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管理措施

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3607

小型露天采石場生產條件簡陋,安全保障條件差,事故多發,絕大多數開采設計不具有可操作性,開采方法落后。大部分采石場仍然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的非正規開采方法,裝備水平低,多數采用手工作業方式;管理方式落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安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素質低,沒有基本的安全健康保護措施,存在著種種弊端和嚴重的安全隱患。

一、采石場主要事故類型及原因

1、物體打擊

采石場在爆破作業后不及時對采面上的浮石、險石進行徹底清理,采面上的浮石、險石滾落、墜落擊中傷人事故屢屢發生。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員和現場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一味追求生產進度,或受技術水平的限制及工作疏忽大意等原因,使采面清理不及時、不徹底,仍殘留浮石、險石,一旦落下擊中采面下作業人員,造成物體打擊事故的發生。

2、坍塌

采石場經營者為了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采用“一面墻”的開采方式,利用鑿巖爆破先掏空下部,以使處于上部的巖面懸空,失去支撐而自由塌落。掏底開采不能將上方巖面全部崩落,會在工作面上形成較大的懸石或傘檐等重大事故隱患,上部巖體受雨水侵蝕和頻繁爆破震動的影響,致使巖體坍塌可能釀成重大傷亡事故。

3、高處墜落

部分采石場作業人員不按安全操作規程中的規定作業,在鑿石、爆破、清理巖面等高處作業時不系安全帶,從而導致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部分采石場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冒險蠻干,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是高處墜落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4、爆破傷害

《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暫行規定》第十二條明確規定:“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但不少采石場為了減少鑿巖量,還能獲得更多的產量,仍然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而且為了節省爆破器材用量,采用過短導火索;擴炮時縮短擴炮時間,藥包和孔壁發生摩擦撞擊、孔內溫度過高等原因而早爆釀成事故。另外,擴壺爆破大塊率高,許多崩落下來的巖石尺寸過大,必須進行二次爆破,如果爆破作業人員不規范操作,往往產生大量的飛石,造成更多爆破事故的發生。

二、采石場安全開采的對策及措施

(一)安全生產對策及措施

1、嚴格按照開采設計方案生產

采石場在開采前,必須請有建設主管部門認定資質的設計單位或者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認定資質的采礦工程技術服務機構編制開采方案,并嚴格按照開采方案生產,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采用臺階式開采,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

2、采用科學的開采方法

小型露天采石場生產規模小,地形條件千差萬別,采石場應根據自身實際采用輕型潛孔鉆中深孔爆破簡易臺階開采,爆破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技術。這種開采方法穩定可靠,綜合效益高,爆破后多為碎石,且坡面角符合要求,安全性能好,震動波小,飛石少,效率高,作業人員勞動強度低,一般不用二次爆破,節約成本,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對那些確因生產規模、地形條件和開采礦種等因素限制既無法實施正規化臺階分層開采,也不能采用輕型潛孔鉆中深孔爆破簡易臺階開采技術的采石場,則可以采用淺孔排炮安全小平臺開采技術。采石場要立足安全生產的長遠發展目標,加快淘汰擴壺爆破和掏底開采,注重安全經費的有效投入,引進科學先進的開采技術,選用合適的穿孔設備完善和優化爆破工藝,改進鏟裝運輸方法,促進采石場科學化、規范化開采技術方法的實施。

3、提高機械裝備水平

大多數小型采石場機械裝備水平低,采用手工方式,采面下作業人員較為集中,一旦危險出現,容易發生群死群傷的事故。采石場應提高機械化程度,減少人工作業工序,采用機械運輸和裝載,提高生產效率和產量,改善現場作業安全條件,減少傷亡事故發生。

4、加強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是作業人員的安全保障,大多數采石場只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卻缺少全面的勞動保護措施,有的勞動保護用品多年不年檢、不更換,早已失去了保護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作用。采石場經營者應以人為本,注重保護從業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為從業人員配備必要的安全帽、手套、防護眼鏡、防噪耳塞、防塵面罩、安全帶等勞動保護用品,設立和加強機械、電器等方面的安全防護設施,確保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和職業衛生健康,減少和降低事故發生時對人員造成的傷害。

(二)安全管理對策及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大部分采石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方式落后,缺乏安全管理人員。“管生產必須管安全”,采石場經營者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定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配備專業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采石場采取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安全管理。

2、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制

采石場經營者要組織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強化落實實施,把安全生產工作任務和安全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個工作點和崗位,嚴格監督檢查,獎優罰劣,杜絕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所導致的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

3、加強培訓和教育

加強培訓和教育是提高全員安全意識的有效手段。采石場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都要經過培訓,并通過考核持證進行安全管理;采石場所有特種作業人員如爆破員、機動車輛駕駛員、電工、焊工等也要經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作業。另外,采石場負責人要根據生產進度、新設備的使用、新方法、新技術的應用等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對新從業人員和換崗人員要進行崗前培訓和教育。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和教育,逐步提高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和安全意識。

4、注重有效的安全投入

采石場經營者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注重安全投入,安全生產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加之從業人員以農民工居多,安全意識不強、素質不高,忽視對自身安全采取應有的保障,從而埋下事故隱患。有效的安全投入是安全生產的必要保證,采石場經營者必須依法在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方面進行相應的資金投入,在培訓教育、勞動保護、職業健康、安全標志、隱患治理、工傷保險、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備更新、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科學、合理地注入有效的安全生產經費。只有滿足了安全生產的要求和條件,才能確保安全,為經營者創造出更多、更大的經濟效益。

5、建立完善應急救援體系

應急救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采石場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采石場要制定出內容詳細、完備、操作性強的應急救援預案,并組織從業人員進行事故模擬演練,教會從業人員掌握自救互助常識,一旦事故發生,從業人員面對險情能夠處險不亂,從容不迫地采取正確的自救、互救措施,正確撥打救助電話,及時向負責人報告,盡最大的可能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應急救援預案的建立和完善,并經常實施演練,能夠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綜合素質,增強事故防范能力,為采石場的安全生產從人員素質上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小結

小型露天采石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除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低、違章操作等以外,主要原因是采石場經營者違章指揮,仍然采用“一面墻”不分臺階擴壺爆破崩落的開采方式,這是造成露天采石場安全條件差,事故多發原因的本質所在。另外,采石場機械化裝備水平低,采面下作業人員密集,礦山層層轉包,掠奪性開采等也是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采石場經營者在取得經濟利益的同時,必須按正規開采設計方案生產,合理、有效的投入安全資金,逐步使生產現場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條件。要以保護和尊重從業人員生命和健康為己任,堅決杜絕和抵制違規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和冒險蠻干等現象,逐步建立起采石場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既能在經濟利益方面取得長足可觀的經濟效益,又能在安全生產方面確保長期穩定的生產安全,從而達到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雙利雙贏的目的。

篇2:采石場安全管理辦法范本

第一條為預防和減少小型露天采石場生產安全事故,保障從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根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從事年采剝總量50萬噸以下,且工作坡面最高點與最低點的垂直距離(最大開采高度)不超過50米的山坡型露天采石作業單位(以下統稱作業單位)的安全生產,適用本規定。

開采型材的作業單位的安全生產,不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小型露天采石場(以下統稱采石場)的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所轄區域內有采石場的鄉(鎮)應有與采石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相適應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第四條作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定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規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第五條作業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

第六條作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應當組織制定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保證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作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必須具備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并經考核合格。

第七條作業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第八條作業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九條作業單位在采石場開采前,應有建設主管部門認定資質的設計單位或者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認定資質的采礦工程技術服務機構編制的開采方案,并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審查。采石場的布置和開采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當重新編制開采方案并審查。

第十條作業單位每年應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送一次有關采石場開采進度、安全設施和安全管理等情況的資料。

第十一條相鄰采石場之間應當設置大于30米的隔離帶;隔離帶礦體只能由一方開采并應予以確定。相鄰采石場進行爆破作業,應當約定實施爆破的時間。

對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雙方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第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

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淺眼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6米;實施中深孔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20米。分層鑿巖平臺寬度不得小于4米;最終邊坡角根據巖體的穩定性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60度。

在巖體破碎、穩定性較差的條件下,采石場最大開采高度應當由具有資質的勘查、設計或者礦山安全檢測單位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后確定,并根據《非煤礦礦山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辦法》的規定,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

第十三條采石場上部需要剝離的,剝離工作面應當超前于開采工作面4米以上。

第十四條作業單位在作業前和作業中以及每次爆破后,應當對坡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傘檐體可能塌落時,相關人員應當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預防措施。

危險區域應當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嚴禁在危險區域內從事任何作業,嚴禁任何人員在邊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第十五條進入采石作業現場的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在距地面高度超過2米或者坡度超過30度的坡面上作業時,應當使用安全繩或者安全帶。安全繩應當拴在牢固地點,嚴禁多人同時使用一條安全繩。

第十六條作業單位應當修建安全的行人上山道路,作業人員不得站在危石、浮石上及懸空作業;在人工裝運作業時,應當有專人監視,防止坡面落石。

嚴禁在同一坡面上下雙層或者多層同時作業。

第十七條作業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民用爆炸物品和爆破作業的安全規定,由專職爆破員進行爆破作業,設置爆破警戒范圍,實行定時爆破制度。禁止在雷雨天、夜間和霧天進行爆破作業。

第十八條作業人員在鏟裝、運輸作業時,應當嚴格遵守裝載、運輸安全規程的規定。同一工作面有兩臺鏟裝機械作業時,最小間距應當大于鏟裝機械最大回轉半徑的2倍。

嚴禁自卸汽車運載易燃、易爆物品;嚴禁超載運輸;嚴禁在駕駛室外側、車斗內站人;嚴禁人機帶病作業。

第十九條廢石、廢碴應當排放到廢石場。廢石場的設置應當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安全規定。順山或順溝排放廢石、廢碴的,應當有防止泥石流的具體措施。

第二十條電氣設備應當有接地、過流、漏電保護裝置。變電所應當有獨立的避雷系統和防火、防潮及防止小動物竄入帶電部位的措施。

第二十一條作業單位應當有完善的防洪措施。對開采境界上方匯水影響安全的,應當設置截水溝;有可能滑坡的,應當采取防洪排水措施。

第二十二條作業單位應當制定應急救援預案,明確救援人員的職責,并與就近的救援組織簽訂救護協議。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及時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二十三條作業單位應當加強粉塵檢測和防治工作,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設施,指導和監督其正確使用。

第二十四條作業單位違反本規定的,依照《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第二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可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報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本規定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印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篇3:D露天采石場安全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預防和控制生產事故的發生,特制訂如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一、進入工作場所,必須按規定佩戴勞動防護用品,其他無關人員一律謝絕進入。

二、新工人在上崗前,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要考試合格。若調換工作時,須按新工作崗位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

三、特種作業人員(如爆破、車輛駕駛、電工、電焊工以及其他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教育和培訓,并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才能上崗。

四、每天工作前,必須由班(組)長或安全員對工作人員佩戴的勞動防護用品、工作的機械設備(鑿巖機、水泵等)、采坑及周圍邊坡進行安全檢查,在確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后才能開始生產,工作中必須按各工種崗位的操作規程嚴格執行。

五、為降低采坑粉塵的濃度,采坑中鑿巖工作必須采用濕式作業,同時為減低振動與噪音對鑿巖工作人員的傷害,石場必須為有關工作人員提供專門的勞動防護用品,并定期為有關工作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不得從事粉塵作業。

六、每天中午12:00—12:30時,下午16:30—17:00時為爆破作業時間,爆破前發出音響和視覺信號,危險區內的人員必須撤離至安全地點。信號分有預告、爆破和解除警戒信號。

七、爆破作業結束后,必須由班(組)長或安全員對爆破作業點以及采坑邊坡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并排除險石、危石等安全隱患后,其他作業人員才能進入工作場所,同時爆破員做好爆破記錄。

八、采坑必須按照自上而下的開采順序分成水平臺階正規開采,并保證采場邊坡角、工作平臺階的高度等按規范嚴格執行,其中工作平臺階的高度不超過6m,每個階段的中間留2m的安全平臺,臺階坡面角不超過80°,最終邊坡角不超過60°。采剝工作面禁止形成陡坡、傘檐、根底和空洞。

九、每月必須定期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檢修和保養,同時對工作人員也進行安全教育與學習,增進并提高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保證安全生產。

十、每季度召開一次防范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先進表彰會,通過對石場內安全生產工作全面的總結與評比,用經濟手段來獎勵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安全生產成績顯著者,同時懲處各種違章、違制等行為,充分調動工作人員搞好安全工作的積極性,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