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運輸大巷機車運輸管理措施規范
為切實加強礦井大巷機車運輸管理,改善運輸環境,規范機車行車秩序,保證運輸安全,特制本管理措施:
一、電機車的安全性能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否則不得投入使用:
(一)司機室必須有牢固的頂棚,并且不得妨礙司機操作和視線。
(二)有警鈴(喇叭)、前后燈,并能正常使用。
(三)撒砂裝置完整有效,制動裝置靈活可靠,制動距離符合安全規程規定。
(四)電氣性能良好,符合防爆要求。
(五)列車必須有紅尾燈。
(六)機車每年年審合格。
二、行駛機車的軌道及設施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一)現生產水平軌道型號不得小于15kg/m,新延深水平不得低于22kg/m,并達到標準化要求。
(二)道岔必須符合標準,安裝正規搬道器,禁止使用牛尾道岔。
(三)軌道和道岔質量達到合格品,運輸隊每周應對軌道和巷道情況檢查一遍、并做好檢查記錄。
(四)巷道轉彎處,乘人上下車地段,坡度較大地段,車場、風門處、巷道口、巷道狹窄地段,應設鮮明警標、。
三、行車調度及信號符合以下要求:
(一)主運輸大巷只允許使用8T雙司控機車,該區間因特殊情況其它機車需進入行駛時,必須經調度室批準,并與運輸隊取得聯系,然后才能進、出。
(二)機車進井時,必須與調度室進行聯系,得到調度室的允許后,方可入井。
(三)機車出井時,凡經過有電話的地點(東翼57#、巖上山底部車場、西翼29#),必須用電話與調度室進行聯系,得到同意后,方可繼續運行。
四、機車的行車秩序必須有以下規定:
(一)主運輸線路上行駛機車的臺數不得超過3臺;
(二)8T機車牽引數量為每次35個礦車;
(三)井下機車的錯車地點為西翼三角墩、西翼29#車場、二脈三角墩處、巖上山底部車場、東翼57#車場。
(四)8T機車的行駛區間:運輸所有煤、碴和材料的機車從井口至暗平硐、井口車場至東翼57#車場;井口至集中上山、井口至2520北52#車場、井口至底部車場。
(五)停車地點:在機車的運行中,沿途的停車地點為東翼57#、東翼0#、巖上山底部車場、主二脈三角墩、西翼29#、西翼三角墩。
(六)各車場停車線:礦車在各車場的停車位置均在副道并不超過警沖標位置,以保證其它進出車輛的正常運行。
(七)頂車極限位置:在各車場進行頂車作業時,機車機身必須超過警沖標,無警沖標時礦車距離車場(前后)岔心位置不得小于三個礦車的距離。
五、行車作業過程中司機除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外,還必須做到:
(一)嚴格按照燈光信號系統指示和跟車員信號指揮開、停車。
(二)除車場(或處理事故)以外,不得進行頂車作業。
(三)雙控機車不得逆向行駛。
(四)在調車過程中,不得脫鉤頂車。
(五)嚴禁司機站在巷道中在車外操縱機車。
(六)在行車期間,嚴禁司機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凡接近風門處、巷道口、行人較多地段,彎道處和進入車場前必須減速,鳴鈴報警。
六、行車過程中跟車員除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外,還必須做到:
(一)嚴格按運輸調度員的行車指令或信號指揮機車司機發、停車。
(二)負責與井底車場或其它區段機車跟車員的聯系。
(三)跟車時跟車員必須座在人車最后一排。
(四)頂車作業時,不得在列車上指揮開車,嚴禁用木棒或其它物件頂車。
(五)不得在列車靠機頭前三個礦車范圍內掛材料設備車。
(六)嚴格執行大型材料、設備運送管理制度。
以前本公司制定的相關規定與本規定不符的按本措施執行,本措施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以及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篇2:電機車運輸系統安全管理制度
礦山電機車運輸規定是根據《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和礦山生產實際情況制定如下安全規定:
1、電機車應有完整的安全裝置,鈴、燈、防護罩、制動閘、聯接器和漏電及電路保護裝置,任何一項不正常均不得運行。
2、開車前,必須進行前后檢查,發出信號,以免傷人或壓斷各種管路、線路。
3、電機車司機必須遵守各種信號、聽從指揮,嚴禁酒后開車,電機車運行時,人、物各部件不得外露。
4、嚴禁開快車。遇彎道、出硐、施工地點或前方有人時,要減速慢行并發出信號。
5、電機車運行途中掉道,應立即發出信號,處理人員必須選擇安全位置及聯系信號,并統一指揮進行處理。
6、電機車必須額定牽引、運輸不得超載、超寬、超長。
7、機車運送爆破器材,必須遵守爆破物品運輸規定。
8、機車運送人員必須在開車前,認真仔細檢查連接器、制動器及部件的完好,車內嚴禁易爆、易燃及貨物混裝,嚴禁中途扒車。
9、電瓶車兩頭嚴禁站人,以防擠(撞)傷。
10、卸渣時,停車場,調頭處應設有擋車防護設施,以防掉道。
11、經常檢查,保持機車清潔,做好文明開車,司機離開時,必須切斷電源,剎緊車閘,停車在安全線上,并有良好的照明和警告標志。
12、軌道的曲線半徑,應符合下列規定:
(1)行駛速度1.5m/s以下時,不小于車輛最大軸距的7倍;
(2)行駛速度大于1.5m/s時,不小于車輛最大軸距的10倍;
(3)軌道轉彎角度大于90°時,不小于車輛最大軸距的10倍;
(4)對于帶轉向架的大型車輛(如梭車、底卸式礦車等),應不小于車輛技術文件的要求。
13、使用電機車運輸,應遵守下列規定:
(1)有爆炸性氣體的回風巷道,不應使用架線式電機車;
(2)高硫和有自燃發火危險的礦井,應使用防爆型蓄電池電機車;
(3)每班應檢查電機車的閘、燈、警鈴、連接器和過電流保護裝置;
(4)電機車司機不應擅離工作崗位;司機離開機車時,
應切斷電動機電源,拉下控制器把手,取下車鑰匙,扳緊車閘將機車剎住。
14、電機車運行,應遵守下列規定:
(1)司機不應將頭或身體探出車外;
(2)列車制動距離;運送人員應不超過20m,運送物料應不超過40m;14t以上的大型機車(或雙機)牽引運輸,應根據運輸條件予以確定,但應不超過80m;
(3)采用電機車運輸的主要運輸道上,非機動車輛應經調度人員同意方可行駛;
(4)單機牽引列車正常行車時,機車應在列車的前端牽引(調車或處理事故時不在此限);
(5)雙機牽引列車允許1臺機車在前端牽引,1臺機車在后端推動;
(6)列車通過風門、巷道口、彎道、道岔和坡度較大的區段,以及前方有車輛或視線有障礙時,應減速并發出警告信號;
(7)在列車運行前方,任何人發現有礙列車行進的情況時,應以礦燈、聲響或其他方式向司機發出緊急停車信號;司機發現運行前方有異常情況或信號時,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8)電機車停穩之前,不應摘掛鉤;
(9)不應無連接裝置項車和長距離頂車倒退行駛;若需短距離倒行,應減速慢行,且有專人在倒行前方觀察監護;
15、架線式電機車運輸工作中斷時間超過一個班時,非工作地區內的電機車線路電源應切斷。修整電機車線路,應先切斷電源,并將線路接地,接地點應設在工作地段的可見部位。
篇3:采區小機車運輸管理規定
為切實加強采區小機車運輸安全技術管理,改善運輸環境,規范各水平小機車行車秩序,保證運輸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1、機車的安全性能必須符合以下要求,否則不得使用:
(1)司機室必須有堅固的頂棚,并且不得妨礙司機操作和視線。
(2)有警鈴、燈,并能正常使用。
(3)制動裝置靈活可靠,制動距離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
(4)電氣性能良好,符合防爆要求。
(5)機車年審合格。
2、行駛機車的軌道及設施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軌道型號不得小于15kg/m,軌道質量達到合格品。
(2)道岔必須安裝正規道岔,禁止使用牛尾道岔。
(3)巷道轉彎處、坡度較大地段、車場、風門處、巷道口、巷道狹窄地段,應設鮮明警標并減速慢行。
(4)機車通過的風門凈空尺寸高×寬≥1650×1200mm,兩道門之間距離應大于一列車長度的1.5倍。
3、調車及停車秩序規定:
(1)各水平運輸線路上行駛機車的臺數不得超過2臺;
(2)機車牽引數量為每次25個礦車;
(3)井下機車的錯車地點為各水平運輸巷道的車場。
(4)各水平機車的行駛區間為本水平掘進磧頭至提升垅坡車場。
(5)停車地點:在機車的運行中,停車地點為本水平掘進磧頭車場和提升垅坡車場。
(6)頂車極限位置:在各車場進行頂車作業時,礦車距離車場尾端的岔心不得小于三個礦車的距離(有警沖標的不能超過警沖標線)。
4、行車作業過程中,司機除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外還必須做到:
(1)嚴格按跟車員信號指揮開停車。
(2)除車場外,不得進行頂車作業。如因巷道條件需要頂車作業,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報礦技術負責人批準。
(3)行駛中,嚴禁司機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凡接近風門、道岔、急彎、行人較多地段、車場處都必須減速鳴鈴。
(4)嚴禁司機站在車外操作機車,小機車過風門時必須有專人開風門,嚴禁司機又開機車又開風門,嚴禁用機車頂開風門。
5、行車過程中跟車員除認真執行操作規程外還必須做到:
(1)嚴格按行車規定指揮機車司機開停車。
(2)負責車場調車和與裝載點、錯車點的聯系。
(3)跟車時必須站在列車最后一輛礦車上,巷道高度受限時應蹲在礦車碰頭上。
(4)頂車作業時,不得站在礦車上指揮開車。
(5)嚴格執行大型材料、設備運送管理制度。
(6)更換電瓶時,必須兩人操作,嚴禁站在電瓶上拉葫蘆。
(7)小機車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拉車:
1、2520N在52#車場接車,385水平在底部車場接車,435水平在0#底部車場接車。
2、+515主、副井上部在井口外部車場,下部在副井底部車場接車,一、二中巷在一、二中巷底部車場。
3、5T電機車進、出運輸大巷必須用8T電機車牽引。
以前本公司制定的相關規定與本規定不符的按本措施執行,本措施未盡事項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以及國家相關規定執行。