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扒矸機安裝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扒矸機安裝回收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3466

一、概述

為了使保掘隊機電工、安裝工在扒矸機安裝、拆除等操作過程中按章作業和安全施工,特編制此措施,經審批后貫徹執行。

本措施只適用于平巷安裝、拆除扒矸機作業。

二、施工程序:

(一)安裝扒矸機施工程序

1、由生產單位提前在施工地點打專用起吊錨桿;

2、將扒矸機各部件運至安裝地點;

3、安裝臺車,并固定在軌道上;

4、裝站腿;

5、裝機身溜槽;

6、裝前簸箕口;

7、裝過渡溜槽;

8、裝機尾溜槽;

9、裝扒斗、防護網;

10、接火;

11、試運轉。

(二)拆除扒矸機施工程序

1、對扒矸機甩火;

2、拆除防護網;

3、拆除扒斗;

4、拆除機尾溜槽;

5、拆除過渡溜槽;

6、拆除前簸箕口;

7、拆除機身溜槽;

8、將臺車裝平車;

9、將拆除的部件裝平車打運上井。

三、安全技術措施

(一)安裝扒矸機安全技術措施

1、扒矸機各部件在地面裝平車時,用5分鋼絲繩穿過各部件中心孔和平車困扎孔,用手拉葫蘆剎緊后使用2副配套繩卡卡牢;

2、將扒矸機各部件打下井后,打運至施工地點,若電機車無法推至地點,人工將車皮推至施工地點平巷處;

3、聯系生產單位在施工地點打專用起吊錨桿;

4、施工負責人對施工點進行“敲幫問頂”,用長釬子找凈頂板、巷幫的浮矸、活矸;

5、起吊使用3T手拉葫蘆,5分鋼絲繩頭;

6、使用手拉葫蘆起吊前,應對專用起吊錨桿、起吊工具認真檢查,不合格不允許使用,手拉葫蘆不能滑鏈,鋼絲繩頭不能有斷絲、銹蝕現象,嚴禁使用鐵絲、棕繩等來代替鋼絲繩頭;

7、在施工地點前后5m外拉網、掛牌警戒,與作業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8、起吊各部件時將葫蘆鏈穿過加工好的起吊孔,試起吊(離地100~200mm)1~2次,重心平穩后方可正式起吊;

9、起吊臺車必須使用雙鏈起吊,單鏈起吊其它部件時必須將系好扣的尾鏈與主鏈用螺栓或銷釘可靠連接;

10、起吊過程中起吊重物下方、手拉葫蘆應力方向及重物可能運行方向嚴禁站人,并且要保證退路暢通;

11、用5分鋼絲繩和配套的2副及以上鋼絲繩卡將臺車捆扎牢固,用1臺雙鏈3T手拉葫蘆將臺車吊出平車,并用掩板將臺車前后輪對掩牢;

12、將扒矸機前、后站腿用1臺3T手拉葫蘆分別吊出平車,然后將扒矸機站腿抬運至安裝地點,用螺栓將站腿與臺車縫合緊固;

13、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機身溜槽從平車吊出,放置在臺車上合適位置,用螺栓將機身溜槽與站腿縫合緊固;

14、用1臺3T手拉葫蘆將前簸箕口吊至機身溜槽合適位置,用螺栓將前簸箕口與機身溜槽縫合緊固;

15、用1臺3T手拉葫蘆將過渡溜槽吊至機身溜槽合適位置,用螺栓將過渡溜槽與機身溜槽縫合緊固;

16、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機尾溜槽吊至過渡溜槽的合適位置,用螺栓將機尾溜槽與過渡溜槽縫合緊固,且葫蘆不拆除;

17、用雙股5分鋼絲繩穿過機尾溜槽專用吊掛孔,生根在機尾溜槽正上方的專用起吊錨桿上,兩側各用不少于2個配套的繩卡卡牢;

18、待機尾吊掛繩固定牢固帶上勁后,然后方能拆除手拉葫蘆;

19、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扒斗吊出平車落至地面,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扒斗拉移至扒矸機前方并組裝好;

20、在整個起吊過程中,必須安設專人指揮和專人觀察頂板及起吊點狀況,發現安全隱患要立即停止作業,并采取措施,待隱患排除后方可繼續工作,起吊要均勻慢拉,防止設備打滑或突然落下;

21、登高時必須佩帶合格的保險帶,保險帶嚴格按照“高掛低用”的原則,若頂板較高,必須提前系好保險帶,使用人字扶梯登高;

22、扒矸機安裝好后,用四個卡軌器將扒矸機臺車固定在軌道上。

(二)拆除扒矸機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負責人對施工點進行“敲幫問頂”,用長釬子找凈頂板、巷幫的浮矸、活矸;

2、起吊使用3T手拉葫蘆,5分鋼絲繩頭;

3、使用手拉葫蘆起吊前,應對專用起吊錨桿、起吊工具認真檢查,不合格不允許使用,手拉葫蘆不能滑鏈,鋼絲繩頭不能有斷絲、銹蝕現象,嚴禁使用鐵絲、棕繩等來代替鋼絲繩頭;

4、在施工地點前后5m外拉網、掛牌警戒,與作業無關人員不得靠近;

5、起吊各部件時將葫蘆鏈穿過加工好的起吊孔,試起吊(離地100~200mm)1~2次,重心平穩后方可正式起吊;

6、起吊臺車必須使用雙鏈起吊,單鏈起吊其它部件時必須將系好扣得尾鏈與主鏈用螺栓或銷釘可靠連接;

7、起吊過程中起吊重物下方、手拉葫蘆應力方向及重物可能運行方向嚴禁站人,并且要保證退路暢通

8、拆除扒矸機前必須對扒矸機甩火;

9、拆除扒矸機防護網,并將扒斗拆除裝平車;

10、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機尾溜槽留住,將生根繩拆除,并將縫合螺栓拆除后松葫蘆,將機尾溜槽裝平車推走;

11、用1臺3T手拉葫蘆將過渡溜槽留住,拆除縫合螺栓,然后松葫蘆緩慢的將過渡溜槽落在平車上轉走;

12、拆除前簸箕口縫合螺栓,將前簸箕口裝平車轉走;

13、用1臺3T手拉葫蘆將機身溜槽起吊一定高度后拆除前后站腿縫合螺栓,拆除四個卡軌器后將臺車推走,緩慢地松葫蘆將機身溜槽裝平車轉走;

14、使用1臺3T雙鏈手拉葫蘆將臺車裝平車轉走;

15、若扒矸機處無軌道,將拆除的扒矸機各部件堆放在不礙事的地方待轉走。

(三)扒矸機接火安全技術措施

1、在對扒矸機接火前必須對扒矸機前級開關進行停電、閉鎖、掛牌,并閉鎖到位,在開關手柄處懸掛停電牌;

2、接火前,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程序,停電、驗電、放電、掛接地封線程序缺一不可,驗電時必須使用完好、同等電壓規格等級的驗電筆,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驗電、放電;

3、扒矸機接火時必須由專職電工操作,非專職電工或非值班電工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嚴禁口頭、電話約定進行停送電;

4、各開關接線腔內的接線工藝必須嚴格按照防爆要求進行施工,接線完成后必須保證接線腔清潔,接線腔內無工具遺漏和銅絲、銅屑等,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四)扒矸機拆火安全技術措施

1、扒矸機拆火前必須辦理停送電申請;

2、扒矸機拆火時必須由專職電工操作,非專職電工或非值班電工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3、在對扒矸機拆火前必須對扒矸機前級開關進行停電、閉鎖、掛牌,并閉鎖到位,在開關手柄位置懸掛停電牌;

4、拆火前,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和程序,停電、驗電、放電、掛接地封線程序缺一不可,驗電時必須使用完好、同等電壓等級規格的驗電筆;

5、瓦斯濃度大于0.5%時,嚴禁驗電、放電。

(五)人力推車安全技術措施:

1、人力推車,推車人必須帶好礦燈,只準在車的后方用力推車,推車時嚴禁將手放在各部件夾縫里,以防礦車遇到障礙時平車內的重物傷及手指,推車時嚴禁站在運行車輛的前方及兩側和在車輛前方用棕繩等拉拽車輛;

2、推車前要安排專人檢查平車內的各部件是否捆綁牢靠,嚴禁平車內的各部件未固定牢靠就推車;

3、同向推車的間距,在軌道坡度小于5‰時,不得小于10米,坡度在5‰~7‰之間時,不得小于30米,坡度大于7‰時,嚴禁人力推車;

4、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并派專人在前方巡視隨身攜帶哨子,遇行人、過岔道、彎道、硐室出口、巷道狹窄處、過風門等地點要放慢車速并提前發出警號;

5、推車接近風門時,必須及時停車,打開風門后方可推進,并及時關閉風門,嚴禁用車輛撞開風門,嚴禁兩道風門同時打開,推車人員要注意觀察,不得損壞“一通三防”設施;

6、嚴禁放飛車;

7、推車人員要隨身攜帶掩板,停車時要提前放置掩板,車輛停穩后要確保車輛前后輪對用掩板掩牢。

四、車輛掉道需處理時,嚴格按處理掉道車規定執行。

五、需輪眼打運時,另編制安全技術措施。

篇2:安全監測系統設備安裝回收管理制度

一、安全監測設備的安裝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法》等有關規定。

二、根據礦井生產接續情況及時安裝或回收安全監測設備及監測線纜。礦井編制采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安全監測系統做出設計,內容應包括: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動力開關和被控開關的安設地點、控制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并繪制布置圖。

三、在安裝配電系統時,使用單位或機電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的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并接通安全監控設備的井下電源及斷電控制線,在連接時必須有監測人員在場監護;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四、安全監控設備安裝完畢后,施工人員必須對監測設備進行認真調校,符合規定并經有關人員驗收后,方可投入正常運行。

五、施工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填寫有關記錄,并將工作完成情況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

六、井下設備及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必須嚴格按規定要求設置,嚴禁將監測設備及傳感器安裝在有淋水或有腐蝕性的氣體中。

七、監控設備的傳感器只能與符合規定的配接設備連接并嚴格按施工設計安裝。

八、安裝或回收監測設備,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經施工人員簽字后,方可進行安裝或回收工作。

九、施工人員在安裝或回收時,必須與使用單位緊密配合,嚴禁相互推諉以至造成事故,或損壞設備。

十、安裝或回收的監測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嚴禁野蠻操作,應避免劇烈沖擊、震動、損壞監測設備,并應專車運輸。

十一、回收監控設備時,不得隨意剪斷監測線纜,造成材料浪費。

十二、在安裝或回收的搬運過程中,應做好自主保安,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篇3:堿回收鍋爐安裝規定

堿回收鍋爐安裝一般規定和準備

(1)一般規定

a、適用于異重循環流化床、自然循環、半露天布置垃圾和煤混燒電站鍋爐的安裝施工與驗收。

b、安裝工作應按提供的該產品設計圖紙及有關技術文件的要求進行,必須遵守國家勞動人事部頒發的《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96)的規定,并應符合DL/T5047-9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的規定。

c、如需設計變更應按規定辦理手續后,方準施工,設計變更資料應妥善保管。

d、鍋爐安裝結束必須具備下列技術文件:

*設備缺陷記錄和簽證*設計變更(或修改)資料

*隱蔽工程中間驗收記錄和簽證*安裝技術記錄和簽證

(2)安裝準備

a、熟悉鍋爐安裝圖紙及有關的技術文件規程和安裝措施,并結合具體情況和要求編制施工程序、措施和計劃。

b、到場的設備和保溫材料應根據設備的種類、重量、尺寸及包裝方式分別進行露天、半露天和室內等必要的保管和保護。

c、露天保管:

*主要包括鍋爐鋼架、鍋筒、水冷壁管組、各類集箱、過熱器蛇形管、省煤器蛇形管、減溫器、空氣預熱器、頂部連接管、下降管等。

*鋼架的柱和梁應放在預先制好,并經校正的支架上以防止變形。

*平臺,鍋筒,集箱應墊高,凸起部位不得觸地,帽蓋應保持完好。

*水冷壁組,蛇形管,散裝出廠的管子,管道均應防止變形墊高,管端帽蓋齊全,防止雜物入內,蛇形管堆放高度不應超過1.5米,水冷管組上所焊的銷釘,應防止碰落或碰彎,如有脫落,安裝時應及時補焊。空氣預熱器管應垂直放在支架上,頂底部要有防雨,防潮蓋板和底板。

d、半露天保管:主要包括給煤及給垃圾接口裝置,水冷風室,一二次風管及排渣口,各種護板,脹縮接頭,中溫分離器及返料裝置,風帽,密封件,散裝鋼板件,各種吊桿及需要油漆保護,防腐較困難且外形尺寸又較大的設備。

e、室內保管:主要包括閥門、電動機、法蘭、緊固定件、儀器儀表、水位計、取樣器,氣動或電動執行元件,機構等。

未盡方面參照《電力工業技術安裝設備維護保管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