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結站開機試運行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城郊東風井凍結站選用4組LG25L20SY/250kW/200kW型雙級配搭撬塊機組,輔助設備:ZA5型貯氨器1臺、UZA-2.5型虹吸罐2臺、HZA-200型蒸發器4臺、ZN*-1500型蒸發式冷凝器4臺、KFA-50型空氣分離器1臺。
二、試運行前應具備的條件
1、設備及其附屬裝置、管路、管線系統等均應全部施工完畢。施工記錄及資料應齊全,符合要求。其中管路、管線系統檢查合格;并應符合試運行要求。
2、試運行需要的能源、介質、潤滑油脂、材料、工器具、檢測儀器、安全防護設施及用具等均應符合試運行的要求。
3、試運行組織已建立,分工明確,責任清楚。
4、參加試運行的人員應熟悉設備的構造、性能和設備的技術文件;掌握操作規程及試運行的具體步驟和操作方法。
5、設備及周圍環境應清掃干凈。
6、消防道路暢通,消防設施的配置應符合要求。
二、試運轉開機步驟
1、確認機組附近無易燃、易爆物品。
2、
3、制冷設備(如制冷壓縮機、油泵、蒸發式冷凝器風機等)調試正常,貯液器液位正常(不超過80%),壓縮機油位顯示正常(上油鏡不低于~處,下油鏡不低于);
4、3、制冷系統配套冷卻水系統試運轉正常;
5、4、制冷系統配套電氣控制系統調試正常;
6、5、制冷系統中壓力控制器壓差繼電器等自控元件動作靈敏,工作狀態穩定;
7、6、溫度儀表及其他表顯示應準確,誤差范圍應符合設計文件及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8、7、檢查系統中所有閥門狀態,吸氣截止閥、加油閥、旁通閥應關閉,其它油、氣循環管道上的閥門都應開啟;
9、8、盤動壓縮機聯軸器,無卡阻現象;
10、9、合上主電機電源和控制電源;
11、10、啟動油泵,調整油壓高于排氣壓力0.15MPa~0.3MPa,將壓縮機卸載到“0”位,然后啟動壓縮機;
12、11、油壓正常后緩慢開啟吸氣閥,使吸氣壓力在正常范圍內;
13、12、調整油壓到高于排氣壓力0.3Mpa;
14、13、能量調節指示器在0%的位置,壓縮機運轉30分鐘,并隨時觀察機組運轉狀況,如有異常,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并處理后再按上述操作程序重新開機。
15、14、機組運轉正常后,分數次增載并相應調節供液閥,注意觀察吸氣壓力、排氣壓力、油溫、油壓、油位及機組是否有異常聲音,若一切正常,可增載到滿負荷,同時做好記錄;
16、15、制冷系統試運轉合格后,應將系統內過濾器拆下,進行徹底清洗并重新組裝。
三、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1、正式送電前,凍結站所有電器設備和壓縮機必須全部調試檢測合格。永久變電所送上電后,對高壓開關的整定值及時進行調整,與上一級變電所要求的整定值相匹配。凍結站正式送電前,電工組對高、低壓機主機及油泵電機,鹽水泵及鹽水箱攪拌電機,蒸發冷風機及水泵電機進行相位檢查,避免反轉,相位調整以后,進行三次沖擊試驗,合格以后,方準充氨運轉。
2、絕緣膠鞋、絕緣手套、絕緣棒、應急燈要提前準備好。
3、利用小風機搞好廂變和凍結站的散熱、通風工作,做好站內通風工作和人員的防暑降溫,開機前站內所有通風口要打開。
4、要將安全警示牌和各種牌板懸掛好。
5、防毒面具6付及毛巾準備好,站房內配備正壓呼吸器,不少于兩套,以備應急使用。
6、運轉以后,每班指定專人至地溝槽檢查每個凍結器的結霜情況是否均勻,同時利用溫度監控系統檢查每個凍結器的溫度下降是否均勻,以便于檢查分析凍結管是否發生“臟堵”或“氣堵”的現象。初期鹽水循環期間,集配液圈尾部的放氣閥要指定專人經常打開,防止氣堵現象發生。
7、試運轉期間,操作人員要精心操作,不允許隨意關啟閥門,并勤觀察各種儀器儀表的讀數,仔細地聽設備運轉聲音是否正常,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并立即向班組長匯報,并及時地向值班領導匯報,進行處理。每不超過1小時記錄一次指定儀器儀表讀數。
8、所有人員正式上崗前,要接受安全培訓和考試,且要合格,并全部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
9、正式運轉前,要測原始地溫、水位孔原始水位和原始水溫,為正式運轉提供可靠數據,掌握了解地下水靜水位位置。
10、試運轉時,要將勞動組織配備好,并將人員搭配好,確保各班組的管理力量和技術力量均衡。
11、11、消防滅火系統要完善,砂箱備齊、滅火器備齊、消防鍬備齊、砂袋備齊。
12、12、試運轉記錄要及時地填寫。
13、13、試運轉期間,當鹽水溫度0°以上時,每天的鹽水降溫梯度平均不允許超過5°;當鹽水溫度0°以下時,每天的鹽水降溫梯度力爭不低于1°。
14、14、機器設備完好牌齊全,懸掛位置一致,便于檢查。
15、15、機房內提前準備一根膠皮管,長度從壓縮機到水池,口徑與冷凍機上的放空閥一致,保證開機放空時,氨氣不會放散在機房內。
篇2:管道試驗清洗試運行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要求
(1)上下溝槽、檢查井(室)應設安全梯或土坡道、直爬梯。
(2)作業中,應設專人指揮,統一信號,并配備通訊和交通聯絡工具。
(3)作業場地應平整、無障礙物,滿足機具設備和操作工安全作業的需要。
(4)作業中,機械設備和管件設施等發生故障必須關機、斷電、卸壓后,方可處理。
(5)管道試驗、清洗和試運行工作應由主管施工技術人員主持。試驗前應向作業人員交底,明確職責和安全要求。
(6)試驗、清洗機具及其儀表應完好,使用前應檢查、試運行,確認正常;油泵、千斤頂、壓力表等應經標定后,方可使用。
(7)作業中應設人值守,夜間和陰暗時必須加設警示燈。
(8)試驗、清洗和試運行現場應劃定作業區,設安全標志,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
(9)施工前,應根據管道的介質、壓力、管徑、材質、設備、附件、現場環境等,編制管道試驗、清洗和試運行方案,選擇適用的試驗機具,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2.管道試驗
(1)管道卸壓后方可進行檢修、處理。
(2)管道試驗應分級進行,緩慢升壓,間斷穩壓,嚴禁超壓。
(3)氣壓試驗時,檢查管道接口嚴密狀況應采用肥皂水涂刷,嚴禁使用明火。
(4)試驗設備應安裝穩固,并安設在管道一側,不得安裝在堵板的支撐端前方區域。
(5)嚴密性試驗合格且管道驗收后,應及時按要求進行還土。
(6)試驗中,作業人員不得位于承壓堵板的支撐端前方和承壓支撐結構的側面。
(7)管道試驗的受壓堵板、后背支撐和臨時加固的附件等結構,應根據管徑、材質、試驗壓力等經計算確定。
(8)堵板焊接、后背支撐系統必須牢固,排氣閥位置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試驗前必須全面檢查,確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并形成文件。
(9)管道強度和嚴密性試驗應遵守設計的規定。當管道較長時應隨管道安裝分段進行,分段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系統試驗;系統試驗時,應在支線后和儀表前加盲板等隔離設施。
(10)試驗過程中,不得敲擊受壓狀態下的管道、設備和附件,發現管道接口或附件滲漏應作標記,嚴禁當場處理;必要時,對上述部位應采取保護措施。
(11)試驗過程中,試壓后背、臨時加固點、試驗堵板等處應設專人值守觀察,發現管道后背支承系統、臨時加固裝置失穩和受壓堵板變形,必須立即停止試壓,關機、斷電,并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12)燃氣管道嚴密性試驗應采用氣密方法,試驗前,管道兩側應回填夯實,管頂應覆土50cm以上。氣密性試驗應先穩壓,待確認安全后,方可觀測壓力降。總體強度試驗合格,且閥門、凝水器等附件安裝完成,并確認合格后,方可進行氣密性試驗。
?3.供熱管道清洗
(1)清洗水、汽出口處的管段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2)管道總體試壓合格具備清洗條件后,應及時進行管道清洗。
(3)管道清洗時,應緩慢開啟進水或進汽閥門,逐漸加大至控制流量。
(4)清洗出口的朝向、高度、傾角應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嚴禁對向人、設備、建(構)筑物。
(5)管道清洗完畢確認合格后,應及時臨時封堵保護;預留口堵板焊接必須牢固,經驗收確認合格,并記錄。
(6)清洗管道進、出口范圍應劃定禁區并設圍擋和安全標志,夜間和陰暗時必須加設警示燈和照明,并設人值守,非作業人員嚴禁入內。
(7)清洗前,應檢查管道沖洗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確認加固部位及其設施符合要求,不得與管道同時清洗的設備和附件與管道已隔開。
(8)清洗的排水或排氣管,應引至地面并能滿足排放要求的安全地點,嚴禁排水沖向道路、公路、房屋、鐵路、軌道交通、桿線等建(構)筑物和人員活動、出行的場所。
(9)蒸汽吹洗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吹洗中,試驗人員嚴禁觸摸管道。檢查管道清洗質量取樣時,嚴禁用手直取。
2)蒸汽吹洗用排氣管應簡短,設控制閥,端部應支撐牢固。
3)蒸汽吹洗前,應根據有關要求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4)用熱蒸汽吹洗時,應先預熱管道,管道溫度一致后,方可按規定加大蒸汽流量。
5)蒸汽冷凝水排放時應控制壓力,并設專人負責(檢查室內不得少于2人);冷凝水排凈后,必須立即關閉閥門,迅速撤離現場,檢查室內嚴禁有人。
4.熱網試運行
(1)試運行中不得敲擊受壓狀態下的管道、設備和附件。
(2)試運行前,必須對供熱管道進行全面檢查,清除隱患,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3)試運行中,發生管道、附件損壞和泄漏等影響試運行的安全狀況,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和試運行。
(4)供熱管道總體試壓、清洗合格和熱源工程具備供熱條件后,在熱網正式運行前,應及時進行試運行。
(5)試運行中應設專人對沿線各檢查井(室)內管路、管路附件的安全狀況進行巡察,掌握試運行情況,確認正常。
(6)開機時應緩慢開啟熱源閥門,按運行方案規定預熱,逐步升溫、升壓至設計控制溫度和壓力。嚴禁超溫、超壓試運行。
(7)試運行前,應在建設單位組織下,成立由設計、監理、管理、施工等單位參加的指揮系統,研究并確定安全作業的各項準備工作和各單位的分工,明確職責。
(8)試運行中,作業人員進入檢查井、管溝檢查和調試附件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行中遇積水需使用潛水泵時,人員嚴禁入內。
2)作業中,應采取防燙傷、防墜落、防碰撞、防窒息的安全措施。
3)試運行中,小室、管溝外應設專人監護,內外保持聯系,確認安全。
4)作業時嚴禁使用明火照明,電氣接線必須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5)進入前,必須先打開井、溝蓋(板)通風,經檢測小室、管溝內空氣中氧氣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符合規定并記錄,方可作業。
(9)試運行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管道清理干凈。
2)建立了通訊聯系網絡。
3)應急搶險物資、搶修人員落實。
4)與熱源管道連接完成并確認合格。
5)指揮系統的各級人員到崗,職責明確。
6)試運行前,已向作業人員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
7)固定支架、滑動支架、井(室)爬梯等應牢固可靠。
8)管道系統的監測、限壓、限位等裝置安裝完成,經檢查、驗收,確認合格。
9)閥門應靈活、可靠,泄水和排氣閥嚴密,系統閥門狀態應符合運行方案要求。
?5.燃氣管道吹掃
(1)吹掃應逐步升壓至吹掃規定壓力。
(2)吹掃工作應在白天,不得在夜間進行。
(3)吹掃口應按施工設計規定安裝臨時控制閥,安裝必須牢固。
(4)通球從進球口裝入后,入口處必須封閉牢固,確認符合要求,并記錄。
(5)聚乙烯管道吹掃時,應采用不含粉塵的潔凈吹掃介質,并采取防靜電措施。
(6)吹掃作業中,嚴禁緊固螺栓、敲擊管道;嚴禁用火柴、打火機等檢查管道接口嚴密狀況。
(7)排放口為敞開時,應在排放口設置安全網袋;非開放式時必須控制壓差,符合施工設計規定。
(8)管道設預留口時,預留口堵板結構應經計算確定,焊接必須牢固,焊接質量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9)吹掃中應跟蹤通球運行狀況;通球出現堵塞時,必須關機、斷電、卸壓,方可處理;處理完畢,確認合格后,方可恢復吹掃。
(10)通球從收球口取出前,必須關機、斷電、卸壓,待確認無壓后,方可打開收球口取球,并清除污物;清除合格后,應將管口臨時封堵保護。
(11)吹掃排放口應選擇在空曠地區,必須避開房屋、架空線、道路、公路、鐵路、軌道交通、觀光河道等建(構)筑物和公園、居民區等人員活動、出行的地方。
(12)管道與排放口的連接應牢固;吹掃排放口應采取加固措施,現場應設禁區,周圍設圍擋和安全標志,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夜間和陰暗時必須加設警示燈。
(13)吹掃方案應規定吹掃壓力、進出口處設施配置、吹掃程序和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吹掃壓力不得超過燃氣管道試驗壓力;收發球裝置結構應經設計或施工設計確定。
(14)吹掃前應完成下列準備工作:
1)吹掃進出口安全措施已落實。
2)對作業人員進行了安全技術交底。
3)確認各崗位人員,職責明確,建立了通訊網絡。
4)緊急處置措施已落實,必要的社會聯系工作完成。
5)收發球裝置安裝前應檢查,并驗收合格;安裝后應檢查,確認符合設計或施工設計要求,并記錄。
篇3:曳引驅動電梯安裝試運行:技術交底
曳引驅動電梯安裝試運行技術交底卡10GD2301003施工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工程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交底內容1范圍本工藝標準適用于額定載重量5000kg及額定速度3m/s及以下各類國產曳引驅動電梯安裝試運行工程。2施工準備2.1設備要求:設備及其附屬裝置應有出廠合格證明。經全面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試運轉。2.2主要機具:搖表、萬用表、直流電流表、卡鉗表、轉速表、溫度計、對講機、砣塊等。2.3作業條件:2.3.1電梯安裝完畢,各部件安裝合格(開慢車后安裝的部件除外)。2.3.2機房、井道、轎廂各部位清理完畢。2.3.3各安全開關、廳門鎖功能正常。2.3.4油壓緩沖器按要求加油。3操作工藝3.1有說明書按說明書要求進行,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準備工作→電氣線路動作試驗→曳引電機空載試驗→慢速負荷試驗→快速負荷試驗→自動門調整→平層調整3.2準備工作:3.2.1對全部機械電氣設備進行清潔、吹塵,檢查各部位的螺栓、墊圈、彈簧墊、雙螺母是否齊備、緊固,銷釘開尾合適。檢查設備,元件完好無損,電氣接點接觸可靠,如有問題及時解決。3.2.2全部機械設備的潤滑系統,均應按規定加好潤滑油。曳引機齒輪箱沖洗干凈,加好齒輪油。3.2.3油壓緩沖器按規定加好液壓油或機油。3.2.4檢查廳門的機鎖、電鎖及各安全開關是否功能正常,安全可靠。3.3電氣動作試驗:3.3.1檢查全部電氣設備的安裝及接錢應正確無誤,接線牢固。3.3.2搖測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值不應小于0.5M伲⒆黽鍬肌£3.3.3按要求上好保險絲,并對時間繼電器,熱保元件等需要調整部件進行檢查調整。3.3.4摘掉至電機及抱閘的電氣線路,使它們暫時不能動作。3.3.5在轎廂操縱盤上按步驟操作選層按鈕、開關門按鈕等,并手動模擬各種開關相應的動作,對電氣系統進行如下檢查:3.3.5.1信號系統:檢查指示是否正確、光響是否正常。3.3.5.2控制及運行系統:通過觀察控制屏上繼電器及接觸器的動作,檢查電梯的選層、定向、換速、截車、平層等各種性能是否正確;門鎖、安全開關、限位開關等在系統中的作用;繼電器、接觸器、本身機械、電氣聯鎖是否正常;同時還檢查電梯運行的起動、制動、換速的延時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屏上各種電氣元件運行是否可靠、正常,有無不正常的振動、噪音、過熱、粘接等現象。對于設有消防員控制及多臺程序控制的電梯,還要檢查其動作是否正確3.6曳引電機空載試運轉:3.6.1將電梯曳引繩從曳引輪上摘下,恢復電氣動作試驗時摘除的電機及抱閘線路。3.6.2單獨給抱閘線圈送電,檢查閘瓦間隙、彈簧力度、動作靈活程度及磁鐵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有無不正常震動及聲響,并進行必要的調整,使其符合要求,同時檢查線圈溫度,應小于60℃。3.6.3摘去曳引機連軸器的連接螺栓,使電機可單獨進行轉動。3.6.4用手盤動電機使其旋轉,如無卡阻及聲響正常時,啟動電機使之慢速運行,檢查各部件運行情況及電機軸承溫升情況。若有問題,隨時停車處理。如運行正常,試5分鐘后改為快速運行,并對各部運行及溫度情況繼續進行檢查,軸承溫度的要求為:油杯潤滑不超過75℃,滾動軸承不應超過85℃。若是直流電梯,應檢查直流電機的電刷。接觸是否良好,位置是否正確,并觀察電機轉向應與運行方向一致。情況正常,半小時后試運行結束。試車時,要對電機空載電流進行測量,應符合要求。3.6.5連接好聯軸器、手動盤車,檢查曳引機旋轉情況,如情況正常,將曳引機盤根壓蓋松開,啟動曳引機,使其慢速運行,檢查各部運行情況。注意盤根處,應有油出現,曳引機的油溫度不得超過80℃,軸承溫度要求同上,如無異常五分鐘后改為快速運行,并繼續對曳引機及其它部位進行檢查。情況正常時,半小時后試運轉結束。在試運轉的同時逐漸壓緊盤根壓蓋,使其松緊適中,以每分鐘3~4滴油為宜(調整壓蓋時,應注意蓋與軸的周圍間隙應一致)。試車中對電流進行檢測。3.7慢速負荷試車:3.7.1將曳引繩復位。3.7.2在轎廂內裝入半載重量,切斷控制電源,用手輪盤車(無齒輪電梯不作此項操作),檢查轎廂對重的道靴與導軌配合情況(并對滑動道靴的導軌加油潤滑)。如果正常方可合閘開慢車。3.7.3在轎廂盤車或慢行的同時,對梯井內各部位進行檢查,主要有:開門刀與各層門地坎間隙;各層門鎖輪與轎廂地坎間隙;平層器與各層鐵板間隙;限位開關、越程開關等與碰鐵之間位置關系;轎廂上、下坎兩側端點與井壁間隙;轎廂與中線盒間隙;隨線、選層器鋼帶、限速器鋼絲繩等與井道各部件距離。對以上各項的安裝位置、間隙、機械動作要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應及時進行調整。同時在機房內對選層器上各電氣接點位置進行檢查調整。使其符合要求。慢車運行正常,廳門關好,門鎖可靠,方可快車行駛。3.8快速負荷試車:開慢車將轎廂停于中間樓層,轎內不載人,接照操作要求,在機房控制屏處手動模擬開車。先單層,后多層,上下往返數次(暫不到上、下端站)。如無問題,試車人員進入轎廂,進行實際操作。試車中對電梯的信號系統、控制系數、驅動系統進行測試、調整,使之全部正常,對電梯的起動、加速、換速、制動、平層及強迫緩速開關、限位開關、極限開關、安全開關等的位置進行精確的調整,應動作準確、安全、可靠。外呼按鈕、指令按鈕均起作用,同時試車人員在機房內對曳引裝置、電機(及其電流)。抱閘等進行進一步檢查。各項規定試測合格,電梯各項性能符合要求,則電梯快速試驗即告結束。3.9自動門的調整(直流電機驅動):3.9.1調整門杠桿,應使門關好后,其兩壁所成角度小于180°,以便必要時,人能在轎廂內將門扒開。3.9.2用手盤門,調整控制門速行程開關的位置。3.9.3通電進行開門、關門,調整門機電阻使開關門的速度合符要求。開門時間一般調整在2.5~3s左右。關門時間一般調整在3~3.5s左右。3.9.4安全觸板應功能可靠。3.10平層的調整:3.10.1轎廂內半載,調整好抱閘松緊度。3.10.2快速上下運行至各層,記錄平層偏差值,綜合分析,調整選層器(調整截車距離)及調整遮磁板,使平層偏差在規定范圍內。3.10.3轎廂在最底層平層位置。轎廂內加80%的額定負載,轎底滿載開關動作。3.10.4轎廂在最底層平層位置,轎內加110%的額定負載,轎底超載開關動作,操縱盤上燈亮,蜂鳴器響,且門不關。試運行完畢,要填寫試運行測試記錄表。4質量要求4.1保證項目:運行試驗必須達到:4.1.1電梯起動、運行和停止時,轎廂內無較大的震動和沖擊,制動器可靠。4.1.2運行控制功能達到設計要求:指令、召喚、定向、程序轉換、開車、截車、停車、平層等準確無誤,聲光信號、顯示清晰、正確。4.1.3減速器油的溫升不超過60℃,且最高溫度不超過85℃。檢驗方法:實際操作檢查。4.1.4超載試驗必須達到:電梯能安全起動運行和停止。曳引機工作正常。檢驗方法:實際操作檢查或檢查試驗記錄。4.1.5安全鉗試驗:轎廂空載,以檢修速度下降,使安全鉗動作,電梯必須能可靠地停止。動作后應能正?;謴汀z驗方法:實際操作檢查(手動限速器,夾住鋼絲繩)。4.2允許偏差項目:電梯平層準確度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16的規定。平層準確度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5-16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甲丙2,2.5,3(m/s)1.5,1.75(m/s)0.75,1(m/s)0.25,0.25(m/s)±5±15±30±155成品保護5.1機房要關好門、窗,房門上鎖。5.2每日工作完畢要拉閘、鎖梯,閘箱宜上鎖。保持機房和設備清潔。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試車工作中,應嚴格依據圖紙及有關資料要求調整,不可隨意更改設備線路,認真查線,分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