維修現場,在維修范圍內,應于半天內維修完成,并做好相關單據填寫,交于客服中心匯總。確因正當理由需要延時維修的,應向報修人說明情況,與報修人約定下次維修時間,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

3.經現場查看,不屬于維修范圍內的,須在現場向客服中心反映,由客服中心做好相關工作記錄,待校方后勤管理處進行現場勘察后組織維修,同時應向報修人說明情況并做好相關登記工作,協助招標方做好維修的前期信息采集工作。

4.修后的鋼、PVC門窗應開關靈活不松動,框與墻體結合牢固,五金齊全。

5.屋面、陽臺、采光井應清掃干凈,雨落管修繕后應補齊五金配件。

6.經修繕的給水系統暢通,部件應配齊全,無跑、冒、滴、漏現象,能正常使用。

7.修繕后的衛生設備應做到給排水暢通,各部位零件齊全、靈活、有效,無跑、冒、漏、滴現象,能正常使用。

8.校內排污管道經疏通后,應達到排污管道暢通,不滴水;化糞池、檢查井滿溢的清掏,應清除全部污物,化糞池檢查井局部損壞的應修好,達到井體、池體、井圈、井蓋、池蓋完好。

9.更換過的窨井蓋和強、弱電井蓋大小尺寸應和原井蓋相符。

10.更換后的設施設備的使用效果須不低于原設施設備的使用效果。

11.維修施工過程中不得污損校園環境和破壞其他設施設備。

篇2:采礦場所機械設備檢驗維修要求

采礦場所機械設備檢驗與維修要求

1.一般要求

機械設備必須保證按規定運輸、搬運、安裝、使用、拆卸;檢修時,不發生危險和危害。

2.重心

對于重心偏移的設備和大型部件應標明重心位置或吊裝位置,保證設備安裝的安全。

3.日常檢修

機械設備的加油和日常檢修一般不得進人危險區內,可在設備上預留檢修孔。

4.危險區內的檢修

機械設備的檢驗與維修,若需要在危險區內進行的,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切斷電源等,以防止發生危險。

5.檢修部位開口

機械設備需要進人檢修的部位有適合人體測量尺寸要求的開口。

6.檢修空間

所有需要進行維修的部位都應有足夠的檢修空間。

篇3:單體液壓支柱日常維修技術要求和檢驗

單體液壓支柱日常維修、大修、技術要求和檢驗

1、總則

2、引用標準

MT76液壓支架用乳化油

MT112礦用單體液壓支柱

3、維修總則

3.1各礦都應建立維修車間,負責支柱的日常修理。礦務局建立維修中心或維修廠,負責支柱大修。

3.2各礦應根據支柱用量配備維修工,一般每使用300根支柱配備一人。

3.3維修人員須經必要的培訓,全面了解支柱結構、性能、使用、檢驗,故障原因及處理方法等,只有經考試

合格的維修工才能上崗。

3.4維修車間或檢修中心都應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3.5除三用閥、頂蓋、接長管、卸載裝置可在井下更換外,支柱修理一律在地面維修車間或檢修中心進行。

3.6維修后的支柱應按本規程有關規定進行檢驗,任何性能指標不合格的支柱不允許下井。

3.7維修車間或檢修中心應建立維修卡片,詳細記錄每根支柱編號、下井日期、升井日期、維修日期、故障、維修內容、檢驗情況、維修人等。

3.8維修好的支柱應有檢驗合格證。

4、日常維修

4.1升井支柱首先應進行操作試驗和高、低壓密封試驗,檢查支柱是否損壞、故障部位及原因。

4.2日常損壞或有故障的支柱應及時維修。

4.3日常維修主要是更換損壞的零部件,清洗、更換橡膠密封件等。

4.4凡升井的內注式支柱無論是否損壞,均需清洗通氣裝置,補充液壓油。

5、大修

5.1大修主要是修理油缸、活柱體,改制支柱,全面檢查零部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5.2大修時應更換所有橡膠密封件、塑料件,內注式支柱還需更換工作液。

5.3油缸、活柱應選用經正式鑒定、技術成熟的工藝修理。無論研制還是檢修中心首次采用何種工藝修復的油缸、活柱都應經國家煤礦支護設備檢測中心按MT112中6.2和8.2.3的規定(壽命試驗為1000次)檢測合格后,方可組織生產。

6、技術要求

6.1標準件、密封件、外購件應選用部定點廠產品,并由質檢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2自制零件(包括外協件)或改制零件必須符合圖紙要求。

6.3支柱焊縫開裂或滲漏需要補焊時,焊縫應符合MT112標準中5.3.6、5.3.7條的規定。

6.4內注式支柱非承壓焊縫修復后,不允許出現常壓下滲漏。

6.5零件修復精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6.5.1油缸內徑公差和直線度允許比圖紙要求降一級,如圖紙規定油缸內徑公差為H10修復時按H11檢查。

6.5.2油缸工作行程內,內孔表面不允許存在銹蝕和麻坑,內孔表面粗糙度應達到。

6.5.3活柱直線度、外徑公差允許比圖紙要求降兩級。

6.5.4其他零件配合面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圖紙要求降一級。

6.6活柱表面修復后應進行防腐蝕處理,表面無凸出部位,表面允許留有輕微凹坑或劃痕深度小于0.5mm,但

凹坑處必須有鍍層覆蓋,不露基體。

6.7所有零件檢驗合格后方可組裝,對于因拆卸、保管不當而造成變形、擦傷等影響產品質量的零件不得用于裝配。

6.8零件配裝前應仔細清洗,嚴禁用棉紗或棉織物擦拭密封面。

6.9按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進行組裝。

6.10維修好的外注式支柱,應將內腔乳化液放盡。三用閥注液孔、柱頭孔用塑料堵堵好,以防臟物進入。

6.11支柱維修后應將活柱降到底,垂直或傾斜放置,存放在氣溫不低于0℃、空氣干燥的室內。

7、檢驗

7.1檢驗項目分全檢(每根支柱都應檢驗)和抽檢。壓力―時間特性和清潔度每月抽查五根,其余抽檢數量按月維修量的2檢驗。

7.2檢驗方法應符合MT112標準中第6章有關試驗方法的規定。密封試驗時待壓力穩定1min以后開始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