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械鋼絲繩安全使用維護
1引言
鋼絲繩廣泛應用于各種場合,它具有強度高、撓性好、自重輕、運行平穩、極少突然斷裂等優點。在用的鋼絲繩經常受到惡劣工況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物理、化學損傷,從而導致其強度降低,甚至破斷,鋼絲繩一旦斷裂,就會導致重大的惡性事故的發生。上海港務局曾對幾年發生的機損事故做出分析,結果是33%為鋼絲繩斷繩事故。因此,提高鋼絲繩使用安全性十分重要。
2鋼絲繩的安全使用
2.1新更換的鋼絲繩應與原安裝的鋼絲繩同類型、同規格。如采用不同類型的鋼絲繩,應保證新換鋼絲繩性能不低于原鋼絲繩,并能與卷筒和滑輪的槽形相符。鋼絲繩的捻向應與卷筒繩槽螺旋方向一致,單層卷繞時,應設導繩器加以保護以防亂繩。
2.2新裝或更換鋼絲繩時,從卷軸或鋼絲繩卷上抽出鋼絲繩應注意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或粘上雜物。
2.3新裝或更換鋼絲繩時,截取鋼絲繩應在截取兩端處用細鋼絲繩扎結牢固,防止切斷后繩股松散。
2.4運動的鋼絲繩與機械某部位發生摩擦接觸時,應在機械接觸部位采取保護措施。
2.5起升鋼絲繩不準斜吊,以防止鋼絲繩亂繩出現故障。
2.6嚴禁超載起吊,應安裝超載限制器或力矩限制器加以保護。
2.7在使用中應盡量避免突然的沖擊振動。
2.8應安裝起升限位器,以防過卷拉斷鋼絲繩。
3鋼絲繩常見的幾種失效情況及防范措施
3.1磨損:鋼絲繩在操作時與其它物體接觸并有相對運動,產生摩擦。在機械的、物理的和化學的作用下,鋼絲繩的表面也不斷磨損。磨損是鋼絲繩最常見的損傷方式,一般分為外部磨損、變形磨損和內部磨損三種情況。所以應盡可能使單周磨損的鋼絲改為全周均勻磨損。在鋼絲繩的全長范圍內,應盡可能地做到均勻磨損。采用線接觸鋼絲繩比采用點接觸鋼絲繩有利,采用面接觸鋼絲繩比采用線接觸鋼絲繩更有利。
3.2疲勞: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主要承受彎曲疲勞和拉伸、扭曲、振動引起的疲勞。通常情況下,疲勞斷絲的出現意味著鋼絲繩已經接近使用后期。其疲勞引起的斷絲一般斷口平齊,多半出現在表層鋼絲上,它們很有規律。防止鋼絲繩疲勞損傷的途徑:1)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可能使卷筒和滑輪的直徑加大。2)在安排滑輪布局時,應盡量避免使鋼絲繩反向彎曲。3)盡可能選擇結構好的鋼絲繩,如WS,T*型等線接觸鋼絲繩。使用這些鋼絲繩能成倍地提高使用壽命。
3.3變形:很多斷繩事故是因為鋼絲繩事先受到過變形損傷而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現,結果釀成大禍。變形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外傷、壓扁、扭結、彎折、斷股、籠狀畸變、斷芯。滑輪應設置可靠的防脫槽擋圈,擋圈與滑輪外圈的間隙不大于鋼絲繩直徑的20%。卷筒上的鋼絲繩不能松弛太多,以防繩圈跳出擋板在纏緊時軋壞。應按設計規范選擇滑輪與卷筒的偏角,必要時可在起升機構中設置排繩器或者壓繩裝置,防止鋼絲繩出現卷亂現象。防止鋼絲繩扭結可采取以下措施:1)在重要的起重設備上選用不旋轉鋼絲繩。2)在鋼絲繩的自由端設置轉子(也稱防轉裝置)。3)加強操作人員工作責任心,發現扭結跡象立即停止操作,釋放還原。
3.4過載:鋼絲繩隨著載荷的增加會有微量的伸長,當載荷超過彈性極限時,鋼絲繩就可能斷裂。為了防止鋼絲繩過載,應采取以下措施:1)正確選用安全系數,力求減少靜載荷以外的其他載荷對鋼絲繩的影響。如彎曲載荷可以通過加大滑輪和卷筒直徑來減小,動載荷可以通過提高起重機司機的操作水平、改進起重機性能來減少,摩擦阻力可以通過調整滑輪槽的形狀及補充潤滑油來減少等等。2)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杜絕人為的超負荷現象。3)在起重機上安裝負荷指示器、或超負荷限制器、或報警器,消除過載現象。
4鋼絲繩的安全檢查
4.1安全檢查周期
起重機司機有責任在每個工作日中,都要盡可能對鋼絲繩任何可見部位進行觀察,以便及時發現鋼絲繩的損壞與變形,如有異常應及時通報主管部門進行處理。主管人員應定期安全檢查起重機械的鋼絲繩,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建筑工地起重機械用的鋼絲繩,每周至少應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吊運熔化或熾熱金屬、酸溶液、爆炸物、易燃物及有毒物品的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每周至少進行兩次安全檢查。
4.2安全檢查部位
4.2.1一般部位檢查:應注意檢查鋼絲繩運動和固定的始末端;通過滑輪組或繞過滑輪組的繩段,特別是負載時繞過滑輪的鋼絲繩的任何部位;平衡滑輪的繩段;與機械某部位可能引起磨損的繩段;有銹蝕、腐蝕、及疲勞部分的繩段。
4.2.2繩端部位檢查:繩端固定連接部位的安全可靠性對起重機械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對繩端部位應做好如下安全檢查:從固接端引出的那段鋼絲繩應進行檢查,因為這個部位發生疲勞斷絲或腐蝕都是極其危險的,對固定裝置的本身變形或磨損也應進行檢查;對于采用壓制或鍛造繩箍的繩端固定裝置應檢查是否有裂紋及繩箍與鋼絲繩之間是否有產生滑動的可能;檢查繩端可拆卸的楔形接頭、繩卡、壓板等裝置內部和繩端內的斷絲及腐蝕情況,以確保繩端固定的緊固可靠性。如果繩端固定裝置附近或繩端固定裝置內有明顯斷絲或腐蝕,可將鋼絲繩截短再重新裝到繩端固定裝置上,且在卷筒上至少應保留2圈鋼絲繩作為安全圈。
5結語
上述分析了起重機械鋼絲繩常見的幾種失效情況和如何進行日常的安全檢查。筆者通過幾年工作實踐的總結,發現鋼絲繩的失效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正確的保養及維護還會提高鋼絲繩的利用率,延長使用壽命。所以司機、主管人員應該認真的做好定期的安全檢查,司機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否則可能你的一點疏忽,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篇2:井下掛鉤工鋼絲繩維護管理制度
一、加強對鋼絲繩檢查,每天至少一次,發現特殊情況,應增加檢查次數,絞車操作工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匯報。
二、加強井筒維護,減少井筒淋水,盡量使淋水沿井壁流下,多設地滾,并保持轉動靈活,潤滑良好。
三、必須認真解決鋼絲繩與軌道和枕木的問題,否則對鋼絲繩的危害極大,大到可能造成鋼絲繩跑車事故,甚至可能磨擦產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四、加強鋼絲繩涂油,選用合適的鋼絲繩油,提升鋼絲繩每日至少涂油一次。
五、新繩入庫后,應放在避光、干燥的庫內,以免鋼絲繩受潮。
六、不得強行從固定的繩捆中解出鋼絲繩,必須在繩捆支撐后能自由轉動情況下取出鋼絲繩。
七、我礦必須認真執行,違者據情節輕重罰50—l00元,造成事故者自己負責。
八、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3:提升絞車用鋼絲繩使用檢查試驗維護更換管理規定
一、我礦各井及各類絞車在用的最大鋼絲繩規格:
1.擴建主斜井、副斜井、五更山采區、羊四采區主提升機提升鋼絲繩:
6×7+1—24.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2.副立井主提升機的提升鋼絲繩、罐道繩、制動繩;
6×19+1—21.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3.老井煤臺絞車的提升鋼絲繩:
6×7+1—21.5(或20.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二、提升鋼絲繩的使用和保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新繩到貨后,必須按新鋼絲繩懸掛前的實驗規定進行驗收實驗;合格后妥善保管備用,防止損壞或銹蝕。
2.每卷鋼絲繩都必須保存有完整的原始資料(包括出廠合格證、驗收試驗證書、銘牌等)。
3.保管超過1年的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再進行一次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直徑在18mm及其以下的專為提升物料的鋼絲繩,有廠家合格證,外觀檢查無銹蝕損傷,可以不做1、3款所要求的試驗。
5.使用有接頭的鋼絲繩,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有接頭的鋼絲繩,只準在下列設備中使用:平巷運輸設備、斜巷架空乘人裝置、斜巷無極繩絞車、斜巷鋼絲繩牽引的膠帶輸送機;
(2).凡在傾斜井巷中使用的鋼絲繩插接長度,都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
6.提升機鋼絲繩的使用,要滿足《煤礦安全規程》第416條中規定的滾筒直徑與鋼絲繩直徑的比值要求(80),以控制彎曲疲勞強度;
7、鋼絲繩在使用中應注意潤滑,潤滑鋼絲繩用油應采用專用鋼絲繩油,并注意與鋼絲繩廠家制造時所用的油脂相適應。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根據井巷條件及銹蝕情況,應定期進行涂油;
8、嚴禁用布條之類的東西捆綁在鋼絲繩上做提升容器位置的標記,這樣會破壞鋼絲繩在捆綁處的潤滑,導致該處嚴重銹蝕發生斷繩事故。
9、各種提升裝置的滾筒上纏繞的鋼絲繩層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19條的規定;
10、鋼絲繩頭固定在滾筒上時,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21條的規定;
11、新鋼絲繩懸掛前的試驗和在用繩的定期試驗,必須按下列規定進行:
(1)、新繩懸掛前的試驗:必須對每根鋼絲繩做拉斷、彎曲和扭轉三種試驗,并以公稱直徑為準對試驗結果進行計算和判定:
A、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6%,不得用做升降人員;達到10%不得用做升降物料;
B、以合格鋼絲拉斷力總和為準計算出的安全系數低于下列規定,該鋼絲繩不得使用:
①、專為升降人員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9;
②、專為升降物料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5;
③、罐道繩、防撞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④、防墜器的制動繩和緩沖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3;
⑤、架空乘人裝置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⑥、無極繩絞車運物時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3.5;
(2)、在用繩的定期試驗:可只做每根鋼絲的拉斷和彎曲試驗,試驗結果仍以公稱直徑為準進行計算和判定:
A、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B、以合格鋼絲拉斷力總合為準算出的安全系數,如低于下列規定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①、專為升降人員用的小于7;
②.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升降人員時不小于7,升降物料時不小于6;③.專為升降物料用的不小于5;
三、提升鋼絲繩的定期試驗應遵守下列規定: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實驗一次;懸掛吊盤的鋼絲繩,每隔12個月實驗一次;
2.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經過1年進行第一次試驗,以后每隔6個月試驗一次;
3.直徑18mm及其以下的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不受上述限制;
四、檢查維護提升鋼絲繩的規定:
1.鋼絲繩檢查工應保持相對固定,明確分工,實行專人專繩檢查制度;
2.提升鋼絲繩必須每天由分工專職人員檢查一次;制動鋼絲繩每周檢查一次;罐道鋼絲繩每半月檢查一次;絞車司機班班對提升鋼絲繩檢查一遍;主管技術員及班組長每周對提升鋼絲繩及各種記錄檢查一遍;主提升絞車每月必須由機電隊隊長組織全面檢查一次鋼絲繩;
3.架空乘人器用鋼絲繩至少每周由專職人員檢查一遍;
4.對易損壞或斷絲、銹蝕較多的一段應停車詳細檢查。斷絲的突出部位應在檢查時剪下修平。檢查時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應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薄內;
5.人工驗繩的速度,一般為0.3~0.5米/秒,最大不超過0.5米/秒;
6.驗繩時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紗,應用裸手直接觸摸鋼絲繩;
7.對提升容器停車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多層纏繞的上下的臨界段和斷絲、銹蝕較嚴重的區段,均應停車詳細檢查;
8.對連接裝置繩卡處除每天進行檢查外,還必須定期打開繩卡檢查;對滾筒內繩頭繩頭緊固的可靠性,也應定期檢查;
9.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停車詳細檢查;
10.鋼絲繩檢查包括斷絲、直徑、銹蝕及繩股凹凸變形、連接裝置緊固及纏繞等項目;
11.鋼絲繩檢查工必須了解并掌握所負責的鋼絲繩及其提升系統的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檢查前應對所使用的工具、量具和檢驗儀器進行認真檢查和校準;
12.鋼絲繩檢查工在檢查之前應在繩上作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應一致;
13.檢查工作開始前,檢查工要與提升機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的聯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和提升機的其它作業;
14.檢查作業時,應利用絞車深度指示器或綜合保護裝置的深度指示,確認斷絲、銹蝕、直徑磨損或其它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
15.若檢查時發現鋼絲繩出“紅油”說明繩芯缺油、內部銹蝕,應引起注意、仔細檢查,必要時可剁繩頭檢查鋼絲繩內部銹蝕情況;
16.對使用中的鋼絲繩進行防銹涂油作業時,應首先將鋼絲繩表面的煤泥水擦干凈,但不得用汽油、煤油等揮發性油類清洗;涂油時繩速不得大于0.3米/秒;
17.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試驗需截取繩樣時,對立井提升繩應從容器繩卡上部截取,斜井提升繩應在容器端將危險段切除后截取;為保證試驗準確性,應注意不使試樣受機械損傷,截取試樣時盡量不采取加熱法切割,如需用加熱法時,應將試樣長度加長200mm;試樣兩端用軟鐵絲綁緊;
18.鋼絲繩做多層纏繞時,由下層轉到上層的臨界段必須加強檢查,并且每季度移繩1/4圈;
五、提升鋼絲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更換:
1.各種股捻的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同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規定時必須更換: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2).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鋼絲繩)為10%;
(3).罐道鋼絲繩為15%;
(4).架空乘人裝置、專為無極繩運輸用的鋼絲繩為25%;
2.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小量達到下列規定時,必須更換:
(1).提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為10%;
(2).罐道鋼絲繩為15%;
(3).使用密封鋼絲繩時,外層鋼絲繩磨損量達到50%;
3.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全繩:
(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
(2).斷絲超過上述規定;
(3).直徑減小值超過上述規定;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長度伸長0.5%以上;
4.在鋼絲繩使用后期,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例如;連續3天出現顯著伸長或在某一捻距內每天都有斷絲出現),必須立即更換;
5.鋼絲繩的鋼絲有變黑、銹皮、點蝕麻坑等損傷時,不得用作升降人員。
鋼絲繩銹蝕嚴重、點蝕麻坑形成溝紋,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數或繩徑變細多少,都必須立即更換;
6.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試驗時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02條有關不合格鋼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安全系數、韌性指標的規定時,必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