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風機并網技術方案安全措施

項目風機并網技術方案安全措施

2024-07-22 閱讀 9861

1.工程規模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本工程采用電纜直埋敷設35kV出線接至*********風電場升壓站。經*********升壓站110kV主變升壓后送至國網***110k變電站。***************項目風場內通訊監控系統采用光纖環網系統,光纖與集電線路電纜同溝敷設,總長度約17公里,目前已完成了所有光纖的熔接跳線工作,可以將現場已經和升壓站聯通。本工程主要參建單位為:監理單位:****************設計單位:上****************施工單位:中******************************司2.編制依據2.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2《工程質量監督工作導則》2.3《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規定》2.4《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典型大綱》(風力發電部分)2009版2.5《風電場并網調度協議》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NB/T31003-2011國家電網公司風電場接入電網技術規定Q/GDW392-2009風電場運行規程風電場運行管理制度風力發電場安全規程DL/T796-2012?2.6?風電工程主要技術文件清單(見附件一)3.并網前技術條件及措施3.1?試運指揮部及下設各工作組已經建立,并正常運作。3.2?風電機組及相應場內電力電纜線路的建(構)筑工程已按設計范圍和規定標準全部施工完畢,并進行了其單位(或分部)工程的驗收、簽證。3.3?開關站電氣設備及其系統、風機及其工藝和監控系統、相對應的場內電力線路安裝工程已按設計范圍和規定標準全部施工完畢,并進行了其單位(或分部)工程的驗收、簽證。3.4?開關站、首批風機區域范圍內,環境整潔、無施工痕跡,安全警示和隔離保衛工作以及消防器材布設均符合規定要求;照明充分,通信聯絡正常。3.5?設備投運前的電氣試驗(包括“五防”功能)、繼電保護、遠動、風機監控系統和通信系統調試完畢,風機的靜態調試完畢,并驗收、簽證完畢。3.6?消防系統已按設計范圍和規定標準施工完畢,經地方消防主管部門驗收,并取得同意投用的書面文件。3.7?開關站受電和首批風機并網的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已經試運總指揮審批,并報電網調度部門備案。3.8?受電后的管理方式已確定,相關的生產準備工作已經就緒。3.9?與電網管理部門有關風電場上網調度協議和購售電合同等已簽署完畢,涉及電網安全的技術條件已滿足。3.10各種設備、器材和原材料的產品出廠合格證明、施工記錄、試驗報告和調試記錄等完整、齊全、準確。3.11有關設計變更、設備缺陷處理已閉環。3.12本工程投運范圍內所涉及的“強條”已執行到位,并有檢查記錄。3.13風機范圍內所有高強螺栓、各部件的材質均符合設計和制造文件的規定,并經核對無誤。3.14工程質監站已按本“大綱”的規定,對工程質量進行了預監檢,對所提出的待整改的問題已全部處理完畢。4質量監督站需檢查的內容和要求4.1對工程建設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1?對建設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1.1試運指揮部已成立,運行和維護人員落實、到位,并分工清楚,職責明確。4.1.1.2工程和質量管理機構健全,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完善,工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4.1.1.3按規定組織設計交底和施工圖會檢;按合同約定組織設備制造廠進行技術交底,風機投運后,與供貨商簽署調試、試運驗收意見。4.1.1.4建立設備,材料到貨檢驗制度,由建設單位自行采購的設備、材料質量符合設計和相關標準規定。4.1.1.5工程組織、協調工作得力,設計、施工、調試、生產和監理各單位在開關站受電和首批風機并網工作中的組織分工清楚、職責明確。4.1.1.6對分包施工和分包調試單位的資質已核定,由制造廠自行對設備調試的項目已調試合格或已確定調試計劃。4.1.1.7?在施工中采用的“四新”(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已批準。4.1.1.8?開關站和首批風機區域的安全、保衛、消防等項工作已經布置落實。4.1.1.9受電后的管理方式已確定。4.1.1.10繼電保護定值單、風機安全保護整定值已提交調試單位。4.1.1.11無明示或暗示工程各承包單位違反“強條”,降低工程質量標準或因要求承包方壓縮合理工期而影響工程質量等行為。4.1.1.12對工程質監站預監提出的待整改問題,已組織相關單位處理完畢。4.1.2?對勘察設計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2.1?在本工程中承擔的設計工程項目與本單位的資質相符,工程設計負責人的執業資格與所承擔的設計工程項目相符,已由本企業法定代表人授權,責、權明確。4.1.2.2?設計變更單和技術洽商單等文件審批手續完備、規范,按規定進行設計交底。4.1.2.3?無指定材料或設備生產廠家的行為。4.1.2.4?設計代表工作到位、處理問題及時,無因設計問題處理不及時,而影響施工進度的現象。4.1.3?對監理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3.1監理部組織機構健全,專業監理人員配備合理,具備相應資格,并證書齊全、有效。4.1.3.2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健全,實施有效;監理細則和監理工作程序符合本工程實際,審批手續完備;相應受電和并網的監理工作程序針對性、操作性強。4.1.3.3按規定組織或參加設計交底、施工圖紙會檢、施工及調試措施交底;各會議紀要和記錄完整、齊全,交底和被交底各方簽字齊全、規范。4.1.3.4受電和風機并網范圍內的建筑、安裝施工和調試項目全部驗收完畢、簽證規范。4.1.3.5總監理師對受電和并網的技術措施已審核,并報送試運指揮部審批。4.1.3.6按規定參加對設備、器材和原材料的到貨檢查,對施工中發生的各類質量問題,及時組織有關單位研究處理;發出的各類質量通知單完整、齊全;質量問題臺賬完整、準確、清晰,管理閉環。4.1.3.7對施工單位在施工中采用的“四新”已組織論證、審核。4.1.3.8“強條”執行計劃已實施,并有檢查記錄。4.1.3.9對預監檢提出的待整改問題,施工單位處理完畢已經驗收。4.1.4?對施工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4.1本企業的資質與承擔的工程項目相符,項目經理已經本企業法定代表人授權,項目部的組織機構健全,專業人員配置合理;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和質檢員及特殊工種人員具備相應的資格及上崗證書,滿足施工和質量管理工作的需要。4.1.4.2質量管理體系健全,運行有效,并能持續改進。4.1.4.3各項質量管理和質量責任制度以及考評辦法與本工程情況相適應,質量問題臺賬完整、準確、清晰。4.1.4.4電氣、風機安裝專業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完整、準確,具有可操作性,審批手續完備、規范并在施工中切實執行。4.1.4.5按規定進行施工圖會檢和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和被交底各方簽字齊全、規范;各項交底和會檢紀要、記錄完整、齊全,管理閉環。4.1.4.6設計變更和技術洽商資料完整、齊全,簽證手續規范,管理閉環。4.1.4.7施工質量驗評項目劃分表編制準確,符合規定和工程實際情況。4.1.4.8開關站受電和首批并網風機范圍內的安裝和建筑工程項目已全部驗收完畢,簽證齊全、規范。4.1.4.9電氣試驗單位的資質與承擔的試驗項目相符,試驗人員的資格符合規定,持證上崗。4.1.4.10硬母線等金屬焊接的特殊工種人員資質符合規定,持證上崗。4.1.4.11配合受電和并網的人員組織和現場的安全、消防、保衛和環境文明等項工作已全部落實。4.1.4.12無違法分包或轉包工程的行為。4.1.4.13“強條”執行計劃已實施,并有檢查記錄。4.1.4.14對工程質監站預監檢提出的待整改問題,已經處理、驗收完畢。4.1.5?對調試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5.1調試單位的資質與承擔的調試項目相符。4.1.5.2調試總工程師已到位工作,并已經本企業法定代表人授權;調試人員資格符合規定,持證上崗,人員配備滿足受電和并網調試工作的需要。4.1.5.3各項調試措施編制完整、準確、規范,審批手續完備;受電和并網調試措施已經試運總指揮和電網調度部門批準。4.1.5.4受電和首批風機并網范圍內的設備和系統已按規定全部調試完畢,并已驗收,簽證規范;DCS相應的控制功能已調試合格。4.1.5.5各種試驗報告內容準確、規范、齊全。4.1.5.6由主體調試單位負責納總,由制造廠自行調試項目或分包調試項目的調試工作進度滿足受電和并網要求,調試質量符合相關技術標準。4.1.5.7對工程質監站預監檢提出的待整改問題,已經處理、驗收完畢。4.1.6?對生產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檢查:4.1.6.1運行和檢修維護人員已經配備齊全,生產運行人員已經培訓、考試合格,具備持證上崗條件。4.1.6.2受電后的管理方式已經明確,相關的管理制度和規定已制定完成。4.1.6.3所需的運行規程、系統圖冊、反事故措施等均已編制完成,并已出版。4.1.6.4電氣設備和風機運行操作所需的備品、備件及工器具、儀器、儀表、防護用品等均已備齊。4.1.6.5計劃投運和正在施工中的設備、系統的隔絕措施已制定,并按規定審批完畢。4.1.6.6設備的名稱和雙重編號已完成,標識準確、齊全,有關安全警示牌已準備完畢。4.1.6.7相關的運行日志、記錄表單、操作票、工作票和設備問題臺賬等已準備完畢。4.2對技術文件和資料的監督檢查4.2.1工程建設依據性文件及資料。4.2.2工程設計文件資料、設計變更單和技術洽商單。4.2.3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及設備、材料供貨等招標文件、資料及其合同、協議。4.2.4風機的安裝及調試技術資料;建設單位與風機供貨商簽署的調試、試運驗收意見。4.2.5電氣設備和首批風機各部件出廠質量證明和技術文件。4.2.6施工、調試質量管理制度。4.2.7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措施、施工記錄、試驗報告。4.2.8受電和首批風機啟動調試計劃、方案、措施以及各種系統圖和曲線及表式。4.2.9各種材質證明和現場復驗報告,施工質量驗收簽證。4.2.10運行管理制度、運行規程、系統圖和運行記錄表單。4.2.11施工圖會檢記錄、紀要,施工、調試技術交底記錄。4.2.12執行“強條”的檢查記錄。4.3對施工現場和工程實體質量的監督檢查4.3.1?受社會監督的工程項目4.3.1.1消防系統已按設計施工完畢,消火栓布置合理,閥門開關靈活且嚴密不滲漏,水帶、水槍配備齊全、完好;消防器材按規定品種和數量擺放齊備;經消防主管部門驗收,已簽發同意使用的書面文件。4.3.1.2所有變壓器,動力及控制中心,各類電氣、控制盤柜和其他各部電纜孔(口)的防火封堵完好、有效;電纜防火涂料及防火隔墻設置正確,符合設計和消防規定。4.3.1.3相關水處理系統已施工完畢,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4.3.2?土建工程和試運環境4.3.2.1?投運區域所有臨時設備和系統已經拆除,無施工痕跡;道路通暢,滿足消防要求。4.3.2.2運行區域的正式照明充分,事故照明能正常切換。4.3.2.3防洪設施符合設計要求。4.3.2.4調試設備與運行設備、施工區域與調試區域已有效隔絕或隔離;危險區設有明顯的隔離措施和警示標識。4.3.2.5各運行崗位的通訊裝置調試完畢具備投用條件。4.3.2.6按《風電場首次及土建工程質量監督檢查典型大綱》中土建部分的要求,對首檢之后施工的土建工程進行抽查性監督檢查。4.3.3機務專業4.3.3.1風機主設備、塔架(筒)、法蘭及基礎環出廠資料和質量證明文件齊全。4.3.3.2結構連接螺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試驗報告齊全。4.3.3.3施工用扭矩工具在檢定周期內,結構連接螺栓緊固合格,記錄齊全。4.3.3.4設備開箱檢查記錄齊全,開箱檢查發現的質量缺陷已處理并閉環。4.3.3.5塔底設備、塔筒、機艙、葉片等安裝合格并辦理驗收簽證。4.3.3.6傳動系統、增速系統等安裝調整結束,驗收合格并辦理簽證。4.3.3.7發電機軸系中心調整合格并辦理簽證。4.3.3.8?制動、傳動、增速、潤滑、冷卻、液壓、偏航、變槳、電氣控制等系統安裝調整結束,驗收合格并辦理簽證;機械制動調試合格并投用。4.3.3.9制造廠要求的各項安裝檢查、安裝交付調試檢查全部結束、簽證齊全。4.3.3.10金屬監督、焊接檢驗資料齊全,并符合要求。4.3.3.11首批風機的緊急停機、振動停機、超速保護試驗記錄齊全,驗收合格并辦理簽證。4.3.4電氣專業4.3.4.1?風機箱式變壓器:(1)安裝記錄及試驗記錄均合格;(2)本體外殼、鐵芯和夾件及中性點工作接地可靠;(3)遠方及就地調整操作正確無誤。4.3.4.2?電纜按有關要求試驗合格,記錄齊全;電纜敷設符合設計和規范規定,且排放整齊、牢固,標識齊全、清晰、正確,電纜防火封堵嚴密、可靠。4.3.4.3?接地裝置的接地引線符合A類電氣裝置的接地要求,搭接長度和焊接質量滿足規定;標識顏色符合規定。必要時,對主設備或分區域接地電阻抽測,符合規定標準。4.3.4.4?硬母線、軟母線按安裝技術記錄項目檢查合格。4.3.4.5?電氣設備區域安全運行環境檢查:重點防火部位消防設施已投用;運行與非運行區域已隔離;電氣安全警告標識牌內容和懸掛位置正確、齊全;所有電氣設備名稱、編號齊全,書寫醒目、正確。4.3.4.6風機的電氣設備、場內電力線路及光纜等安裝己完成,記錄和驗收簽證齊全、規范。4.3.4.7電氣試驗和繼電保護、遠動、自動化裝置調試記錄與試驗項目應齊全,試驗結果達到標準,繼電保護有整定單,必要時核查整組聯動試驗,動作準確、信號正確。4.3.4.8?各類盤、屏安裝固定方式符合設計,盤、屏正面及背面均有名稱、編號;盤、屏內部元件和裝置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二次配線正確,標識清晰。4.3.4.9?全場防雷及過電壓保護設施齊全、完好;風機基礎、塔筒、單元變接地,接地網施工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各種電氣設備、設施及電纜接地、連接符合規范和行業“事故反措”規定的要求,安裝記錄和簽證等齊全、規范;接地阻抗值符合設計要求,試驗報告規范、有效。4.3.4.10?電測儀表校驗合格,并貼有檢驗合格證,指針式儀表額定值處畫紅線。4.3.5?控制專業4.3.5.1.?控制盤柜的設備、儀表安裝整齊、牢固,符合規定。4.3.5.2.?各類控制信號傳感器有檢定報告,安裝質量符合要求。4.3.5.3.?執行機構安裝符合規范要求。4.3.5.4.?控制盤柜和屏蔽電纜的接地符合設計和“驗收規范”的規定。4.3.5.5.?各風機與中央控制、遠程監控設備安裝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4.3.5.6.?不停電電源(UPS)供電可靠,切換時間和輸出波形失真度符合設計要求。4.3.5.7.?控制、保護、測量和信號安裝整定完畢、驗收合格。4.3.5.8.?控制室及計算機房工作環境(包括溫度、相對濕度、塵埃、鹽分等)符合要求。4.3.5.9.火災報警系統安裝調試完畢。4.4對風電并網前的技術措施及要求分部試運階段分部試運行開始前,由試運總指揮主持召開分部試運會議,研究確定分部試運技術措施編制計劃表,供各單位共同執行。4.4.1分部試運應具備條件4.4.1.1環境條件建筑工程施工結束,設備二次澆灌保養期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現場基本平整,分部試運區域內道路暢通,溝道蓋板齊全,地面清潔。試運區的腳手架全部拆除,梯子、平臺、欄桿、護板齊全,孔洞有可靠的蓋板。保衛工作及消防措施已落實。照明可靠、充足,通訊聯絡正常。施工與生產系統有可靠的隔離措施,危險區設有圍欄和警告標志。冬季防凍措施;夏季防暑降溫和防雨、防雷措施已落實。根據現場情況,相應的安全、健康、環保措施已編制、審批并實施。4.4.1.2設備及系統條件分部試運的設備系統安裝完畢,靜態檢查驗收結束。單機試運應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分系統試運的設備和系統具備投運條件(機械、電氣、熱控等各項保護、聯鎖具備投運條件;測點/儀表投運和指示、開關和閥門操作和狀態指示、電機絕緣試運前測試數據、設備油位和冷卻水投運、設備或系統運行方式和注水、排氣等情況正常)。與其他設備和系統的接口按設計完成,必要的臨時及正式安全設施完成。試運設備及系統已掛好標志牌及作出標識。參加分部試運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已經落實到位,分工明確,指揮系統完善。4.4.2分部試運階段工作要求分部試運由調試單位組織,在施工和生產等有關單位的配合下完成。分部試運中的單機試運由施工單位負責完成,分系統試運由調試單位負責完成。單機試運條件檢查確認表由施工單位準備,分系統試運條件檢查確認表由調試單位準備,單體校驗報告和分部試運記錄,應由實施單位負責整理和提供。分部試運項目試運合格后,一般應由施工、調試、監理、項目公司工程和生產等單位及時辦理質量驗收簽證。供貨合同中規定由設備供貨商負責的調試項目或其他承包商承擔的調試項目,必須由項目公司工程管理部門組織生產部門以及監理、施工、設計等單位進行檢查驗收。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能進入分系統試運或整套啟動試運。與電網調度管轄有關的設備和區域,如:啟動/備用變壓器、開關站內設備和主變壓器等,在受電完成后,必須立即由項目公司生產部門進行管理。設備和系統代保管對于獨立或封閉的一些區域或系統,在完成分部試運并驗收簽證后,為便于運行人員熟悉系統和操作,便于保護設備系統,可交項目公司生產部門代保管。代保管的基本條件是:設備及系統已按設計要求安裝完畢,與其相關的建筑工程包括照明、通訊、上下水、暖通、道路、消防等配套設施已基本完工;施工單位已向項目公司生產部門提供與運行有關的資料,并已進行技術交底。由施工單位辦理《設備及系統代保管簽證卡》,由項目公司工程部門或監理組織施工、調試、生產部門等五方簽證,遺留問題和缺陷清單應在簽證卡上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間。簽證后由生產部門代管,代管期間發生的施工缺陷仍由施工單位消除。代保管期限自代保管簽證一卡五方簽證起至機組完成整套啟動試運移交生產運行為止。

篇2:光伏電站并網受電啟動:施工安全交底

1試運行工作在啟動驗收領導小組具體組織下,按審批的啟動試運行程序進行,有專人負責試運行過程中的安全工作。

2所有工作人員要嚴格按各自的崗位職責、安全要求、工作程序進行工作,并持證上崗,遵守各項安全規程,服從試運行指揮部統一領導。

3所有設備的操作和運行嚴格按操作規程、運行規程和制造廠技術文件進行,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

4運行區域內嚴禁煙火,并配有齊全的消防設備,有專人檢查監督。

5試運行設備安裝完成后,徹底全面檢查清掃,無任何雜物。

6設備區域道路暢通、照明充足,通訊電話等指揮聯絡設施布置滿足試運行要求。

7試運行區域內設置一切必須的安全信號和標志。

8投運設備區域按要求配置消防器材。

9組織全體參加試運行人員進行安全規程、規范學習,嚴格進行每項試驗前的安全交底。

10試運行設備要求按設計圖統一編號、掛牌,操作把手操作方向做明確標志。

11保持電氣設備和電纜、電線絕緣良好,保證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人體之間的安全距離。

12電氣設備設置明顯標牌,停電檢查時檢查部位的進出開關全部斷開,并設有誤合閘的保護措施,裝設臨時接地線,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高壓危險”等標志牌。

13試運行操作,實行操作票制度,堅持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14作好試運行現場安全保衛工作。

15嚴格按照DL408-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16安全措施及責任單位如下:

1735kV配電室內、箱式變壓器旁由監理公司負責監護;

18逆變器室由箱變廠家和逆變器廠家代表在現場監護;

19主控室由光伏電站運行人員、后臺調試廠家代表、進行現場與調度聯系和遠方操作設備;

20并網有關的各電氣設備及現場應清理干凈,道路通暢,照明充足;

21所有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的二次繞組應有可靠的接地;

22在箱式變壓器、逆變器、35kV配電室內、主控室內應設充足的消防器材;

篇3:并網安全性評價報告

一、電站及設備基本情況:

留金壩水電站位于江西省瑞金市西北部的瑞林鎮,壩址距瑞金市城區83.5km。地理位置為東經115°45′,北緯26°10′,屬贛江水系貢江一級支流梅江河中下游。壩址控制集水面積5790km2,多年平均徑流量56.13億m3,多年平均流量178m3/s。水庫正常蓄水位146.50m(黃海高程),水庫總庫容6120萬m3,電站設計水頭6.3m,電站裝機容量為20000kW,多年平均發電量7000萬kW·h,年利用小時3500h,保證出力2411kW,是一座以發電為主的中型水利樞紐工程。電站建成后,將成為瑞金市水力發電系統中的骨干電站。

留金壩水電站為低壩徑流式水電站,樞紐建筑物主要由砼溢流壩、砼非溢流壩、河床式電站廠房、變電站等建筑物組成。攔河建筑物沿壩軸線呈“一”字形布置。砼溢流壩布置在河床右側及中部,廠房壩段布置在溢流壩左側,左、右岸與山體連接采用砼非溢流重力壩。大壩壩頂高程154.80m,壩頂全長241.75m,其中溢流壩段長127m,廠房壩段長55.22m,溢流壩采用砼閘壩,共設9孔表孔溢流堰,單孔寬12m,溢流堰采用折線型實用堰,堰頂高程138.50m。溢流壩閘墩全長14m,閘墩厚2m,閘墩頂高程154.80m。每孔溢流堰設一扇平面工作閘門,卷揚機啟閉,9孔共用1扇檢修門,壩頂單向門機啟閉。溢流壩下游采用底流消能,設置綜合式消力池,消力池底板頂高程136.90m,池長25m,在消力池末端設置消力坎,坎頂高程138.90m。

留金壩水電站工程于2004年12月正式動工興建,裝有兩臺天津天發美聯水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單機10MW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型號GZTF08C-WP-480,發電機型號SFWG10-56/5230。勵磁系統采用宜昌市能達通用電氣股份合作公司生產的自并激可控硅勵磁裝置。調速系統采用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生產的TDBWST-100-6.3雙微機PLC調速器。計算機監控系統采用阿城繼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WSJH--2000C系列監控系統。裝有一臺主變,采用南京立業電力變壓器有限公司生產的SF9-25000/110油浸風冷變壓器。裝有一臺110kV高壓開關由,西安西電高壓開關有限公司生產的LW25-126高壓六氟化硫斷路器。

水電站綜合自動化按“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則設計,其自動化程度滿足DL/T5081-1997《水力發電廠自動化設計技術規范》的要求。發電機主保護設置差動保護,發電機后備保護設置復合電壓啟動過電流保護、定子一點接地保護、過負荷保護、過電壓保護、軸電流保護、失磁保護以及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保護;主變主保護設置差動保護、重瓦斯保護,主變后備保護設置復合電壓過電流、零序過電壓、零序過電流、過負荷保護、輕瓦斯保護;廠用變壓器和勵磁用變壓器保護均設置電流保護。

水電站過電壓保護及接地,過電壓保護:電站直擊雷的保護,在電站主廠房和副廠房房頂設置避雷帶保護,在開關站110kV出線上裝有避雷線,在110kV變電站設置1根避雷針保護;雷電侵入波的過電壓保護,電站110KV電氣設備采用在110KV母線上設置氧化鋅避雷器保護,在主變中性點上設置避雷器保護。電站接地裝置用鍍鋅扁鐵在大壩上游庫區和大壩基底敷設人工接地網,開關站接地網、主廠房接地網與人工接地網連成統一的電站接地網。

留金壩水電站與電力系統的連接采用一回路110kV出線直接并入220kV瑞金變電站,通過該變電站與系統連接。電站的運行和日常維護委托給江西三和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上猶江水力發電廠,并簽訂了運營承包合同。

二、1#水輪發電機組充水、啟動試運行準備情況:

1、引水系統及流道檢查:

(1)、抽干進水口攔砂坎內的水,清理進水口攔污柵前后雜物。(預計3月19日完成)

(2)、組織安裝、監理、土建、業主認真檢查機組流道、尾水管,無雜物;具備充水條件,關閉尾水管進人門。

(3)、流道內各閥門已關閉。

(4)、集水井排水泵工作正常。

(5)、尾水渠清理完成。

2、水輪發電機組部分:

(1)、機組流道的各組合面均應已把合緊密。

(2)、導葉、槳葉已完成動作試驗,均正常。

(3)、流道蓋板把合嚴密、排氣閥關閉。

(4)、發電機氣隙調整合格,冷卻風機試運行正常。

(5)、定子、轉子均按規程檢查、試驗合格。

(6)、機組油、水、氣管路安裝完成,經試壓不滲漏。

(7)、機組內部消防系統的滅火管路、火災探測器、水噴霧噴頭均已安裝完成。

(8)、機組內部所有的電纜均連接,各種自動化、監控、監測元件均已按設計安裝、配線、調試整定,符合要求,已具備投入自動控制、監控、監測和發訊等各系統的運行條件。

3、機組輔助設備部分:

(1)、調速器、油壓裝置安裝完成,充油、動作試驗正常。

(2)、勵磁系統安裝完成,待機組運轉調試。

(3)、軸承高位油箱、輪轂高位油箱、液壓泵站充油完成,各電機試運轉正常,各液位、溫度信號指示正確。機組高壓頂起系統試驗正常。油管路系統不漏油。

(4)、機組制動系統安裝完成,動作正常。制動管路不滲漏。

(5)、高、低壓空壓機試運行正常,高、低壓氣罐充氣試壓合格,氣管路不漏氣。

(6)、技術供水系統:供水泵、濾水器安裝完成,試運行正常。

(7)、消防供水系統:水泵、濾水器安裝完成,試運行正常。管路已連通到各消防點。

4、電氣設備部分:

(1)、電站主結線圖,1#機組連接部分的所有一次、二次設備,均已連接完成,經過檢查、測試合格。

(2)、6.3KV高壓配電系統,安裝完成;各斷路器動作試驗正常,各保護定值試驗、調試合格。

(3)、廠用電0.4KV系統,安裝、調試合格。并已投入運行。

(4)、勵磁變壓器、廠用變壓器試驗合格。

(5)、直流電源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已投入運行。

(6)、所有自動操作、保護、監控的二次電纜全部連接,調試完成。

(7)、升壓站主變、斷路器、CT、PT、避雷器、隔離開關安裝調試完成,經贛州供電公司試驗合格。

(8)、全廠所有的機電設備的保護接地、工作接地均應已和接地網可靠連接。

5、其他部分

(1)、光纜通訊、載波通訊已安裝完成。

(2)、配備的各種消防器材已備齊。并按有關的要求或規定擺放。

(3)、廠內外照明已投入使用。

(4)、已配備安全工器具,手電筒、應急照明燈。

(5)、運行、投產有關的機電設備的操作手柄、開關把手等,按相應系統,根據運行需要統一命名、編號,并掛好標志。

(6)、備有警告牌。特別繼續施工部位跟投運設備設明顯隔離標志,以提醒人員,以防誤入和誤操作。

6、進水口、尾水閘門

(1)尾水閘門啟閉機調試、試運行正常。

(2)進水口閘門,提門門機正在安裝,計劃3月23日安裝完成。到時就可以提進水口閘門,進行機組充水、試運行。

三、并網安全性評價自評價工作的開展情況:

留金壩水電站為新建電站,1號發電機組已安裝完畢,計劃于2008年3月下旬并網發電。現依據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發電廠并網運行安全性評價》,對電站的水輪機、發電機、電氣設備、計算機監控系統等生產設備進行了安全性評價。

通過自評本電站所需的必備項目,即電氣主接線及站用電系統已滿足電網安全要求,110kV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升壓站電氣設備遮斷容量滿足電網安全要求。準備投產的電氣一次設備交接試驗項目完整、合格。發電機具有一定耐振蕩能力,并具備相應的防止振蕩和失步給機組造成損壞的技術措施。發電機組調速系統能滿足電網穩定運行的要求。斷路器、變壓器和110kV線路保護裝置及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滿足要求,并能正常投入運行。

評分項目:

1、電氣一次設備:

(1)發電機:查評項目共6項,不參評4項。

發電機定、轉子繞組的固定良好;定子端部固定結構、定子鐵心、轉子磁極等緊固良好。查閱金屬檢驗報告各部件良好。不存在有影響安全運行的隱患。

(2)變壓器:查評項目共9項,不參評4項。

查閱變壓器試驗報告等,整體絕緣狀況正常,油的電氣試驗合格。高壓套管及油枕的油位正常。本體,散熱器及套管應無滲漏油現象。

(3)外絕緣和構架:查評項目共3項,不參評3項。

升壓站所有電氣設備的泄漏比距滿足要求。

(4)過電壓保護和接地:查評項目共6項,不參評1項。

避雷針的防直擊雷保護范圍滿足被保護設備、設施和架構安全運行要求,雷電侵入波的防護符合規程要求,并滿足升壓站設備的安全運行。避雷器配置和選型正確、可靠。

(5)高壓電器設備:查評項目共17項,不參評12項。

斷路器電氣預防性試驗項目中無不合格項目,不存在其他威脅安全運行的重要缺陷。隔離開關操動機構的動作情況靈活、無卡澀。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耦合電容器、電力電纜不存在嚴重缺陷,電氣預防性試驗項目中沒有不合格項目。

(6)站用配電系統:查評項目共3項,不參評1項。

保安電源可靠。

(7)防誤操作技術措施:查評項目共9項,不參評0項。

高壓電器設備裝設了調度編號和設備、線路名稱的雙重編號牌,字跡清晰正確。

2、電氣二次設備

(1)勵磁系統:查評項目共7項,不參評6項。

勵磁系統的強勵能力滿足標準的要求。調節器中的過勵磁、過勵磁限制、低勵磁限制、無功電流補償等功能單元按設計及定值要求投入運行。

(2)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查評項目共18項,不參評13項。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已滿足并網的要求。規程、二次圖紙及各種制度齊全,保護定值整定已完成,各壓板端子牌等均符合要求,同期裝置正常,各電流、電壓互感器測量精度均滿足要求,并網繼電保護裝置試驗及帶實際開關傳動試驗滿足《繼電保護及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條例》的要求。

(3)調度自動化:

?本電站由計算機監控系統實現遙測、遙信功能。

(4)通信:查評項目共20項,不參評11項。

?對通信障礙或重大故障已制訂反事故措施,已制訂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及設備缺陷管理制度,通信電源可靠,保證了通信的可靠性。

(5)直流系統:查評項目共12項,不參評1項。

各個蓄電池完好的可靠運行,蓄電池組的浮充電壓、電流調節都在允許范圍內,電壓檢測裝置正常,絕緣巡檢裝置正常,直流系統的圖紙資料均齊全,已制訂直流系統的運行規程。

此次安全性評價工作,本單位結合實際進行,立足于建立電力安全生產動態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本電站的安全生產工作。本次自評認為電站新建#1發電機組已具備并網運行條件,同時#2發電機組仍在安裝過程。因此電站要按照“過程控制,閉環管理”的原則,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根源,舉一反三,查找不足,加強標準化管理,不斷消除設備存在的隱患和缺陷,夯實安全生產基礎,保持安全生產的穩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